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索

时间:2022-12-09 02:51:19

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索

摘要:新形势下艺术类学生的总体现状和突出特点,以及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存在大学生的普遍问题,也有其专业特点影响的个别问题。针对目前艺术类学生的总体现状,本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对策三个步骤,探索新形势下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

关键词:艺术类;教育管理;对策

一、新形势下艺术类学生的现状和特点

(一)艺术类学生错误放大了“大学生时间自由”的概念。考入大学之前,很多同学被老师灌输大学生活是如何美好,用以鞭策高中生们努力学习,以及周围已经考上大学的亲戚朋友们的影响,让还未踏入大学校门的他们对大学报以美好的期望,甚至把大学的学习生活理想化,以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把大学生活想象的很自由。大学的学习生活比起高中的学习压力,其方式和力度都有所不同,但是不代表大学就是没有压力,自由轻松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只是在形式上有所转变,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灵活了,但这更需要大学生合理安排和规划时间。但现实情况却是大一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都有一种想要放松的状态,有一部分同学甚至把大学想象成“学习自由”的地方,有些课不喜欢、不想上,就选择旷课,并且旷课的理由也冠冕堂皇,因为老师课上的不好,不愿意听等等。所以如果管理不当,这种偶然现象就会变成长期现象,个别现象就会引发普遍现象。(二)缺少规划,没有具体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缺少规划,没有目标,是现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现象。一小部分班干部和学生会的成员,在短期内给自己制定规划,但对未来依然表示茫然。大部分同学是按部就班上课下课,上课以外的时间基本上是无规划状态。这中间又被分为两个方向的无规划状态,一是想要规划,但缺少相应的指导,不知如何规划,二是根本不想规划,认识不到设立目标和规划对未来的影响,对未来没有丝毫的想法。大学期间,课余时间如何安排,在校期间如何做好规划,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对现在的艺术类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影响未来就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三)注重专业技能学习,缺少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积累。艺术类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其突出的一面,但是在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积累方面有所欠缺。由于艺术生自身的局限性,一是专业技能学习占用大量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理论和文化知识,二是对理论和文化知识的不重视,认为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等片面认识影响的作用,导致了理论和文化知识的缺乏。此外,由于理论和文化知识本身枯燥的客观原因,也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所以,虽然其专业技能突出,但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在专业发展上只会玩弄技巧,停留于表面,也因为文化知识不够,作品内容不够深刻。所以理论和文化知识反过来影响艺术类学生的整体能力的提升,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其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针对以上艺术类学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1.艺术类学生本身固有特点的局限性。艺术类学生注重自我、个性张扬,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力,这也意味着他们更加追求自由的学习生活模式,缺少集体荣誉感,对时间缺少合理规划,对待事物能够注意细节部分,但大局观不够,导致他们不能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未来缺少长远的规划。2.被动学习,主动性不强。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的学习模式和目标都是被建立的,所以到了大学阶段,思维和习惯依然难以转变,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大学阶段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突然转变,这个阶段,学生应该逐步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由被动型学习方式向主动型学习方式转变。3.高考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倾向的影响。高考政策对艺术类学生的要求,决定了艺术类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专业技能上,高考对其文化成绩的要求比普通文化生要低很多,这决定了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相对不足,这导致进入大学之后艺术类学生对理论和文化知识普遍不重视。(二)客观原因。1.艺术学院长期形成的不良风气的影响。艺术学院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课上课形式更加灵活多变,空余时间较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艺术学院最终给同学和老师们的直观感受是——松散,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比如创作课或者绘画课,同学们上课并不是一人一座,而是在画室找到合适自己的角度进行创作或者练习,课上同学可以自由走动,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或者找老师沟通问题,再或者出去洗刷工具等一系列活动。所以,长此以往,艺术学院一些自律性不强的同学,会因为艺术生上课形式的特殊性,找机会放松自己。艺术类学生上课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长此以往,没有好的方式方法对此加以制止,艺术学院的学习风气就渐渐形成。2.针对规划和学习缺少相应的教育和指导。艺术类学生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此类课程并不涉及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以及毕业后的规划问题,虽然大四阶段安排就业指导课,但课程设置的时间不针对大学期间的合理规划问题,更多的是对毕业期间就业流程的指导。所以,大学期间在学习的合理规划方面,缺少相应的指导,许多同学没有规划意识,不能合理的安排大学课余时间。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象牙塔内是不够的,专业以外的认识需要大学期间多了解多积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未来规划,如何把所学内容输出,进行有效转换的学与用,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自律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动力循环,减少学生管理中学生难管理等问题。3.理论课本身枯燥,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艺术类学生理论课程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因为理论知识涉及面广,时间维度大,内容跨度宽,概念性强等特点,使得学生难以进入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去。加之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短期内不能明显看到成效,和专业技能相比,专业技能不仅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或进步,而且只要努力都可以通过努力收获实实在在的作品。理论知识的枯燥,以及和专业技能学习的对比,导致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学习不足,长期以来不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针对以上主客观原因和现象,找出相应对策

(一)抓住大一关键时机,建立好严格的管理制度。艺术类学生由于自身的个性特点,导致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旷课、夜不归宿、迟归、考试作弊、打架和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等等各种违纪现象。所以,在新生刚刚入校的开始阶段,严格考勤,规范学校的制度政策尤为重要。很多有关学生管理的相关文章会提到,艺术类学生更注重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学生问题的处理上,最好不要过于僵硬和死板,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能够接受。针对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因为艺术学院的学生,很多问题就大而化之,不了了之,针对艺术学院散漫松散的学习风气,不能加以纵容。所有的情感必须要建立在严格与合理之上,否则就是在给日后的管理制造难题。因此大一阶段严格是必须的,由严致松,学生是更容易接受的,反过来不仅难以实现还会给管理造成不必要的其他问题。(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维,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一是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新知识。抓住网络时代信息全球化的有利时机,通过网络平台,比如微信、微博、各种学习软件APP等,通过关注和自己专业相关,或者感兴趣的公众号,不断地去发现,去认识,去思考。通过网络信息化去发现学校以外的知识,积累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新知识不断刺激现有的校内学习,使新事物与专业知识之间相互碰撞,从而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二是通过人际交往,学会与同学之间学习。大学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他还是一个大的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这个平台建立社交,所以,在这个平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相互学习也促进了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关注身边优秀的同学,接受他们的影响,更多的与外界接触,那么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也会更多。(三)引导学生认识理论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排斥,源于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多开展有关理论学习重要性相关的班会和座谈会,举例讲解理论学习对未来专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要让大学生明白理论和文化知识最终是专业技能的巨大支撑,只有理论没有专业技能,作品最终实现不了,只有技能没有理论和文化做支撑,作品也缺乏内涵,流于表面。(四)改变理论和文化知识单一的讲授方式。学习理论知识一方面需要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在讲授方式上灵活生动、有亮点、吸引同学进入状态,让学生提起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这需要老师在备课阶段和授课阶段都做好充分准备。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以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减少理论知识的枯燥性,把晦涩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四、总结

艺术类学生虽然总体上表现出自由随意的学习状态,但针对其问题并不是难以转变,需要我们大学生辅导员们,针对艺术类学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化、个别化,并结合其专业特点和客观因素等,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引导艺术类大学生从被动型学习,转变为主动型学习,大学生大学期间合理规划其学习生活,形成良好氛围,转变艺术类大学生被管理对象为被服务的对象,从而更好的对艺术类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引导当代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和对未来就业的规划。

【参考文献】

[1]谢敬.针对高校艺术类学生特点的管理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10(16):188-189.

[2]戴先福.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及管理浅析[J].文教资料,2011(1):229-230.

[3]杨丹伟.从艺术学生行为特点探究其教育管理之道[J].科技资讯,2017(35):110+112.

[4]刘长宇.从“制度管理”向“美育管理”的转变与发展——以传媒艺术类大学生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135-139.

作者:张静 单位:三江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