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误区与对策

时间:2022-11-28 10:32:45

高校通识教育误区与对策

高校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愈来愈关注,使得我国高校专业化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而对更容易陷入技术化、工具化训练的“实用主义”的应用型高校来说,如何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更是成为了深化教学改革、进行内涵建设的主要关注点。为了使这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行稳致远,应用型高校需从全人教育的视角出发,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走出实践误区,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从而实现改革预期。

一、当前应用型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误区

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不同,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需要注重实践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尽管近年应用型高校对通识教育表示出了充分认同,并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识教育改革,但在专业化、应用型教育的现实背景下,其改革极容易流于空洞,产生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如下:(一)将通识课程的开设定位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手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培养模式、评价方式、价值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并未在应用型高校中得到充分理解,通识课程内容未能反映通识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停留在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上,甚至跟着人才培养目标愈加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难以达到开设通识课程的初衷;更不用说在大多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政治理论课、高数、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共约50个学分,稳稳占据通识课程的80%以上比例,而以选修形式出现的通识选修课在大量必修课的挤压之下,更容易被忽视,沦为专业教育可有可无的装饰点缀。(二)将通识课程的教学倚赖于公共课教师。在高校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人是专修通识教育的,而应用型高校的主要师资是专业教育铸就的专才或者是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人才,对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更是不甚了解,这使得应用型高校大多将通识课程的教学倚赖于公共课教师,即承担思政、高数、外语、体育、计算机的教师以及部分人文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却很少从引导专业教师理解通识教育内涵、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能力的角度来深层次解决师资薄弱的问题。(三)将通识教育的实施等同于通识课程的简单增设。通识教育在应用型高校的实践目前主要是通过通识课程来完成的,即除去公共类必修课程外,增设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修读,在毕业前完成要求的修读学分即可。实际上,这是对通识教育理解偏颇的表现,仅停留在了片面追求课程类别和数量的初级阶段,而忽略了宽领域、深层次的改革举措。

二、从全人教育的视角理解通识教育

全人教育最初在西方兴起,旨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它强调教育不仅是为职业发展锻炼技能、储备知识,也是塑造人格、磨炼思维的过程,是要培养整体的人。通识教育主张以整全的知识锻造健全的人格,充分体现了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两者表达了共同追求,都坚定地将培养人作为核心,主张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可以说,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是全人教育理念得以实践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作为一种明德启智的教育,通识教育应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不仅是对专业教育进行补充,还应对学生在四年教育里的所有方面(包括学术、能力、品德、社会适应性等)进行培养锻造。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在全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实施通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进而达到学养与人格兼进,最终实现形成睿智、达于至善、成为全人的教育目标。

三、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实施对策

无可置疑,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参照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一样大刀阔斧地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但面对通识教育在应用型高校中的误区,仍然可以在充分理解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从内涵式发展着眼,从实践路径、课程质量、师资队伍、体制保障等多方面着手,寻求突破。(一)拓宽通识教育实践路径。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还常常指通识教育内容,其核心是强调通过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除了课程开设这一重要实施途径外,通识教育还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例如,开展大类招生,在学生入校后进行一至两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实施导师制,进行全过程育人,在学生做人(人格素养)和做事(综合能力)方面给予充分指导;发挥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载体多样、平台广阔的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挖掘生活世界本身具有的通识教育价值。除此之外,近年来“书院制”教育亦悄然兴起,为通识教育开辟了新的实践出口,成为“全人”教育的主要平台。应用型高校可尝试这一举措,开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两段式培养模式,以此实现学生专业互补、个性拓展、人格养成。(二)提升通识课程开设质量。课程设计是通识教育推行的主要渠道。就课程本身而言,通识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全人教育”为蓝本,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创造全景式框架,从多个知识层面和能力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实施健全平衡的全人教育做好铺垫。全人教育要突出“全”字,通识教育要突出“通”字,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中。通识课程的内容应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提倡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整合,同时加大人文素质培养的部分,因为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世界的正确观念、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的大学教育,充其量是一种“制器”的大学教育,而不是“育人”的大学教育。其次,丰富通识课程的开设形式。例如,以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共享课程形式拓展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和空间,发挥各类在线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完整性;引入以全人教育为理念的超星尔雅通识课,借助其课程体系及通识教育数据库推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塑造;开设小班教学模式的新生研讨课,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再次,形成科学的通识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与追求应用的专业课不同,大多通识课程是理论、知识的,其学习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不像实用性课程那样立竿见影,因此,要注重通识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考核反馈,摒弃纯理论化的传统讲授,采用小组讨论、个案分析、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求的过程中感悟知识;采用课堂辩论、社会话题探讨、前沿问题调研及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方式多方面考核检验教学效果。(三)加强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引领,聘请校外优秀教师来校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及通识教育研究讨论,鼓励应用型教师跳出专业桎梏,在其专业学科为核心的基础上放宽视域,学习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以适应通识教育的需要。制定有利于通识课程师资发展的激励政策,鼓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学识素养的资深教师走上通识课程的讲台,选拔优秀的年轻教师作为后备师资,引导组建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其建设目标应当以整合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形成教学的合作与分享机制,构建教学梯队和促进教师成长,保障课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四)建立通识教育体制保障。通识教育的执行不可心猿意马,亦不可松散随意,这需要建立一系列体制来保障。借鉴一些综合型、研究型高校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的做法,应用型高校也可设立小型的专人负责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规划、制度拟定(如课程准入及退出制度、选课制度、考核制度等)、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培训、教学评价等进行整体管理。

作者:兰芸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颜海波.试析“全人教育”关怀下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3]张东海.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兼从全人教育角度理解通识教育内涵[J].复旦教育论坛,2008,6(4).

[4]冯永泰.教学型大学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J].教育探索,2011(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