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08-10 08:52:04

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境与对策

摘要:大学生法制教育作为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增长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而我国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境。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索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顺利实现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对策

高等学校承担着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既是职责所在,又能提高教育的效果。随着法治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和推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而且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也遇到一些困境。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困境

(一)陈旧的法制教育理念。第一,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大学生法治教育没有独立地位,而是从属于道德教育。虽然两者都属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范畴,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道德教育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难以达到法治教育预期的效果和目标。第二,高校对法治教育的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法律教学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法律教研室,法律师资队伍紧缺,教育观念陈旧,甚至有些老师自身都不重视法制教育课。(二)单一的法制教育手段。对我国大部分高校来说,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填鸭式”教育。各高校开展的《法律基础》课程,学期短,内容繁杂,大部分老师都是照本宣科,简单的对知识的堆积和罗列,不与学生互动,而是被动的让他们接受。对学生来说,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都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考过了就丢,这样很难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三)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够。第一、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还有待优化,其实许多高校的法律老师都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法律素养也不高。第二,法制教育类别科目过于单调,内容设置不丰富,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三,法制教育课安排不合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大一期间开课,不能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开设的法制课要遵循法制教育的基本规律。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一种培养大学生法律精神、提升法律素质的法治理念教育,仅仅依托传统的课堂说教是不够的。现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一)强化法律观念。法学课和法制知识讲座是高校向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的基本形式,既能培养他们敢于维权的意识,又能提升他们对犯罪的免疫力。要想使大学生自觉养成法律意识,熟练掌握法律技巧,仅通过《法律基础》这一门课是不够的,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习期间,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二者有机统一,使大学生无论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能用得上法律知识,做到守法、护法和用法。(二)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就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而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大学生产生的疑惑,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整合,采取专题式教学,对他们从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法治教育,从而增强法制教学的实效性。其次,从法制教学的形式来说,案例教学法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以及模拟法庭等方式,既能提高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三)提升师资配置。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必须由优秀的教师队伍来任教,他们不仅接受过正规培训,拥有一定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就我国大部分高校来说,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由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承担的现状仍没有改变,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法律专业知识方面培训或深造与进修,提高其法律素养,进而提升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引进法律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法制教育课。

三、结语

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更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在新时期,为适应依法治国新形势需要,高校优化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法制教育思维,为大学生法制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切实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他们的法律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于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2]徐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3]吴涛,邹洪伟.强化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

作者:王爱锋 单位: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