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层工作影响因素及策略

时间:2022-12-09 04:00:58

大学生基层工作影响因素及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的方式,深入研究大学生选择基层工作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两个:基层工作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因素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供给两侧对涉及的各影响因素分析,科学提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的可行性策略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基层就业是当前社会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动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改善优化的重要支撑。为此,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落实基层就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在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明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然而,实际中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对基层就业存在认知偏差,出现了“宁愿失业,也不基层就业”的错误现象,因此,加强研究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解决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层工作、社会评价、个人发展三个维度。其中基层工作因素有工作待遇、环境、稳定性、国家政策、服务期满后的个人发展等;社会评价因素有家人的意见、学校的宣传教育等;个人发展因素有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经历、个性、兴趣等。数据主要运用SPSS19.0进行相关分析与检验。(二)数据来源。804份问卷调查数据和60位访谈数据,其中访谈人群涵盖在校生(15人)、正在或曾经在基层岗位工作的毕业生(15人)、高校教师(10人)、基层单位工作人员(10人)和学生家长(10人)。(三)样本分析。本研究共发放850份调查问卷,收回8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6%,详见表1所示。样本家乡来源地有大城市、中小城市你、城镇(县城、乡镇)和农村等,详见图1所示,政治面貌分布详见图2所示。

三、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政策缺乏系统性了解,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占96.1%;相当比例(65.8%)的大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但85.3%的学生愿意在基层服务的时间3年以内,仅14.7%愿意服务三年以上时间;绝大多数(93.4%)的大学生前往大城市的国家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意愿强烈。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与是否经历基层生活和实践具有相关性,其中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呈正相关(0.193**),男生比女生的基层经历多;政治面貌呈负相关(-0.165**),党员比团员和群众的基层经历少。学校因素中的宣传引导、分析就业形势、生涯规划设计等教育呈正相关(0.201**),经常定期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体验参加基层生活和实践。基层单位因素和个人的因素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愿具有相关性,其中与个人学历呈正相关(0.180**),与政治面貌呈负相关(-0.174**),说明学历越高的大学生越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党员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高,不愿前往基层就业。选择基层就业的学生主要为锻炼自己,报效家乡,有报效家乡情怀的学生在基层工作时间越长。受父母家人影响较大的学生找工作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单位与家庭的距离、国家优惠政策、基层保障。高学历学生、独生子女家庭学生、注重国家的优惠政策,低学历、多子女家庭学生看重基层单位的重用程度;党员学生、家境好、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受家人影响大的学生对国家优惠政策了解更多。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工作因素影响最大,四大问题较为突出。工作因素中的环境、稳定性、优惠政策、服务期满后的职业发展等影响最大。首先,访谈中的毕业生多数表示选择基层工作主要考虑工作稳定,离家近,熟悉环境;女生更加基层就业的意愿更强,且相对稳定的企事业单位成为首选。其次,国家优惠政策的宣传解读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路径的选择。再次,服务期满后的职业发展空间成为大学生继续扎根基层的重大隐患,进编难、考公难、创业难的问题明显,基层单位认为是来镀金的,早晚都要走的思想同时存在。最后,目前大学生普遍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但基层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相对匮乏,工作环境的布置相对较差,更有外地生源本地化,基层就业中的语言沟通障碍等,都构成了大学生基层就业路径选择的困扰。(二)社会因素影响一般,家庭教育成为关键。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并无显著相关,但访谈中发现高校对基层就业创业政策的宣教引导成为关键。研究发现本应成为基层就业选择主力军的学生干部,因学校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方式和对基层工作宣传引导的不及时、不到位,事实成为了:“学生干部因学习工作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自信心强,不太愿意走向基层”。但也发现家长对大学生择业影响与学生是否了解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所出台的政策呈正相关(0.215**),说明家长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理解包容、教育引导至关重要。(三)个人因素尤为重要,三大方面亟须引导。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人职匹配度、基层生活或实践经历三方面。研究发现人职不匹配或匹配度低最为明显,基层就业岗位上的毕业生在上岗之前对于基层工作的了解并不多,选择基层就业仅为就业缓冲,到岗后很快发现工作条件和认知相差甚远,没有任何的心理预期,导致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也造成了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宁愿选择中断服务也要离开基层。同时,目前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因时间短、不系统、形式单一等原因,使得基层生活或实践经历不够,导致大学生对基层生活的认识认知均停留在表面,存在片面理解的误区。此外,职业生涯规划不够,自我认识不足,职业目标不明确,自身规划不全面。甚至还有留在城市光宗耀祖等陈旧迂腐观念。

五、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策略建议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个复杂系统的社会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等方面提出鼓励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合理化的策略建议,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全面实现。(一)树立基层就业意识,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一是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对学校、对社会均有科学的认知和预判,尽可能量化细化年度具体目标要求,及时根据政策形势变化进行规划调整。二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积极走进基层了解基层,利用所学积极在社会实践中服务基层,对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抱怨不退缩,通过自身努力和请教老师、同学学会化解问题,积累宝贵工作经验。三是不断增强自身技能,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好当前网络资源知识碎片化学习,注重培养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操作能力等,多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职业能力。四是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光宗耀祖等陈旧观念误区,及时通过校招、社招、网络等渠道掌握就业资源,全面了解掌握当前就业形势,科学评估自身就业能力。(二)强化宣教引导培训,完善服务支撑系统。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主体优势,运用好当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基层工作的宣传教育、前景规划等,引导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有全面的认识。二是共建实践基地,高校应加大调研力度,主动与基层单位探索合作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创新设置基层发展所需的学科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增加体验式实践教育课程和企业订单式的个性定制培养计划。三是依托校友资源,探索成立基层就业校友沙龙,邀请基层就业人员共享工作经验,分享工作成果;定期邀请基层就业校友回校进行经验分享或宣讲,增强在校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识,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形式,形成基层就业传帮带的帮扶体系;四是注重就业指导,建立跟踪指导和分类指导体系,实现精准滴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定期评估工作,做好政策制度宣讲、基层就业优秀校友事迹报告、社会实践优秀成果评选分享工作,做好基层就业人员的定期跟踪与技术指导工作。(三)创新基层机制体制,优化基层工作环境。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出台基层就业政策,基层单位应严格落实基层就业国家优惠政策、规范化工作制度,保障基层合法权益,拓宽职业发展空间,确保基层就业的工作稳定性和价值体现,同时强化政策落实的自查与监管工作,对基层就业政策制度执行不力、消极怠慢、或不作为、乱作为的都要有相应的惩处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并创新基层就业机制体制,加大基层就业相关课题研究支持力度,及时研究大学生中断服务离岗等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深层次的原因和具体解决措施,优化基层就业遴选机制,强化基层知识笔试关、做好性格职业测试关、注重基层工作面试关,选取最合适的大学生进入基层,扎根基层。三是科学做好岗前指导培训和传帮带工作,充分结合基层实际开展,如基层民俗村规培训、村情民风培训等。(四)转变基层就业观念,包容基层就业选择家庭应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摒弃大学生回村或到基层就业创业有失颜面等固化观念,理解包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选择,充分给予孩子就业创业的选择空间。家长应保持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探讨就业形势、就业路径,了解孩子兴趣志向所在,尊重包容孩子的选择,并对亲朋好友做好协助解释工作。

【参考文献】

[1]祝军,杨平.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参与意愿和满意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4):2-18.

[2]梁梅,熊孝梅.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若干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09(1):31-33.

[3]彭小孟,肖池平.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128-129.

[4]王媛媛,郝永建,刘佳.新时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探索——以河北省某高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154-156.

[5]沈佩华,高振华.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1):39-46.

[6]王玉才.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97-98.

作者:王媛媛 刘佳 赵丽亚 郝永建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