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2-07-30 03:36:57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高校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主阵地,应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策略及教学内容,使学生加大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视力度,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文章就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阐述,旨在加快民间舞蹈的传承。

关键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

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背景下,民族民间艺术逐渐融入到高校教学中来,希望通过高校这一教学平台,将民族文化艺术更好的传播出去,进而达到保护与传承目标。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仍采用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民族文化了解不透彻,很难达到传播和传承目标。为此,高校应对现有教学体系实行创新优化,为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概况

受到文化传承及发扬宗旨的推动,高校在舞蹈专业中,融入了民族民间舞蹈内容,旨在完善舞蹈学生的专业技能,希望通过高校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献一份力。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之间存在较大差别,现代舞注重动感与激情的展现,较为随意轻快,民族民间舞蹈则注重身形上的优美,富含较为浓厚的民族风情及文化底蕴,对专业技巧的要求较高,再加上其丰富的美学内涵,能够带给人们更加强烈的视觉震撼。为此,在高校舞蹈专业中融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

(1)文化内涵认知不足。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与古代民间一些盛大的活动有关,如祭祀、庆丰收等,这些舞蹈演绎中融入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对生活的各种向往与评判,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过在现今的高校舞蹈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予以深入剖析,多是从表现形式和技巧方面展开探讨,对于舞蹈动作产生的意义未实行深入探索,学生最终表现出来的动作只能达到精确模仿,却没有任何灵魂可言。(2)教材选择不合理。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一直都没有任何改变,与时展需求存在较大脱节,如此就无法改善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质量,甚至还会阻碍教学活动的创新。另外,对于一些非艺术性高校来说,其在舞蹈专业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开展中,选择的教材内容专业性较强,对于舞蹈基础薄弱或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有着较大难度,不仅无法满足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要求,还很容易使学生在练习中受伤。(3)缺少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虽然现阶段很多高校对舞蹈专业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视度有所加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动作传授忽略技能展现,过于要求形体表现的优美感,忽略了学生内在气质的凸显,这使得学生在民族民间舞蹈展示中流于表面,无法做到内涵的彰显;再比如教学中过于刻板,严格按照计划和流程进行,忽略了学生自身探索的重要性,进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质量。

3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策

(1)坚实民族文化传承理念,合理规划教学目标。舞蹈表演不单单是对舞蹈技能的展现,更多的对表演者及作品情感的宣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只有将情感和内涵与舞蹈动作结合起来,才能赋予舞蹈艺术以灵魂,与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高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应注重文化传承理念的融入,合理规划教学目标,将文化内涵融入到舞蹈技巧及动作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深入研究民族民间舞蹈,达到最终教学目标。(2)优化课程设置,扩展教学内容。根据对以往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况的分析了解到,很多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多是结合教材内容实行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教学模式也缺少创新性,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效果不理想。为改善舞蹈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舞蹈技能和艺术素养,需要对以往的专业课程实行重新规划,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展。一方面需扩展教材内容,融入较多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并做到深入探索,了解其本质内涵,让学生更多的感受舞蹈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加深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注重技巧教授与理论学习的融合,优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或者还可借助选修课的开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予以探究。(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独特性,在教学方式创新上要结合实际需求,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策略。现阶段,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其一,组合教学法。该方法是将舞蹈形态、动作、风格有机整合起来,打乱原有的教学顺序,增强教学灵活性及趣味性,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舞蹈艺术魅力。其二,感性教学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较为注重情感表达及内涵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依靠技巧教授,还需采用合理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变化,根据自己的思想对舞蹈动作及内涵进行解读,之后再运用自身所学技巧及形体上的要求,完成舞蹈演绎,提高表演水平。其三,即兴创作法。即兴创作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学生所学技巧及知识,结合自己的思考及探索,针对某一主题自主创作舞蹈,锻炼学生的编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4)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加强综合素质能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民族民间舞蹈技能及内涵掌握情况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实践活动可将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调动其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当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于实践活动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高度的发挥,完成对舞蹈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教师可通过定期开展民族民间舞蹈竞赛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热情,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编导能力。且竞赛环节中,学生也可欣赏到不同形式的民族民间舞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结束语

希望上文的论述,能够加大高校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视力度,并对现有的舞蹈专业进行革新和优化,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民族民间舞蹈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北方文学旬刊,2019(4).

[2]魏俊.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明日风尚,2018(7).

作者:梁岳鹏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