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行动与思索

时间:2022-05-07 09:25:00

教育管理的行动与思索

摘要:本文认为,教学管理者应该具有办事和服务两种意识,行家和伯乐两种角色,能力和微笑是他的两种魅力,教研和师资是两大工作重点,而听课和谈话是两把钥匙。

关键词:教学管理行动思考

有经历就有体验,有实践就有感悟,行动总与思考密不可分。虽然从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时间不长,但心中体验不少,感悟非浅。不由情动而辞发,将些许教学管理者的思绪,笔录于纸端,与同行交流。

两种意识:办事和服务

教学管理者其实并无多大权力,或者说没有。他其实只是一个办事的,是协助校长管理教学,处理有关教学的事情,有时提些建议,有时执行实施,偶尔作点无足轻重的决定,如教师学习名单。职务也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一个集体总需要有个人出来组织一下,带个头,教学管理者也不例外,仅此而已。因此,教学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以工作取信于人,而非权力表现欲很强的人。当然,他除了愿意办事,最好会办事,善于办事。理想的人选是既具有苦干精神,又有巧干思路的人。

教学管理者的第二种意识是服务意识。一个学校里具体的教学工作是广大教师去完成的,学校的学生是广大教师来教育培养的,他们的贡献大大高于管理者。因此,对于具体的教学,教学管理者其实是不起直接作用的。教学管理者是通过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服务,让教师们更好地工作,从而达到促进学校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服务体现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创造展示才能的舞台,发现教师的困难给予帮助解决,营造安全宽松的教学心理环境,减轻教师负担,不以无聊的事折腾教师等。

两种角色:行家与伯乐

教学管理者首先应该是教学的行家里手,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都应有相当的水平和造诣。他来自于骨干教师的队伍,对一直以来任教的学科应该有比较理想的行为,在本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为教学管理者,是一个学校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引路人,他的教学思想先进与否,教学水准高标与否,教学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教学发展前景。

另外,教学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教学指导者,善于听课、评课,善于分析一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优缺点和潜在发展可能。对于专长的科目,他应该善于指导教师教学设计,对于其他学科,他起码应该会听课,会判断课的好坏,以及好在哪里,失在哪里。如果说没教过就不会评课,那是狭隘的,只是停留在经验式评课的层次。其实教学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论哪门学科。

教学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善于发现学校里的人才,善于发现一个教师的潜力。在听完一个学校全部教师或者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后,他的心中就应该有一局棋,哪颗棋有什么作用心明如烛,什么时候下哪步棋胸有成竹。发现人才后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他,如在安排全体教师均有学习机会的前提下,给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在鼓励大家踊跃执教公开课的前提下,有意地创造机会让优秀老师得以展示才华,崭露头角。对于一些本无名气其实相当不错的教师,要敢于大力培养,让他脱颖而出。教学管理者应该是爱惜人才的人,具有广阔的心胸,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要有这样的坦荡胸怀和果敢作为:你有脚步,我为你铺路;你有翅膀,我助你飞翔;你有好酒,我为你叫卖!

两种魅力:能力和微笑

一个管理者,他的威信来自两方面,一是行政的,是他的地位自然地赋予的。但仅有这样的威信显然是不够的,被管理者可能只是出于敬畏,或者出于中国特有的官本位思想,对管理者表示出毕恭毕敬的样子。如果你并没有多大才能,他们会在背后非议你,口服心不服,或者抓住你在开会时讲话中的漏洞错误作为取笑的谈资。管理者的另一种魅力来自于他自身的能力。管理者如果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组织工作、决策判断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能力,若能再加上出色的口才和文笔就非常理想,那么教师就会从心里敬佩、服从。这是一种学术上的威信,往往更让人折服。在一次次的精彩发言里,一次次的精心指导里,一场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你渐渐走进教师的心中,逐渐高大,让人仰视。这是一种真正的魅力,是一种无言的高度。

有些管理者,整天板着面板,好像要把教师们吓倒,然后言听计从,其实是天大的错误。当今的教师,不再惧怕权威,甚至敢于叫板暴君,他们不再因为害怕而奴隶般拼命干活。因此那些冷酷的领导者只会激起老师们的叛逆心理、消极心理和逃离心理。时代已走进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年代。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而人最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工作心理环境,他们需要高兴地工作,宽松地工作,舒心地工作。现代的管理需要心灵的沟通。这一切,来自于管理者真诚的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自然流露的微笑。微笑是普照心灵的阳光,是温暖生命的春光。微笑是管理者自信心的表现,是亲和力的重要来源。一个管理者完全可以先微笑着向教师打招呼,而不必担心有失身份。

两项重点:教研和师资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单位,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场所,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土壤。作为一个教学管理者,首先应重视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的教学教研和教师发展的功能。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要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才能和作用,给予教研组长一些任务,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笔者在从事教学管理初期,即将教研活动的开展作为工作重点,作为提高我们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每星期一次教研活动,进入功课表。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为语文教研,每周四下午第二三节为数学教研,技能科安排在上午第一二节进行,时间另定。从实际教学的第二周就开展教研活动,各年级轮流开课。三十周岁以上的教师一年内至少执教一次教研课,三十周岁及以内的教师一学期内至少执教一次教研课。区星级教师、区骨干教师一学期至少执教一次公开课研究课。

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在发挥执教教师的教学个性的基础上,鼓励集中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每次教研活动时,哪个年级开课,该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活动,主持评课讨论。教研组长执教研究课的,由教研大组组长或请教导处人员主持。听课后,各教研组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选一人代表评课。在上课和评课中,教师们在共同进步。为了发挥中心校的引领作用,我们每次教研活动时,下辖完小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均来参加教研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是另一项重点。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有效保证,是一所学校立足的资本和创立品牌的底气所在。教师素质上去了,教学质量自然跟着上。而师资建设应该是在教学管理中进行的。师资培养一是在校本教研中,如上所说。二是在业务学习中,我们要求教师每星期看一篇教学论文,一个月看一本教学杂志,一学期看一本教学论著。三是在外出听课培训中,我们坚持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有一次区级及以上听课机会。年轻教师、优秀教师将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以让他们尽快成长。第四,我们要求教师有一种磨课意识,每学期应该至少有一节精品课。我们在发现精品课后,专门组织全街道教师参加的精品课堂展示活动,以打造精品课堂,打造名牌教师。第五,充分利用本区内的名师资源,每学期聘请一至二位特级教师、省市名师、教坛新秀等来校授课或讲学,为教师们提供面上的整体学习机会。

第六,我们还努力创造机会,为教师提供更多锻炼的天地。如主动与教师进修学校联系,为全区的新教师执教示范课等。我们在2005学年第一学期时,为全区新教师开设了三节语文课,三节数学课,音乐、美术、体育、电脑、英语各一节,以及两节班队活动课。另外,还顺便接下了为全区新教师作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讲座任务,在全校物色了二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另外,积极申报区级教研活动,联系下乡支教等都是颇有价值的教学管理活动。这些应该成为每学期或每学年的常规工作,而不只是心血来潮时的举动。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的人才资源,让尽可能多的教师有锻炼及展示的机会,经历成功的体验,满足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这样的活动,还能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同时又把学校及优秀教师介绍到全区,树立良好形象。

两把钥匙:听课与谈话

听课应该成为教学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和基本功,它是一把钥匙。

听课是了解。新到一所学校,听课是入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听课,才能了解一所学校的师资状况,才能发现各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并以此为据,确立自己的管理策略。

即使是原单位,深入听课也应该是每学期的日常工作,因为教师在发展在进步,教学管理者应该随时了解,以避免以一课定论的思维定势,让更多的教师得到肯定。因此,笔者认为三十岁以下的教师,教学管理者应该每学期至少听他一节课。一般来说,前一天通知比较好,既有一定的准备,又有一定的真实。

听课是一种促进。对于教师来说,领导来听课,是一种压力,会紧张。但压力同时是一种动力,促进他们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他们去学习,去思考。而教师们的心中,隐隐地还是希望领导来听课的,希望领导看到他们的努力,发现他们的精彩,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听课是一种促进,一种激励,一种催化。

听课还应该是指导。笔者坚持听每一节课都有反馈,真诚坦率,实话实说,有肯定,有商讨,赞赏时不吝言辞,建议时毫无保留。有几个特年轻的教师,本人去听了课后,发现他们有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愿望,和不懈的努力,但缺少经验的支撑和他人指点。给他们反馈建议后,让他们重新写教案,再到另一班上,再听,听了后再评,然后又让他们根据二次教学,写教学反思。之后,让他们每单元挑一篇课文,备课后让本人看看,适当给以指点,有空就再去听他们的课。这样做,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笔者听了课,觉得有意思,有思想,就指导教师整理教案,写教学随笔,或写教学小论文等,引导教师们总结经验,收藏人生的财富。一个好教师应该善于教学,还要善于动笔。

谈话是教学管理者的另一把钥匙。谈话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教学事务中,有好多事,教师会有自己的做法,而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不符,或者一些教师不能让个别家长满意,或者教师与学生间有点摩擦,或者教师之间有问题,这些都是有碍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的。当有问题反映到管理者耳中时,切不可意气用事,怒火冲天。因为有好多事,反映来的情况可能并不与事实相符,或者有些出入。即使情况属实,也以先了解为好。把教师叫到你的办公室,教师先从心理敬畏你几分,不需严厉批评,他们自会反省。都是知识分子呀。

谈话可以实现彼此间的沟通。作为教学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与教师们发生一些观点上的分歧或者发生点不愉快,那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发生了这些之后,如何去处理,是训斥责骂还是寻求对话。笔者认为,友好地谈话应该是上上之策。一般来说,双方的矛盾是可以通过谈话达成一致的。

谈话还可以说服不同意见的人。有些事可以通过与教师商量最后作出决定。但有些事虽然正确,但总有个别教师不认同,也是有的;或者家长不认同,来与学校较真。这时,管理者应该发挥口才的作用,以理服人,有事实服人。一副良好的口才可以为管理者赢得更多成功的概率。良好的口才不是说得天花乱坠,而是恰到好处,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