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识教育改革论文

时间:2022-01-10 11:24:39

哲学通识教育改革论文

一为什么要讲故事

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引入“故事教学法”,这与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以及哲学的特点有关系。首先,通识教育类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一般选课人数多,80人到200人左右;选课学生学科背景不同,有的来自法学、经济、新闻、历史等文科专业,还有的来自测控、数学、机械等理工科专业。尽管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学过相关哲学原理,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相关的哲学思想或哲学理论,但相对来说,哲学基础或者说哲学素养比较差。其次,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一般规律的学问,是一种超越具体知识的智慧,所以其抽象性、理论性很强。在不少人眼中,哲学是与大部头的哲学专业著作、大段的逻辑推论和复杂的证明、令人费解的专业术语联系在一起的。这对于没有多少哲学基础的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当代大学生需要选修哲学通识类课程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的完整人格;但同时,哲学又是理论性、抽象性非常强的学科,晦涩难懂。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故事或案例中受到启发。犹太教教义中的一则流传千年的故事,说的是真理赤露着身子的时候,不受人们欢迎;而当寓言给她穿上了故事的外衣,她就被人们热情地迎进屋子里,邀请她一起在餐桌上吃饭、在火炉边取暖。如果可以给晦涩难懂的“哲学”也穿上故事的“外衣”,那么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些。柏拉图留下两套著述:一套写给他在阿卡德米学园的弟子,专业而晦涩;另一套用于吸引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雅典人了解、学习哲学,以对话形式写就,幽默易懂。经过历史层层筛选流传下来的竟是柏拉图那套“不专业”的哲学科普集,为柏拉图赢得后世盛名的也正是这套通俗的“对话录”。哲学普及类读物《苏菲的世界》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位名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其中,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解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它的全球畅销与它借用故事的形式阐发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这三个故事给予哲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启示在于:在哲学通识课程授课过程中,必须注重讲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问题是如何增强讲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呢?不妨讲讲哲学故事,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故事来弥补课程内容的枯燥、乏味、晦涩,用“故事的外衣”包裹所讲的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哲学的兴趣。第一,故事带有趣味性,往往能够吸引学生。听故事是人类的一种需求。不管是看影视作品,还是读小说,抑或与人聊天,都暗含着对某种故事的期待。因此,无论来自哪个专业、何种年龄,大学生们一般对故事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尤其不会抗拒听一个意味深长的哲学故事。杜兰特曾经指出,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哲学家的思辨哲学进行考察,是为了达到知识人性化的目的[2]。因而,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人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第二,故事带有感情的内容,容易引发共鸣。故事教学法从感性故事出发,逐层深入到理性层面,或是用感性故事去阐发某种哲学原理。因而,故事教学法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共鸣。比如对于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人生困惑,用故事的说服力比冰冷生硬的结论所激发的力量要大得多。第三,讲故事并不是与“肤浅”划等号的。故事教学法并不是不讲哲学理论,而是把那些晦涩的、抽象的东西“掩盖”起来,或者转化为具体的、趣味性的、易懂的哲学故事,或者从故事出发展开讨论。这种转化或讨论需要具有深厚哲学功底的人才能完成,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幽默是建立在深刻而丰富的精神基础上的”。用哲学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哲学的兴趣,启发和调动学生学哲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哲学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能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什么样的故事

在哲学通识教育的课堂上,通过“讲哲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是必要的。但应该讲什么样的故事呢?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讲好哲学家的故事,以哲学家的魅力吸引学生;讲好历史故事,深入理解哲学产生的现实背景;讲好哲学理论故事,或用故事来阐发哲学理论,轻松理解各种哲学理论;讲好生活故事,用哲学智慧解答人生困惑;讲好时代故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相对接。授课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查找资料,善于把相关内容转变为故事予以呈现。第一,讲好哲学家的人生故事,以哲学家的魅力吸引学生。哲学史离不开哲学家。不论中西,从古至今,哲学史上有很多哲学家,每位哲学家的一生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西方哲学史上就有很多哲学家的故事:泰勒斯经商、毕达哥拉斯的各种怪癖、赫拉克利特禅让王位、芝诺大圆圈和小圆圈、德谟克利特晚年自残双眼、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三下西西里、亚里士多德的学园、笛卡尔与瑞典女王、斯宾诺莎磨制镜片、培根的大法官经历、康德的“守时”人生等。笔者有一门全校选修课“大哲学家的生活和思想”,很多选课的学生告诉笔者,之所以选修这门课,是因为对大哲学家的生活故事感兴趣。在哲学通识课程中,通过哲学家的故事撞击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对其理论或思想的兴趣,学生才有可能集中思想听课,学习甚至研究这位哲学家的理论或思想。第二,讲好历史故事,深入理解哲学产生的现实背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论古希腊哲学,还是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都有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如果要深入理解某一时代的哲学思想,必须理解其产生的现实基础。离开“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哲学就会失去它丰富的理论内容,就会失去它至为重要的“历史感”[3]。因此,在通识教育改革中,应该注重历史背景的讲解。希腊哲学起源于希腊神话,因此可以给学生讲讲希腊神话故事;基督教哲学植根于中世纪的背景之下,因此可以给学生讲讲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审判、宗教迫害等中世纪的故事;同样,文艺复兴时期的故事、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的发展史都有助于学生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第三,讲好哲学理论故事,或用故事来阐发哲学理论,轻松理解各种哲学理论。如果没有各种哲学名词、概念和理论,哲学的思辨性将不复存在,哲学也将消失。因此,在哲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中,我们不可避免要谈到哲学理论。为了避免枯燥、晦涩,我们可以用故事来阐发哲学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很多理论本身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的,比如苏格拉底式的无知、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灵魂回忆说、灵魂转世说等;还有一些理论,可以用故事来阐发,比如,火本原说、四根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政治动物、四假相说、白板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我思故我在、社会契约论、人是机器说、身心二元论、人为自然立法等。第四,讲好生活故事,用哲学智慧解答人生困惑。很多学生是带着生活中的困惑来选修哲学通识课的。哲学教育不应该直接把一套标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依然会手足无措;而应该结合大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如超前消费、失恋、自杀、考试失利、追星、攀比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死、得失、成败、困惑、迷失、名誉、地位、权势、金钱,形成自己的哲学洞见,把共同的精神智慧转换为个体能够体验的东西。哲学史上也有这样的资源可资利用,从老子到新儒家,从苏格拉底到海德格尔,几乎没有一位哲学家对人生的幸福和痛苦无动于衷,无不是为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而苦苦思索。藉此,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哲学的“温度”:哲学并非冰冷的、枯燥的、晦涩的,而是温暖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五,讲好时代故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相对接。当代中国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日新月异。与时代同步,是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等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对高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并且适应社会需要的哲学教育,只有敢于正视现实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哲学教育,只有能够给人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的哲学教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年人的青睐。”[4]我们应当利用哲学通识教育类课程的特点,把哲学与时代联系起来,讲好时代故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相连接,为培育有思想、有时代感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我们要切实推进哲学通识教育改革,就必须去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而往往这一步也是最难的。在故事教学法中,当然,最重要的和首要的是运用各种手段、各种措施讲好哲学故事。但讲完故事,并不算完成教学任务,还应该从故事出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哲学经典和哲学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首先,运用各种手段、措施讲好哲学故事。哲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前下功夫备课,查阅相关资料,选择、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并能把故事铭记于心、倒背如流,做到真正地“讲”故事,而不是“念”教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和超长发挥。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恰当停顿和语气变化等方式增强故事讲述的效果,把学生吸引到故事场景中。此外,还应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以图形、文字、声音、视频等具体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如果单纯讲授,对于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可能云里雾里,不好理解;但如果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辅以讲解,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对于希腊神话故事、苏格拉底之死、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等,并不一定要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其次,由故事进入思考并展开讨论。高等教育有两种危险,一种危险是过度专业化,另一种危险是浅薄的涉猎者。其中浅薄的涉猎者意味着学生仅仅接受了知识或信息,而不具备反思和批判意识。我们进行通识教育改革,避免了第一种危险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第二种危险之中。故事教学法当然不是只讲讲故事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在讲故事之后设计一些典型且难易适中的、开放性的思考题,比如如何看待苏格拉底之死?如何评价“人是机器”说?如何评价苏格拉底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如何看待柏拉图对死亡的看法?如何评价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其智力受到挑战,并鼓励其参与讨论,从而使学生从受动的客体转变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在讨论过后,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在点评中,教师不应该以“真理代言人”或者“人生导师”自居,要尊重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和观点。最后,从故事出发,引导学生产生对哲学经典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授课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读哲学经典。学生往往完成课堂学习要求便放弃对哲学的继续学习。哲学通识课堂上讲哲学故事,就是要为进一步地阅读哲学经典著作提供一个“入口”。学生要想上升或进入哲学学习或研究的更高境界,就必须阅读哲学经典。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列一个书单,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选择。有一些高等院校为学生们开列了相关课程的经典读本目录,这是值得借鉴的,省去了学生去寻找经典的繁琐工作。同时,在大学阶段,如果能静下心多读读经典著作,相信也会让学生超越急功近利的心态,逐渐克服浮躁。

总之,故事教学法对于哲学通识教育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讲故事,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轻松掌握了哲学理论,事半功倍。故事教学法也可为其他通识教育类课程提供有益的借鉴。需要指出的是,通识教育改革是整个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乎我国的人才培养、价值塑造和文化认同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改革路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国的通识教育一定会被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陈波.漫谈哲学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4(2).

[2]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3]孙正聿.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0(6).

[4]韩震.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作者:冯燕芳 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