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研究论文7篇

时间:2022-06-24 04:17:13

教育管理研究论文7篇

第一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加强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处于流动或半流动状态,高等学校实施的对在校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措施无法适应他们的实际情况,而实习单位党组织也尚未将他们纳入教育管理范围。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是高等学校现阶段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强调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创新对实习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这部分党员在流动过程中,感受到党组织“家”的温暖,实现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也是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挑战,必将为积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从高等学校层面看,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党员队伍不同时期的特点,创新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做好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工作,在实习期间能保证大学生党员继续保持先进性,强化他们的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大学生党员在校内和校外的教育管理形成一体化和持续化,保证党员队伍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对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可以成为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延伸平台,通过树立实习生党员的先锋形象,扩大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从实习单位层面看,加强对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能够规范实习生党员在校外的组织生活,使他们能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其他实习生认真配合实习单位做好实习期间各项工作,为实习单位发展做出贡献。从大学生党员个体来说,一方面,他们到实习单位实践锻炼,人生地不熟,需要党组织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离校不离“家”。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缺乏社会阅历,涉世未深,在实习期间需要党组织通过教育管理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能明辨是非,经受住各种诱惑,更快适应实习生活并发挥表率作用。

二、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不统一,认识存在误区

高等学校党组织和实习单位基层党组织在做好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问题上思想认识不统一,尚未形成共识。部分高等学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实习期党员数量相对较少,离校时间不长,暂时放松教育管理无碍大局。同时,由于大学生党员实习在外,受地域、时空限制,对他们进行规范化教育管理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实习单位因为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组织关系并未转入,认为实习生党员的教育不属于实习单位的职责范围,很少有实习单位主动承担起实习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

(二)教育跟不上,方式有待改进

高等学校对在校生党员的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制度,对实习期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的研究较少,而针对在校生党员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适应实习期大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教育手段陈旧,缺乏新颖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网络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3],使得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的教育相对薄弱,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无形中造成了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阶段性“空档期”。

(三)管理不到位,手段亟待创新

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高等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的责任。但从实际情况看,实习期间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受地域限制,一部分党员无法按时回校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和活动,甚至开支部大会有时都无法准时到校参加,而且他们在往返实习单位和高等学校之间存在时间、经费和安全问题,这给高等学校党组织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实习单位对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进行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但由于大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未迁入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也无法做到主动对他们进行管理,只是把重点放在对其进行专业和技能指导上,导致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处于形式上有组织但管理无法及时覆盖。

(四)作用不突出,党性意识不强

大学生党员是高等学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群体代表,他们是展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形象代言。但从目前来看,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表现会比普通学生好,但由于缺乏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他们在实习期间受组织监督和约束较少,更多的是靠个人自觉意识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一些党员党性不强。党员意识不强,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甚至个别实习生党员忘记了自己党员身份,没有很好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尚未能把党员的先进性充分表现出来。

三、构建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高等学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使学生流动党员在流动中能够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必须积极创新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措施[4]。做好实习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关系到整个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5-8]。因此,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观念,以点带面,努力寻求突破口,要把它作为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建立动态教育管理新模式,切实提高实习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一)创新目标管理,突显党员先锋作用

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以往高等学校党组织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基本上处于自发的状态。要对实习生党员进行有效管理,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在目标的驱动下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9]。实习期间要继续把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目标,发挥“一个实习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作用。针对这一目标,可以根据实习生党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实习要求,有针对性设立若干可以具体操作的考核子目标,如要求每位实习生党员归属一个党组织,提交实习期组织生活汇报,设计一次组织活动方案,为实习单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高等学校党组织提供一个建设性意见或建议等。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创新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实习前,高等学校党组织要统一领导部署,各基层党组织要统一思想,由专人负责具体推进,使每位实习生党员都能明确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的责任,带着任务上阵,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不断强化党员意识,突显其先进性。在实习期间基层党组织要负责对目标进行跟踪、指导、反馈、总结和评价,逐步完善目标管理体系。

(二)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双重管理机构

要对实习期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健全的组织非常关键,要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设置模式,可以采用“临时+补充”的模式。高等学校党组织可以根据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需求,在凡有三名正式党员以上的实习点或相近的实习点,灵活设立实习期临时党支部,不足三名正式党员的设立党小组,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负责对实习生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并定期向学校党组织汇报工作情况;高等学校党组织还要与实习单位协商建立对实习生党员的共管机制,作为对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补充,使实习单位提高对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视,将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纳入本单位党建工作范畴。这样双管齐下,相互配合补充,建立双重管理机构,并建立相应的沟通协商反馈机制,避免相互推诿而使大学生党员处于无组织管理的状态。

(三)创新管理手段,构建“双程”教育模式

对实习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往高等学校党组织采取遥控式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更多依赖于党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觉悟,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效果不明显,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远程+近程”双程教育管理模式[10]。运用远程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上党支部,定期公布学习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网上资源共享的优势。同时,建立实习期大学生党员学习考核制度和积分奖励制度,规定每位实习生党员必须学习完规定内容,每学习完一个内容,可以加相应的学习积分,对于部分积极参加表现突出者可以适当增加积分,积分作为年终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远程教育还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如建立QQ群、飞信群、微信群、微博等,及时将教育内容发送给每位在外实习的大学生党员,使他们能随时随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通过网络的方式,架设起高等学校党组织和实习生党员的沟通互动机制,使党组织能及时跟踪把握实习期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在外实习的大学生党员也能通过网络渠道及时汇报个人思想状况,及时学习最新的党建理论知识,跟上党组织的统一工作部署,使他们不离组织的领导和关怀。近程教育则要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优势资源,通过与实习单位党组织建立合作培养机制,借助实习单位党员教育资源,针对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就地对实学生党员进行教育,使教育有的放矢,更具有实效性。实习单位可根据实习期大学生党员的特点设置教育内容,如党员在实习期如何定位和表现、党员如何在实习期发挥模范作用等,实习单位可以建立相应的学习考核制度,并将其作为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表现的参考依据,这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创新评价体系,建立多级量化考评机制

对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的评价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在校生党员统一的评价模式,针对实习期间情况的特殊性,制定实习过渡期评价体系,从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加以创新。从评价内容上看,要把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和实习期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在实习期的先进性表现。评价的内容要进行量化,如要求实习生党员除了完成普通学生实习任务外,还必须完成高等学校党组织规定的网上学习内容和通过手机飞信、微信的学习内容,网上学习内容通过积分制量化考核,手机工具的内容通过回复学习心得加以确认量化考核,同时还要求主动参加实习单位基层党组织举办的学习活动,以查看学习记录及心得作为量化考核依据,并且要求为实习期临时党支部组织策划一次支部活动,为实习单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高等学校党组织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从评价方式上看,要建立实习生党员自评、实习期临时党支部、实习单位党组织、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四位一体”评价体系。第一,实习生党员根据实习期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实习期临时党支部结合实习生党员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第二,要求实习单位党组织对实习生党员进行评价;第三,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根据汇总上来的评价,结合实习生党员完成组织的要求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要客观准确,区分等级,并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党员考核奖惩和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参考依据。

(五)健全督导制度,建立立体化监督机制

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有效推进,必须建立健全督导检查制度,做到“有制可依”,强化对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检查监督作用,积极构建立体化监督体系。第一,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实习前要选好临时党支部书记,把那些政治素质强、综合素质高和纪律观念强的学生党员选拔为支部书记,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和相关业务指导,依靠他们加强对实习生党员表现情况的监督反馈,建立各实习单位党员负责人联系制度。第二,通过党员导师制平台实施指导监督,把教师党员与实习生党员结对联系起来,依托教师党员加强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定期跟踪指导实习生党员开展组织活动。第三,建立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检查监督机制,通过实习指导教师定期检查指导实习工作,对实习生党员的表现进行监督并及时反馈给高等学校党组织。第四,高等学校党组织与实习单位党组织建立托管协议,在实习期间,依托实习单位党组织加强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与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他们的实际表现进行登记和监督,及时反映实习生党员的表现情况。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目标、组织、手段、评价和监督等各个环节,只有环环相扣,并建立协调一致的统一体系,才能真正有效推动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晓峰工作单位:闽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第二篇: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创建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

我国中央集中管理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是以1978年研究生招生的初步恢复及1981年学位制度的正式建立为标志的。随着地方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领导权和统筹权的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和管理能力的逐渐提高,原来的中央集中计划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体制演变逐步展开,它的基本趋向是以权力下放、组织分层、管理重心下移为目的。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深化改革的历史阶段。

(一)分散权力,将组织分层

1.降低管理幅度,建立省级学位委员会

研究生招生恢复初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是中央政府对培养单位的直接管理,省级政府的权限十分微弱。为了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管理职能,1991年以来,江苏、四川、上海、陕西等六个省(市)陆续成立了省级学位委员会,到2002年底,省级政府(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都成立了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的建立,解决了中央、学位授予单位两级管理存在的管理幅度过大,而省级政府又缺乏相应的正式管理机构的问题,并积极发挥着对地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决策和统筹权,为加强研究生教育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

2.增加管理层次,实施学院制改革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高校大多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重心偏上,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管理权力以行政权力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和市场对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增长以及学校规模的扩大,原来以单科专业组建的系(所)越来越不适应这一发展的要求,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在校系之间建立学院,将其作为校、系之间管理的中间环节。学院层次设立后,为高校下放管理权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学的管理重心正由系上升到院,“学院”作为大学组织结构里的中间层次在提高大学管理效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

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种权利下放的具体主要包括:

1.学位授权审核体制改革

由国家集中统一审批到各授权单位或省级学位委员会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审定权的下放。一方面,逐步向学位授予单位下放审批权。另一方面,向省级学位委员会授权审批已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硕士点的试点工作。

2.经费投入: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到多渠道筹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也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当时各项经费包括教育经费均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1980年,国家预算由过去的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国家全部财政的中央财政体制,变为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财政收支的新财政体制。这样,高等院校办学经费也开始由政府包办、单一拨款,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过渡。

3.硕士生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划定复试分数线到推免、单考及部分高校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尝试

1985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重点高校进行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试点,以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提高研究生素质,选拔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入学,推荐的比例一般应控制在应届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五以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全国硕士生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增加,报考人数也连年剧增,这使考试的组织和管理任务加重,难度加大。为此,教育部决定从招收2003年硕士生起,适当减少入学考试中初试科目的门数,同时加强在复试中对考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察,进一步提高复试环节在保证硕士生招生质量中的作用。同时,为了逐步扩大高校在硕士生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4所高校试点自主确定报考本校的硕士生参加复试的分数线。这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单位在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更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

4.研究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毕业研究生就业制度改革是中央政府向市场转移权力的最重要体现,依照“简政放权”的基本思路,1985年国务院同意“供需见面”的改革方案。次年,国家教委颁发《毕业研究生分配工作办法》,开始逐步放开“供需见面”的做法。经过3年试行后,国家教委于1988年,决定正式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使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结构

(一)横向上,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位管理并行系统1978年,我国恢复了中断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教育部为主管部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为适应国务院部委、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等情况,国务院设立了学位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学位授予工作,由此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位管理两套系统并行的体制并延续至今。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位管理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一方面,两套系统各有其独立的职能。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组织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计划、考试和录取、教学组织和毕业证发放等;学位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组织审定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单位及其学科、专业,评估其学位授予质量和学科专业水平,发放学位证等。另一方面,两套系统又相互联系。例如,组织设置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合署办公;职能分配上,教育管理系统组织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过程,但学位证必须由毕业生向学位管理系统申请。

(二)纵向上,系(所)、学院、培养单位(大学和研究机构)、省(部)和中央五级层次⒈系(所)。目前,我国高校多数设立系(所)、学院、学校三级组织,系是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由同一学科或专业的教师组成,负责本学科或专业的教学和研究。⒉学院。大学下设的学院按照一级学科或相关的学科群进行设置,覆盖面广,交叉性强,是学校重要的学术和行政单位。学院还设立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机构,负责相关事务的决策、建议、咨询和监督。各学院(或跨学院)成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学位授予初审等工作。⒊大学。我国承担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以大学为主体,少数为学院。大学和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等机构,负责学科建设、学位授权审核、学位授予等事务的管理。⒋省(部)。我国普通高校的政府主管部门为国务院相关部委和省级政府,军队院校的主管部门为中央军委。省级政府设立学位委员会、招生委员会、研究生工作处等机构,统筹管理本地区高校及设在本地的国务院部委高校和军队院校的研究生教育。⒌中央政府。教育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是我国学位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分别领导和管理全国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较弱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仍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他们大多传统管理意识较强,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服务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凡事以领导者自居,对广大研究生的要求视而不见,一切工作以对上级负责为标准等。

(二)分级管理中责权利划分不清

管理学基本原理认为,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组织规模越大,其成员越多,层次也越多。因此,在研究生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大多实行二级管理。理论上来说,分级管理可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可以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但是,在现行的研究生管理体制中,责权利划分不清,大多日常性的事务都要有研究生院(部、处)来具体实施。它承担了许多本由二级学院承担的事务性工作,致使其管理成本增加,但管理效率低下,研究生管理部门不能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

(三)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不协调

在现行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中,权力的分配不合理,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权力过多地集中在校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院系及导师的管理自主权较小。研究生院(部、处)作为学校一级的管理部门,工作强度非常大。它基本上囊括了相当于本科教务处、学生处以及部分院系的职能,几乎集中了对学校研究生教育所有事务的决策权。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院系、学术组织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影响了学术权力的发挥。事实上,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制衡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各高校都成立了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并拥有一定的学术权力,但学术权力相对行政权力来说比较薄弱,学术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专家教授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程度较低。

四、完善我国研究生管理体制的措施

(一)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要使一个系统稳定而又有活力,必须输入动力,其中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人。因为,对人、财、物的管理都要通过人实现,而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关键是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培养好,二是使用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人员,必须是在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是较好的人员,这样才能适应这种机制灵活、内容复杂的高层次管理环境,才能随时做出灵活的反应,使得这种高层次管理工作得以经常开展。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做到:第一,引进不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对现有管理人员加以培养,组织他们学习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学习计算机管理技术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等。同时,对管理人员的任用应合理适当,利用每个管理人员的专业特长来积极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二)以试点推广、分层推进为原则,保证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结构改革顺利实施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结构改革和调整总体上采取试点推广、分层推进的思路,这在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的改革和发展中,仍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的改革一般都应先选择基础好、实力强的若干高校和省级政府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最后到条件完备时再全面普及。试点推广、分层推进的改革策略能从整体上保证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结构改革避免大起大落现象的出现。

(三)建立三级管理体制,淡化行政权力,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积极性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中,一级管理或二级管理都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行政权力偏大的现象。为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我们应建立学校—院(系)—学科(专业)三级管理体制,把学科(专业)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隐处推到显处的位置。这种三级管理体制可以较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种三级管理体制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学科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把学科(专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以利于创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甚至部级重点建设学科。建立研究生教育的三级管理体制必须真正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范围,授予其一定的管理权限,建立起责权一致的管理体系,真正使各级部门各司其职。其中,研究生院(部、处)代表学校实行宏观管理,负责战略的规划、目标的设计、宏观的监督和协调等;院(系)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学科(专业)是研究生学习和培养的落脚点,是真正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负责计划的实施。学校、院(系)、学科(专业)分别负责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宏观管理、日常管理和人才培养,它们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共同构成新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

作者:职玮琳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三篇:教育管理伦理研究

一、教育管理与伦理

(一)教育管理的含义

英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者托尼•布什在解释教育管理这一概念时曾指出:“教育管理是涉及学校日常运转的实践活动,同时,教育管理也是一门学科。”托尼的解释虽然合乎情理,但是不免又有些偏颇。我们知道,“教育管理一般分为宏观的教育管理(即教育行政)和微观的教育管理(即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教育管理这一整体性的概念。并且,教育管理指的是一种实践活动,广义上也用以指代从事这种实践活动或者学术研究的领域,并不能将其定义为一门学科。“教育是人类特有的遗传方式和交流方式,它的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的产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外在的社会经验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智慧和才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而教育组织作为专门培育人的结构系统,其根本任务就是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教育管理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最终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伦理的含义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伦理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伦”和“理”两个字最早见于秦汉的《札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东汉时期的文学家郑玄对伦理的注解为:“伦,犹类也;理,分也”。意思是指把不同事物分开来的原则和规范。“伦理”两字合用,表示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理、标准或规则。在西方文化里,“ethics”(伦理)源自希腊文“e-thos”一词。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曾用“ethos”作为专门术语,原本的含义是“本质”、“人格”。后来发展为专指特有的生活惯例,即“风俗”、“习惯”的意思。并几经演变具有“性格”、“品质”、“德性”的含义。对于伦理道德的本质,中外很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和孟子把伦理道德解释为是上天赐予人的“善”。在古希腊学说中,柏拉图把伦理道德认为是“神把善的理念放到人灵魂的结果”。而苏格拉底则把伦理道德理解为是来自于人对世界的真正了解。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把伦理道德归结为是一种实践理性的命令,而这种实践理性就是人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杜威认为伦理道德是一种用来分析情境和确定行为选择的工具。而马克思在阐述伦理的本质时,将其表述为一种“实践精神”,其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伦理这种思想观念、社会意识和人类精神所特有的本色。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将伦理定义为:伦理是人们运用善恶评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把握自身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和实践精神。

(三)教育管理伦理性与伦理基础

1.教育管理的伦理性与伦理基础的内涵

(1)教育管理伦理性的内涵。教育管理说到底是人的活动和行为,而伦理是人在进行其活动和行为时应遵循的规则和理念。所以说,伦理性是教育管理的固有属性,是其内在的规定性。教育管理具有社会性、专业性、文化性等多种属性,而这些属性都涉及伦理性。那什么是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呢?首先,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包含伦理意蕴。教育目标的确定,不仅要体现其自身的客观要求,更加要体现教育及其客观规律的要求,这就是说教育管理目标最终必须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教育目标是教育组织的教育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它是通过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反映出来的。而培养人的过程也是塑造人的过程,伦理道德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伦理道德的完善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教育管理离不开伦理的规范。马斯洛的观点指出: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某种价值观特别是伦理道德观的制约和影响,人们必定会把一定的价值观灌注到他们行为包括管理行为中去。因此,也就是说教育管理离不开伦理道德的约束,教育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受到伦理的规范。再次,教育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也是一种伦理关系。教育管理中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个体,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有重视人的精神需求,才有可能正确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即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伦理关系。所以,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就是指教育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精神,即对教育管理系统及其职能内在的伦理诉求和道德规定性。(2)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的内涵。伦理基础是通过把教育管理看做是人类社会具体领域的一种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进而深入研究支撑其能够有效运作所需要的伦理体系。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基础”是指伦理作为教育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个比较关键的条件或者因素。

2.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与伦理性的区别

关于“伦理基础”和“伦理性”,王本陆教授在《教育伦理哲学刍议》一文中是这样阐述的:“教育的伦理基础或伦理性,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伦理追问,是对教育基本伦理预设的审查,是对教育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伦理精神的概括”。文章还指出:“在教育伦理哲学中,探讨和关注教育伦理基础或伦理本性问题,其焦点和核心在于追问构成教育合理性基础的伦理前提是什么,即教育成为教育而非其他物的伦理基础,它强调的是教育与其他物的比较以及教育的伦理预设。也就是说,教育伦理哲学的提问是:从伦理学角度看,教育为什么是可能的?教育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教育管理既是人类社会具体领域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伦理文化现象。将教育管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现象来研究,考察教育管理本身具有怎样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特征,这就是教育管理的伦理性问题。广义的伦理性就是把伦理的定义从道德范畴提升到价值论的高度。由此视角来解释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就需要考察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怎样体现着人的价值和给人带来了何种价值。伦理基础的视角则不同于伦理性的视角,它是将教育管理看做是人类社会具体领域的一种实践活动,研究这种实践活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伦理价值体系来支撑,才能得到有效地运作。教育管理想要作为一种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协调性活动来进行,那么就必然离不开各种条件来支撑与配合。所以,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就是指伦理作为教育管理在运作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或条件。

3.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与伦理性的联系

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有着其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教育管理的基本伦理假设就是这种依据,即我们默认为教育管理本身具有伦理性。正因为教育管理活动在本身运作过程中就具有伦理特征和性质,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才能自觉地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管理的伦理观念,从而确立相应的教育管理伦理规范,目的是发挥伦理在教育管理活动中重要的支撑作用。表面上确立教育管理伦理观的过程,在实质上就是探寻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过程。我们可以使用结构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来对“伦理基础”进行解释,这样我们可以理解是把伦理作为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一个因素而发挥其重要作用。从结构要素上把教育管理活动进行划分的话,显现的是教育管理活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伦理作为单一的要素是如何同其他要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发挥自身作用的。在这个条件之上,我们再来对伦理本身进行结构性的分析。因为我们的分析是在对教育管理的伦理性有了一定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两者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性。详细一些来说,站在伦理性的角度是把教育管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现象,其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教育管理自身的伦理本体性,来发现教育管理本身所含有的伦理特征。这种伦理特征可以理解成是人们的经验道德,当我们对教育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特征和伦理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就形成了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概念。而伦理基础并非教育管理某一方面的伦理内容或伦理特征,而是一个有机的伦理价值体系。这种伦理价值体系的实现过程就是教育管理伦理基础展开的过程。这种展开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而是与其他教育管理活动的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教育管理的协调过程中实现的。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伦理基础与伦理性只是我们在研究教育管理伦理问题上的两个不同的视角,在实际上并不应该存在独立的伦理基础和伦理性,他们原本是统一的,都是伦理文化现象。

二、现今我国教育管理中伦理问题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管理取得了飞速进步,教育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我国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伦理价值缺失的状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人权的不尊重

人权是人实现其生命意义的重要表征和途径,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是遵循基本人道精神的重要表现。由于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及当前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广大教师的人权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在教育管理的实践活动中经常会有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这不仅在肢体上践踏学生的人权,而且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应该指出的是,当前教育管理活动中所出现的人权问题,不仅局限于对学生人权的侵犯,教师的人权也经常会受到来自行政部门、家长乃至学生的侵犯。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和偏远地区,拖欠、克扣和挪用教师工资、侵犯教师基本权利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教育教学权、甚至生育权都会受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限制与侵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许多时候要完全听从于行政部门领导的“摆布”。所以,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更应该尊重教师的人权。

(二)教育公益的缺失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这一性质决定了教育管理机构和个人必须坚持公益原则,来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教育是非营利性事业,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教育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教育产业化的论调甚嚣尘上。用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的话来说:“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按像办企业一样办学,企业可以有多种经营成分,国民教育也应该搞私有制学校;企业讲投资、讲回报、讲利润、讲分红,学校也应该讲投资、讲回报、讲利润、讲分红;企业搞股份制,学校也可以搞股份制;总之,凡是企业可以去做的事情,学校也可以去做”。在现今所谓的“教育产业化”的冲击下,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把公共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当做以营利为目的的产业来运作,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质。我们知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当把它当成手段。如果把教育当成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学校一旦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远行的”。所以,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应该严格坚持公益原则,真正维护教育的公益性。

(三)对伦理教育的轻视

我国的“学校管理学”和“教育行政学”两门学科都来自国外,而且当前我国也正处于经验教育的时期,没有什么现成的教育管理理论可以遵循,而现行的教育管理不同于西方的实证主义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特别是缺乏西方教育管理中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也缺少对伦理教育的研究和重视,这明显有悖于教育管理的初衷。

三、完善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途径

针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缺失的现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

(一)建立先进的教育管理观念

教育管理伦理基础是由一系列伦理观和伦理原则构成的价值体系,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重新建立就是伦理观念的重建。要想改变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伦理缺失的状况,就必须建立先进、科学的教育管理伦理观念,强调教育管理的目的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二)创建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政府决定的教育政策活动的传统,引入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制度。要改变现有的招生政策,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考试制度。还要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统一的终身教育制度。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终身学习的机会,都有平等的自由发展的权利。

(三)提高管理者的道德修养

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中伦理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要通过人来实现。提高管理者的道德修养,是推进教育管理伦理化,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基础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提升管理者的道德素质:一要加强学习;二要勤于实践;三要严格自律;四要时刻反思、自省。

(四)建立教育管理伦理制度

对于教育管理伦理道德来说,建立相应的制度具有深刻的必要性,由于伦理道德的非强制性特点,使得伦理道德经常是软弱无力的,但如果建立完善的伦理制度,便会增强对人的约束性,管理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作者:李迪工作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第四篇:强化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一、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内外复杂的环境,使高校党建工作所处的环境更为艰巨,对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渗透手段方式更为隐蔽,高校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实施文化渗透的重点对象之一,西方文化的冲击容易使大学生出现极为复杂的思想状态。另一方面国内社会主义繁荣进步、繁荣景象与市场经济下物质化、利益化、金钱化负面影响并存的局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迷惑。大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心里承受能力较差,对社会新思想、新思潮缺少科学的辨别能力,容易对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和存在价值产生的困惑,而这一现象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表现更为明显。

(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党员是广大新生代的模范,是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影响着国家未来。但大学生党员年纪轻,入党时间短,社会阅历浅,特别是在和平时期里,缺少必要的政治生活磨练,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全面、系统地认识,党性修养需进一步锤炼。表现为个别学生党员入党的动机不清晰,少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党员意识、光荣感责任感减弱,先锋模范示范作用明显减退。这些现实问题都亟待解决,独立学院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已是现实的紧迫需求。

二、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发展,轻教育”现象较为严重

近几年,独立学院发展迅猛,不少已经步入“万人高校”的行列。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独立学院的党建工作力度普遍加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任务日益繁重。为提高学生党员比例,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成为独立学院党组织工作重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党员的动态教育管理工作。

(二)教育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

独立学院学生具有与一般公办院校学生截然不同的特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对社会新思想、新思潮的辨别能力不足。他们对传统的思政理论课、例行的理论学习会等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读文章”的理论教育活动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感到厌倦,但对实践体验式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实际工作中独立学院党组织由于直接受母体学校党组织领导,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主要以学习党的“三基”知识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重于精神信仰层面,缺乏自主性与针对性,教育内容及方式不能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性因材施教,存在实际脱节现象。

(三)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不明显

在独立学院党组织活动中,特别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弱化甚至忽视,处于被管理、被领导、被教育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党员在党内活动中几乎失去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意识,他们往往被动地参与着党组织安排的各项党内活动,很难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也自然难以确立起党员主体意识,难以自觉地以党的事业为己任,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显然受到很大的削弱。

(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独立学院中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人员主要由各系党总支书记和学生思政辅导员、兼职组织员组成,但对于整个工作的推进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党总支书记虽大都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且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务工作者,但他们人数少,行政事务繁忙,主要发挥的还是指导作用;思政辅导员虽人数相对多,但独立学院思政辅导员基本为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党龄短,对有关党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透彻,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不够深入,而且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知识与实操经历,很难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兼职组织员多为退休老党员,他们存在年纪较大,精力有限,与新时代大学存在沟通代沟现象。

(五)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相对较晚,大都仍处于初创时期,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基本沿用母体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方式。虽然近几年来,一些独立学院针对自身实际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就整体状况而言,由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时间短,还在起步摸索阶段,缺乏系统、成型的做法与经验,尚未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较为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

三、改进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转变观念重视教育管理工作

独立学院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自身教育,转变重发展轻教育管理的思想,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注重党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党员重数量的观念,将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第一位。二是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学生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中。

(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内容与形式

一是坚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独立学院在选择学生党员教育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群体特性以及时代特征,从实际出发,避免“炒冷饭”现象,做到教育内容有针对性;此外,还应注重内容的时代性,要结合大学生党员关心的的社会热点问题,渗透新的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将学习与成长成才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其社会辨别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二是创新教育形式。要改变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单一、呆板,缺乏新意的问题,注重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党支部立项活动的活动形式运用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三是搭建适应时代特征的教育平台。信息化时代应更注重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运用网络的方式能丰富党建工作的教育内容,实现党建工作内容上的创新,从以往座谈式的德育教育工作向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迈进。

(三)突出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一是重视党员意识的培养和激发,提高学生党员的自主意识。要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明确自身不仅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对象,更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参与者,要让他们突出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独立学院党组织必须在党的组织生活中确保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障,党内事务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党员主体的意志,党的建设的各项活动始终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来展开,真正把大学生党员看成是党的活动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四)抓好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专兼职教育管理队伍。为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应抓好几项工作:一是进行科学的人员配备。要优化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建立一支由系党总支秘书、系党总支书记、思政辅导员、兼职组织员以及高年级学生党员骨干组成的教育管理团队。二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加强政治理论水平,提升党务工作能力。

(五)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要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从而形成长效机制。一是要理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推行学院一级党委宏观指导,系一级党总支独立负责实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从而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二是要建立学生党员入党后再教育制度,制定《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注重将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学生党员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全过程。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如通过党员目标管理、党员量化考核等举措使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化,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欣迎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合学院

第五篇: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系统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

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演化系统,即高校能够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从而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高宝立,卢彩晨,2011)。由此可知,无论高等教育系统如何演化,如何发展,其最根本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胡涌,等,2009)。具体的服务形式我们大体可以分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两种。这两种形式都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且存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1.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系统最为重要也是首要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其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任。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2.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系统另一重要的任务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科技人员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过程。我们当前正在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实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到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高等教育系统较之其他社会部门汇聚了更多的科研人员,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出的优质科研成果已经占国内优质科研成果的60%以上(胡涌,等,2009)。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系统在科技创新上的作用,必须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和促进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系统的科技创新功能,这需要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更加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现状及特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由原来的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转为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以省市级管理为主。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将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所亟待解决的。在人才培养方面,从1999年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伴随的是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各层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郑志来,等,2009)。具体表现为: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发展的不均衡,高等教育中公办和民办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不能准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种人才的真实需求;即使了解一定的需求,但由于行政体制等原因,仍不能灵活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很多高校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并没有较好地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求。因此,高校应充分转变观念,实施能够适应大众化教育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高校较其他社会部门具有更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还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支撑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此外,高校中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生产力,并没有较好地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并没有发挥出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同样是多方面的。首先,高等教育中的权力结构并不十分合理,高校与政府过多的博弈以及目前的行政体制均使高校很难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其次,在高校内部管理中,行政权力过大且过于集中,学术权力只能起到参与或补充的作用,无法形成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目前高等教育中对于科技创新人员的考核机制并不十分科学,竞争机制也并不十分完善,并不能对高校教师及学生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甚至有可能会削弱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分析

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其系统内部所涉及的要素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上述相关利益主体[2]之间的博弈将决定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和方向。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因此各级政府承担着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财力、物力和其他条件的责任,需要高校反过来为其所制定的政策、经济目标服务。而高校基于自身因素以及发展战略也具有自我目标,由于相关利益主体均进行分散式决策,极有可能形成各自目标不一致而反复博弈的现象。同理,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企事业单位均具有其各自的目标,仅学生群体而言,其目标就是多元化的,比如在接受高等教育后,一些学生需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而另一些则可能继续深造,等等。当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或目标不一致时,就会出现相互博弈的现象,从而构成了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过程中的权利结构。我们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为例来说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将决定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和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不匹配之间的矛盾日趋加深。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就曾经指出,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必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因此,企事业单位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使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在此博弈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政府只要能够增加高等教育供给、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机制,并为其提供政策保障就能够缓解上述矛盾。而高等院校借此机会可以获得政府和社会的物力和财力支持,从而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能够保障各相关主体的利益,使其目标趋于一致。由此可知,明晰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其目标尽可能地趋于一致,将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2.外部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因素,不仅要分析系统的内部因素,更要考虑其外部因素(环境)的影响。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范围与环境内进行分析,即要将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第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经济基础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从而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同时,高等教育又反过来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而目前人才与科技恰恰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两类关键因素,因此高等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第二,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决定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人才培养目标等,为高等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而高等教育则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与文化来反作用于政治(陈浩,马陆亭,2011)。与经济对高等教育的物质支持不同,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影响程度也更为深刻。实际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受政治(政策取向)的影响和制约远大于受战争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受政策取向的影响和制约远大于受经济的影响(米红,2003)。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的现状制约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变化,如果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必须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并从中获得支持。第三,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高等教育与文化具有一种深层次的潜在互动关系。它与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相比,文化的影响更加隐性,更加普遍,不容易被人们所觉察和把握。高等教育肩负传承、创造知识与促进文化发展的使命。文化的繁荣不可能离开教育的贡献。但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受到文化的制约与影响。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之中,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系统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因此,高等教育自然在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管理体制与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综上所述,高等教育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制约并为之服务。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不仅仅只是对外部环境的被动反馈,而是在综合外部环境、自身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博弈抉择和主动反馈。高等教育系统所追求的是系统目标、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建议

1.明确改革目标

我们在实施任何的改革前,都应明确改革的目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目标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在改革目标指引下,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规模、形式以及所教授的内容均由政府的行政部门制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自由发展,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或是创新的技术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不能较好地匹配。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向宏观控制、监督的方向转变。明确界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的权责范围,切实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3.协调好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方的关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各方的权力划分不是非常明确。在改革过程中,不能忽视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只有清楚地了解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才可能采取相应可行的方式来协调好各方的利益。

4.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的影响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将受到多重压力的影响。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某一利益主体或是某一种因素的影响,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内外部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在系统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综合因素作用下,高等教育系统根据自身的内部因素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高等教育系统处于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中,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系统自身内部因素的不同均会对改革的过程和方向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改革结果的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必须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本目标,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相协调;当前,必须与十八大精神相一致。此外,还需要协调好改革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界定各方的权利、职责与利益。

作者:范明戈国元孟庆峰工作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第六篇:音乐之声教育管理的体现

一军事化的教育管理

《音乐之声》的军事化教育管理是指冯•特拉普上校的教育管理。实质上是军事化的教育管理,冯•特拉普上校出身于军人家庭,他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成为一名海军上校。但受战争大环境的影响,冯•特拉普上校成为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更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七个孩子给他。[1]上校把以前的工作作风带到了生活中,管理家庭和孩子还像以前指挥军舰一样,对七个孩子进行统一指挥。家庭管理的第一条就是纪律,孩子们要严格遵守纪律。他们统一穿制服;严格遵守睡觉时间;举止谈吐在任何时候都要规规矩矩、彬彬有礼。军事化的管理适合于军队,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严格的纪律要求也适合培养保家卫国的军人。冯•特拉普上校管理七个孩子采用军事化管理,这种统一的管理既省时省力又省心。但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想、个性,培养孩子决不可能齐步走,他们需要个性化教育,否则培养出的孩子思想僵硬,不活跃。军事化教育管理使得若大的冯•特拉普上校家失去了歌声、笑声,整个家里如同冰窑一样,孩子们像木偶一样遵守纪律,没有自己的思想、个性,感受不到父亲的关爱,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直到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到来,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思维活跃、幸福无比,一向严肃的冯•特拉普上校脸上也荡漾着幸福的笑容。电影《音乐之声》展示了这个管理类型,并让它发生转变,实际上就在批评它,否定它。

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

女主人公玛丽亚从见习修女到家庭教师,再到贤妻良母,这些角色的成功转换,得益于修道院院长对玛丽亚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院长嬷嬷是一位善良、和蔼、充满智慧的长者。身为修道院的院长,她在对玛丽亚的管理过程中,没有硬性地按照修道院的规章制度把玛丽亚培养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是结合修道院的环境,从玛丽亚的性格、喜好、特点出发,把玛丽亚带上了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轨道上。院长对玛丽亚的教育管理体现了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受院长的影响,玛丽亚对孩子们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院长对玛丽亚、玛丽亚对孩子们的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院长对玛丽亚去留问题进行的人性化处理。玛丽亚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她追求自由,喜欢在清新、宁静、美丽的大自然中唱歌、跳舞。每当看到修道院的大门开着时,她总想跑到旁边的山间、小溪边,然后情不自禁地边唱歌边跳舞,此时的玛丽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可以说玛丽亚的个性与修道院庄严、肃静的风格格格不入。当院长招集众嬷嬷讨论玛丽亚是否有资格当修女的问题时,其他修女说出各种玛丽不适合当修女的理由,可是院长并没有直接残忍地把玛丽亚赶出修道院,而是找玛丽亚谈话,对其进行引导。对话的情境是这样的:院长:玛丽亚,当时你在墙外看着我们想当修女,这并不等于说你已经适应过我们的生活,对吗?玛丽亚:不!院长,我可一直在祈祷,在尽量学。院长:那你最主要在这学到了什么,孩子!玛丽亚:去寻求主的旨意,照主的旨意行事!院长:玛丽亚,这是主的旨意,要你离开我们。玛丽亚:院长,求求你,不要把我送走,我一定要留在这,这是我的家,我的生命。院长:你真想做个修女,玛丽亚?反正你知道我们对你的期望,如果你到外界去看看,你就会发现自己能不能达到这个期望。[2]…………以上这段对话体现出,院长对玛丽亚的管理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以人为中心。玛丽亚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在过去的西方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去当修女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玛丽亚不当修女去干什么才能生活呢?院长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先让玛丽亚到修道院外面去体验另外一种生活,让她在实践中觉悟成长,发现人生的真谛,从而在生活中找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天主关上了门,又在别处开了窗”玛丽亚不适合当修女,却适合当教师,院长为玛丽亚的“再就业”或重新选择职业生涯指明了方向。院长的人性化教育管理已经初步显现。

2.玛丽亚对孩子们的人性化管理。当玛丽亚与孩子们初次见面,冯•特拉普上校要求玛丽亚用口哨的方式叫孩子们,玛丽亚当即反驳说:“我用不着吹口哨叫他们,我可以叫他们名字,多好听的名字呀!”玛丽亚说完,冯•特拉普上校坚决不同意,此时直率的玛丽亚据理立争道:“不,对不起,我绝不会听哨子,哨子是叫狗叫猫叫牲口的,不能用它叫孩子,更不能用来叫我,这可太侮辱人了。”[2]名字本是件细小的事情,都引起玛丽亚的注意,可见玛丽亚处处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尊重孩子们的人格,体现了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当玛丽亚让上校体会不被尊重的感觉,用口哨喊住离去的冯•特拉普上校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笑了,反映出孩子们在潜意识里认同玛丽亚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此刻,孩子们对玛丽亚的抵触情绪在逐渐减弱。

三生态化的教育管理

当玛丽亚发现自己爱上了冯•特拉普上校,而自己身为修女,修女要终身侍奉主,恋爱是禁忌,此时的玛丽亚再也无法面对冯特•拉普上校,她内心深处无比纠结,最后选择逃回修道院,并发誓终身要做修女。当院长知道此事时,非常淡定、冷静,没有指责玛丽亚,而是充满关怀地帮助玛丽亚分析:“男女相爱也是神圣的,你的心理充满了爱,要求主指点你如何去供献你的爱。孩子,你爱上了这个人,不能等于说你不爱主,要求主指点你,你应该回去。这些墙不是为了挡住你的难题,你要正视她,要按照你的生活道路去生活。”对于爱上了冯•特拉普上校的玛丽亚来说,她的心不在修道院里,而是在冯•特拉普上校身上。如果继续让玛丽亚呆在修道院,她的心、人已经无法和修道院的环境相协调。院长从身心协调的角度出发,让玛丽亚回到适合她的环境里。此时的玛丽亚,罪恶感完全解除,决定重新面对问题,回到属于自己的环境里。院长让玛丽亚离开修道院,回归人间,对玛丽亚来说,是最生态的人生选择。院长身为一名教育领导者,不在意拥有或控制下属,而是让下属得到最好的归宿,是最好的教育目标,也是最好的管理目标。

四民主化的教育管理

冯•特拉普上校家的七个孩子采取捉弄家庭教师的方式来吸引父亲对他们的关注,因此家庭教师都呆不久。在玛丽亚来到之前,一共有过十一任家庭教师,孩子们对玛丽亚的到来带有非常严重的抵触情绪,这对第一次担任家庭教师的玛丽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温柔、善良、聪慧、有耐心的玛丽亚在实际行动中,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也融化了冯•特拉普上校冰冷的心。笔者对女主人公玛丽亚成功的教育管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玛丽亚管理孩子们,采取的是民主化的教育管理,具体体现如下。初次冯•特拉普上校单独把孩子们交给玛丽亚的时候,玛丽亚没有摆老师的架子,去命令孩子们怎么做,而是坦诚地与孩子们相处。她跟孩子们讲:“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从来没有当过家庭教师,帮我出出主意。”话音未落,孩子们就抢着说出希望玛丽亚怎么做。一句“帮我出出主意”[2]就道出了玛丽亚谦虚、真诚、平等、民主化的教育管理,让孩子们帮着出主意,一来体现了玛丽亚和孩子们之间的地位平等,二来体现了玛丽亚尊重孩子们的思想。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玛丽亚按照孩子们所希望的被管理方式来对孩子们进行管理,无形中激起了孩子们做为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拉近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水到渠成,随后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接受了玛丽亚,甚至后来发自肺腑地喊玛丽亚为妈妈。这不仅是玛丽亚的胜利,也是民主化教育管理的胜利。本文对修道院院长、女主人公玛丽亚和男主人公冯•特拉普上校的教育管理进行分析,发现了军事化的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生态化的教育管理、民主化的教育管理等四种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尊重人的人格,充满了人文关怀。生态化的教育管理注重人身体与心理的协调性。民主化的教育管理尊重人的思想、个性,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生态化的教育管理、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军事化的教育管理限制个人的人身自由,束缚个体的思想,不利于个体个性的发展、更不利于个体身心的和谐。也就是说,军事化的教育管理缺失了人性化教育管理的人文关怀,缺失了生态化教育管理的协调性,缺失了民主化教育管理的主体性。电影《音乐之声》不仅仅是娱乐的电影,它还是广大家长、学校领导、教师等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指南,即在生活与教育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生态化的教育管理和民主化的教育管理。

作者:胡青青刘兆宇工作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七篇:研究生教育管理新思路

一、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的产生及内容

1.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的产生原因。广义而言,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曾提出过通过“道德”进行“领导”或与之类似的观点,而能够对道德领导思想进行系统阐述并将其形成理论的还要数托马斯•J•萨乔万尼。[7]因而,学界普遍认同萨乔万尼为道德领导理论的提出者,本文也将以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进行阐述。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书中指出,当今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许多人把学校改善作为学校领导的目标,把领导的精力集中在控制、理财、课程改革、教学评估等方方面面,然而在大量的工作投入之后效果并不理想。因而,他认为我们需要对传统的领导观进行反思。[8]于是,在对传统领导方式(科层领导方式和人际领导方式)的动机激励方式和领导权威来源加以比较分析后,萨乔万尼指出了传统领导方式过于注重领导的特质、行为、技术和理性,忽略了作为附加价值的与道德相关的层面,如信念、价值观、责任与义务等,必须设法加以弥补、扩展,因此实施学校道德领导有着重要意义,道德领导理论便应运而生。[9-10]

2.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的概念及要素。首先,萨乔万尼在系统阐释其道德领导理论的过程中,并没有就“道德领导”这一概念给出一个简短明确的定义。但随着该理论在我国的传播,许多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归纳,纷纷尝试对“道德领导”进行简明扼要的概念界定。其中被大多数学者认同和引用次数最多的是学者石一的观点,他认为,所谓“道德领导”是指领导者借助专业的和道德的权威,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将学校从一个组织转变为一个共同体,从而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除此之外,学者李军认为,学校是专业的学习共同体,学校道德领导就是领导者以道德权威为基础,甄别并确定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核心的价值观,建构学校共同愿景与理念,教师基于责任和义务对共享的共同价值观、理念和愿景作出回应,在团队精神下相互协作,进而发挥领导的效能。[9]这两个定义均基本符合萨乔万尼的原意,包含了道德领导理论的核心内容,因而得到广泛认同及引用。而笔者认为,学者赵国君在总结归纳了石一与李军两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所给出的“道德领导”的概念,相比较而言,更为详细全面。他认为,所谓道德领导,系指领导者以道德权威为基础,建构组织共同愿景与理念,关怀部属的需要与自我实现,激发人性潜力,使部属超脱外在的利益交换,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并基于责任和义务而致力于为组织目标自觉自愿地奉献,共谋组织永续发展的一种领导形态;是指领导者借助专业和道德的权威,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将学校从一个组织转变为一个共同体,从而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12]至此,对“道德领导”的概念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清晰、简明且准确的认识。其次,就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的要素而言,不同的学者会依据个人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例如,最早将道德领导理论引入中国的冯大鸣教授总结认为,道德领导理论及其文化意蕴大致反映在5个方面,即学校不是一般的组织而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鉴别出更为丰富的领导来源;将道德置于首位;把树立目标作为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能;领导角色重新定位。[1]而学者蔡怡则认为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在教育组织中,道德权威应当超越行政权威、技术权威;领导者要善于寻找替身;要建立一种“追随”的心态;重视理解团队精神;道德领导要求建设“德行学校”。[7]然而,笔者发现,许多学者在其研究中均一再强调,萨乔瓦尼的道德领导理论并不是对现有领导理论的简单取代,而是对其原有价值体系和权威基础进行了拓展,这个拓展的部分称之为领导的道德维度。[6]鉴于此,笔者更倾向于学者从春侠的观点,即以“拓展”为切入点来分析道德领导理论的要素,以此体现该理论的目的与特点。该观点认为道德领导理论的要点体现在4个方面:其一,道德维度的建立拓展了学校领导价值体系,即强调了对领导之心的关注,领导的全景应该是领导之心(领导者的愿景或信念、价值等道德层面)、领导之脑(心智图景、实践理论和实务能力)与领导之手(领导的决定、行动和行为)的结合;其二,专业权威与道德权威拓展了领导权威的来源,即打破了依赖于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来源所形成的传统的“听我的”领导模式,将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来源置于领导权威的首要来源,促进人们成为一个共同体,共享价值观和信念;其三,为领导者构建替身拓展了领导者本身,即领导应拥有共同体规范、专业理想、充溢的工作状态和团队精神4种替身,从而使学校管理人员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为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提供某种来自内部的鼓舞、意义和动机;其四,从组织到学习共同体拓展了学校本质,即学校的本质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地位平等,一起工作,互相学习,共同为目标而奋斗。[13]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施导师道德领导的特点

一般而言,研究生教育是指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以其特有的专业性和导师制度而在管理方面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向学生过多强调日常行为准则、思想道德规范已不再是教育管理的重点,此时,应以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由于研究生阶段实行导师制度,大部分研究生多数时间基本处于由各自导师直接管理的状态,加之每位导师各个阶段通常会同时指导若干名学生,则每一位导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就组成了若干个小型的学术团队或是学术团体。在这样的团队或团体中,导师自然成为领导者,自主管理并指导学生,督促学生进行学术探究。这种导师自主管理的模式就需要更加广泛的领导权威基础和价值体系的支撑,而引入导师道德领导的思路正符合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这一特点,迎合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需要。[6]因而,本文将尝试结合道德领导理论的部分要素,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施导师道德领导的特点进行分析。

1.导师道德领导产生于学习共同体。正如上文所述,研究生日常研究学习多以小型的学术团队或学术团体展开,这样的模式强调的正是“团队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与学习共同体的主旨完全一致。换言之,每位导师所带领的团队本质上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地位平等,互相学习。基于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可以认为在这种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情境中,需要导师的道德领导,即导师作为领导者用追求卓越、向善的品质及批判反省能力来体察团队情况,主持正义,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同与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理想和目标,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导师的管理,真心融入团队的学术氛围中。

2.导师道德领导以专业权威与道德权威为领导权威的首要基础。研究生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学生基本在导师的直接管理下接受专业性极强的训练与学习。因而,导师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导师的认同度,从而决定着导师领导的权威性。换言之,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导师道德领导的领导权威最主要是来自于专业权威(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判断力等)以及道德权威(导师所推崇的价值观、信仰、理念,崇高的理想、人格魅力,极强的责任感等),当导师以此树立起威信时,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便会以一种自发的饱满热情投入到学习研究中,整个团队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3.导师道德领导强调责任与义务的激励作用。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显然不能依靠导师的被动灌输进行,除了可以借助内外部机制的激励,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尤其对于团队的合作项目,学生能否保持积极的心态如期完成各自的任务决定着整个团队的成败。此时,导师道德领导所强调的责任与义务的激励作用,恰恰可以激发学生为向善、追求卓越而努力工作,建立起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认同、承担责任与义务,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达到卓越。同时,师生之间也会因分享、合作而建立起和谐的氛围。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施导师道德领导的策略

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施导师道德领导存在先天优势:一方面,由导师领导的研究团队人员简单,便于管理,不必受传统科层领导方式与人际领导方式的干扰;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均由副教授或教授担任,这些教师大部分均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人格魅力,他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潜移默化地运用了类似于道德领导的方式。鉴于这些优势,笔者将主要针对研究生学习团队,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施导师道德领导提出两点策略。

1.塑造共同愿景,明确学习共同体概念。一个研究团队是否具有活力,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一致的目标和凝聚力,是否明确其学习共同体的本质。萨乔万尼认为,领导者的言行对成员有着很大的影响,促进道德领导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阐述共同理念与愿景,成为共同信条的倡导者。[9]因而,导师作为领导者,要使学生在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建立起整个团队的共同愿景、理念和价值观,明确团队的学习研究目标,从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学习团队是作为学习共同体而存在的,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人地位平等,需要互相学习,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培养团队精神,建立专业共享氛围。团队精神作为领导者的替身之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使团队中的成员加强自然互依,进而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共同合作完成任务。[6]因而,导师需要时常提醒学生对团队氛围建设所担负的责任,鼓励学生经常互相加以真诚的赞许、用真心追随智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团队精神。除此之外,成员之间的专业共享也应该是导师道德领导关注的重要内容。[9]它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态度,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且建构良好的团队学习情境,从而改进学习效果。

四、研究生教育管理

实施导师道德领导的冷静审视道德领导理论的提出无疑给教育管理学带来了新的春天,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导师道德领导思想优于其他一切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呢?它是否就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中解决任何问题的法宝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必须认清道德领导理论的一些基本思想。虽然本文一再强调,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是导师道德领导权威的首要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唯一的来源。道德领导理论中所提及的领导权威的5个来源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不过道德领导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若一味片面化,则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会是一种病态式对待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做法。[14-15]其次,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施导师道德领导,仅是笔者在研读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及其相关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理论设想。本文依据道德领导理论的部分要素,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但客观而言,相关论断还缺乏实践性以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管理体制差异的思考,尚不成熟。因此,笔者只希望以此文为契机,唤起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再思考。而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否应该实施导师道德领导,导师道德领导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是否可行、是否值得作为一个命题深入研究,则需要今后进一步地探究。

作者:程斯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