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共同体创作

时间:2022-03-27 10:52:00

管理共同体创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在逐步地提高,这给以往的学校管理主要以“校长室”领导“说了算”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现代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也亟需现在的学校管理者改变原有的心智模式,开创一些具有创意性的管理机制与方式去应对和解决。

一、目标

近年来,子长学校党政领导积极探索基于学习共同体培育的学校管理机制。这种管理共同体是由学校党、政、工领导、教代会代表和社区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管理团队。学校通过用“自主”的“认领”的方式或“招标”的方式,“吸引”不同兴趣的老师关注学校管理中的焦点问题,形成包括学校党政管理者在内的有共同愿景的“管理群体”,“管理群体”成员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彼此交流分享,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共同管理,以期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二、策划

比如“上海市子长学校专业技术等级岗位晋升实施细则”的出台和实施就是这样一个以管理共同体运作的典型案例,而且学校教师总体上还是比较认可此项改革,思想和工作总体平稳。岗位设置工作是人事制度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涉及教师专业职称的晋升和岗位工资的兑现,关系到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导向。为此,学校将此项工作列为2011年重点工作,并采用管理共同体运作方式,稳妥有序推进改革。整个实践活动历时5个月,具体运作流程及成效表现小结如下:

三、流程

1、管理项目。将近期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岗位设置工作”的有关事项进行。

2、招募管理人员。围绕“岗位设置”这一焦点问题,以招标的方式,吸引广大感兴趣的自主教师报名,形成管理群体。于2010年10月8日,教工大会发放问卷调查表,具体采用参与意愿调查方式。经过统计,有31位教师对“岗位设置”这一问题感兴趣,有意向参与管理活动。

3、共同研讨问题。以沙龙、网络或座谈会等形式举办研讨活动。形成管理群体后,组织中小学多个场次的研讨活动,共同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与研究。

4、提出建议意见。进一步畅通渠道,开辟网络论坛,让那些自愿报名参与此项工作讨论的教师,除了可以参与学校座谈会,也可以在BBS上随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设性建议。

5、形成初步共识。在广泛听取这些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草拟出台相对合理、适合校情的方案,提交教代会讨论,最后由教代会代表以票决制的方式通过方案。

6、制定通过方案。学校行政班子在听取群众意见和吸纳管理共同体的建议的基础上,立足学校的实际,经过反复酝酿、反复讨论、几易其稿。在形成岗位设置细则的情况下,于2月22日和24日又分别召开了小学段、初中段教职工代表的座谈会,再次听取群众意见。在拟定的方案中,将职称的年限作为考量之一,同时又考虑到学校今后的总体发展,加入改革的因素。这样,整个方案既符合教育局精神,又符合校情,既照顾到职称评聘时间较长的专技人员,同时也为青年专技人员的培养和学校今后发展作了一个引导。2月25日召开子长学校四届七次教代会,通过了子长学校专业技术等级岗位晋升实施细则。

四、成效

1、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由于参加者都是自愿参与的教师,又是和自身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讨论非常热烈。对于专业技术等级岗位晋升实施细则,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谈出了自己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管理者必须要顾及和权衡的因素。比如:中小学教师是否给予适当的比例问题、是否应适当照顾老教师的问题、是否也应考虑年轻同志,尤其是脱颖而出的年轻同志,他们符合条件,应适当给予机会、方案要体现局精神,也要适合校情,体现改革的元素等,讨论的思路相当活跃和开阔,反映出参与人员的积极性相当高。

2、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根据学校重点工作和项目,组建由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的学校管理工作的各类决策团队,广泛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共同进行决策过程中的利弊分析,既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互动性,又能发挥各类团队参与管理、民主治校的作用,增强学校管理工作透明度。在管理上,能发挥党政工集体智慧,积极开展管理共同体实践研究,尤其对于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岗位设置改革试点工作,能发挥广大教职员工作为群众利益表达的主体作用,通过座谈会、网络等形式畅通渠道,重视群众民主表达机制的建设,重视群众利益分配,在改革中凝聚群众开展学校工作。

3、弥补管理人员思维和能力的局限性。在推行和落实学校重大工作时,学校一般采用“项目竞标”的方式来进行。即先由校长室把重要工作化成一个个项目,招募信息,项目竞标后,成立由分管领导为责任人的项目工作小组,参与招募的教师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和推进,这样不仅弥补了管理人员思维和能力的局限,而且能调动更多的教师参与管理,参与实施,一个个项目的落实和完成,必然推进学校整体的改革与发展。

4、转变各级管理者的心智。针对管理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焦点问题,通过校级团队以及管理共同体的运行方式开展实践示范活动。转变各级管理者的心智,倡导民主、合作、高效、服务等管理理念。如校长、书记参与决策与决定,扮演促进者和服务者,同时更要逐步从权威式领导方式向道德式领导方式转变,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引领广大教师从利益共同体走向事业共同体,推动管理团队乃至整个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整体变革。

5、营造参与式的学校文化。共同参与式的决定是管理共同体十分重要的条件和特征。党政工、教代会代表、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管理的工作机制的探索。学校管理者鼓励家长、教师、社区代表或专家都来参与,与行政人员一起讨论与规划学校发展,或重大的改革事项。比如,我校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的评审中,吸引专家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共同诊断,提出建议。

五、反思

由于管理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只是问题的研讨,共识的形成。管理共同体,不具备最后的决策权、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不存在布置安排工作。所以管理共同体研讨后,一旦形成初步设想后,必须要有行政责任部门的牵头落实,组织管理,否则就后出现很多环节的问题上的不衔接。比如:党政工共同策划活动,群策群力,多方面设计活动,设计思路很好,很广,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但是,紧接着应该召开行政会议,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头落实,也就是行政跟进。否则只是停留在共同体的研讨活动层面,没有后面的跟进,会造成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对整个活动的效果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