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师德建设探析

时间:2022-04-28 03:28:43

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师德建设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人才培养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最受企业欢迎的八类人才要求大学生要具备全方位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都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能力素质。作为培养此类人才的高校教师肩负重任,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关键词:高校;科教兴国;素质教育;师德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科技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需要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与其相匹配,而事实告诉我们,我国的劳动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将社会经济与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方式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将成为全面推进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必然选择。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保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个人层面的要求,这也是对于师德建设的一个总体要求。

1高校师德建设现状

当前,高校师德的主流是好的,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是比较高的,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政治立场坚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够将良好的师德融入到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师德水平滑坡的现象,从教学上的敬业精神不强到科研上的学术腐败,从师德意识的淡化到职业理想信念动摇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在,有的导师将所带的硕士、博士当作廉价劳动力,作为其经济活动和学术活动中的赢利工具;有些教师虽然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但在和学生的管理和沟通上缺乏技巧、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这些做法都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对师德整体状况的良性发展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2素质教育与师德建设的关系

自古以来,教师就承担起传授知识和做人道理的伟大使命。学校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学校中教师则是其促进学生成长的中坚力量。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其中坚力量。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名师出高徒”,说的就是“好师傅带出好徒弟”的道理;另外一句叫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不好的师傅会带出一群不好的徒弟”。这两句名言警句,一反一正地印证了授业者素质的重要性。2.1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各种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高校,个体价值的自我关照已经具体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需要,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都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2师德建设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任何知识、文化的传承都需要教师言传身教。比如敬业素质,对还没有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敬业的概念他们或许背的滚瓜烂熟,但敬业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他们却无法理解或理解片面。这就有赖于教师通过工作来展现,教师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探索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了,学生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将来才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师德建设,也是针对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危害性提出的迫切要求。比如有些教授、副教授自己不上课,让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来上课,自己去搞科研;甚至有连科研都不搞,心安理得在自己学生的作品上署名的;还有作为班主任一学期学生最多能见到2次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公民要爱岗敬业,而需要率先垂范的老师却“偷懒”,试问这样如何教育出符合社会要求、国家需求的人才?因此,学生身上的许多品德问题,是同师德的某种滑坡密切相关的。不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德育工作也难以到位,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另外,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离开父母,原生家庭的痕迹我们无法抹去,但可以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弱化不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2.3实施素质教育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职业道德最根本的要求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们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要加强师德建设,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范围和程度内实施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他的接受程度和范围,来评价老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而去衡量每个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具备了素质教育才能使得师德建设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否则将失去师德建设的发展意义。所谓“厚德载物”,德行深厚才能承载得住物质的奖赏。没有“德”作为基础,知识越多越是可怕的,技术越强越是可怕的。

3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第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广大教师对新形势下师德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当前,要坚持把学习理论放在首位,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通过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开展专题的教育方式,使得教师在素质教育下完善自己的师德师风。讲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前途命运相联系,从师德师风的状况与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相联系,使教育教学者充分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第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需要加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教育。结合高校师德师风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情况,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实际灵活多样的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工作。同时也对高校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其相应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要求高校老师严慈相济,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指导,和蔼热情,循循善诱,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第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在健全的制度下,要结合本校实际。经过不断的研究论证提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列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在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的双重结合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对于违背师德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相应的考评机制以及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惩罚,决不姑息。第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引导教师学习先进,寻找差距并落实于行动。“榜样”原义为,样子、模样。俗话说,好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挖掘身边的典型师德标兵,能够激发起大家的热情与情怀,向榜样看齐,学榜样事迹。同时也要抓住一些有损师德师风的典型事例,组织对事不对人的讨论分析,引以为戒,把不正之风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五,加强教师心理疏导,介入人文关怀。近年来,尽管加强师德建设的警钟长鸣,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的行为仍见诸各大媒体,声讨之声不绝于耳,严重抹黑教师队伍。在谴责上述教师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透彻分析,不是师德教育不理力,管理制度不严,而是我们对教师违反师德的根本原因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忽视了教师也是血肉之躯的本质特征。如果是因为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师德问题,就不能单单从制度上约束。此外,教师心理不健康也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以巧妙的方式处理学生问题,通常采用暴力方式进而伤害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组织教工活动、学生“表白”、师生角色互换等方式,让教师的身心得到释放;同时也应该建立教师谈心制度,创建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室,建立教师心理状况检测档案,准确有效掌握教师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化解危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师队伍,必须具有优良师德传统,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也只有热爱学生,乐于奉献,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培养出幸福的现代职业人,才能培养出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基本遵循[N].中国教育报,2018-9-6.

[2]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的战略思考[N].光明日报,2018-1-23.

作者:马晓盼 吴成炎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