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时间:2022-11-11 02:41:46

工会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摘要:在明晰“双一流”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海洋大学工会实践工作为基础,立足“参与、维护、协同、宣传”四大职能,从完善组织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主体力量,深化“双一流”建设理念认同,以人为本践行权益代言角色和加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海洋大学工会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措施。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工会;青年教师

国务院于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2号》,公布双一流名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全面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义是人的建设与培养,激发学校发展的深层活力,释放办学主体更大潜能,让广大教职工立足教书育人岗位,充满激情、鼓足干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各项事业。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自愿加入的群众组织,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工会,又称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1]。文峰从制度保障、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教代会作用3个角度研究发挥工会在高校民主中的作用[2]。刘有军针对存在问题讨论了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工会的应对路径[3]。胡煜从基层工会组织具有的组织素质、民主工作、举办活动3个层面发挥高校工会基层组织的作用[4]。冯利探讨了双一流建设下工会的优势与开展工作的方法[5]。笔者以中国海洋大学工会为例,将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工会工作紧密结合,坚持把教职工作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核心力量,为青年教师在事业发展、生活保障、福利待遇、情绪管理、文娱生活需求等方面深化服务,协同合作,助力学校教书育人事业发展。

1工会视阙下“双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内涵

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6],从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全方位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指导,“双一流”建设目标内涵更加清晰,“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归根结底需要落到广大教职工身上。“双一流”建设下的一流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具有配合高校发展的战略意识,集合隶属高校资源优势,紧跟前沿学术发展趋势,要使广大教职工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理解、担当“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工会必须注意明晰新形势下教师队伍特点,结合自身的群众优势,开拓创新,提升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和水平。1.1高校教师队伍特点高校工会由具有高素质文化的教职员工群体组成。①高校教师接受过高等教育,注重自我价值,关注职业神圣感,因此需要营造尊师重教的大学文化环境,工会在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服务担当、规范服务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全新的也是具体的,要充分发挥教职工这一“人”的主体作用,让“双一流”建设深入人心、以人为基、尽人所能。②高校教师具有强烈的自身发展需求,心理预期与职业生态需要平和发展,工会要始终坚信和依靠广大教职工的知识智慧和首创精神,在培养一流学生、推进一流科研的同时打造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等各领域优秀教师队伍,让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施展抱负、成就事业。③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参与管理监督的意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等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的机制。高校工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学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力量,不断改革完善机构,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立足于“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地推动工会工作,服务教职工,最终实现围绕学校发展大局、促进事业发展的目标。1.2双一流教师队伍建设标准2018年5月2日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三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是“双一流”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基础,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完善人才发展支撑体系为关键,以加强教师荣誉体系和文化建设为保障。提高对“双一流”建设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工会需要强化在“三全育人”中的目标和任务,在扎实做好立德树人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深化广大教职工对“双一流”建设的精神认同和目标认同。1.3协同合作助力教师成才双一流建设是一项凝心聚力的国家工程,需要凝聚教育系统合力。在助力打造合格“双一流”教师队伍上,工会需要主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和立德树人的大局中,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职能优势,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助力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高校工会是学校党委联系广大教职工的最紧密纽带,具有组织优势,这种纽带作用使工会代表学校党委始终能够听取到教职工的真实心声,与教职工所思所想、学校发展改革同频共振。党领导下的高校工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具有政治优势。群众工作本来就是党的工作,群众工作无小事,工会凝聚和联系着学校各类师德标兵、各种岗位先进工作者和广大劳动模范等典型代表,突出教职工主体地位,发挥先进分子在“双一流”建设中凝心聚力的强大正能量作用。高校工会承载着组织和联系教职工、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维护校园安定和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服务职工精准化与职工心声达到共鸣具有职能优势,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替代的群众性组织。应该深刻认识到的是,工会工作不能脱离隶属高校的事业发展,工会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发挥协同合作的力量,不断拓宽服务的范围与形式。

2中国海洋大学校本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

2.1校本特色中国海洋大学肇始于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是山东省第一所以本科教育为起点的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学校自创立以来,先后经历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等阶段,2002年更名为现名,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海洋和水产科学为显著特色、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截至2019年12月全日制在校生27300余人,教职工3678人,其中专任教师1814人[7]。年龄在30岁~45岁的教师926名,占比达51%。2.2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海洋和水产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21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7]。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采取的相应举措包括:①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②实施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③实施专业办学水平提升计划;④实施创新实验实践平台提升计划;⑤实施信息化教育教学支持计划;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此高标准的规划给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更加迫切。2.3教师队伍发展目标一流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一流的师资人才,高校教师是“双一流”建设具体实践的主要参与者,打造一支合格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目标[8]。针对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事业吸引人才,待遇稳定人才,感情留住人才”,塑造一支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优秀师资队伍原则。师资队伍建设举措包括:①构建全方位精准引才新机制,推动形成引才聚才的“涡旋效应”;②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③实施重点建设学科创新团队培养工程,强化团队建设;④深化薪酬激励制度改革,激发师资队伍的创新活力;⑤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风建设,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⑥加大海外引智力度,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与激励政策给予青年教师压力与动力,也就更需要工会这样的群团组织发挥职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3“双一流”建设下中国海洋大学工会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措施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高校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青年教师在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新形势下,不仅要承受来自学校规定的完成各项学科建设指标的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希望早日进入一流师资队伍的自加压力。工会作为代表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群众性组织,应结合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特点和个人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丰富服务内容、拓展工作方式,确定了立足“参与、维护、协同、宣传”四大职能,从完善工会的组织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主体力量、深化“双一流”建设理念认同、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代言人角色、加强宣传等方面,激发工会工作生产力和提升协同治理能力,从缓解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促进其健康发展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3.1完善组织建设。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提出“强化问题意识、改革意识,对照‘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9]。针对高校工会是教职工自愿加入的群众组织,其本身具有较高的自由性、松散性特点,很难以行政命令传达布置工作,工会工作人员多是兼职,缺少有效的奖惩约束力等问题,学校党委支持、大力度完善学校工会与院系两级组织的制度,在学校每个单位都设置工会组织,让群众找到工会组织,工会组织融入群众中。中国海洋大学工会机构设置,如图1所示。依据《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改革机构建设,基层工会都设置青年职工工作委员会、女职工工作委员会,设立专职与兼职两种组织模式经费支持,对专兼职开展年终考评,针对表现获评优秀的以绩效岗贴方式给予鼓励,制定《中国海洋大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制定激励机制,发挥先进带头引领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国海洋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中国海洋大学教职工困难补助金、慰问金管理办法》《中国海洋大学教职工爱心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群众福利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从制度与机构设置上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便捷。3.2坚持以人为本,搭建减压助成长平台。针对学校规划的“事业吸引人才,待遇稳定人才,感情留住人才”教师队伍建设原则,在如何实现感情留住人才这一问题上以网上问卷形式对青年教师的群体特点、诉求、建议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为:心理期望值与职业现状有较大差距、工作经验不足与较高期望值存在冲突、内心诉求与压力缺乏与外界沟通的困境。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来源表现为:科研压力居首位、职称晋升竞争激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生活压力较大。调研数据反映了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压力较大,而这一群体已经占到学校教职工总人数的一半,他们是学校“双一流”建设主体中的核心,这些问题都是青年教师亟须工会向学校党政反映并配合解决的切实难题,更是影响“双一流”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现实问题。针对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问题,工会开拓“走心、贴心、尽心”的温暖人心工作方式,积极营造“人人成才为人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当好他们的权益代言人,从培训进修、教学科研事业发展,薪酬福利、劳资关系福利待遇,住房、子女就学、就医看病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压力疏导情绪管理,文体、娱乐、锻炼精神需求等多角度精心谋划,积极开展工作,例如:教代会青年教师代表名额上数量的倾斜,深入二级院系探访青年教师诉求,教代会提案上对青年教师福利待遇的争取;持之以恒以文化人,在开展单一文体活动基础上深化工作内容,通过开展校史校歌、红烛精神、工匠精神等文化涵育,让“教职工之家”的“软实力”依托教职工的精神品质转变为“双一流”建设的“硬实力”;针对教师队伍中女职工占比大的情况,院系工会建立女工社群开展文化服务,开设涵盖文化艺术、健康养生、文明礼仪、家庭教育、生活服务等各类培训班;针对子女教育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开辟职工亲子工作室帮助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享受到来自工会组织贴心细致的服务。落实以服务求支持,以维权求发展的政治优势,学校工会和法政学院合作,成立中国海洋大学工会公益性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目的是为全校广大工会会员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职责包括法律咨询、法学研究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会事务的法律保障等。该中心的成立确实落实了把依法合理维护工会会员权利纳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工作中去的目的。通过服务落地、权益代言,口碑相传,使工会成为深入人心、感染人心和打动人心的一面旗帜,带动青年教师心向工会、心向党委的凝聚力工程建设,使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双一流”建设中一支毫不动摇、可以依靠的坚强力量。3.3党建带工建,创建新型协同合作机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学校内部治理需要以协同治理为视角,为协助青年教师对外沟通,表达诉求,当好老师与院系之间媒介角色,加强和院级党政、校级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协作沟通,做到校情共通、力量同使、资源共商、活动联办、文化同构、服务提档,真正提升工会参与“双一流”建设协同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党建带工建”示范阵地,发挥工会政治优势,党建和工建融合发展,通过工会阵地具体化、形象化,让青年教师通过阵地找到组织找到“家”,达到多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建立学校工会与学院党委的工作协商机制,学院工会及时获取青年教师的诉求,在教学科研事业发展和福利待遇生活保障等方面多代言多沟通,利用“双一流”建设下学校全新有效的工作体系,和人事、教学、科研等部门协同推进,切实提高青年教师职业期望,履行“传帮带”引导职责,把职业成长教育灌输到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过程当中,提升青年教师胜任“双一流”建设的整体能力。3.4加强宣传,强化服务效能。面对“互联网+”的新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上情下传、青年教师倾诉心声、统一思想的重要渠道,善用新媒体创新工会工作,巧用新媒体做好工会宣传,建立工会融媒体、大数据平台,及时在网上公布工作计划、活动安排,建立网络职工意见箱,助推工会干部转变作风,及时调整工作方针,推动工会宣教工作及时有效。建立中国海洋大学工会“微平台”,开设专题教育栏目,把相关学习资料做成专题供青年教师自学;打造:指尖上的职工小家、智慧工会微课堂,开设青年教师读书征文展示、风采访谈等专栏,工会活动从线下移至线上,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开展青年教师需求“微调查”,以更直接、更准确、更广泛的方式联系服务青年教师,实现与青年教师零距离对接。

4结束语

高校工会必须紧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发挥群众组织的优势,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重心、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把建设“双一流”目标与青年教师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教学与科研提供有力地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工会配合学校“双一流”发展目标与规划,结合本校青年教师需求释放压力、化解问题方面开展的深化服务举措,可以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工会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作者:谢正侠 王立杰 扈红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