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2-07-04 09:51:03

学生教育管理论文8篇

第一篇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高校学生党员都是通过综合素质进行细化考核、层层选拔的,应该说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广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是学生干部,能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映学生心声,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重要桥梁作用。因此,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以教高〔2012〕4号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在坚持内涵式发展中明确提出了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要务,这个中心地位不能动摇。而大学生党员素质直接关系着高校学生的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我党的形象以及未来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只有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学生党员在政治上坚定自己的理想信仰,这是保持党性的首要条件,其核心就是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的活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其行为时刻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带动着身边的同学思想上进、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等等,这对于促使学校在校风、教风、学风上得到提升,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解决“真正入党”和永葆党的先进性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各种不利元素正侵蚀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造成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多元化,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培养党员意识,不断加强党性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而学生党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确立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知识,提高认识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起着表率作用,成为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是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否扎实,关系到党的工作战斗力。学生党建工作是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影响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唯有发挥模范榜样作用,展示自身优点,自觉的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党员入党前,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工作踏实肯干,学习成绩优秀,但入党后和入党前有着明显的差距,没有发挥着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学生党员自身使命感不强、党员意识、主动性不够、责任意识缺乏、大局观缺乏、引导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一是学生党员自身使命感不强。学生党员的使命就是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给我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奋斗的勇气。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中学习时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部分学生党员自身使命感不坚定,没有全面深刻领会使命的重要意义,更没有以实际行动来付诸自己的使命;二是学生党员意识认识不够。党员意识就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是党员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的具体表现。没有真正发挥党员的先进性,混同于一般学生;三是学生党员主动性不够。在开展一些重大活动时,学生党员的主动性不够,没有带头做好;四是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缺乏。在开展支部活动时,学生党员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进来,导致工作不到位,缺乏责任。五是学生党员引导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反而在个人思想、学习、工作与普通学生没有太大区别,无优势可谈。主要表现在学习上要求不高,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退步现象,在参加班团等活动时,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个别甚至在考试上发生违纪现象。另外,部分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当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时,不能主动给予帮助,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计较个人得失,缺乏团队精神,在同学间威信不高等问题。

(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问题上重视度不够,主要是以转达文件精神或开展党支部规定活动为主,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学生党员也常常是处于“被推动”的状态,出现了入党后缺乏教育的问题。导致的原因:一是缺乏机制。大学生入党的机制已经很成熟了,但入党后的教育机制有待创新;二是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是政治辅导员兼任,他们日常工作较繁忙,随着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是有心无力。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培养和素质提升等问题一直是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难题。比如说,在学生党员发展前,对考察对象或者说拟发展对象的考察考核内容是非常多的,也很具体,程序是相当严格和规范的。但是,一旦发展为预备党员,他们明显在教育管理方面比之前要松懈,甚至存在目标不明确、没有培养计划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思想上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整体形象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党员自身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有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问题。因此,深入开展学生党员“3+3”教育管理模式,就是给学生党员一个平台,接受新的教育与考验,是塑造高校学生党员新形象的有力举措。

三以党员“3+3”教育管理模式为抓手,探索大学生党员素质发展新途径

(一)“3+3”教育管理模式

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高校党建工作为中心,抓住学生党员个体,有目的性、针对性、有研究性地开展工作。当前,随着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管理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问题,使学生党员能全面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学生党员“3+3”教育管理模式是探索学生党员素质发展,是发挥党员群体先进,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抓手。“3+3”教育管理模式是注重全过程、全方位让学生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寝室、联系“双困生”开展管理、引导、帮扶等各种工作,并形成实践教育的机制,努力实现“学生得到锻炼机会、党员实现服务功能和学校解决人员不足”的多方受益的目标与效果。所谓“3+3”教育管理模式,即三条联系线,三种工作机制。“3+3”教育管理模式是要求学生党员联系一个班级,联系一个寝室,联系一名双困生。一是建立选拔机制。由学校公开公告,选拔优秀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寝室和联系双困生,首先由学生党员根据自身条件提出申请;其次,由学生党支部对报名的学生党员从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同学评价等环节综合遴选;第三是重点考察,将在综合遴选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党员安排其联系班级、寝室或双困生,安排某项工作或重要活动,以便确定他们是否具有联系的能力。最后是党支部确定,通过考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学习成绩等有了全面了解,召开支委会确定学生党员名单;二是加强培训指导。由于学生党员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相对缺乏,必须组织集中培训工作,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水平;三是建立考核机制。考核是通过学生党员所联系的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进行自评和他评,再由党支部进行考核,考核分优秀、称职、不合格三个等次;四是配套激励机制。通过考核表彰优秀的学生党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

(二)“3+3”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大学生党员素质培训的策略

1三条联系线

学生党员联系班级。通过选拔,由优秀的学生党员联系班级,要求学生党员要经常下班级,了解班级每位同学的思想,做好与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的交流、沟通工作;加强班团活动指导,鼓励班团干部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开展班团活动有成效。经常召开班级主题班会,查找分析班级存在的问题,使班级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充分利用学生党员的优势,利用学生党员本身的自我要求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等特点,让学生党员联系寝室,要求每周下寝室一次,了解寝室成员的所思、所想,通过个别谈心、交流,梳理寝室同学间的关系,对寝室成员提出的问题尽全力去解决,并积极开展创建优秀寝室等活动,使寝室成员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学生党员联系双困生。学生党员联系双困生,指的是学生党员联系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业困难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思想扶持、心理健康辅导扶持等形式,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使双困生不断增强自信心,消除心理阴暗面,切实解决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2三种工作机制

全过程教育机制。当前,大多数的学生党员综合素高、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但对于入党后的后续教育问题,还应加强重视。应对学生党员大学期间安排有效、合理的全过程教育。全过程教育机制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贯穿到大学四年时间,针对对象不同、年级不同,分层实施教育内容,实现对学生党员在校四年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机制。当今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活跃群体,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充实新的教育内容,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育的目的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上,既要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有党在某一个时期提出的现实性命题。同时,在教育方式上我们不能一味的用传授的方式,而应不断的创新,使学生党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对大学生党员理论修养教育、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品格教育全方位的教育机制。实践教育机制。实践教育机制是一切可供利用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党员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相比与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教育,学生党员更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过程中,学生党员自觉树立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不断提高了党性修养,自觉维护了党员的形象。因此,实践教育机制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3”教育管理模式从学生党员被动接受教育转化成主动服务学生,从服务学生中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更新了教育管理的理念,把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从单调、枯燥中解脱出来,让教育触点更多,教育方式更灵活,从而切实增强教育效果。总之,“3+3”教育管理模式是切实提高学生党员后继教育的有效尝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明显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助于推动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

作者:徐忠炎陈美萍工作单位:丽水学院

第二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呈现出多样化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这些都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但是,现如今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足,问题仍然客观存在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促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等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大学生培养,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都有着阻碍作用,因此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的实效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力变得尤为重要,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放眼社会,学校,学生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性化,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从而使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容片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处于变革的历史发展时期,然而就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容却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内容上的更新相对滞后,存在单一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仅阻碍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进步,更加导致学生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更新进步,从思想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由于自身师资力量的不足,精力有限,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之学校日常工作量大,导致思想教育工作者多数时间在处理日常工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失,不能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情况,还是想当然地采取古老的管理方式,管理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联系实际。单一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内容过于教条化,在内容上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成效微弱,不尽人意,大学生的思想不能得到长足发展,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这样机械化的管理方式也扼杀了大学生的创造性与潜能的发挥。管理内容的单一,片面化,使管理工作无法做到生动有趣,也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学的热情。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方法不当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特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当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现如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而言过于单一化,重理论、轻实际这一问题在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存在,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动手力,同时也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教条化,盲目没有针对性,思想政治的内容被动地被传播,学生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一个单向传播的局面[1]。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往往单向地以教育者为中心,把教育工作者置于较高的地位,而大学生则被当作征服的对象,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交往方式,在这种方式的管理下通常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预期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在大学生的管理中,制度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制度管理越来越不为学生所接受,特别对于自主、自由意识比较浓的大学生来说,层层的制度就像是无形的枷锁在牵制着他们,制度越严厉,他们的反抗心理越强[2]。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队伍建设滞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现如今高校学生的规模逐渐扩大,随之大学生的素质、特点、结构及其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高校扩招后各大高校普遍把目光首先放在师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力量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其内容与方式方法不能及时补充,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能与时俱进,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整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教育工作者的学历偏低,理论功底欠缺,责任心不强,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不配套、不适应,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师资的数量与教学任务处于反比状态,使教育者不能全身心地对自己的专业进行研究与探索,加之精力有限的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每天多数忙于处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缺乏在感情上与大学生的交流,这样一来就严重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成效不令人满意。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3]。市场经济对事物的衡量标准是经济利益,这种衡量标准无疑会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在一些大学生之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面临来自通信技术发展、互联网普及的挑战,这些新的传播媒介具有秘密性、交互性、便捷性的特点,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挑战[4]。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学生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思想困惑,才能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3]。

2.高校教育管理原因

面对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的思考时,我们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只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教育管理对象;我们把学生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对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完成社会规范的工具;我们忽视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机械地把学校视为企业,把教育者视为生产者,把学生视为学校生产出的产品。这种机械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大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是漠视的,这种模式的教育方式抹杀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无能无效。学校对学生这一个体人性的忽视,直接导致学生的被动,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在机械地运行着,毫无新意。教育工作者主观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在高校常有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缓慢,成效微弱。

3.大学生自身原因

从大学生自身实际来看,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不少学生有着不同倾向的负面情绪和价值观。如大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不愿意学,对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感到反感;有些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讲些空洞的理论,并没有实际的用处,这就造成了他们缺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的大学生盲目追逐个人物质利益,毫无人生理想可言;还有部分学生过于自我,在价值观上,坚持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利益,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缺乏与同学的协作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流行,使得部分大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无所事事地活着,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长足的规划,不求进取,荒废学业和人生;当今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如今在校大学生都是些80,90后,他们从小都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中没有吃过苦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些因素使得部分大学生失去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安于现状,眼高手低,对于未来生活盲目地抱有较高的希望值,但因为缺少挫折的磨炼,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积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良性发展。

作者:王娟黄小琼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第三篇

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采用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从领导体制角度,我国高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基本上都是遵循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高职院校也是如此。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在党委等各个职能部门的协作下,负责着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

2.从组织机构情况角度,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可分为教学、学生和后勤三部分,在各部门的设立上遵照的是行政管理的模式。这种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使各部门间各自独立,没有将生产、科研与教学融合在一起,不利于高职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3.从教学运行管理角度,高职院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管理中,以“管制”为主,没有将服务与管理联系起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管理新理念,在对学校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务管理上,没有根据职业院校的特色进行课程设置,大部分课程和普通大学差异不大,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严谨。

4.从教学质量管理的角度,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首先,学校对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过分重视,而忽略教学中“必须”和“够用”这两个因素。在教学中,偏重理论教学,而没有考虑学生就业的实际,实践教学缺乏,就业率不高。其次,并没有形成层次化教学,学制、教学形式以及课程选择等方面缺乏弹性。再者,职业院校的特色意识不强,没有开拓特色资源,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利于职业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要改变组织结构,满足实践性和开放性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教育与一般的高等教育不同,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对教学资源有开放性需求,因此,在组织结构上就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院校的模式,否则会影响职业教育的效能和效率,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提供人才培养服务,构建符合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的全新组织结构。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工学结合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模式,它将生产、科研和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根据就业导向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发实践教育。所以,为了保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推行,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也要随之改变,与该教育模式相适应。

2.要改变管理理念,由单一管理转向综合型服务。高职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为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在教师配置、专业设置、教材选择、课程安排等各方面都是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进行,提供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服务是高职院校的职能。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校的教育产品,又是服务的接受者,教育培养的过程是享受服务的过程。因此,在各职业院校竞争激烈和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教育管理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成为必然。

3.要不断加强过程管理。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规划和章程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执行过程来实现,执行过程决定着最终的教育效果,因此,只有加强过程管理,才能将办学理念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创造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使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高层次地统一起来,实现专业技能天才的培养目标。

4.要加强特色管理建设。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不完全相同,在满足社会技术人才需求的办学宗旨下,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因此在管理上应给予科学的定位,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型管理,在课程设置上要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师资配备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行。工学结合的模式会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因此要改变雷同于一般高校的管理体系,在特色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方面下功夫。

三、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现在,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科学的管理成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科学的教育管理,才能保证高职教育质量和效率。

(一)构建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结构管理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管理结构下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是管理结构的创新,承担着对全部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的职责。传统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管理结构,这种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求,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要实现全面的产学结合,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满足市场需求,与之相协调,将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专业化建设是关键,因此,在教育管理模式上,势必向扁平化、多维式的管理机构转变,与之相适应的,决策层和执行层的管理结构也需发生变化。

1.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管理是金字塔式的多层次集权管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具有横向联系缺乏、应对变化不及时的缺点。这并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管理要求信息畅通、应变速度迅捷以及能够灵活调整组织机构的需求。扁平式组织机构就具有中间层次少、信息反馈快、注重横向联系、易于协调统一、组织结构可及时调整等特色。扁平式组织结构有以下优点:第一,改变行政化管理为主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民主化、专业化管理,体现校企合作的专职化特色。第二,通过院系管理自主权的增加,有利于院系功能的发挥和产学结合教研工作的开展。第三,管理机构设置更加合理,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实现整个管理系统的科学化和高效化。

2.决策层管理组织结构。院校管理阶层的决策能力对院校的发展有着引领的作用,包括战略决策、资源整合、干部选用、创新能力以及协调沟通等多个方面,因此决策层管理组织的建设在职业院校管理组织结构建设中非常重要。

3.执行层管理组织结构。首先,可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各职能部门及院系分权管理,学校决策层只负责宏观决策,提高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院系作为二级管理组织中的执行层次,起着与领导及师生沟通、政策执行和管理的作用,同时还负责具体的教学事务,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习实训基地的选择等。其次,对各部门和岗位进行设计和定位可采取经营管理模式。现在高校的机构设置基本上遵循行政管理模式,由行政和教学两大部门构成,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院校管理并不承担教学质量管理责任,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以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部门和岗位的设计和定位则不同,它是根据产品实现的过程对部门进行设置,分为教学规划和执行、就业指导、人力资源等,各个职能部门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二)具体管理思路

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保证高职教育的科学、高质、高速、高效发展。

1.管理理念要向市场靠拢,引进经营型管理理念和方法。高职院校提供的是职业教育服务,这种服务只有获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才有持续存在的价值,而这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来保证。所以,要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首先要树立为学生和社会服务的管理理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管理的方向,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进行高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调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办学的规模、层次、类型、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等都要与之相适应,在高职教育中引入市场化运作的管理理念,运用经营性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其次,高职院校要把握住生源和就业这两个市场。要满足这两个市场的需求,关键就在于学生经过职业院校的学习,人力资本得到提升。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高职院校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狠抓教育质量,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教育产品的开发,及时对学校的发展规划作出调整。二是要将两个市场的开发联系起来,相互带动,建立多种渠道进行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协调,解决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问题,实现生源和就业两个市场共同兴旺。

2.在过程管理中要实施质量标准管理。高职院校有着突出的产业性特征,因此,在教育管理上,与企业管理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高职校园可以推行质量标准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质量目标应该根据就业导向制定和调整,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职业能力的锻炼,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不断进行职业教育服务的调整。还要对学生就业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接受企业的反馈,及时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

3.教学管理制度要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应有利于产学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的管理。这主要有三方面的优点:一是企业通过直接参与教学方案规划和教学过程管理,使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更加明确,为工学交替的教学开展提供了条件。二是校企双方可以及时接收到相互的反馈信息,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三是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质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年分制来评价,可以将学分作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的一个重要依据。

4.人力资源分配制度应与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人力资源分配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以,在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时候,人力资源分配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岗薪制中人员的编制、岗位的确定,责任的划分以及薪酬等级份分配等,人力资源制度的合理与否都与教育管理体制息息相关,甚至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因此人力资源制度的建设应充分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推动高职教育的有效开展。

作者:孙俭工作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

一、“工学结合”模式中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新形势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通过交替安排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1]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教育来说,通过市场这个平台,实现了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达到了培养高质量高职人才的目标;但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来说,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传统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开展

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是顶岗实习。所谓顶岗实习就是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与一般职业人一样的工作,具体的有两种类型:一是集中式实习类型,这种情况,实习的时间比较短,一般2周或1个月左右,穿插在课程中,学生没有进行或进行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二是分散式实习类型,这种情况,一般是在最后一年或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实习,学生大多已进行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了操作实训或仿真实训。[2]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里度过的。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室到企业,从与学校的同学、老师打交道变为与企业的师傅、同事打交道。这种较大的环境、角色转变,使学生党员在思想、工作等方面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会让部分学生党员产生心理紧张、焦虑、畏缩等问题,从而使学生党员的思想产生波动,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理、引导,今后将容易给学生留下阴影。然而,传统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触角很难延伸到校外企业,传统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式难以实施,这给传统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学生党员的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环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党员的教育环境从学校延伸扩展到企业,学生党员的教育在复杂的环境中面临更大的挑战:(1)企业有一整套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时,对企业严格的管理、规范的操作要求以及生产劳动的强度和环境产生不适应,产生诸如逃避、拒绝工作等一些消极情绪,甚至发生矛盾;(2)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会影响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3)学生党员接触到社会后,了解到党内出现有党员干部不作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一些消极现象,也会影响学生党员的思想。

(三)增加了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和教育的难度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集中式实习往往安排在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中,而顶岗实习由于一般的企业无法提供太多的岗位,目前大多高职院校采取的办法就是分散实习,这使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和教育的难度增大。

1.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时间和方式难以把握和实施。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关键时期称为“培养期”,部分学生党员的培养期是在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学生为了尽快了解企业的环境、熟悉工作、适应岗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岗位技能的学习和锻炼上了,轻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使入党的积极性下降了。另一方面,学生虽然进入企业实习,但他们的组织培养仍由学校党组织来完成,这就使得学校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时间和方式难以把握和实施。

2.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发展及转正难以正常进行。在顶岗实习期,有很多学生是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由于实习地点比较分散,甚至有些企业只有一个学生在那实习,再加上在实习期间一些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很少与党员联系人联系,支部的其他学生党员也因为不在一起实习、不了解情况而难以发表意见,学生支部难以掌握他们的各方面表现,使得培养、考察难以落实,发展或转正程序难以正常进行,给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发展及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难以落实。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是离校不离组织,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还是由学校来完成。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数量较多、地理位置上分散、时间上较长,使得学生党员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因此,很难将学生党员集中起来,进行支部活动、政治理论学习以及组织生活等,同时,也难以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这让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变得间接、被动、缺乏实效性,不利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3]

二、“工学结合”模式中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一)建立完整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确保学生党员在为期半年或一年的顶岗实习中能够及时地参与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就应在传统的校内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规范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逐步完善规章制度,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和监督学生党员的综合表现。1.增定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一些规章制度。制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组织活动制度》等,以制度规范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自己,让学生党员真正地做到离校不离党组织。2.建立顶岗实习临时党支部。各个系部建立顶岗实习临时党支部,原先的校内学生党支部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转给顶岗实习临时党支部统一管理,临时党支部要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流动情况及去向、综合表现进行实时跟踪。然后,再按照顶岗实习地区划分,将地区内的多个实习单位的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成立顶岗实习临时党小组,由顶岗实习临时党支部统一领导。顶岗实习临时党小组定期开展组织活动,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交流,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参与企业活动等,并要求每月写工作简报上报顶岗实习临时党支部,让党组织及时了解其党小组学生的思想动态。[4]顶岗实临时党支部通过对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既保证了党员的质量,又维护了党的形象。

(二)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参与的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教育考察机制

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有很多的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他们离开学校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在这期间学校党组织对他们的培养考察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鉴于这一情况,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机制。学生顶岗实习后,顶岗实习临时党支部给每一个地区的临时党小组配备一名党员老师作为该临时党小组的党员联系人。同时,学校要主动联系企业,让企业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指定一名企业培养人,共同培养和考察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学校、党员联系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关注了解顶岗实习期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充分发挥校企共同参与的双培养人制的作用。这种校企共同参与培养和考察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做法,解决了顶岗实习期间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养、考察难度大的现状,在党建工作中起到衔接和延续的作用,为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有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立体化的交流平台,开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为了保证党员联系人和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立体化的交流沟通平台。学生党支部和党员联系人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网络飞信、E-mail、博客、微博或建立QQ群、QQ空间、党建系统等载体,定期或不定期地传达贯彻上级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与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学生党支部可以利用立体化的平台经常一些时事政策以及学院的通知、文件等,开展专题讨论,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也可以利用立体化的平台,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党支部或党员联系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实现与党组织的有效互动,让党组织及时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构建立体化的交流沟通平台,实现了立体式的多重覆盖,保证了信息渠道的畅通,缩短了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与学生党支部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学生党员(含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也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党员(包括在校学生党员和顶岗实习期校外学生党员)间的互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范围得到扩展、深度得到延伸。[5]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既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后示范建设期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解圣霞高飞工作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

一、人才培养功能

从人才培养功能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于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民族人才的培养,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民族高等院校的相继建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主体,逐步由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向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方向转变。由此,教育管理的侧重点,也从重点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转向探索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轨道。建国60多年来,民族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区域分布合理、学科门类齐全、学位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各少数民族、各民族地区培育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高等教育已经为55个少数民族培养出了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层次齐全的各级各类人才,他们已经或正在成长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建设力量。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始终如一地重视和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建国以来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历程,取得的一条宝贵经验,即是将关于“为谁培养人”的回答,贯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这一经验,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仍然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当今世界,因民族问题处理不善引发的局部或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冲突的原因有多种,而未能解决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即少数民族的教育管理问题被淡化,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下,无论是世情的深刻变化,还是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时期的党情国情变化,需要培养更多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少数民族人才,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祖国走向繁荣昌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着力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认识到,始终注重结合变化了的实践,科学回答“为谁培养人”的战略命题,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事业,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知识传授功能

从知识传授的功能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是通过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对特殊的教育内容的传授,起到党的民族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在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得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是通过传授相对特殊的知识来实现的。教授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集中体现为五方面的特殊教育内容,即:民族观、国家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等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上述“五观”的教育内容,是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融汇于“五观”之中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在哪一观的教育内容中,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关于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知识要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五观”教育,实则是有重点、分类别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教育。有所侧重地对这些教育内容进行分类、融合,是遵循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规律的,它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培育情感、树立信念、坚定意志、养成行为,从而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政策法规时,达成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的典型表现,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完善、情感信念上坚定、行为习惯上践行“四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客观地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五观”内容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相当重要,但并非唯一的方式。实际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各构成环节、各项运行机制、各层面参与人员,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肩负、践履着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职责。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知识传授内容的角度,凸显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重要意义的另一显著表征。

三、社会服务功能

从社会服务的功能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并通过人才培养、建言献策等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此,来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从而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以切实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其效果的体现较之高校之外的民族工作领域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间接性。民族问题作为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其表现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即使有着一般意义上的同质性,但同样因领域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领域差异。因此在不同的民族工作领域,虽然宗旨都是为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但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例如,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服务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群体,他们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的民族人才,间接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在工作重点上,与致力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工作人员有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是着力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投身民族高等教育领域,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广泛开展,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好,有利于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植根各族青年学生的头脑。从长远看来,经由卓有成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将从知识学习的生力军,转变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投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从而在身体力行之中,使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迈进。

四、文化传承功能

从文化传承的功能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于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认同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对于多样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维护、搜集整理、传播推广和发展繁荣,以及民族文化人才的系统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重要优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虽然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但不能否认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是通过特殊的教育形式来承担、践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使命的。重视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本。培养选拔民族文艺人才,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加强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重要的人才培养举措。例如,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开设了许多艺术院校。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所属的六所高等学校中,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还设置了与音乐、舞蹈、美术等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专业相关的专门学院,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专门的文艺人才。又如,中南民族大学设立了国内第一所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其中收藏和展示了南方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面向社会各界及学校师生开放,这对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是从多个方面综合体现的。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远看来,就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象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今天是校园中的主体,明天是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中的主体;今天是汲取知识的生力军,明天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力军;今天是参与校园活动的中坚力量,明天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上述观点,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朱磊工作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

第六篇

1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其毕业生是服务在我国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主力军,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确保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全民素质和思想觉悟,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长治久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职院校必须肩负起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任。

2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和就业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毕业生不断的到各个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顶岗实习,使流动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范围不断扩大,给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组织活动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和改进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摆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面前的实际问题。

2.1思想觉悟不高

一般高职高专学制为三年,大部分学生党员都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发展前后的培养考察时间总体来说较短,急需进一步考察和教育,对党的理论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须进一步提高。要形成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特别是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逐步走上社会以后,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会使他们已初步形成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这些预备党员如暂时无法正常转移组织关系,汇报思想和工作无着落,考察和进一步培养工作难以落实。党组织对其情况知之甚少,对其帮助和指导也很难到位。学制因素导致学生党员的培育期短、考察期短,大部分学生党员都面临刚被确认为发展对象就要离校参加顶岗实习的情况,没有足够的教育培养过程,使学生党员缺乏政治热情和政治信仰,缺乏对党的基本认识和对党的坚定信念,很难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组织归宿感,顶岗实习期间毕业生党员的管理松散,使自身党性淡化。

2.2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学院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并以此为途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成为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绝大部分学生党员第三年都要到全区乃至全国各地企业顶岗实习,由于实习时间一般长达一年,加上毕业班党员大多分散在校外,因此给教育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并直接影响培养质量。过去那种党员集中上课、统一培训、一起过组织生活的静态性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群体。学生流动党员对于党的新理论和新方针政策的学习与了解的渠道也因此而变得狭窄,没有统一的要求,也没有检查与监督。因此,高职院校受到学制、时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给处于动态下的培养教育发展工作增加了难度。再则,毕业班党员实习单位分布很广,而且很分散,党员教育管理在时间上、人员组织上都难以落实,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跟踪考核困难、组织活动更难以开展。

2.3管理机构不健全

高职毕业生党员长期在企业实习,而企业党建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再加上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教育管理关注较少;而学校鞭长莫及,导致在培养教育工作上不得力、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党员的培养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而且,由于专职党务工作者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缺少规范性指导,学校对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党支部容易更是忽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必要的跟踪和培养。

2.4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顶岗实习期的学生党员仍在预备期,仍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培养、管理与考察。但由于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流动性大、十分分散,学校的学生党支部与学生党员及其实习就业单位往往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加上许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大多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很容易造成毕业生党员两头都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毕业生党员管理在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还有很多不足,使流动党员的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党员自身难以发挥重要作用。

3对策研究

3.1突破固有模式,搭建新的管理平台

学校只是一个固有的管理平台,对实习学生党员进行管理可以尝试突破这个平台,将过去在学校集中进行的静态教育方式“搬”到实习地点去进行。顶岗实习或工作期间,学校可委托相应单位对流动党员进行考核,对未能正确履行党员义务的流动党员实行延迟入党等措施,从实际行动中对流动党员做出要求。在突破空间限制的同时学校可在学生实习期间进一步坚定学生党员的政治信念,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使其尽快适应社会,在普通群众中树立榜样,建立更坚实的群众基础,体现党的先进性。

3.2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教育管理效果

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并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方式方法,否则,学生党员外出实习后并不会因为远离组织而缺乏归宿感,而只会认为“终于脱离了苦海”。传统的集中教育与新形势不相匹配,在新形势下教育单位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例如,党组织可以成立“网络支部”,通过QQ群、飞信、党建工作网站、微博等通讯手段开展网络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调动学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让顶岗实习学生有一种归宿感。也可通过群共享对新时期先进的党员先锋人物等进行宣传,使得党员们的党性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新方式下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党员的教育取得“形散神不散”的效果,使教育管理的范围和深度得到提升。

3.3强化学生党员自身思想认识,增强履行权责意识

外出实习或毕业初流动期间,部分学生党员对于自身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较为模糊,这归根结底是因为组织关心帮助不够,使他们思想认识不足。对此,党组织可以从经费支持、人力投入、政策支持等方式入手,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性素质培养,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其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新时代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党员也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从政治、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真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3.4建立健全毕业生党员管理制度,规范党员教育管理

针对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缺失,学生党支部职责不明确等现象,学校可制定相应的《顶岗实习期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制度》、《顶岗实习期间毕业生党员组织活动条例》、《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考核办法》等,不断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制度,规范教育管理。制订毕业生党员的管理和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且作为党支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3.5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

以学校学生管理干部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精干稳定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成立临时管理机构,特别是在学生顶岗实习人数较多的企业和地区更要组建管理机构或管理小组,通过这个阶段性的管理机构加强学生党支部和组织队伍建设。同时,发挥辅导员、党员班主任、各级党政干部和其他专业课的党员教师的作用,利用巡回指导和检查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开展学生党员活动。学校还应该发挥党组织建设的优势,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到企业工作或学习的师生认真参加企业的党组织生活,在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4结束语

加强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实际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习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完善,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理念上不断升华,在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才能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更大成效。

作者:雍文李晓红工作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

一、“3+1”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3+1”实习生党员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既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

1.外部因素的影响

(1)学校和实习单位缺乏有效的合作共管机制,使得实习生党员管理轻内涵重形式。同时,实习生党员管理机制不健全,定位不明确,实习生党员日常实习事务繁杂,不能很及时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理论知识,使得实习生党员不能有效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生党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实习生党员形式性、临时性的观念普遍存在。由于实习生党员存在流动大、管理难、缺乏正式的管理机制等特点,并且在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往往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因此得不到重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的短期性比较明显,工作的形式性比较突出。很多人都认为实习生党员管理是一种形式、是一个党员管理的难点。这些观念的存在也严重制约了实习生党员管理的健康发展。

2.内部因素的影响

(1)实习生党员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实习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组织上已经入党,但在思想上还没有入党,没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宗旨意识不强,理论修养不高,有侥幸心理,做事不够踏实,学习不够主动,服务不够积极。实习生党员自身的素质亟待提高,实习生党员教育急需加强。(2)自觉性不高,党性意识不强。许多在实习岗位上的实习生党员实际上是心有旁骛,或者是一边实习一边找就业机会;或者是一边实习一边准备考研。许多实习生没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实习工作。另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习生党员缺乏主动加强理论学习的意识,缺少乐于助人、服务他人的自觉性,党性意识不强。在这样的状态下实习,很难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

二、对“3+1”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1.实习生党员支部活动难以开展由于我院“3+1”专业实习单位多,实习生党员分散,党员很难集中,学习讨论、支部会议、民主评议等活动难开展。2.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难落实“3+1”实习单位数量多,位置分散,有的实习单位不重视党建工作,不能和学校就实习生党员教育和管理进行沟通和协商,导致学院党总支对实习生党员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入;有的实习单位则认为实习生党员的组织关系在学校,其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应在所属支部,所以理论学习、支部活动、组织生活等党内活动有时候没及时通知实习生党员,这些都限制了对实习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2]。3.部分高校对实习生党员管理的不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处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从属地位。各高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专业教师、学术骨干的引进和建设放在首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是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而把学生工作摆在了次要的位置。在高校重教学科研轻学生管理的情形之下,严重地影响了实习生党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3+1”实习生党员管理模式的探索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党员“3+1”企业综合实习党建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党员教育机制、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更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打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

(1)成立“3+1”企业综合实习班级党支部,着力在全体参加企业综合实习的同学中凸显党员特色和党员身份。(2)搭建校企基层党组织共建互助平台,实现实习党员教育管理上台阶。充分利用共建互助平台,在资源共享、组织共建、制度共建基础上,达到党员共管的目的。(3)坚持学校和实习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学校党组织与实习单位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实习生党员管理机制。学校党组织定期对实习党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可通过QQ、飞信、微博、微信、电话等方式,加强组织与党员的联系,及时掌握党员思想情况;对实习生党员提出的要求,进行适当、适时地引导。(4)优化党建网络平台,为理论知识丰富、有专业技术的党员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并可通过该平台了解在其他企业实习生党员以及校内党员的动态,加强其的归属感。(5)定期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学习跟踪,通过微博让党员发表言论,反馈党员以及身边同学的实习情况,并引导实习生党员保持先进性作用,帮助身边的同学,带动他们认真实习,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6)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实习学生的分布状况、专业特点和实习地点等情况,采取实习单位管理、党小组管理、学院党组织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实习生党员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覆盖到哪里,并根据党员的多样性,不断拓宽教育途径,丰富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针对实习地点相对靠近的党员,可定期过党组织生活,并在实习巡查中安排时间组织参观实习所在地的教育基地等。通过以上载体,拓宽党员接受教育的途径,进一步增强党员活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所属的党员管起来,所在的党员聚起来”的目标。

2.健全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机制

针对“3+1”企业综合实习生党员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内生活的主体作用,为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机制做保证,使其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1)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要注重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党员提高主体意识,只有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党员,才能始终把振兴党的事业视为自觉行动和神圣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培养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1]首先,要让实习学生党员有明确的主人翁意识,认同自己不仅是权利的主体,更是义务的主体,不仅是党内生活的主体,更是党的工作主体、党的建设主体、党内民主的主体;其次,要贴近实习学生工作学习实际,激发学生党员的民主议事和参政议政能力,确保与时代同步,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分析能力;再次,要拓展主体意识的载体,在重视家庭、学校、企业和党组织主阵地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挖掘社会的调整补充功能,全面提升实习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2)与实习基地联手创设学生党员发展成才的良好环境学校与实习基地共同携手,积极为创设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的进步条件,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建立健全党员素质提升机制,针对“3+1”党员企业综合实习党建机制,把一些高校成功实行的“党员成长计划”或“党员素质培养规划”扩展到企业中,引导学生党员认真领会党对知识分子党员和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要求,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党的事业、社会发展相结合,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企业综合实习中积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企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切实实行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关心学生党员在实习中的生活,拉近其与党的距离,提高党的凝聚力,同时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与企业联手开展经常性的关爱和帮助工作。

3.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队伍

在“3+1”企业综合实习学生党员管理中,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起到关键性作用,其肩负着党员教育管理的重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流动队伍的变化,各级党组织都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1)建立党建工作领导班子机制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路针对“3+1”党员教育管理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并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责任机制、协同机制和总结反思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着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按照实体性制度、操作细则、监督办法系统配套的思路,建立适应“3+1”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发展需要的体系,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在经费上加大投入,为“3+1”企业综合实习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支持和保障。(2)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为抓好“3+1”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条例,针对“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实习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全覆盖,考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任务,适当减少了行政工作量,让其有更多的精力进行“3+1”校外实习党员教育管理,并使组织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增强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严格支部书记的培训制度和自学制度,在对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题集中培训时把理论素养、党建实务、工作能力和党性修为作为重点,并支持支部书记到学生实习基地参观学习,加强实践锻炼。”[2]

4.构建刚柔并济、重点突出的考评机制

“3+1”企业综合实习党员即是普通学生,又是党组织成员,同时又是企业准员工,具有三重身份和特点,具有心理的三重压力,经常面对复杂的身份区别和巨大的角色压力。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是确保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效果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构建刚性考核机制的同时,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1)构建刚柔并济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评价指标在目前“3+1”企业综合实习党员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的阶段,柔性教育管理可以将大学生、党员、企业准员工身份较好有机结合,弥补刚性制度在道德干预及道德教育中被动型,从形式和内容上丰富教育管理的内涵,为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各种宽松和谐、人尽其才的舞台和环境。同时能让学生党员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在实习中强化、内化,把学习的动力人格化、价值化,使自我价值提升的目的超越责任变为自觉,把自身技能知识提升与祖国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更好的发挥学生党员的在实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学生党员“3+1”企业综合实习中的教育管理评价指标,是评估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2)建设与企业相衔接的多方位考评机制对党员的考评不应当只由学校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同学之间党员互评来评判,还引入了企业评价机制,即社会的评价,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推动,建立多方位的考评机制,这也体现了党的民主制度和党的群众路线。可以不定期的向党员实习基地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党员表现及存在问题,不定期的到党员实习基地与其直接领导、同事进行座谈,考察学生党员平时表现,根据建议探讨改进方向。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改正,保障考评机制的有效运转。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学生更好的社会锻炼机会“,3+1>4”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根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员党员的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活力的要求”,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党员“3+1”企业综合实习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研究,对流动性较强的党员坚持和完善党员教育机制、实践机制、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搭建平台让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作者:李皓江燕华工作单位:白云学院

第八篇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点

1.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单一化教育向多样化教育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不断增加。根据2010年新建本科院校上报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2000年-2010年,我国批准和设立的本科院校占普通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强,其数量和人才培养规模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而新建本科院校包括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总值、图书和设备数量等办学条件只占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的五分之一,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高效益和高贡献率对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新建本科院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新建本科院校多数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相对培养精英人才、研究型或技术开发型人才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重点大学而言,大多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及本地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普遍定位于服务地方和行业的地方性、多科性教学型本科院校,为国家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客观需要。

3.新建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主体大多设在地级城市且是所在城市的唯一的本科院校,大大改变和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据统计,新建本科院校招收本地学生和本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大多超过一半,这些高校主体面向本地区办学,有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面向行业办学,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在教育管理理念上普遍存在一个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过渡的过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这个过渡阶段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1.学生多层次共存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新建本科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在本科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普遍存在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共建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和多校区管理的特点,在新建本科院校逐步向本科教育的过渡阶段,本、专科学生共存和多学科交叉的现状造成管理对象复杂化,旧的教育管理制度无法适用多层次管理对象的不同需要,新的教育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2.院系整合调整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为进一步做好科学管理工作,新建本科院校会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调整重组院系机构,从而使得部分学生所属院系发生变化,学生宿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需要适当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会面对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管理制度的重新制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调岗分配等客观情况,由于宿舍条件差别、工作交接不及时、信息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而新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尚不太熟悉,致使教育管理工作者不能一步到位又形成多头管理局面,班级管理、宿舍管理、课堂管理等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组织性的培养存在真空地带,加大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3.传统工作模式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果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历史积淀不深,适应本科教育管理的经验欠缺,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挖掘有限资源、拓展育人途径、发挥全方位育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本专科生共存的有效工作制度还须不断完善,齐抓共管和全员育人的氛围和合力尚未形成,缺乏系统的工作保障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不强。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对专科生注重和强调“管理学生”的行政化教育管理方式较常见,对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简单生硬,通常采取说教和压服的手段,对学生的动机和愿望考虑不多,缺乏说理分析和疏导、引导的灵活性。工作中缺乏对本科教育管理工作规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展必要的理论研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生理心理的解惑、人生职业规划的设计等缺乏必要的指导,缺乏与学生良性沟通的前提和人格魅力,未能适应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与时俱进,思维转变不及时,改革创新的动力和超前管理意识不强,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影响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合理应对专科院校升本以后所带来的诸多矛盾,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的转变和具体措施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是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绩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三、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是新建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对学生教育管理本质的理性认识,需要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转变工作理念,突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瓶颈。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要根据新建本科院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校区的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分类管理,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满足学生的合理的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真诚之心去凝聚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为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成才等方面创造条件,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

2.要树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理念

要客观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资源和在某些条件方面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降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切实转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行政化思想,提倡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朋友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增强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由“被动式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转变,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目标。

3.要树立服务学生成才的管理理念

要把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抛弃束缚学生工作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及时转变工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确立服务至上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有效的服务方式和方法,构建全方位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管理效能。

四、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面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环境、新的发展要求及新情况、新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充分认识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努力探寻本科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共同构建和谐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1.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多层次多学科学生共存、院系机构调整、多校区办学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并逐步完善各项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大力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从责、权、利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长效机制,形成教学、管理、服务三大系统共同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格局,创建公平竞争、和谐有序、规范管理的育人环境,最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标。

2.重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

构建目标管理模式,管理的重点从注重日常行为的管理,向学生的目标管理转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行业需求相吻合的学科专业,将学校各项管理目标纳入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计划中,帮助学生制订成长计划,通过新生入学全方位教育、与学生签订自律承诺书、成立学生自律队、成立学生公寓自管会等做法,充分发挥学生会自律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实施,成为管理的主体,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优势,积极营造育人文化氛围,以精品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以科学严谨的教风、研风感染学生,以优美的人文环境熏陶学生,创造条件并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成才,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自觉投入实现某种愿景目标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高级应用型人才。

3.建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综合测评体系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综合测评体系是客观分析、科学反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评价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工作者要从适应社会人才竞争的角度去设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把学校的绩效考评要素纳入学生的成长目标和成才工程中,把设计不同群体目标和不同层次学生个人成才目标的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与本专科学生班集体建设、本专科学生个人自我设计的学业、新建本科院校目标实现结合起来,以制度化的形式促进学生个人成才目标的实现和整个学生工作管理目标的实现,积极指导并帮助学生设计大学生涯和成才之路,努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择业的目标,迎合现代大学生更注重实际的心理状态,为大学生未来就业、适应现代竞争、促进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协调发展,从而建立起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实际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总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管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需要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重构操作性强的教育管理模式,寻求有效的方式方法,切实解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和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学校在办学层次提升过程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王凯1崔佳2工作单位: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