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出版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11-28 08:28:01

大学教材出版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大学教材出版为大学人才培养服务。在漫长的大学发展进程中,大学功能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核心任务始终没有改变。人才培养通过教育来实施,高校实施教育则是通过高校教学和课程建设来具体展开,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教材和教学设备。简言之,教材取决于课程大纲,课程大纲取决于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教材出版,必须与当今时代对人才提出的不同定位和要求相契合。

【关键词】人才培养;大学教材出版;趋势

大学教材出版要为大学人才培养服务。“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时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以及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不同的定位和要求。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励个性,提高综合素质,这是新形势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关于新时代大学教材出版,总体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趋势。

一、大学教材出版内容需要“理”“实”融合

面对人才需求多样化、实操化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就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提出具体改革方案,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从而建立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实现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因此,大学教材出版需要做到“理”“实”融合。首先,大学教材应注重夯实理论基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虽然要求高校教材要向学生呈现前沿成果,但由于基础理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材更需要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内容的价值。学生只有扎实掌握了专业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本领域的前沿问题,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经典理论的学习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本身的内容,也需要了解理论提出的背景以及基于当时的研究条件,研究者利用怎样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以至于提出相关的理论。大学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期后,其所培养的人才不再是一种规格模式——所谓的知识“精英”,当然,我们还是在培养精英,但我们需要的是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精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也要通过大学来培养这些不同行业中的“状元”。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后,虽然培养路径完全不同,但秉持的信念是一样的,就是需要一颗做匠人的“匠心”。这个需求的变化也印证了社会多元价值发展的呼唤,这个时代不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是“世事洞明皆学问”,只要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可以成为学问。在任何学问上,如何做到极致,如何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是目前大学人才培养努力的方向。同时,目前大学人才培养为社会所诟病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个脱节不是说,高校没有开设实用类的专业,而是说大学所学的各种知识常常是“纸上谈兵”,学生只能记住一些书上的理论、概念,对于如何开展理论研究,如何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却不甚了解,都是“一些只在岸上学游泳的人”。一句话,学习理论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把他人的理论转化为自己可理解的理论,自己联系实际可以运用的理论,甚至可以进一步发展的理论研究过程,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实操化的整体趋势。其次,应在教材编撰内容框架中积极引入各种教学活动设计。以往的教材设计突出专业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体系性,而缺乏对教师的教学引导、对教学的安排,尤其是对教学活动的策划。而活动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桥梁,各种“想一想”“做一做”“小组活动”“实践调查”等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恰恰能将静态的知识呈现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建构和知识运用过程,从而为将理论过渡到实践进行很好的“预演”。再次,应在教材知识内容中强调情境化知识。知识脱离了问题产生的情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知识就变成了空洞的符号记忆和概念复制。在选择教材知识素材中,我们应尝试把知识要素蕴涵在情境中,通过情境的铺垫、问题的提出,产生知识的启发源头,便于实践的同步仿真转移,真正回到需要知识的地方;通过精选的案例阐释,既可以看到知识发生的普遍,也可以看到知识运用场景的变化,便于今后的知识迁移。情境化知识也强调不同声音、不同视角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这会使新时代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大学教材出版设计需要多元化

不少师生反映,现行教材的编写有相当一部分未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一些教材写得不够生动,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偏窄,偏离了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就会失去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大学培养人才不再强调生产线上的统一产品,丝毫不带自己的“个性棱角”,正相反,人才培养需要保留学生的个性,因为只有有个性的人,才是最有活力的人,才是创造力最强的人。这样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不会盲目跟从,会从怀疑到验证,会从不满到突破,这恰恰是现在的时代特性所赋予的价值。一方面,需要培养的人才是有个性的;另一方面,每个有待成才的个人,其学习也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禀赋、学习动机和学习特长都不一样,大学不再是中小学教育里面谈“因材施教”却常常事半功倍的地方,大学必须有能力、有条件提供更多可使学生能真正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地方。1.设计注重个性化。大学教材出版提倡个性首先要加强引导,由强调知识本身变为强调掌握知识的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在此过程中,教材兼具“客观化教材”、“开放性索引”和“研究性资料”的功能,其不应是学生学习课程唯一的或者主要的依据,而是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教材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广阔的空间,为其自主探索提供学术性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就教材本身而言,它不仅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载体,还应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生活、生存、发展等实践能力的模本。大学教材出版提倡个性其次要突出自主学习,将“作为教学用的教材”转化为“作为学习用的教材”。大学中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机结合,它绝不等同于学生自学;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也一定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材的特色也应主要体现在“教”和“学”两个方面。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看,教材若要充分发挥作用,有赖于教师积极地介入与引导。再理想的教材也得通过教师的具体实践才能体现其教育的价值,但教材并非对教师进行“说教”的工具,而只是教师备课、授课的基本依据和参考。因此,教材的编著一定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为教师充分拓展教学内容留下足够的空间。这是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入口,可以提供多种教学方式供其选择。同时,教材也要多留入口给更多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不同学生的禀赋、偏好都不相同,教材设计应该更加丰富化、多元化,以便让不同学生都能进入知识的宫殿,哪怕从不同端口进入,都能开展适合自身的学习。2.设计注重社交化。新时代要求人才更加富有合作精神,更加提倡社交化,教材建设中既要有专门的课程培训社交技能,同时也要把这种能力培养潜移默化地嵌入各种学科的教材设计中。有个性是创新的基础,但合作才是创新成功的保障。现代社会对每个角色的分工发挥到极致,一个有能力、有个性的人,要在今后的社会中获得成功,必须学会合作分享。因此,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在合作能力上予以加强,学生不仅仅要乐于合作,还要善于合作。合作能力包括积极参与的能力、具备有效讨论的能力、尊敬团体的每一位成员、鼓励他人提出多样化的观点、客观地评价观点、分析团体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具有实操性的,发生在各个专业的培养中,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上,也需要更多教学活动环节的支撑。社交化是这个信息化时代的燃点,也是合作发生的前提。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如何让学生掌握社交技能,进而实现团队化合作,这是非常关键的。以往的学习多是单向的,老师讲,学生听,而现在需要增强社交性、交互性,不仅师生之间要有互动,学生之间更需要互动,这当然也包括发生在网上学习环境中的各种互动,这种互动能力既是对有效学习的补充,也是个性碰撞、延伸性学习的要求。首先,教材设计中应融入更多需要合作开展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提倡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快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的开展。团队成员在项目进行中熟悉团队活动的方式,承担不同的角色,取长补短,查遗补漏,既贡献自己的知识,又分享他人的成果,最后着力解决问题。而在团队竞争过程中,成员们也在观察体验不同项目组的风格,更多样化地掌握团队合作的技能和方式。其次,这种社交化的内涵也体现在新形态教材的互动功能开发上。这种互动空间既包括师生互动,也包括生生互动,甚至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系既包括设计在纸质教科书中的基于教学活动的互动,也包括体现在配套教材的其他新媒体平台上的互动,多种媒介学习工具之间的互动,让社交成为学习的重要渠道,学习成为社交的重要内容。3.设计注重综合化。大学教材应当基于人才培养综合化的期待,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书本,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还是以专业分化为主,这远远适应不了今后对人才的需求。比如,对烹饪这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而言,学生今后不仅仅需要提高实际技能,对营养搭配、顾客心理、文化美学等方面,也都需要一定的了解。各个专业都是一个学习的入口,但实际问题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识多米诺骨牌,一环套一环,唯一不变的就是针对场景问题,综合各方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现代知识的发展也是融合发展,专业知识的边界正在被打破。因此,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宽口径的,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常常是模糊专业边界的,尤其是本科阶段,重要的是大学教育气质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习得,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入口,可以从各种入口进入人才素质的综合培养中。跨专业学习、多学位学习,应该是今后人才培养的常态,如何适应这种常态的学习,开发相关课程,加强教材建设,更是考察我们应对这种改变的智慧。首先,教材建设要“通”“专”结合。通识教育的教材建设仍然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数量,而且高校自身要结合学校特色以及区域特色发展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不是统一教育,它强调的是专业界限的打通,文理的融合,更是基于自身情境的学科融合,在这一认识背景下,学生不受限制地接受各种更宽口径的知识的传授以及素养的习得,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擅长点,找到自己的“专”。其次,“专”要“纵”“横”结合。教材既应为学生提供本学科领域全面的基础知识体系,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又应兼顾到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对基础知识做恰当的延伸拓展,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材中“纵”向的内容侧重于学科知识的深化,包括与课程相关的经典文献、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最新的研究成果等;“横”向的内容主要是指反映社会发展和实际部门运作的真实数据和典型案例,同时考虑在实践运用中的跨学科知识谱系。我们应更多尝试用知识地图的方式,提示教材使用者扩大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路径,为自主学习提供更多资源和方案。4.设计注重校本化。大学教材出版提倡个性应该体现高校培养的个性。高校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学校环境密不可分,教材虽然不能像学校的硬件环境一样丰富学生的生活环境,但一个学校的教材建设仍然应该体现学校的文化软环境,这既要体现不同的专业偏向,也要体现不同的能力倾向、不同的人文风向。校本教材是一个好的尝试,尤其是在通识教育阶段,但更重要的是选择与自己学校风格合适的教材,毕竟不是所有学科的教材都需要自己参与编制,而整体的教材使用却体现了学校的宏观面貌和培养特色。

三、大学教材出版媒介需要数字化、网络化

在这个时代里,知识的生产呈爆炸性增长,知识的寿命快速下降,互联网上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教材编写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内容结构体系,以利于进行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时代越向前发展,社会越被网络所连接,我们的生活现场也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生存、生产是今后人才的素质标配,任何专业的学习,任何技能的学习,今后都会与我们基本的数字化能力有关。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我们将习惯于变化,习惯于一种终身化的学习。这变成一种对人才的必备要求,没有一种静止不变的知识获得终点,只有面向一个又一个变化的学习。首先,教材数字化、网络化是教材形态的革命化转变。纸质教材不一定再是高校教材的主体,面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场景、不同资源成本配置,可灵活选择不同的载体形式。这种高校教材形态的突破性革命思维,让高校教材的研发彻底进入互联网用户思维的轨道。一切围绕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优化载体选择,尽可能最大化学习效益,而不是只有一种选择纸质教材的归宿。其次,教材设计是基于多种媒介形态的教材设计,而不是固定的载体选择思路。在设计教材体系的时候,什么知识点适合纸质媒介表达,什么知识点适合新媒体表达,都需要通盘考虑,什么教学活动放在纸质媒介呈现,什么教学活动可以利用新媒体参与,都需要统筹考虑,媒介的丰富可以扩大教材设计的优化选择路径。再次,数字化学习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在信息化社会,利用数字化能力来解决问题的操作和思路。数字化学习能力是遍布各种专业学习的底层能力,也将是面向未来信息化生活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学习渗透到各个具体专业的学习之中,从学习资料的多方获取,互动学习的社交空间,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传播,都可以融合在教材设计的引导之中。通过各个学科不断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穿插与深入应用,彻底把基于纸质学习的静态、有限学习,变成动态、无限的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就有赖于此。

四、大学教材出版视野需要全球化

知识创新无国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为了培养更多的人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参与国际竞争,高校所编的高层次教材必须与国际“接轨”,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一个时代,世界越来越流动,网络已经形成了自己无国界的平台,人在本地却可以和全世界合作,但这种眼光和训练却可以来自于大学教育。国际化视野能站在全球眼光看知识的发展、资源的调配、商业的运作;如果仅仅从本土区域寻求市场机会,局限于短时间的“繁荣”,容易被这种短线的“捷径”所迷惑。只有通过世界的平台、国际化的视野,找到全球的、长期的发展趋势,才能真正促使个人和产业都得到发展,因此,“站在全球视野比仅仅站在中国本土更加靠谱”。另外一点是关于研发能力,过去我们把研发看作一种独特的创新能力,一种技术化的实操能力,而在今天,研发更应被视作一种伴随场景出现的体验,一种基于生活的经验,没有这个场景的体验或经验,就不会产生跨时代或跨场景的创新感悟。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平台是无限的,全球平台上不同体验、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人在一起碰撞,互相影响,就容易产生突破区域本土的创新与创意。学习的国际化就意味着融合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验。首先,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教材,都应该将内容的先进性作为首要条件。善于学习他国先进知识,可以更迅速地为我国未来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提供知识储备和力量。我们不以何地所产知识作为是否学习的考虑,我们只面向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背景的知识都可以参与阐释和创新。其次,语言的学习是基础性的。教材建设中,既要引进国外的优秀学科教材,学习学科知识以及语言的专业、规范应用,同时也应当积极在具有本土性的知识学习中,加入准确语言的翻译,为本土知识的交流、扩散做准备。此外,也需要开发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汉语教材,满足日益深入的商务、文化交往等合作需求。再次,国际化的视野是站在全人类文化知识生产的层面看知识的学习,它是一种对知识的批判性学习。这种学习不是比较哪种知识更优劣,更多的是看清知识发生的场景,以及知识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多视角的学习生活为以后更广泛地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提供了一个更具全球化的共赢基础和战略视角。

作者: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