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分析

时间:2022-01-07 02:49:10

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分析

OBE,是成果(能力)导向教育的简称,具体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这里的学习成果是学生通过某个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1]为了使学生学习后达到最大能力,OBE教育理念强调知识整合而不是知识割裂。传统教育只强调课程体系,实际上是将知识结构切割成了一个个课程单元,每门课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界限清晰的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被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只见大树、不见森林”。OBE强调知识的整合,是以知识(能力)结构出发反向设计,使课程体系支撑知识(能力)结构,进而使每门课程的学习都与知识(能力)结构相呼应,最终使学生达成顶峰成果。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之所以出现学生厌学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眼界狭窄、教学理念落后所导致的,比如在讲授文选时,绝大多数老师局限于对字、词、句的过度分析,讲授通论知识更是强调理论分析,以至陷入“为讲理论而讲理论”的怪圈,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使他们感觉古代汉语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更让他们觉得学习古代汉语毫无用处,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干脆放弃学习。鉴于此,借鉴OBE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倡导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教学中注重古代汉语与其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教学应注重与古典文献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古籍阅读能力

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和学科介绍一般都把“提高古籍阅读能力”作为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由于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老师割裂了古代汉语和古典文献的联系,所以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就较为狭隘。他们认为“提高古籍阅读能力”,就是让学生掌握住古代汉语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就可以了。课堂授课往往集中在对古代汉语字、词、句的深入分析方面,然后再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之下,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枯燥的课堂笔记,一点儿都感受不到古代汉语的语言魅力,更体味不到阅读古籍的趣味。在学习中往往会产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不良现象,这样“提高古籍阅读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授课教师一定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要囿于对字、词、句的死板分析,而要把精力用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古籍阅读能力上。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注重古代汉语与古典文献的联系,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时向学生推介一些优秀的古典文献,让学生自己在课下阅读和品味。对于要求学生课下阅读的文献,还要做到定期抽查。其二,老师还可引导学生组建古典文献阅读小组,小组成员要制定阅读计划,对于阅读计划的执行情况,成员之间要相互督促。老师可每周组织一次阅读总结会,检查小组成员的阅读进度。其三,拓展古代汉语中的文选内容,其中拓展部分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比如《鞌之战》这篇文选,战争的起因和后续结果,文中都没有交代,老师可对文选中没有交代的内容,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课下阅读,让他们自己去了解这场战争的全貌。课堂上,老师要对作业进行抽查,并进行讲解,以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可通过以上办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古代汉语这一语言工具,去探索体味我国古典文献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从而真正激发学生阅读古代典籍的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进而打破学生“死记笔记、不懂阅读”的怪圈,切实提高学生的古籍阅读能力。

二教学应注重与现代汉语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运用及解析能力

此外,学习古代汉语,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古籍阅读能力,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提高对现代汉语的解析能力。因为古代汉语虽历经几千年,但稳定性依然是它的显著特征,很多词汇及其用法都为现代汉语所承继。比如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来自古代汉语,要想准确运用它们,就必须弄清典故出处及成语中每个词的确切含义。比如成语“引领而望”,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意思是“伸着脖子远望,形容殷切期盼。”此处的“领”,用的是它的本义,意思是“脖子”“领”的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再使用,要想准确使用这个成语,就必须了解“领”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此外,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语言现象或语言问题,都可以利用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比如,现代汉语中存在“一字多音”的语言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现代汉语继承古代汉语中破读和特读音的结果。破读是古人通过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一种方法。传统上,人们把一个字原本的读音叫作“本音”或“如字”,把改变后的读音叫作“破读”或“读破”。破读本质上是一种音变构词现象,即通过改变一个字读音的方式来构造新词。比如“好”字,如字为hǎo,破读音为hào。再如“间”字,如字为jiān,破读音为jiàn。特读音是古代汉语中某个字与其常见读音不同的特殊读音,其特读音一般是这个字的古音或者接近古音的读音,常见于古代的国名、族名、地名、人名及姓氏等专有名词的读音。比如大宛Dàyuān(古代国名)、荤粥Xūnyù(古代族名)、阳夏Yángjiǎ(古代地名)、冒顿Mòdú(古代人名)、繁塔Pótǎ(古建筑名)万俟Mòqí(姓氏)等。鉴于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密切关系,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授课老师在讲授一些文字、词汇、语法及音韵等通论知识时,要以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运用和解析能力为导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和现代汉语的知识联系起来,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解析能力。另值一提的是,这种教学方式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古代汉语通论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应注重与汉语方言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汉语方言的运用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古代汉语太难学,即便学会了也毫无用处,这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视野狭窄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代汉语脱离现实语境,这不仅增加了古代汉语的学习难度,还让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在普通话中已经消亡,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却保留在了各地方言中,依然为各地民众所使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古代汉语教学创造了一个鲜活的语境。比如关中方言称“吃”为“咥”,如“咥饭、咥西瓜”。据朱正义先生考证,“咥”这个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直到明代还在使用。《周易?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释文》:“咥,齧也。”《广韵•入声》十六屑:“咥,徒结切。”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狼曰:‘是安不可咥?’先生曰:‘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这里的“咥”,即为“吃”义。[2]再比如北方方言词“幠”,也源自上古汉语。《仪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郑玄注:“幠,覆也。”[3]《说文•巾部》:“幠,覆也。”字后注音为荒乌切。[4]可见,“幠”在上古汉语中多用作“覆盖”义。“幠”在北方方言中仍在使用,其音义和古代汉语同。如“草长得太盛了,把花苗都幠住了。”“感冒了,多幠几双被子,发发汗就好了。”另外,北方方言中,“幠”还指打人耳光,这应是“幠”的“覆盖”义的引申。如“再骂小心他耳巴子幠你。”令人忧心的是,目前随着各地普通话的大力推行,这些方言词汇正从我们身边慢慢消失。很多大学生已经不会说家乡方言,有些学生即便能说出一二,但却不知字该怎么写,即使写出来,也是错别字。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已经基本不会使用家乡方言,更不会运用家乡的方言来进行创作,这对于方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注重古代汉语与汉语方言的知识联系,引进活的方言语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为方言正字正音,提高学生对汉语方言的准确运用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利用活的方言语境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结合汉语方言进行古代汉语文选教学。老师在讲授古代汉语文选时,可以找出文选中出现的方言古语词,结合方言用法进行分析。比如《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5]这句话中的“摄”字,其意义是“用绳子把物品捆紧、固定好”。在北方方言中,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摄”的这一用法,只是其方言读音和普通话读音稍有出入,读作“杀”。如“把车子上的被子摄好,别掉下来。”其二,引导学生自觉结合汉语方言进行课外阅读。其三,给学生布置方言调查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调查、搜集到的方言语料,进行古籍阅读。

四教学应注重与汉语写作课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学习视野的局限,一些学生认为写作能力是否能提高只和写作课程是否学得好有关,和古代汉语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古人在运用古代汉语进行创作的时候,是十分讲究写作技巧的。古代的很多诗词散文,虽然有时候会拘于形式和华美的辞藻,但大多文笔简练,却又不失含蓄蕴藉,很多名家的经典篇目,更是字字珠玑,令人过目难忘。比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仅仅十四个字,却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致远、精美绝伦的画面,同时还把读者带进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当中,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同样,王维的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以极其简洁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奇特壮观、开阔雄浑的塞外风景图。这些经典名句描景状物可谓形神兼备,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若是换作白话文来表述,恐怕再多的文字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所以,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在分析字、词、句时,要和写作课的知识结合起来讲,着重向学生讲授古人利用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进行遣词造句的方法。实际上,古代汉语的许多通论知识,都与古人的写作修辞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问题,就不仅仅是一种语法现象,同时还是一种修辞现象。古人为了表情达意,提高文章的修辞效果,常常采用词类活用这一变通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创作。如《资治通鉴》卷六十五:“瑜等率轻锐继其后”。句中的形容词“轻锐”活用为名词,在这里,“轻锐”一词不仅指一支部队,而且还指出了这支部队的特点:装备良好而且骁勇善战,作者在此采用词类活用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语言简洁凝练而又意蕴深厚。再比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写到:“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句中的“秋”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后的“秋”字,不仅给读者展现出一幅草木零落、风霜凄紧的肃杀画面,同时还向读者暗示作者年纪大了,头发斑白,但是心中的抱负还没实现,壮志难酬,心情无比的悲伤和无奈。诗人运用比喻、联想、象征等手法于一词之内,通过对“秋”一词的活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所以古代汉语教学还要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导向,要和写作课的知识关联起来进行教学,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在讲解古代汉语文选及词汇、语法等通论知识时,任课教师要开阔视野,不要囿于词汇、语法等理论知识的分析,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领会古代汉语的写作特点及修辞手法。其二,给学生布置古文写作作业,让学生仿照古文的语言特点来写作,教师要从作业中挑选出优秀篇目在课堂上进行评析,以调动学生古文写作的积极性。其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品读、背诵优秀的古文经典,反复体味古人的写作方式,并把心得体会用于写作实践。只要做好这几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写作文章时就会为古人的写作手法所影响,久而久之,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五结语

古代汉语作为语言工具课,对于高校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要熟练掌握的。但目前落后的教育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现状堪忧。因此,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教学中注重古代汉语和其相关课程的联系,发挥不同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了当下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87.

[3](汉)郑玄.仪礼注疏(全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796.

[4](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156.

[5]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389.

作者:李长云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