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3:22:01

美国教育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篇1

(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五.美国艺术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美国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多样性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内涵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一轮大规模移民浪潮涌入美国,由于文化差异、天主教信仰与老移民以及本土美国人的就业竞争,在美国兴起了一场排外主义运动,目的是为阻止新移民的涌入。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美国的排外主义情绪,在学校里提倡和信奉美国化,持同化主义取向,企图消除种族族群的特征并迫使学生接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试图将所有的民族差异都融合到一起,对所有学生实施“文化熔炉”政策。然而美国盎格鲁--杰克逊文化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他移民和其他种族族群的文化依然处于边缘地带,他们的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甚至被排斥。20世纪早期,美国一些哲学家和作家为捍卫美国移民的权利,拒绝同化主义,主张实行多元文化主义,并且声称用来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种族冲突和种族之间关系日益紧张,种族意识也日渐高涨,为取得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美国移民要求学校和其他的公共机构更加能反映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兴起了黑人民权运动,在教育上要求教育平等: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同种族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学校要能反映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等等。随后,美国的其他社会边缘有色人种也开始提出了相似的教育变革要求,引起新的多元文化主义运动。在学校要求改变课程和教学风格,以满足各有色人种、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其他少数民族裔学生过的需要。为此,美国教育机构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并在实践中创立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二)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最初起源于民权运动,在教育方面少数民族裔群体要求获得跟白种人群同样的教育机会,最后发展成一场为解决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改革运动,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深化。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对多元文化教育都有不同的理解,直到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逐渐趋向一致:教育应该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真正平等的教育机会,认同世界普遍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各个民族群体文化的多样性,学会接纳和欣赏不同群体的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消除因为人种差异造成的接受文化知识的障碍,培养学生在多样化的世界中有跨文化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判断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文化和其他群体的文化,处理各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在多样化的途径中作出选择。还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理念上的概念,而应从制度层和实践层来理解。制度层上是指多元文化教育应该有法律法规来约束,进行指导教育改革运动,使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实践层是指多元文化教育得到具体的实践,其理念和制度设定都能够贯彻到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编排等整个学校环境的改革当中。

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缺少多元文化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采取了诸多重大举措,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某种程度上缩小了民族地区与汉族教育的差距,提高其适应主流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保障少数民族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益,但由于注重形式上的平等,少数民族生跟汉族学生接受的是同样的“普适化”的教育,按照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大纲来规范和衡量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忽视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没有依据本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个体智力发展差异而因材施教,少数民族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课程设置单一。以往由于学校教育过度重视普适化知识的传授,学校课程设计以汉族文化为中心,课程中较少有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内容的体现,或只起点缀作用。即使有关于少数民族的内容,也是依照“贡献模式”,把一些少数民族英雄、文化要素、假日、庆典纳入教材,课程内容显得单一。当前经过课程改革后,中小学曾尝试性地编制过一些乡土教材,但并不系统,小学主要是编写双语读物,初中则主要是一些生产性知识读物,均处于辅助地位。民族学校中的虽然设有民族课程,但其他的课程使用的依然跟汉族生使用同样的教材。学校课程内容远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在学校里少数民族学生习得的普适性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无法建立有机联系,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倍受挫折,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教师缺乏多元文化能力。目前,无论是在民族地区民族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从事教育的教师都都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应该具备多元文化的意识,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我国较缺乏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师资。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由此带来的教学上的问题缺。课堂上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而导致教学质量低,甚至可能产生师生冲突。例如,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双语教学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在双语教学刚开始阶段,双语教师多是汉族教师,教师与学生母语表征的感性经验和认知结构不同,双语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如在内地班、内地新疆班预科班中,除了民族语文课程中有本民族教师授课外,其他的课程都是汉族教师,民族学生在其他课程上如果遇到的问题,民族教师却无法帮其解决。

(三)学校环境远离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如校园规模、建筑设施、人文景观等)、校园方式文化(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等)以及校园精神文化(学校目标、思想作风等)。这些校园文化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价值观、学习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在财政上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但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忽视了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例如,为了促进新疆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需要,在内地比较发达的省市内实施的内地、新疆班(校)政策。这确实为、新疆民族地区培养了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把、新疆的少数民族生送到内地发达地区学校学习,在地理位置上隔离了他们原来的生活环境, 进入到新的学校环境中。新学校所处区域、包括周围社区环境、教学环境,学校中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评价机制都与其该民族原来的文化背景中的学校有较大的差异。这些环境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必须从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革。

三、我国民族教育借鉴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措施

多元文化教育其思想理论强调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多样性,尊重文化差异,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给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有效整合课程内容。我国经过八次课程改革,已意识到我国民族现实和文化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课程中开始加入少数民族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分成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民族文化能够进入了学校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体现和发展。如内地班初中班开设有藏语文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是简单地翻译统编教材,在原有课程之上附加内容来实现,课程内容中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还没能有效的整合。其他的课程仍然是以国家教育部全国统一的规定为基础,以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少数民族课程内容中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一门课程或者一个单元内容来实现,也不是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纳入现有的课程中,这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看待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应该是将少数民族的精华文化经过重新建构后融入学校现有的课程中,以此反映多元文化的观点,课程教学要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懂得将知识的社会构建,并通过课程帮助学生获得特定的认知、技能、价值观,塑造学生具有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并懂得自己建构知识。

(二)培养多元文化师资。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需要培养大批优质的具有多元文化能力的师资。尊重学生文化、语言及社会经济背景的多样性,在知识、理念、技能上具备多元文化教学的能力。民族地区教师养成和培训内容应涵盖双语教育、文化、社会化、文化沟通、社会控制、差异、冲突、社会融合、多元文化等主要概念和知识。教师应采取与少数民族生多样性文化的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风格,这要求教师拥有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培养,注重对教师多元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训练;教师应能够顺利应对跨文化的教育教学情境,辨别学生不同文化的行为模式,使用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具有多民族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并且能够用多元文化的观点来解决学生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建设学校民族文化环境。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存在和进行的i,也可以说教育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特定的时间中进行。一定的空间范围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环境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如地理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如经济文化类型、社会组织结构)。我国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思想结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本民族子女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类型。学校环境建设应该反映各个民族的文化,如学校的图书馆、教室、食堂等环境设计中要融入多样化的民族和文化,尽可能消除少数民族生对周围环境由于距离而产生的空间陌生感;学校要为少数民族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教师以及行政人员之间的多元文化交往和理解,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平等教育机会。

注释:

i 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参考文献】

[1]班克斯(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美国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比较

一、引言

现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不同国家之间人才的竞争。正如我们所知,家庭是孩子成才的起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也是家庭教育能力的竞争。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的不断开放,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外来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下,弊端日渐显露,因此,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中,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独立,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担负着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期望,是整个未来世界的主人。父母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是否关心孩子的发展方向,都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一个能够管理一个国家和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成功地支撑起自己家庭的人。”正如中国儒家学说所论述的,家庭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国家兴亡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英国思想家JohnLocke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也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成效的比较

美国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参与了家庭事务,他们逐渐就拥有了市场经济思维,十八岁之后他们就独立于父母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靠做兼职挣钱来支付他们额外的开支。从那些实践活动中,他们积累了许多促销方面的管理经验以及如何与顾客交流,知道了金钱的来之不易,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中国,孩子们是家庭的中心。孩子们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正如中国的一句常言所说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然在考试分数方面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做得好一些,但是中国的孩子,被动地处理问题,依赖他人,社交能力差,责任感差。这些性格特点从大体上而言,与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有关。

四、家庭教育进程的比较

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家庭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就像学校教育,它有自己的目的,内容和方式。

1.教育目的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多样化的环境,教孩子们如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这种期望不是那么的高。它不是无形的幻想,而是实际存在的,容易把握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追求高文凭,令人羡慕的职业之类的物质方面的收获。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支配下,孩子们也提升了自我决定意识和自信能力。与美国相比,中国家庭更趋向于把孩子培养成材,希望他们有前途,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们集中精力于学业方面的学习,还有孩子一点都不感兴趣的艺术培训。最终,创造性被制约,这个上天赐予的天赋被扼杀在摇篮里。

2.教育内容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注重孩子们在体格,认知,语言,情操方面的协调发展。例如,当家长去图书馆的时候,他们喜欢带上孩子,刺激孩子对新事物的求知欲。让孩子们接受环境的熏陶。在情操方面,他们引导孩子认知音乐,油画,舞蹈,文化,跟他们一起去博物馆,文化展览馆,鼓励他们参加创造性的活动,使他们感受自然,发现奥秘。

虽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划分为四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和美学,但是当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智力却处于压倒一切的位置。在体育方面,父母总是更关注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不让孩子遭遇疾病,危险。在智力方面,他们买很多有教育价值的书,然后教他们读书,写字以及算术技巧。当孩子们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父母又趋向于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买大量的课外练习册以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在审美观方面,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特殊技能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一窝蜂似地把儿子,女儿送到画画班,舞蹈学校或者请家教教孩子学乐器。一方面,这种做法忽视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这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开支。下面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两个国家对智力的不同理解。当孩子们回到家了,中国的父母总是问:“你今天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了吗?”或“你今天得了多少分啦?”然而,美国家长问的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呀?”或“今天的课有趣吗?”

3.教育方式的比较

在美国民主的教育方式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事务。父母鼓励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允许他们不接受自己说的东西而保持自己的理解。父母是孩子的朋友,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仅仅是向孩子学习一些东西,而且还对此感到自豪。孩子们的隐私也完全受到保护,不经允许家长不会进入孩子的房间,他们也没有权利去干涉孩子们的社交活动。

在中国,孩子们几乎没有发言权。家长认为家庭事务是大人的事。孩子们应该做的就是遵从家规,顺从于父母的意愿。家长似乎是家庭中的权威,于是代沟也易于产生。孩子总是感觉父母不可理解。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很多交流障碍,家长把一切都归结于社会环境与孩子成长之间日益增长的复杂化。根据福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委员会对1664个学生家庭的调查数据,偶然的交流占31.4%,有意的交流占2.7%。孩子上一二年级的家庭占77%,孩子上三四年级的家庭占60%,孩子上五,六年级的家庭占的比例不到50%。

这份调查也证明了许多家长与孩子交流感到很焦虑这个事实。其中,46.1%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更成熟了,14.2%的家长认为很无助,13.2%的家长认为他们无言,6%的家长认为很难跟孩子交流,61.4%的家长感到很安心、舒适、高兴。这对发展孩子的好习惯、性格、青春期健康心理都很不好。孩子们的自由总受到家长的侵犯。例如,他们的书包、日记总是被父母搜查。

五、产生不同家庭教育的原因分析

同样是在现代社会,同样是十分关注家庭教育,为何这两个国家仍然会出现上面所提到的显著的特征呢?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原因:

1.这两个国家的历史背景

美国被认为是一个有着广阔的地域却简短历史的国家,的确,它只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大约五千万人移居到这个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于是其它国家开玩笑地称它是“融炉”。由于这种多样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能很容易地接受新想法和新文化,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因此,发展的空间相对更大了。

相反地,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被许多传统和习惯所限制。特别是封建观念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脑海中,以至于保守的、自闭的想法在文化观念中占大多数。

2.经济体制

美国拥有先进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更多的机会,更少的生存压力,美国拥有一种比较完善的雇佣体制。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人们不必一生都从事一种职业,由于那些因素,美国人有更广泛的选择工作的余地。在找工作方面他们也很开放。他们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能生存,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他们的工作都是平等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它有像上海、北京、大连那样的大都市,但有许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上。中国处于一个学历优先的社会,生存压力非常大,人们把所有的生活都寄托在工作上,找工作的范围非常窄。家长认为学习上的成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追求一生稳定的好方法,也是理想生活的必需。因此,他们的教育中心就是孩子们的成就。

3.不同的价值取向

美国人珍视他们自己的个性,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他们注重个人利益,拥护个人发展和自我认识,这就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根据这种价值,父母倾向于把孩子和他们自己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孩子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父母对自己意愿、兴趣爱好尊重的基础上的。

在中国推崇地是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在中国的哲学中,个人价值服从于整体利益,父母丢弃了自我感,重视孩子的“自我”。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肩负着他们的希望和生活的未来。他们往往为自己的子女设计现在和将来。

4.不同的思维方式

美国人是理性化的。美国家庭用最基本的理性原则对待孩子,培养孩子的义务和其它的社会义务一样。相反,中国人崇尚道德,家教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对孩子的义务是整个家庭而不是社会的。

六、结论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理念,在保持我们优势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平等和民主,在教育内容上把知识和实践归于同等位置。我们应该更有助于建立孩子们的自我信任和独立,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更适宜于我们传统社会发展的需要。

常言道:“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为了中国更繁荣发展,我们必须尽我们的能力为祖国的花朵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肯定要从家庭开始!

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美国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美国;远程教育

1998年的一天,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麦耶·费尔德伯格接到一个老朋友麦克·米尔肯的电话。米尔肯在华尔街向以长袖善舞闻名,从炒卖垃圾债券到收买倒闭公司,无所不能。最近由于违反证券法坐了22个月的牢,刚从联邦监狱里出来。米尔肯对费尔德伯格院长说,他们共同的朋友安德鲁·罗森费尔德,一位名律师兼芝加哥大学董事,正在组建一家专事远程教育的网络公司。假如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愿意加盟的话,哥大教授就能将他们教授的远程在线课程放在他们公司的网站出售,授课教授将从选修他们课程的学生所缴纳的学费中获得丰厚的报酬。

这看来像是一笔双赢的交易。假如哥伦比亚大学愿意加盟,那么罗森费尔德的网络公司立刻就从哥大的学术声望中得到用金钱难以衡量的信用保证。而且他们还能利用哥大的名声来吸引其他名牌大学加盟。费尔德伯格院长也有他的考虑。他认为,哥大教授的学识与才能至今仍被死死地限制在学校的高楼深院,而网络的发展为哥大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既然学校暂时不可能投入巨款来进行多媒体远程教学的试验,那么利用网络公司来发展自己的远程教学又何乐而不为呢?

费尔德伯格院长成功地说服了当时的校领导。几个月以后,哥大商学院与这个网络公司(UNext)签下一份合同,哥大教授以学校名义在网络教课,哥大根据注册学生的人数从网络公司收取版税;五年以后网络公司付给哥大的版税总数将不少于两千万美元。

不出米尔肯和罗森费尔德所料,哥大的加盟立刻引起连锁效应。不久,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名牌大学也纷纷效仿,在网络公司UNext的旗下组成卡丁大学(CardeanUniversity),专门提供网上商学教育。

几乎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又宣布投资两千万美元,建立盈利性的远程教育公司(),并说服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大英博物馆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学与学术文化机构加盟。他们的如意算盘是,既然远程教育或网上课程方兴未艾,那么光是冲着名牌大学和顶尖文化机构的光环,21世纪求知若渴的消费大众也会毫不犹豫地打开钱包,狂购任何打上常青藤商标的知识产品。

然而,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这些在哥大背后趋之若鹜的文化“大款”们还没有来得及庆祝他们的成功,90年代末网络经济的泡沫就开始一一破灭了。2002年卡丁大学除了一个漂亮的网页而外,简直没有任何实绩可以向它的投资者们交账。网络公司UNext只得在裁员50%的同时,低三下四地请求所有加盟的大学和机构“修改”当初许诺两千万美元回报的那份合同。2001年,哥大为这桩“新生事物”总共投入1490万美元,但当年所有的进帐不过70万美元,连零头都没有捞回来。这样的蚀本买卖当然难以为继。2003年初,哥大宣布抽回资金,这项商学结合的代价昂贵的实验亦黯然收场。

其实,在20世纪末这场dot-com和网络教育的狂潮中蒙羞的远不止哥大一家。2002年,美国高校在上世纪末建立的网络远程教育机构几乎全军覆没:杜克大学的网络合作伙伴Pensare倒了;纽约大学在线(NYUOn-line)倒了;马里兰大学在线倒了;宾大华顿商学院的网络合作伙伴Caliber宣告破产;哈佛大学、北卡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网络合作伙伴UniversityAccess改名换姓并宣布退出高等教育;天普大学建立的盈利性远程教育公司还没来得及开课就被校方一脚蹬了;只有康乃尔大学的远程教育中心还在苟延残喘(Kirp,2003)。

还有更让人下不了台的例子。西部州长大学(WesternGovernor`sUniversity)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筹办最久、名气最大的号称网上大学中的旗舰。2001年声势浩大的开张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是,预计首期招生五千名,结果只收了十名学生;所有投石问路的人全加上也才75人。该校的营销部主任不无尴尬地解释说:“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于大学的选择十分慎重。”《数码文凭工厂》的作者大卫·诺贝尔讥讽道:“当然喽,这种必输无疑的赌注,慎重的学生们怎能看不出来?”

这种决策的失误,看似当局者一时的迷思,其根源却不简单。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Bok,2003)说过,今天的大学必须掌握现代社会进步所必不可少的三件法宝:专业知识、训练有素的人才以及科学发明。一所大学所拥有专业知识的质和量是以它所开设的专业科目来衡量的;大学人才的质量往往由明星教授的多寡来决定;而大学的科研产出能力则以日积月累的方式奠定它在社会上的地位。但是,大学的这三件法宝,每一件都是用钱买来的啊!热衷于远程教育的当局者不就是想借现代科技的东风为学校搞几个钱吗?但是,凡事有其规律,教育亦不例外。当局者之迷思,说到底起源于一个基本概念的混淆。教育者,教书育人也。那就是为什么大学要花那么多钱装点校园、张扬学术、延聘大师: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学术氛围和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亦能在文化趣味、社会交往和领导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培养和熏陶。远程教育虽至今仍然顶着“教育”的大盖帽招摇过市,但其功能只能是教而不育。比如说,你想通过远程教育课程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那么网上大学实在是经济实惠的选择。但是,技能的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毕竟是两回事,虽然二者都和“教”字沾边。

说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美国大学已经不是第一次落入远程教育的陷阱,而且上一次的落难与这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诺贝尔(Noble,2001)在《数码文凭工厂》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述。

早在19世纪80年代,托马斯·福斯特(ThomasJ.Foster)就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一所私立的、营利性的函授学校,提供矿业、制图和钢铁生产方面的职业培训。以这所学校出乎意料的成功为基础,福斯特又在1892年建立了当时号称教育产业中最大、最成功的国际函授学校。至1926年,美国已经拥有300多所函授学校,产业总收入超过7000万美元,相当于当时所有大学收入总和的一倍半,函授学生总数是所有正规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的四倍。面对这样的局势,正规大学有点坐不住了。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威廉·瑞恩内·哈泼(WilliamRaineyHarper)率先成立函授部,抢滩函授教育市场,威斯康星、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加利福尼亚等州立大学紧随其后,大有与私立营利性的函授学校决一雌雄的架式。

可是,正规大学虽然大张旗鼓地占领函授教育市场,他们似乎在内心深处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他们便挖空心思地寻找他们与街坊里弄的函授学校之区别所在。他们悲天悯人地说,正规大学之所以需要站出来与私立营利性的函授学校竞争,实在是不愿让营利性的函授学校以低劣的教学质量和高昂的收费标准来误人子弟。唯有一流大学才能提供一流的课程,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学函授广告都许诺由他们的大牌教授来承担函授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直到1919年才进入函授教育市场,但他们后来居上,短短几年内就和芝加哥大学平分秋色,成为正规大学函授教育领域的领军之校。哥大函授的营销战略说不定能让今天麦迪逊大道上最负盛名的广告公司汗颜。他们的广告主题是:“学习的能力有多大,挣钱的能力就有多大”;“将闲暇变成现钱”;“谁能掌握你的未来?”;“谁说你不能活到老、学到老?”等等。结果,在1920年,哥大函授仅有156名学生,到1926年哥大函授学生已经达到5000,而且这个数字仅化三年就又翻了一倍。哥大函授学生来自美国所有的州以及世界上50个国家。如此辉煌成就的秘诀,除了强大的广告攻势而外,就是开门办学!哥大起初还对函授学生的学历有所要求,后来索性敞开大门,买了门票就能进!

有趣的是,在这里函授教育与麦当劳快餐居然有所不同、亦有所同。不同在于,生产汉堡的程序可以标准化,但传授知识的过程却实在难以进入流水作业。相同之处在于,正如一流厨师不会应聘到麦当劳掌勺,一流教授亦不屑于将他们皓首穷经得来的学问放到函授学校去廉价销售。结果是,正规大学所许诺的正规教学在函授班里几乎无一能够兑现。

在函授教育沦为一般商业行为的同时,教书育人的崇高理念便自然而然地退居幕后;代之而起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样的最基本的商业原则。当时教学材料的发送是通过美国邮政而不是电脑网络,因此学校为了维持函授部的运转不得不雇佣人员处理邮件,批改考卷,所付工资待遇之低,颇有那个时代“血汗工厂”的味道。至于担任教学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尚未进入学术殿堂的准学术人员或高年级学生。仅有的一些担任函授课程的教授,大多也是为了打点零工、挣点外快补贴家用;再就是在学术上难以进步、索性“弃学经商”、被诺贝尔称为“学术跛鸭”的那批人。

函授教育落魄至此,当然难以为继。1928年,在公众对函授教育质量的一片质疑声中,卡内基基金会请当时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亚伯拉罕·佛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出山,主持对函授大学的调查。佛莱克斯纳在此之前刚刚完成对美国医学教育的调查研究,以他名字命名的报告严厉地揭露和批评了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并直接导致了医学院教育的重大改革。佛莱克斯纳将调查的重点放在芝加哥和哥伦比亚两所大学。在他看来,这两所大学在函授教育方面的所作所为“完全抛弃了对于大学来说最独特、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即对社会正义无私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创造性的探索;代之而起的是他们对这个社会暂时、虚幻和眼前的利益和要求毫无顾忌的、过分的迎合。”佛莱克斯纳指出,这些大学已经毫无必要地将自己廉价化、粗俗化、机械化,将自己降低到贩卖带专利药品的小贩的水平。他说,“作为教育机构无需向政府纳税,却做起生意来了;它把教育当商品出售,像唯利是图的商人那样玩起了商业游戏。”这一番毫不留情的痛斥将哥大的白特勒校长羞得无地自容。他连忙下令撤掉函授广告。此后哥大的函授学校又苟延残喘了几年,终于在1937年关门。

历史的录像回放到此,案例的寓意开始呈现。

首先,从90多年前的函授大学到今天的网上大学,案例的主人公们似乎都带着一种使命感进入角色。他们面对的是同一类敌人,那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远程教育公司。这些学校既没有自成一体的教育原则,也没有声名显赫的教授学者,有的只是健全的商业头脑和灵活的市场战略。在正规大学远程教育的领袖们看来,既然社会对远程教育有需求,那么,与其让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来误人子弟,还不如由正规大学的“正牌货”来占领市场,使求知若渴的大众免受学术“赝品”之害。芝加哥大学函授部主任哈维·马洛里(HarveyF.Mallory)曾痛心疾首地指责正规大学对成人教育的态度:这些大学“居然袖手旁观,将成人教育这一大片领域任由商业学校以至职业骗子们去占领开发。”而由他主持的函授教育部则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这所大学所代表的崇高传统和使命。无独有偶,哥伦比亚大学资助的远程教育公司的总裁安·科什纳(AnnKirschner)面对90年代末的网络教育狂潮,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亦油然而生:“我们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难道我们要将‘远程教育’的空间让给像微软那样的公司去操办?”

函授大学与网上大学的倡导者们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可谓不真诚。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以及社会分工的日渐细致,成人的教育和再教育问题不可回避。成人学生与传统的适龄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需要灵活的学习时间、地点以及更加主动的教学方式。所以,函授与网络教育实在是应当时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而且几乎所有远程教育的项目设计都围绕成人的特点下功夫。函授与网络虽然传播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卖点都是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接受课堂教学。

可惜的是,正规以致名牌大学加入远程教育竞争,其良好的愿望似乎并没通过良好的结果得到验证,而目的的高尚也不能保证达到目的的手段也同样高尚。由于函授大学和网上大学的崛起都是以商业性的远程教育公司作为假想敌,因而他们时隔半个多世纪却在竞争策略的选择上不约而同地打出“正规优势”或“名牌优势”这张牌。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营销策略无可指责,因为正规大学的这个优势正是商业公司的弱点所在。然而,教育与其他任何行业的操作一样,都涉及内容与形式的协调或统一这样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在这里,真正的行业优势也许并不在正规大学这一边。

试想,商业操作讲究效益,注重实效。他们针对成人特点提供服务,为他们讲授最新技术、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调整专业方向,并能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随时改变培训项目。套用战争术语,这是一支教育市场上的“游击队”。相比之下,正规大学就象一支正规部队,希望以自己正规的教学方案和正牌的学术队伍来压倒“小米加步枪”的游击队伍。但是,玩商业游戏,大学显然不是公司的对手,于是在碰撞几个回合之后,正规部队开始沉不住气了。他们一方面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企图广开生源;同时又想出奇制胜,利用商业公司难以插手的非应用性科目来提高成人教育的声誉和级别。芝加哥大学的哈泼校长亲自为函授班讲课,哥伦比亚大学的网上教育课程推出大英博物馆和剑桥大学的学术明星,走的都是同一步棋。但是,半个多世纪前哈泼校长的课没有留住趁兴而来、败兴而去的学生;今天哥大网站上的明星教授们运道更差:他们几乎门可罗雀。显而易见,来自正规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虽然内容比之商业公司要高出若干个档次,但高尚内容与其载体或传播的形式却似乎怎么也配不上套。

从函授大学到网上大学,时间跨度近百年,但两路英雄居然所见略同,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教育或教学可以而且必须自动化。换言之,教育在他们看来与商业等同,而每一门课程就像商品。教授在设计完一门课程之后,可以将图纸交给函授部或网上大学的程序员,由他们来进行商业包装、广告宣传、价格制定并投入成批生产。学生注册付款就像工厂收到订单,函授大学或网上大学的管理人员只需按下电钮就能最后发货。在这个流程中,正规大学要比商业公司更容易过高估计自己所提供的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因为他们总认为守着一批学术大师就奇货可居。

遗憾的是,函授和网络大学的热心倡导者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教育或教学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劳力密集型的、以手工操作为主并包含大量情感投资的工作程序。一门课程也许可以通过包装来吸引学生,特别是由知名学者或行内大家主持讲授的课程,更具商业上的那种名牌效应。但是,教育产品自动化的难点在于其传输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教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和双向交流,而且要求教学双方在个人的层次上产生一种情感的默契。这后一点说起来有点玄乎,但相信有过大学经验的人对于这种师生关系及其对学习过程的影响都不会感到陌生。离开大学多少年以后,你也许已经不再记得选过什么课程或背过哪一个公式,但你绝对不会忘记那个对你的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函授和电脑传授知识,就像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流水线作业,满腹经纶的教授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异于那个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拧完规定数量螺帽的工人。他“组装”的课程一旦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课程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之间就不再产生任何直接的关系。难怪正规大学的远程教育项目都得不到教授的认可。当年芝加哥大学的函授广告许诺名教授任课,连校长也不得不降尊纡贵、亲自授课,但教授们就是不买这个账,教授会连函授课程的学分都拒绝承认。哥大教授会一再质疑校方对的投资,最后成功地阻止了校方往这个无底黑洞里继续丢钱。

当然,公正评价美国远程教育,目前为时尚早。但从另一方面看,许多对于当事人来说错综复杂的事情,对于旁观者仅仅是常识问题。在这里,最有常识的大奖应当颁给拒不合作的教授们:不管校方如何努力,正规大学的函授和网上教育都没有得到过授予正式学位的权利,而后者的决定权是在教授手中。

[参考文献]

美国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文人;尚意;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92-02

文人可能是中国特有的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的称谓,而且这个称谓里包含着大多数中国人的追求(做一个文化人)。自隋唐开科举取士之后,便开始形成了士大夫文人阶层,这一阶层的文人们一直都很注意修养的提高,其中培养自身修养的内容就包含着有诗文、书法和绘画,这些就很明显地构成了中国文人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体化”――官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鉴赏家为一体的全才,也可说中国的文人是具有诗情画意的政治家。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文人、士大夫所画的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的兴起则在宋代,到了元代文人画进入了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文印信一逐步正式进入画面,诗、书、画、印成为一体标志文人画的完善,在明代文人画成为了画坛的主导地位,并直接影响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与审美取向。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

中国有句古话叫:“书画不分家”。元代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对书、画之分合,以及士大夫之书与画的沟通,有一段极精辟的说明:“书胜于晋,画胜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可以说中国的美术是“中国画”和“书法”的总和,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也从未被隔断过,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美术教育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和“书法”的同步教育的总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一体化”文人大家的推动,其中宋代文人的“尚意”思想对后世的美术教育影响就比较深远。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在经过晋、唐“尚韵”、“尚法”之后,于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所谓“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这种重主观、重个性的美学思潮特别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这样,书法艺术就与人的品格性情有了直接的关系,书法的美就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神韵,即它所传达的情趣、学养、品性、胸襟、抱负等精神内涵。

如果说唐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求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和 “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宋代书法“尚意”,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是重哲理性,二是重书卷气,三是重风格化,四是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的体现。北宋四家(无论是天资极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他们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水墨画技巧,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

宋代文人们的美术作品中无不散发着“尚意”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的作品和著作,加之宋元时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以画院为主,这样就更为集中系统地将这种“尚意”思想进行传播与发展。

《东坡题跋》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若乃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取其意气所到,说明了“意”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绘画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具体的形。东坡又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所指亦是不以形似与否为意,不以形似与否为衡量标准。即如张彦远所云:“以形似之外求其画”。这样的艺术追求下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成为士大夫文人人品才情的寄托。

黄庭坚作为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与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毫无疑问地也继承了苏轼的这种求“意”的思想。黄庭坚论学书,首重胸次、书卷,云:“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又云:“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说的就是要注重哲理性和注重书卷气。

南宋时期的赵希鹄在《洞天清录》古画辩云:“今名画工绝无,写形状略无精神。士夫以此为贱者之事,皆不懈为。殊不知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方可下笔。此岂贱者之事哉?”说的也正是文人重书卷气的尚意追求,其中也渗透着文人们的修养方式和品格修养的基本途径。这些也是区别于画工匠作之处,在宋以后广受推崇,成为文人画教育的重要思想内容。

“重意境”是“尚意”的重要特征之一,董其昌《画旨》谓:“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坡在跋王维《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世人将王维奉为文人画之祖是因为王维诗品画品的高迈,也是因为王维将诗与画融为一体进行沟通的功劳。自此后,“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立意造境观念便成为后世文人的文化依托。苏轼、黄庭坚坚持倡导诗画一律,国子监画学也例以古人诗句进行命题考试学生,其录用考试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即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有强调立意构思。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共同课,专业课有: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门;共同课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此外设问答(绘画理论)。可见当时的美术教育不仅关注绘画的技能技巧,也关注绘画的理论,更关注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画上题诗,这对之后的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画中有诗”,不仅从立意取境的艺术品格上,也从画面的经营样式(构图)上,都对文人画有了新的要求,与书法一道,从意、象两端构筑中国文人画特殊的艺术气质。这样“重意境”的艺术要求促进了后世对画理的研究和重新思考,从而形成了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重哲理”、“重书卷气”、“重意境”的“尚意”要求在无形中也就对艺术家进行了塑造,也就形成了注重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重风格”的审美意识,也就在艺术追求上形成了注重艺术家个人艺术风貌的特征。注重个性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了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北宋的文同、苏轼、米芾等人在文人画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上的影响,使文人画成为一股相当有影响的艺术思潮。到元代文人画达到了鼎盛时期,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滋生了厌世心理,将绘画作为个人精神调节的手段。赵孟、柯九思强调以书入画,钱选提出“士气”说,倪瓒鼓吹“自娱”思想,多数画家则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作为自己的表现题材,用以标榜个人的志节情操,这样,画家的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强化,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在创作中也就得到更突出的表现。宋代的“尚意”思想发展到明代被董其昌精辟总结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八个字,为后世所尚,成为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经典概括。这一思想影响到了清代的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经赵之谦、吴昌硕影响到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人。

宋元以后的文人都以鉴赏古人名迹、博览时贤作品、赋诗作文、品评题跋为好,题跋其书法诗文之讲究,画理书义之趣旨,品评识见之高下,都对文人画家提出了书法、诗文、理论、眼界等综合素养要求,成为文人画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总之,宋人的“尚意”审美价值中体现出来的对“哲理”、“书卷气”、“个人风格”、“意境”的重视的思想,一直以来都对后世的美术发展及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教育论文篇6

中国父母想守护孩子一辈子,但是父母们办不到。在美国18岁的少年就会与父母分开并且开始独立,难道美国人不心疼孩子吗?

有一条坚难的路中国父母会背上孩子走过,孩子只会知道成功却不知道成功之路如何坚险。但是如果是美国父母就会牵着孩子的手陪他走过而不是代他走。要知道梦要自己扛,泪要自己尝。

中国近几年来开始重视教育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但唯唯没有重视早教,但从某方面来说早教有偏偏很重要。在美国每个有责任心的妈妈在生小孩之前都会去接收早教培育。

美国教育论文篇7

关 键 词:乡土美术 现代教育 意义

乡土美术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民族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蕴含着一个民族宗教情感和哲学的思考,是民族、族群的精神、思想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结合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具有典型的人文学科特征。

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依靠课程结构合理化来体现。因而,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民间美术教育,充实了学校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

乡土美术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就个人而言,全面发展意味着一个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的人格的健全和完善”。①通俗地说,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的高度统一,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思想,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教育理想。在经济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日趋丰富的现代或未来社会,人们有更多自由时间和选择的机会来从事科学、艺术、社交等非物质活动,人们必需具备健全的大脑、健康的身心、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而美术教育则能实现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价值。

美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WWw.133229.cOM美术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构成的;或曰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它们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共同发展。乡土美术带有典型的原发性特征,它传承了原始艺术,同时作为团体艺术而成为其他阶层艺术的基础和渊源。因此,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与民间美术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同时,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教育共同构筑了美育思想体系,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思想。

乡土美术教育补偿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失衡

经济信息时代,现代美术教育运用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如电子计算机、幻灯机、录像机、多媒体、因特网等等,增加了电脑绘画、计算机制图以及各种各样的电脑设计软件等教学内容,传统美术教育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向现代化教学迈进。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手段的运用,丰富了美术教学方法,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引发的人情淡薄、人性沉沦的负面影响带来的冰冷的、唯美的审美哲学思想却不同程度地滋生。学生整日面对冰冷的机械设备、模式化的绘图软件、单调的数据符号,精神需求难免失去平衡。

美国作家约翰·莱思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说:“我们的社会高科技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民间艺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就连乡村音乐的流行也是对电子音乐的一种反映。”的确如此,精神需求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补偿和对理想的追求。

乡土美术历来注重人情化表现,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通过乡土美术课程教学,例如制作陶艺、编织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体念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在工艺制作中倾注情感容量和个性,感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崇高境界,调节并补偿了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乡土美术教育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有着积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转变,是在国际国内教育变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随着艺术价值观的变化,也必然导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20世纪100年来,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结合西方的美术教育特别是法国和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辉煌也带来局限,特别是后现代艺术滥觞以来,当代艺术从‘视觉革命’到‘观念革命’‘惊世骇俗’的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国的美术教育方式和体制。”②世界教育趋势的转变,必然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注重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各民族国家文化资源的源本化开发和利用。人类是各民族在不同地域衍生成的各种社会组合体,进而人类的文化也表现出特殊知识系统的多重性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为文化的优化与知识的创新创造了极大可能,从而体现了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的特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也包括了文化方面的竞争,我们应当适应时代教育特点和结合实践要求,既要弘扬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也要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体系。

总之,乡土美术教育,是完成学校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顺应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的,也为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注释:

美国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美育思想 语文美育 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155-01

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与命题,是直到近代才正式提出的。但是人类的审美教育实践却早就伴随着审美活动的发生而诞生了。可以说,人类产生了审美需求,随之产生了审美活动时,审美教育就运用而生[1]。所以研究语文美育把美育思想的发展梳理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1 美育思想的发展

1.1西方美育思想综述

在西方,美育的倡导始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先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最早明确地倡导美育,认为文学艺术要“对国家和人生都有效用”,认为节奏与和谐浸入人的灵魂深处,人就变得温文有礼。亚里士多德提出和谐教育,认为美育目的,就是教育、心灵的净化和精神享受,达到古希腊美育思想的高峰。贺拉斯在《诗艺》中更明确地提出“寓教于乐”的创作原则,诗人创作“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欢,才能符合众望”。对文艺的审美教育功能作了扼要而准确的概括。

具有“现代教育之父”之称的夸美纽斯,开创了从教育的角度对美育问题关注的先河。他提出了教学艺术化和直观教学的思想,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的”,“一切知识都不应根据书本的权威去管束,而应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 夸美纽斯的艺术教学法对教育者的启迪可谓深远。

但是,在西方真正提出“美育”这一概念是席勒。他在《美育书简》对审美教育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做了系统的论述,使得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他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2]美先于自由,只有通过美,才能达到自由,才能恢复人性的和谐和完整,只有现实与理想、感性与理性完满结合的艺术才能担负起美育的使命,使人性在审美观照中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席勒的这些观点和论述,对美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2中国美育思想综述

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美育这个“概念”。 但是,美育的言论在中国却并不显见,尽管它是德育的跟班。比较系统地提出审美教育思想的是先秦诸子。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仁学审美教育观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认为“诗”和“乐”是君子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诗”可以给人精神力量,使情感得以熏陶;“礼”可以使人立足于社会,本质得以锤炼;而“乐”则是情感与本质的完善统一,因此是造就一个完美的人的最终环节。孟子更趋向内在人性的塑造,达到完善人格的建立。而荀子则认为人性不能自美,人格美的建立主要通过塑造、教育而实现。与孔孟相比,道家主张超功利的审美修养。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包含着深刻的美学问题它不要求人们刻意追求美,而是顺其自然到达美的境界。庄子根据老子“无为”的思想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的美学命题。在庄子看来,得到了自然无为的“道”,也就得到“至美”。

近代,特别前后,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鲁迅等人在引进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也先后提出了关于美育的主张。王国维是现代美育的开创者,他认为美育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目的,并明确地提出了要把美育列入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之中[3],对中国审美理论重要的贡献。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说[4],他认为在全部教育中,美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渗透到其他三育之中。他还纠正了把审美教育仅仅视为艺术(美术)教育的观点,指出了美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为我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建立和美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他认为美育教育的功用就在于怡情养性,“多受些美感教育,就是多学会如何从自然限制中解放出来,由奴隶变成上帝,充分地感觉人的尊严”。

2 语文美育的研究

尽管我国美育源远流长,但美育却一直是德育的跟班,直到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新行动计划》,才把美育作为教育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报告称:“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近年来语文美育研究状况如下:

2.1语文美育理论研究

主要著作有饶祖天的《中学语文与审美教育》、韦志成的《语文美育导编》、曹明海的《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这几本著作理论性较强,系统运用美学和美育理论阐释语文教育中的审美规律,探讨使语文教育活动达到美的境界,对语文美育具有建构性作用。

2.2语文美育操作性研究

主要论著有宋其蕤的《语文教学美学论》、蒋念祖的《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等。这些著作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及审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注重语文美育操作性,

2.3特色化实践性理论研究

比较有个人特色的实践性理论有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上海程红兵的“人格化教育”,广东鲁澄南的“审美教学”等。这些理论具有系统化和现实操作性,同时也显现了教师个人美育理念和美育特色。

2.4“语文味研究”

“语文味研究”是近年来深圳语文界一大热门话题,主要文章有《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味的理论构想》、《“语文味”:离我们有多远》。此类文章应用美育的基本原理对语文味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是语文美育研究的新的切入,富有启迪性。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7.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6.

美国教育论文篇9

面对中国伟大的美术文明与现代阵容庞大、发展迅速的中国美术教育现状,对我国美术教育史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必要、非常紧迫的任务。从我国师范美术教育来说,按照2005年“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美术教育史作为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开设,但目前最缺的是教材和相应的研究资料。另外从阵容庞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来看,他们职前教育就缺乏这门必要的知识。教师工作中要进行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思考问题是不能缺乏教育史知识平台的。古今中外教育史中蕴含着先贤宝贵的经验,有着深厚精辟的理论,体现着美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是他们思考发展和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知识资源。

我国美术教育史涉及美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各个层面,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史蕴含着美术兴邦的历史经验。通过展现美术教育的历史,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华美术多方位的总体认识,对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第一,能为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思考依据。第二,是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必要因素。

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史要在深入挖掘和大量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美术教育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过程,探讨美术教育的产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展现我国美术教育走过的辉煌历程。我国美术教育史不仅要勾勒出我国美术教育的总体发展面貌,并要史论结合,概括出各个时代的特点,找出规律性和特殊性。美术教育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研究各时期的美术教育现象、教育形式与教育思想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关系。紧密联系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并广泛吸收学术界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作出在宏观上把握教育思潮流向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教育制度、教育经验进行剖析和梳理。美术教育史研究紧密联系着历史学、社会学、美术史、美术学等,美术教育史研究要思路开阔,在综合其他学科史学研究的成果上建立新的美术教育考证方法,借鉴教育史研究的一切具有科学意义的成果和方法,博采众长,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研究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

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谈到美术,我们可能会想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或者现代人说的艺术设计)。谈到美术教育,我们可能会想到美术本体的传承教育,这显然是不全面的。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属于造型艺术的现象,其实也都属于美术现象。这些美术现象是劳动者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体现着他们的情感、理想、审美和造型观念,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典型的美术文化特征。那些被称作“美术”的作品,发展中既有明显的承传性,又在不断地翻新。这些美术在民间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属于美术教育的范畴,美术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特殊而意义重大的。

不同的美术教育形式对应不同的社会阶层,一般来说美术教育史研究包括三大类:一是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在传统中的主要教育方式是: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图样临习等。在现代社会“专业美术教育”一般在学校实施,如美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各类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科。这种教育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教育目的是美术文化本体的传承与发展,最终指向是以创造的产品为社会提供精神的与物态的艺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人文美术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是:作品认知、社会活动与信息接受等方面中的教育,主要指为教化国民素质而言。在现代社会的“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一般指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教育目的是公民素质教育。三是社会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包括家庭与社会生活、活动等方面的美术现象对人的影响与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有家庭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筑、影视、网络、工业产品、宗教美术、政治美术、商业美术;生活活动的器具、婚丧嫁娶与礼仪活动中美术参与的运用等。这些美术文化随时随地对公民起着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国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现代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数千年的发展,使中国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传统哲学文化,其内容丰富,洞悉透彻,是中华文明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今,人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说法:传统哲学过于局限、迂腐,现展需要新的哲学理论指导。诚然,传统哲学中存在部分滞后的观点,但是诸如“诚、义、礼、信”“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仍然具备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传统哲学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能够及时纠正社会快节奏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和谐相处、平等交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所要讨论的美术教育,主要是现代美术教育,受现代文明的滋养,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哲学就无法参与到现代美术教育活动中呢?答案是否定的。近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马丁•海德格尔最早给出了时间的优先级定位,否定了普遍认为的“现代”优于“过去”和“未来”,即“重在当下”的看法。海德格尔认为,历史和现在是一个整体,并无明显的界限,“现在”不可能离开“过去”和“未来”而单独存在。这一观点被他的弟子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进一步发扬光大。伽达默尔强调了时间的相关性,表示现代视域与传统视域是互相融合的,离开传统视域,现代视域在严格意义上不再完整。所以,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笔者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理论研究需要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带来深刻而丰富的启发。

一、和而不同——坚持真我与海纳百川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诠释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特征,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和”起源于西周晚期,经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继承后,发展成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孔子主张的“和”是和谐统一,承认事物间的不同,在积极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存在“不同”的“和”。同时,“和”也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原则的约束,无根无据、不加审核的迁就与苟同是不可取的。在孔子看来,人之高尚取决于这个人能否坚定自己正确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吸收和摒弃他人的各种想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同一、统一、相加与附和。所以,“和”的灵魂显而易见,就是批判、创新。若要实现“和”,必须以“勿意、勿必、勿固、勿我”的原则要求自己,即不以个人的妄自猜测来看待问题,不要将主观看法强加到客观事件上,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因为这个看法是自己的就不肯妥协。孔子认为,主观臆测和固执己见是错误的,同时也不应该淹没自我和任意妥协,“和而不同”意味着虚怀若谷和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孔子对于弟子的区别看待可以说明上述观点,他欣赏能够举一反三、积极思考的子夏,谓之“起予者商也!始可言《诗》矣”;而对言听计从、乖巧懂事的颜回则颇有微词,评论道“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可以看出,孔子向往的“和”应该是“和而不流”,基于一定的原则坚持自我,同时积极吸纳其他思想和想法,取之精华、弃之糟粕,互相补进。这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成为那个时代孔子学说能够生存下来,并在后世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哲学也在交流中获得发展与繁荣。世界各国的现代美术教育都是以西方美术文化为基础的,尽管西方美术理论与实践存在明显的领先优势,但是孔子的“和而不同”告诫我们,以完全的拿来主义来处理外国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不科学的。整体性的选择也许在短时间内适用,但必然会影响到未来的长远发展,无法形成中国特有的美术教育理论体系。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盲目模仿西方模式的现象比比皆是。而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不存在等值作用的因素,现代美术教育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简单代入西方体系,忽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将严重阻碍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笔者认为,“和而不同”应当成为美术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前提,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理论体系的目标,以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辅助,制定适合我国整体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策略。其实,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早就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危机日趋显露的时候。在上世纪80年代于巴黎召开的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人们就曾达成共识,认为21世纪人类的生存需要去借鉴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精髓的孔子思想无论是过去、现代和未来,都具备显著的历史穿透力,魅力尽显。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充分重视和善用“和而不同”,坚持自我,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去建设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二、一以贯之—结合美术教育实例探索现代美术教育规律

“一以贯之”是孔子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内容,其源于《卫灵公》的一段记载: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识之者也?”对曰“然,非与?”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文中出现的“一以贯之”的意思就是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子贡博学多才,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孔子为了使子贡不在知识表层过多的停留,教导他深入学习,发现本质的道理。孔子所言的“一”可以认为是某一类具有一般规律的事物或现象,“一”需要长期累积,不断实践才能得到,离开万物、绝对抽象的“一”是不存在的。因而“一以贯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此同时,对于事物的一般规律,中国传统哲学的另一大派系——老子哲学思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老子强调“知常”,也就是探索物质的本质规律,这对事物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有着内在的必要性。将“一以贯之”运用到美术教育研究中,就是要求美术教育者结合丰富的美术教育实例,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发掘美术教育现象的“一”,既包括本土美术文化的发掘,同时又涵盖外国美术教育经验的学习,找寻普遍的规律,一以贯之。当前,我国美术教育正处于瓶颈期,一方面,扩招导致学习美术的人数激增,高校相继开设美术专业来培养美术人才;另一方面,教学理念的滞后与体系的不科学使高校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美术人才,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美术与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此,作为美术教育者,需要一以贯之,只有找到美术教育理论的一般规律,才能做出合理的调整。首先,要平等看待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美术教育文化,积极学习、借鉴丰富的美术教育现象、思想和解决方案,尤其是掌握亚洲其他国家的美术教育信息。其次,要开展对于本国美术教育及文化的研究,本土文化会从各个方面给予最贴合国情的发展启示,结合现象探索美术教育理论的一般规律,这就是“一以贯之”的现代意义。

三、执两用中——辩证看待多元美术教育理论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客观事实的叙述和实践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融合辩证思维,辩证看待事物使美术教育具有真正的内涵。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包含两种含义:第一,抓住两端的核心,知道分别相反的极端;第二,去除两个相反的极端,代之采用中间部分,也就是“中庸之道”的“中”,意味着最优方案,而不是调和极端选其“中”。“用中”彰显了孔子对于辩证思维的理解,示人以事物的完整面,是一种求平衡、求自然、求和谐的整体性思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矛盾。对于现代美术教育的方法论研究而言,“执两用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相对完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美术教育的主要模仿对象,直至今日,仍然有明显的影响,很多高校选择沿用西方美术教育方法论中的描述法、历史法和因素法就是绝佳的例证。西式教学既有科学的理性主义,也有反对科学的非理性主义;既有传统的描述法,又有现代的系统法,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吸收这些“舶来品”不当引起的。孔子哲学的“执两用中”告诉我们,不能草率地接受或否定,应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辩证批判的方法看待美术教育的各种理论,去除极端,择其优而用之。关于辩证思维,老子同样有所涉及,“反者道之动”就是老子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指事物的对立性不是绝对的,而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转变至相反的一面。“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受到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我国美术教育缺乏适当的理论指导,而更加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过于重视片面发展,根据“反者道之动”的说法,很有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导致美术毕业生出现只知理论知识,不善实践或者不谙美术基础的情况,难以满足社会提出的综合性要求。所以无论如何,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以系统辩证的方法看待美术教育,针对不断变化的外界因素,吸纳创新方是良药。结语综上所述,现代美术教育主要还是依赖于现代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哲学毫无作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实践和丰富,其中的一些思想和理论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所以,要想构建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理论体系,仍然需要借助于前人的智慧,做到“和而不同”“一以贯之”和“执两用中”,从而让传统哲学文化在现代美术教育领域重现光辉。

参考文献:

[1]郑勤砚.中国传统哲学与美术教育的理论建设[J].艺术教育,2008(2).

[2]李觉辉.论中西方哲学观念下各自的美术生态[J].美术大观,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