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中多元理念及实践

时间:2022-09-20 09:55:49

美国高等教育中多元理念及实践

[摘要]美国正迎来非同寻常的“后千禧一代”:族裔最为多元化,受教育程度创历史最高。高等教育如何形塑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关乎整个社会的走向与未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是对全球化与多元化社会的积极回应:人文通识课程教导学生审思国家特性,形塑学生的身份认同,正视“政治正确”与多元理念之间的困惑;系统研习移民社会史,使学生理解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入议题;以“全球学习项目”构建学生的世界知识谱系,培养跨文化沟通与全球合作能力。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主张多元文化思潮与捍卫西方正统文明之间的论争,认知并承认世界的多元性,才能建立一个有尊严而包容的社会。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美国特性;移民问题;全球视野

2018年11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一项最新人口调查分析,数据显示,出生于1997—2012年的“后千禧一代”(Post-Millennials)已经成为美国族裔最为多元化的一代,而且根据2017年的大学入学率数据,后千禧一代中18~20岁的高中毕业生有59%已入读大学,与前几代相同年龄段的美国青年相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比例。因此,皮尤研究中心得出结论:后千禧一代是迄今美国最多元化的一代,同时也将是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1]有着“多元化”与“教育程度高”这两大特征的新一代美国人正在长大成人,他们的观念与行为会被哪些因素所形塑,反过来他们又将怎样塑造未来的美国社会?这些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高等教育对形塑价值观至关重要。本文以俄亥俄州立美国高等教育中多元理念及其实践①——基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课程观察与思考罗安平(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大学的课堂教学为例,分析公立高校的多元化理念及其实践。这所建于1870年的公立大学,位于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有着“公立常青藤大学”(PublicIvies)之称,属综合型研究与教育并举的公立大学之一。本文将分析笔者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期间参与的三门课程,从中窥视美国教育如何形塑新一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移民观念以及世界视野。

一、世界中的美国特性:多元理念与政治正确的困境

教育学专家马丁•特罗(MartinTrow)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伟大而独特之处无疑是其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使其能吸引八方人才,具备多样功能,介入并影响公共生活,因此通过保持多样性,高等教育系统就能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机遇。[2]而了解多元性首先从认知自身特性开始。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全校通识课程“写作与传播”包含一系列门类,其中一类为“美国多元社会里的文化与观念多样性”,所开课程中有一门“世界中的美国特性”(AmericanIdentityintheWorld)。这门课程旨在“从国内外的不同视角中,从文学、电影、艺术、音乐、新闻、民俗以及流行文化中,观察美国文化”①。(一)多元差异中的身份认同。分析美国社会多元性离不开“identity”一词,但该词本身含义多样且概念模糊,可翻译为“特性/身份/认同”等。哈佛大学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认为,“identity”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使我不同于你,或我们不同于他们”[3]。虽然亨廷顿认为特性或认同是被建构起来的,可变化而且多层次,但作为一位保守派的政治学者,他反对多元文化论与多样性理念的意识形态,认为其损害了美国国民身份和国家特性的中心内容,损害了美国信念的合法地位。因此为了重新振兴美国的核心文化,美国所有种族和民族属性的人,应该恪守盎格鲁-新教价值观,说英语,保持欧洲文化传播。享廷顿关于“核心文化”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影响巨大,但也受到来自美国国内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论,其中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课程“世界中的美国特性”,可谓与亨廷顿观点对立的意识形态教育。这门课程的核心阅读材料,是由保拉•罗森伯格(PaulaRothenberg)和凯丽•梅修(KelllyS.Mayhew)编著、已更新到第十版的教材《美国社会里的种族、阶级和性别》。[4]对于美国的“认同/特性”,该书观点不同于亨廷顿所强调的“同一性”,而是着眼于“差异性”,论述由社会建构出来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阶层特权以及性取向恐惧症等,这些造成美国社会必须承认的、事实上的不公与差异。书中运用大量新闻报道、法律案例、数据地图等一手资料,让学生探讨如下问题:不同人和人群所声称的差异性究竟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证据支撑这些差异的存在;社会是怎样对待被差异化归类的人和人群;在这种差异化建构中,社会、政治和个人的后果分别是什么?以阶层差异的整体情境为纲,讨论种族、性别以及性取向等问题,学生学习辨识每一个议题自身的历史和内在逻辑及谬论,认识到各个系统独立存在又相互叠加的影响。虽然在讨论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抽象的“种族”“阶层”等同质化概念去定义类别,但教师会引导学生关注个体经验的多样特性与认同。如某人同时集多种身份于一体:黑人/妇女/教授,或工人/男性/白人/老人,他们在经济结构与历史文化中,内在与外加的认同/特性复杂缠绕,很难单一地评判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特权”或“弱势”地位。这就需要学生有鉴别复杂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从个人层面理解不同身份的奇特结合,又要在制度层面抽析出根深蒂固的系统性偏见与歧视。总体而言,这门讲授美国特性的课程,更像是一场对美国历史的无情揭底,对“美国梦”现实的严厉拷问。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教师会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些看不见的歧视已被理所当然化或被视为过去时,然而它们确实存在,而且只有当问题被充分讨论时,才是迈向解决社会不公现象的第一步。虽然学生面临汹涌的负面议题难免产生受挫感甚至无力应对,但是教育的目标在于让他们明白,重要而持久的改变来自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与责任,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有尊严而又包容的社会。(二)“政治正确”遭遇言论自由。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课堂上观察到一个现象,即尽管很多议题相当具有争议性与挑战性,但学生们的讨论并不太激烈,更未形成多元观点的辩论氛围。就算讨论到“同性恋”“变性认同”,以及“性别气质”里的“娘娘腔”“女汉子”等与后千禧一代密切相关的话题,学生也更多报以附和或沉默。难道所有人对同一种观点都达成一致见解了?其实,这种“一致性”背后,却正是校园里“多元主义”遭遇“政治正确”的困境所在。所谓“政治正确”(politicalcorrectness),原意是指坚定地遵循某种政治信念,在当代特指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对传统弱势、边缘群体给予关注与尊重,规定语言禁忌与行为法则,创建一个去中心化、反歧视与反霸权的平等社会。如今,这个概念却演变为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短语,对政治温和派和保守派来说,政治正确意味着试图对言论自由和公开对话进行审查的社会运动。[5]正如心理学教授利夫•万博文(LeafVanBoven)指出,“政治正确”如今已变成美国文化战争的中心战场,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人们希望在政治上显得正确,害怕被认为是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者或对文化不敏感,这导致他们可能只是出于“融入”的愿望而支持政治正确话语,在某种程度上克制私人怀疑,不对带有政治色彩的问题进行公共表达。[6]其实,“美国特性”课程的教师已经预见到同一个教室里的不同人,面对某些主题时会有不同感受,希望为课堂设计交流的规则,创造一种鼓励坦诚和互相尊重的对话氛围,但是由于存在“政治正确”的压力,所以这门课程的实际效果尚待检验。

二、移民社会学:公众认知与学理探讨的竞逐

美国享有“移民国家”(NationofImmigrants)之称,移民学研究自然是高等教育的显学。笔者于2018年春季学期旁听了“移民社会学”(SociologyofImmigration),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有三:学生精读移民研究的有关文献;对全球和美国当代移民流动进行现象描述并分析因果关联;指导学生批判性地参与讨论当代移民议题。①(一)移民历史与现实回响。“移民社会学”为学生提供的精读材料不仅包括前沿性论文、政府数据、媒体报道,还有一本已出至第四版的论著《移民美国》(ImmigrantAmerica)。从该书中可知,公立大学诸多学科积极开设移民研究课,主要目的在于试图从学理层面引导公众的认知,影响政府的政策走向。从公众认知上,大多数本土主义者对于移民议题,并不是建基于对美国移民史的了解,对驱动移民现象的经济与社会因素更是盲目无知。相反,他们的态度被表面印象所主导,认为亚洲和拉丁美洲移民正在挑战早期欧洲移民所形成的美国“核心文化”。本土主义者的情绪表现在“白人美国的终结”“种族杂交”“美国墨西哥化”“文明冲突”等焦虑话语中。这种担心与防御性姿态又被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强化。因此,政策制定遵循着两条路径与两种意识形态:“不妥协的本土主义”(intransigentnativism)要求驱逐新移民;“强制同化主义”(forcedassimilationism)主张迅速将其同化。[7]基于公众认知与政策的种种问题,这本描述移民“奥德塞之旅”的大著,全景式地讨论移民问题,其核心理念在于批驳排外主义和同化主义,强调如果没有外来者,美国不可能取得今天在世界上的强大地位,所以如何面对移民议题中的困难和挑战,使移民继续为美国作出贡献才是当前公共政策的题中之义。学生首先学习移民历史,包括19世纪后期至当前美国移民史的三大阶段,系统了解学界关于移民理论的研究范畴及其论争,然后分别从移民类型、适应条件、身份认同、语言文化、二代移民以及宗教等层面入手,分析纷繁复杂而又有其结构性层垒的社会议题。上课期间,媒体正连续报道特朗普总统的美墨边境建墙计划,教师一方面引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文章观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墨西哥移民史和移民驱动力,分析加强边境封锁后的复杂效应。不少学生倾向于认为,从经济层面讲,新型的“沙漏型”美国经济结构,既需要引进高端人才,也离不开大量服务业、农业、建筑业等底层劳工,所以驱逐或限制移民必然损害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从社会层面讲,排外和同化都会导致社会网络的不平衡,恶果之一即是引发强烈的“激进民族性”(reactiveethnicity)。所以,有学生直言,特朗普移民政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即便历史不会重复自身,但历史必有回响。(二)文化适应与文化飞地。在一整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要求在课前必须根据阅读材料在网上提交一两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每次选择其中一些进行课堂讨论。例如,一次课堂上的阅读材料为讨论新一代移民的融入性问题,涉及“同化、民族分层、选择性文化适应”等概念,而“选择性的文化适应”(selectiveacculturation)这一理论意在解释新一代移民有效利用民族资源,建立独立的民族社区,在移入社会里向上流动而不放弃自己的民族身份。[8]在讨论中,有学生认为这是确保第二代移民孩子正确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既能保持文化自尊,又意味着移民孩子不仅是美国人,而且是“美国人+”(Americanplus),掌握英语与父母祖国的文化和语言能力,有益于适应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但也有一些同学提出,这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在哪里呢?多元文化主义在移入国是否意味着几代移民保留“文化飞地”(culturalenclaves),某种程度上鼓励“民族对立”(ethnicconfrontation),效果上弱化了国家认同?因为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本身种族多样化,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对文化适应与多元文化主义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移民议题里的社会融入与文化多元,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每人通过采访调研自己的家族历史,完成一篇“移民自传”,将个人经历与移民理论模型结合,理解移民心路历程并将其置于更广泛的社会驱动因素中。培养新公民用批判性思维和理解式同情去讨论公共议题,是高等教育的树人目标。如果说“移民社会学”旨在延展学生认知社会的视角,那么,近年来俄亥俄州立大学投入极大人力和财力建立的海外学习战略,则是更为系统的多元化教育实践。

三、海外学习项目:全球意识与共同利益的思考

人们谈到美国媒体上的西方偏见或是美国人对全球事务的关心度时,通常会想到马克•扎克伯格(MarkE.Zuckerberg)的一句话:“你关注自家庭院一只将死的松鼠,甚于关注非洲一位正在经历死亡威胁的人。”[9]而美国一家情报分析机构(Stratfor)的主席乔治•弗里德曼(GeorgeFriedman)认为,是美国的地理特征决定了美国人观看世界的思维模式,“方圆几千英里,所到之处讲的都是自己的语言,同一种文化”,因而美国人的确对世界问题“不感兴趣”。[10](一)海外留学:确保全球竞争力。如前文所述,在全球化、流动化与网络化的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冲击着美国认同,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已经不仅仅是多元文化主义的伦理要求,更成为一种现实的功利需要。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大学生要确保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是否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为此,美国于2014年发起“留学一代”倡议(GenerationStudyAbroad),旨在推动美国各级政府、机构与高校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海外学习项目,到2020年大幅增加出国学习的学生人数。[11]而俄亥俄州立大学,正是“留学一代”倡议的加盟高校之一。基于此大背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海外教育”(EducationAbroad)中心从各种渠道积极拓展经费来源,帮助学生获得各种出国学习机会。据统计,该校2018年度参加海外学习项目的学生有3000多人,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9.7%,而学生的首选目的地,除了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文化中心,以及近邻如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等以外,最受俄亥俄州大学生青睐的国家就是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最近六年的统计表里,中国五次上榜为前十大目的国。[12]“全球五月中国”项目(GlobalMayChina)开始于2011年,是俄亥俄州立大学海外学习(GlobalMayStudyAbroad)系列中持续了近十年的暑期学分课程。项目发起人为俄亥俄州大东亚语言文化系的马克•本德尔(MarkBender)教授,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的各个年级,获学校“进阶计划”(STEP)等基金资助。按课程大纲描述,该课程的总体目标为“通过海外的学习与生活,获得并掌握跨越国界的知识、技能与视野,增强全球意识”①。由于该项目的合作学校是地处四川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环境资源,美国学生能从中更好认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具体而言,为期一个月的访学内容,由课堂内讲座学习与课堂外实地田野考察两大部分交叉组成。讲座主题涉及汉族和彝、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与人文知识,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整体背景。而田野考察无论是访问名胜古迹,还是到民族文化腹地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使学生获得地方知识的第一手资料与鲜活真实的生活觉察力。(二)中美学生“结对子”:建立与世界对话的知识谱系。对大部分美国学生来说,这样的海外经历,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拓展,还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契机。一位学生在总结报告中写道:“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我去中国前,我以为会看到一个压抑并且整齐划一的国家,然而,现在我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丰富性,尤其是面对现代化与全球化问题时,不能忽视地方知识……这趟中国行不仅改变了我的中国观,而且我希望有一天能在这里生活。”②值得总结的经验还有“全球五月中国”项目的一大举措,即中美学生“结对子”的方式,升华了海外学习的目的与意义。由于合作项目由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负责承办,所以来访美国学生与彝族学生进行一对一组合,一个月的时间同学、同吃、同考察。在这期间,按项目负责人本德尔的话说,中美学生结对子,可以“带来友谊,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与彼此尊重”③。的确,在几乎所有学生的报告中,“友谊”无疑是最高频的词汇。一位美国女生的反馈说明了其中缘由:“这次旅行中真正改变我的是我在那里结交的朋友。在这次旅行中,我和彝族女孩配对。我可以诚实地说,她是帮助我真正了解她的世界和文化的人。我们的友谊给了我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完全沉浸在文化中。我不仅沉浸其中,她还帮助我理解我的沉浸……我从她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中学到了很多。看到她如何处理不同的情况,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让我明白了她所处文化中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部分。从她身上我学到,教你了解一种文化的最好人选就是来自那种文化的人。我们的友谊是一辈子的,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都会互相学习。这段友谊不仅在我的旅行中改变了我,而且还将改变我的一生。”[13]当然,跨文化交流是一个多棱镜,复杂社会呈现的不会仅有和谐美丽,文化的误读与变异在所难免,差异与冲突必然涌动其中。在思考高等教育多元性问题时,需要超越“国家容器”的范围,也要揭开表面的遮光布,从更多方面检验学生的经历、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后果。[14]为此,作为高等教育的参与者,还应该追问一些关键问题: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地缘政治上的不平衡,对于交往双方会产生什么样的实质性影响,会建立什么样的潜在权力关系,谁是最终的利益受惠者,双方能获得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如何做到从观念、价值到利益的平等互惠?在这方面,“全球五月中国”项目的两位负责人,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本德尔教授和西南民族大学的罗庆春(又名阿库乌雾)教授,为这种跨国合作作出了表率。本德尔教授在中国生活多年,致力于研究与传播中国多民族文化。[15]而罗庆春教授是彝族著名学者与诗人,一直倡导“用母语与世界对话”,本德尔教授翻译他的作品并将其推广到英语世界里。两人的学术情谊诠释了一个道理:唯有建立在平等、互助、共赢的基础上,全球合作才真正有意义并可持续发展下去。通过学习这样的典范,新一代的中美大学生,才能增强对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反思性认同,建立与世界对话的知识谱系和全球视野。

四、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高等教育里弥漫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自由派主张多元文化和通识教育,而新保守主义捍卫西方正统文明。作为新保守主义的领袖人物,芝加哥大学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AllanBloom)的著作《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非常具有代表性,该书认为“开放、多元、相对主义”等新思潮导致智识与道德危机,如,贬损自我知识自豪感的开放是“冷漠的”,大学生不再追求做一名“深邃思想的知悟者”,美国人的心灵走向大封闭。然而,布鲁姆所指的“封闭心灵”,真的是多元文化主义惹的祸吗?且看他自己的一段论述:“对美国青年的教育而言,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他们对美国的历史以及应当被认为是英雄的历史人物知之甚少……除了一星半点地了解到一些其他民族和文化以及一些概念之外,他们并没有学到更多的东西。其原因部分在于没有人把劝说青年去了解发生在其他时空内的人类精神作为真正的目标,要求他们对此产生关注之心;部分在于学生也看不到这些精神与他们将来的生活和情感会有什么关系。”[16]细读这段话,我们发现,布鲁姆所批判的高等教育问题,也正是美国自由主义教育者们对保守主义教育结果的担忧:正是那些仅仅埋首于西方正典而不能自拔者,任由“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占据霸主地位,才是导致傲慢偏见与保守封闭心灵的根源所在。有鉴于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几门课程,虽然只是万千课程里的微小部分,但它们融入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里,成为反映教育理念与教育使命的多棱镜。“美国特性”让大学生正视自己国家内部的多元与差异,“移民社会学”揭开历史面纱回应现实,而“全球视野”鼓励大学生开眼看世界。这些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思考多元文化主义,以期认知自我、理解他者并关切全人类。美国高校文化战场里的论战双方,高举的大旗上都写着“历史”“知识”“民族”“人类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分歧点还在于,这究竟是谁的历史、什么知识?哪个民族有资格宣称唯有自己代表“人类精神”?还有,多元化精神与卓越性人才真的是难以兼得吗?著名的教育学专家拉特纳•戈什(RatnaGhosh)坚持认为两者绝不冲突,她说“多样性是自然和人类世界的基本特征,多元本身不构成卓越,但卓越因多元而得到保证、增强和丰富”[17]。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育理念,是对于全球化与多元化社会的积极回应。虽然高等教育的多元文化思潮推进之旅并非一帆风顺,但唯其任重道远,才更值得学者的关注、研究与支持。

作者:罗安平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