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5篇

时间:2022-02-28 08:00:59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5篇

第一篇

一、石油高校概述

1.石油高校专业设置情况从专业设置看,石油高校石油特色鲜明,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石油高校本科专业为例,研究的5所石油高校工科专业占比均在50%以上,总体近60%,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科专业占比更是达到了73.91%。从教育层次和毕业生规模看,研究的石油高校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5所石油高校中仅西南石油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招收专科生。2015届毕业生中,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6000余人,专科生2600余人,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毕业生多于本科生,这也侧面反映了当前石油高校以培养石油石化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2.石油高校毕业生性别结构从性别结构看,石油高校毕业生男女比例差距相对较大,本科生、研究生男女比分别为1.95:1、1.64:1。

二、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学术界就女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已经取得比较丰硕的成果,以“女大学生就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有近七万个相关研究,从时间看,2007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章发表数量急剧增长,占到总数的86%,基本与整体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成正比关系;从研究内容看,相关研究论文中“就业难”、“歧视”、“心理问题”等关键词出现频数较高,这也反映出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有着共性和特殊性。关于理工科院校,尤其是具有行业特征(如石油石化行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等)的理工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存在着诸多特殊性,然而相关文章却少之又少,这恰好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前期调研相关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就业率低和就业质量差,主要原因集中在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和社会性别歧视)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就业观、就业心理素质差、自身综合素质问题等)。客观因素方面,从性别视角探索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为主体研究方向,如2011年张抗私、盈帅在“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搜寻研究”一文中,通过构建Logistic多元排序模型对全国63所大学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性别在女大学生就业搜寻过程中起着负面作用,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能力等建议。主观因素方面,针对女大学生就业观方面研究较多,如2011年李慧在“当代女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研究”硕士论文中指出,当代女大学生在就业观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诸如个人的价值取向较强、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信心不足、心理脆弱、存在依赖思想等。针对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2011年谭刚、杨建莺等在“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了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业指导教育的系统化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五点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另外,女大学生创业现状和就业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2009年孙国翠在“女性创业现状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论文中,指出创业应成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拓宽思路,加强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创业意识,积累创业资本,并积极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将来创业奠定基础。2011年赵波在“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理工科的女大学生呈现出自卑、依赖、焦虑、盲从和求实惠等心理问题、加强社会调控、制度调控、教育调控以及心理调控和自我调控,可以有效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问题。石油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的直接研究几乎空白,主要依托各石油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但缺乏整体、量化、系统的数据分析,相关研究也较少有针对性的关注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三、石油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石油高校采取积极措施,2015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除东北石油大学外,其他石油高校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率相对较高,研究生就业率为90.21%,本科生就业率为88.20%,专科生就业率为82.25%。1.石油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总体情况按照性别结构看,总体而言,男女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有一定差距,2015届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为90.01%,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为84.60%;按照学历层次看,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男女就业率差额达到7%左右,女性专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男性4个百分点,这与女性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低关系密切。图1石油高校2015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统计2.石油高校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石油巨头(简称四大油)一直以来是石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想归宿,毕业生面向四大油就业也是石油高校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2015届毕业生面向四大油就业总数616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4.19%。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业458人,占10.5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就业33人,占0.7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内就业117人,占2.69%;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业8人,占0.18%。2015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进入四大油就业比例为9.35%,较之男生的16.76%,男女大学生在就业质量上有较大差距。图2石油高校2015届毕业生面向四大油就业情况统计由此可见,在全国经济持续下行、石油石化行业用人需求锐减、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下,石油高校面临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尤其是女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通过对西安石油大学等5所石油高校就业数据调查统计,实证了女大学生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均与男大学生有一定差距,石油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开拓就业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抗私,盈帅.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搜寻研究——基于63所高校的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01):94-101+112.

[2]李慧.当代女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3]谭刚,杨建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06):92-93.

[4]孙国翠.女性创业现状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06):55-58.

[5]赵波.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133-134.

作者:刘晓阳 张建高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第二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化改革水平越来越高,国家加大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为相关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提供合理性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就业创业;创业指导;大学生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高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相关部门就要加大重视力度,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现状

1.各种政策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目前,国家的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主要由政府颁布。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创业难度高,通过政府调控的方式能缓解就业压力。具体来看,主要分为国家的和地方的两种措施。国家层面,主要包含国务院和教育部,除此之外还有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等。从地方的角度看,主要有各个省自己制定的相关政策,通过和本省内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局部上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我国教育部制定了相关政策,从宏观上指导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各个省份也制定了相关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2.创建各种平台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通过一些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平台,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创业。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种平台不仅有全国范围内的,还有各个省份范围内的。前者主要是指一些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等,它们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者主要是地方性的人力资源部门建设的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必要的帮助。除此之外,我国一些高校为了更好地贴近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建立了相关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开设相关的课程等。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意义认识不够。对大学生来说,由于社会发展,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其就业和创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尽管国家层面上已经加大了重视力度,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和学校忽视这一点。这样一来,学校领导和地方性领导的教育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需要。从社会的角度看,很难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和创业难度。2.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体制不健全。目前,指导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教育体系存在不足,具体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师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力度,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不能较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其次,一些高校在进行相关的指导时没有和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很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再次,一些高校在考核时体系不合理,较难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能力。3.缺少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平台。现在,尽管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帮助大学生就业毕业的平台,但是其本身暴露出一些缺陷。具体来看,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平台的开放程度不高,不能面向全体大学生发挥作用;再次,一些平台过分重视理论,没有重视实践工作的开展,一些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和创业园区较难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4.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保障体制不完善保障体系不到位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动力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缺乏保障金,大学生即使有良好的创业计划,也会停滞;再次,由于缺乏完善的保障措施,大学生参与就业和创业时会望而却步。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对策

1.清楚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意义和价值。高校要想完善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意识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做好思想工作。大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很难意识到就业创业的形式,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大学教师要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价值。政府要发挥相关的作用,做好调控工作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2.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体系不合理,所以高校要培养更加专业的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相关部门要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学校、学历、学生能力的不同,做出相关调整。高校要科学地设置教学课程,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地开展。3.创建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要求的实践平台。判断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实践平台是否有效,要从数量和质量等多个角度出发。高校可以建设多个可以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创业平台,发挥其作用,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创业。4.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保障体制。要想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有序展开,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水平,相关部门要保障资金到位,学校和多方合作,帮助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通过多种保障制度的完善,帮助大学生理性就业创业。

四、结束语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做好保障措施,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5

[2]赵莹.大类招生知多少[J].高校招生,2017

作者:吉晶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第三篇

【摘要】就业乃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2015年达到749万人,2016年达到765万,2017年毕业生总数预计达到795万,增量与增幅均超过往年。由于各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常态,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应该“何去何从”?

一、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供需矛盾,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供给侧方面,虽然大学生就业人数多,但是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自身具备的能力与市场用人单位需求不相符,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其次,在需求侧方面,目前我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阶段,进入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后的产业需要的是高新技术人才,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自身具备的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岗位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力供不应求。(二)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各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跟上市场化发展的步伐,其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完全不能达到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技术、能力等要求,于是也就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同时,某些专业的设置趋同化,导致同类型人才过剩并且在人才市场上处于供大于求的劣势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一些高校仍然沿用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而实践能力极差,缺乏应用的动手能力。这些明显的缺点均无形中给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障碍。[1](三)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自身好高骛远,对自我缺乏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高估自己能力。然而其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与职业素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比如:工作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够过硬、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等问题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不能遵循市场规律,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合理定位自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想愿从基层做起,却对薪资的要求和岗位的要求比较高,从而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选择。[2]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各高校应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优化专业设置。各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机构,应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要在专业设置上了解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同时,要打通学科和专业的界线,更多地促进学科和专业的融合、交叉。首都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锐曾谈到,高校的生涯教育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兴趣和价值观的引领放在一起。“而其中,很多都是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期待,比如要求他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包括大学生征兵等等,其实都是在帮助学生,不仅要探索自己的兴趣,而且要有这种价值观的引领,这是高校的重要的使命。”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高校应该尽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高校可以和一些企业建立反馈机制,高校可以通过企业的反馈与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培养专业人才,从而适应社会需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企业也不再面临人才稀缺的“困境”,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各政府部门及各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大众创业以及万众创新的大趋势下,高校应该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能够为国家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一举多得,因此各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各政府部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提供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的支持,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三)大学生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当今变幻莫测的高科技时代,首先应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不变应万变,方能在就业竞争中致胜。高校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与社会衔接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生要把握好高校教育阶段的大好学习时光,为在初入社会不至于那么迷茫、手足无措做好充足准备。唯有提高自身素质才是关键。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时刻关注社会的形势变化,使自身本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其次,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培养正确的就业观。从基层锻炼自己,吃苦耐劳,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为以后更好的职业道路做好铺垫。最后,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魏驿骁.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145.

[2]黎芳芳.浅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6:17.

[3]鲁宇红.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南方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41.

作者:田慧婷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四篇

一、调研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针对本项目内容,设计出相应的问卷,通过对来自不同专业、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高校的2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得出其对于雄安新区的基本态度。(二)访谈法。通过对雄安新区居民、新区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对普通河北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了解自新区成立以来雄安新区的发展现状、雄安新区的大致规划以及河北籍在校大学生对于毕业后流向的深层意愿。(三)实地调研法。通过对雄安新区的实地考察,全面地了解雄安新区目前的发展水平,了解其基本状况。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河北籍在校大学生态度。河北籍在校大学生对于雄安新区的成立的关注程度高,并且大部分人愿意毕业后来到雄安新区发展。问卷结果显示,在是否支持建立雄安新区方面,39.47%的调查对象对于雄安新区的建立表示非常支持,32.02%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支持。关于是否看好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31.14%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看好,42.54%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看好。有60.53%的调查对象表示毕业后会考虑来到雄安新区发展,29.82%的调查对象表示视政策情况而定,表示坚决不会来到雄安新区发展的仅有不到10%。(二)态度差异。笔者认为,拥有不同的自身基本条件的大学生对于毕业后到雄安新区发展的态度存在差异,因此作出以下三个假设。假设1: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在雄安新区发展。根据表1总体来讲,存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毕业后会到雄安新区发展,二者呈反相关,假设成立。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往往更有能力留在发达地区,因此不愿意来到一个前途未知的地区发展。假设2:长期生活在发展程度高的城市的学生更不愿意在雄安新区发展。由表2可知,存在生活于发展程度越图1年级与是否考虑就业于雄安新区交叉分析折线图高的地区的学生与是否愿意到雄安新区发展呈反相关关系,假设成立。由于长期生活在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实力、社会资本均较高于长期生活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学生,这也使得他们更不愿意去一个有待开发的地区发展。除此之外,其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也使得生活在发展程度高的地区的学生难以适应雄安新区目前的落后的现状。假设3:年级越高越不倾向于到雄安新区发展。图1结果表明,年级越高越不考虑来雄安新区发展,假设成立。由于雄安新区目前的不确定性过多,因此年级越高的学生对雄安新区的担忧越多,而年级低的学生由于还有更多的时间才迎来毕业与找工作,因此更有时间等待雄安新区,表现出更多的耐心。

三、新区发展及政策现状

通过对雄安新区的实地考察及访谈情况,从公布要建设雄安新区到现在,雄安新区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关具体政策,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耕地面积仍然占据主体,城市总体缺乏规划,消费水平低,道路建设不完善,建筑水平落后,住房仍存在高楼小区与农村宅院并存的状况,对外交通方面,白洋淀火车站规模小,客流量少,雄安新区整体距离规划目标仍有很大距离。在人才引进方面,雄安新区的定位是面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目标为顶尖人才,目前并没有单独对河北籍大学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于河北籍人才来说,由于父母压力,以及传统思想中“父母在,不远游”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被要求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此时雄安新区的成立,使得河北籍大学生多了一种选择,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心,河北籍的大学生对于初期的雄安新区呈现出更多的期待,更愿意回到家乡为雄安新区的建设出力,并且相较于外地人才更容易长久地留在雄安新区,有利于雄安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结语

以雄安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人才引进一定会面临许多阻碍,而河北籍大学生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学生更愿意回到雄安新区发展。因此,在雄安新区建设初期,政府应着重对河北籍大学生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从河北籍人才引进入手,待雄安新区建设前途更加明朗时,再逐步面向全球,引进高端人才,推动雄安新区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振宇.雄安新区与京、津、冀的关系及合作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2]陈跃,杨玳梧,陈浩明,曾耿涛,刘俊坚.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J].人才资源开发,2016(02).

作者:刘嘉煜 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第五篇

一、前言

我们通过分析及总结当前国内外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看出,要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需要我们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将二者进行深入的融合,以此走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合作之路,这也是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深入领会并积极贯彻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高职教学改革方面的思路,这也会为我们的教育及就业改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宏观指导。

二、校企融合模式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构建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前就业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促进企业主动参与到高校的课程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等的制订工作中,同时,在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出现企业参与的身影,只有如此,方能提升高校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及针对性[1]。我们借助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将学校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的产业活动有效衔接起来,并根据人才市场实时的需求变化来有针对性地完善及丰富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制订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企业可以将内部优秀的管理人才及技术工人派到高校进行讲课活动,而讲课的内容则主要是围绕当前产业发展情况、市场需求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予以展开,以此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水平及就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的优秀教师也能够深入企业中,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以此提高企业员工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促使其能够将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此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能力,加强各方之间的联系,进而为日后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并着力建立该合作模式下的“前就业机制”,此举主要是保证高校毕业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职业知识,还能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以此96确保其顺利的就业[2]。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高校毕业生首先能够全面掌握其本专业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相关知识不仅包括其在课本中所学到的专业的知识,还涵盖其他的技术性及商业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很多不是来自书本,其主要是来源于以往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同时,需要提升毕业生职业化的能力,即毕业生为了实现自身在工作方面的目标,而需要具备的诸如社交与协调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创新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知识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毕业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产过程中逐步获得,所以,高校与企业必须精诚合作,方能达到这一效果。此外,需要培养高校毕业生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众所周知,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自身的盈利,所以其对下属的员工也会有特别高的要求,高校学生需要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努力培养自身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这些职业素养都是企业对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可以通过彼此的努力,经过培养来获得的。(二)“带薪实习”的“准就业机制”“带薪实习”,又被称为“合作教育”,这是20世纪初期由美国的知名学者施奈德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采用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将高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工作及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当前,这一模式在国外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国内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11年,我们对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在“带薪实习”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学校现有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职工四千多人,而在这四千多人中,竟然有三千多人参与“带薪实习”[3]。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该学校能够在这一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归因于其设置了专门致力于推动该活动开展的职业服务中心,并在该中心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教育及培养模式。通过该模式,企业不仅能够获得与高校等教育机构的连接桥梁,在这一过程中还宣传了自身的企业文化,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通过这一模式,招聘到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其以后的职业选择及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所以,高校在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的时候,会格外重视其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并试图根据产业具体的发展需求,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整合现在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使市场与成果做到良好的对接[4],并以此实现资源共享。该模式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交替互动,并将其有效结合,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其理论与实践水平,为其今后的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校企合作”的“完全就业机制”我们通过分析总结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带薪实习”的经验,可以发现,虽然有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进入自己当初“带薪实习”的单位,但与之对应的是,大多数学生仍然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只有在学校里成绩表现突出的学生,而且经过相关专业及技能考核合格以后的,方能进入“带薪实习”单位工作。所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专业人才数量的增加,我们只有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用人单位纳贤困难的矛盾。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前就业及准就业机制,还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全化的就业机制。1.构建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下,以高校作为主要平台的就业培训机制。在通常情况下,当前高校所举办的就业培训,多是采用大班式的培训教学方式,而这种培训课堂一般是不限专业及学历,而所培训的内容基本上是涵盖了怎样制作简历、怎样应对面试,或者是探索一些科学有效的求职途径等。而这些内容根本无法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当前所研究的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下所提供的就业培训,会产生更好的效果。由于企业中高级的管理人员07及技术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所以其在进行培训授课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凭着自身的经验,并结合目前市场中人才的供需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针对高校毕业生比较关心的行业发展前景、职业规划、求职心态及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与高校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交流活动,能够为其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并能为其提供若干工作经验。所以,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下,建立健全以高校为主要平台的就业培训机制,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2.我们需要构建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下,以高校为主要平台的岗前培训机制。高校毕业生在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会由于缺乏有关职业技能及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在其工作初期会呈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无法快速地融入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迟迟无法发挥自身的特点及优势,所以其在很长时间内会呈现出相对不稳定的状态。这样不但会引起企业相关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引起其自身利益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强化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建立健全该模式下以高校为主体的就业培训,还要构建在该模式下以企业为主体的岗前培训。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会在培训活动结束以后,对参与培训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考核,而这种考核活动是由企业自主组织的,不受学校的干涉与控制,但是企业需要将考核的结果告知学校,以此根据相关的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修正及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对于考核合格的学生,会与其签订就业协议书,若考核结果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其进行重新培训及考核,并根据再次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对其予以录用。同时,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相关的企业若没有就业机会时,需要积极将符合要求的学生推荐到其他的单位,为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倡导的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下的完全化的就业机制,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同时具备灵活性及开放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增强高校毕业生对于从业的适应性,并以此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最大限度地确保就业环境的总体稳定。

三、校企融合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机制的保障措施

(一)利益机制:实现多方共赢众所周知,高校与企业在实现合作的过程中,均是相应的利益主体,所以这也是其能够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基础。双方合作是否深入与稳定,主要在于其在合作时能否获得预期的回报,这也需要我们精准把握其中的利益均衡点。此外,我们在促进其合作的过程中,需要贯彻执行谁参与谁主导的原则,同时,为了保证其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利益,需要确保这一合作机制具备非常强的可行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现有的高职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1.结合企业现有的岗位配置及实际的用人需求,在此基础上,适度调整及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并以此打造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课程体系。2.改变原有的高校教育模式,并适度增加高校教学的弹性,并结合企业具体的生产活动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诸如我们可以开展企业现场教学,或者是在工作闲暇之时安排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家讲座的方式,来丰富培训活动。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以适应企业生产实践为核心,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到与时俱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更新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的知识理论体系,并帮助其解决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同时,高校的教师也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承接合作企业的业务及项目,并以此帮助其进行专业课题的研究。(二)参考机制:强化多方参与,实现资源共用目前,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需要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机制,主要应该17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1.建立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需要涵盖行业内知名的研究学者、相关企业的负责人、高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由委员会负责制订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据此制定课程设置标准及教学形式。2.高校和企业的相关人员在彼此的单位兼职。例如,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兼职高校的客座教授,具体参与高校学生的实践培训课程;而学校的教师骨干也可以入驻企业,在一些相关的技术部门担任技术顾问等职务。3.实行有偿回报制度。相关的科研院校可以根据来此兼职的专家以及技术师傅教学任务、工作时间的差异,来对其支付金额不同的薪金,以此回报其付出。4.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引入在企业工作过的员工。我们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将符合高校教师从业条件的企业员工纳入高校教师队伍中,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工作过的经验与优势,完善高校现有的教师体系,构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5.落实退休高级技工返聘制度,借助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定期为学生开展专业讲座,充分发挥其余热。(三)约束机制:健全合作机制,并强化监管措施众所周知,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才能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也才能以此保证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首先,落实权责分配,明确各方彼此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监管。其次,学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强化教学质量,并加大对教学工作量、教学安排效果等的考核。并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对质量的监控,确保相互之间合作的平稳、有序运行。此外,还需要强化对彼此的道德约束,加强道德教育,高校也应该切实维护企业的利益,将其作为今后学科建设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伙伴。实习的学生也需要积极融入企业中,深刻领悟企业的文化,并严格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四)保障机制:坚决贯彻执行政府政策,并以此为工作纲领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统领作用,加大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支持力度,并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深化人事改革,创新人才聘用机制,广纳贤才,最终打造开放式的用人机制;政府应该加大对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等的扶持,并积极为这种合作模式搭建相应的宣传及展示平台,以此形成校企联动、运作规范、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5]。

参考文献:

[1]芮秀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就业机制”的构成及完善[J].江苏高教,2012(5):110-111.

[2]谢小青.构建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性运行机制[J].财政研究,2008(10):61-63.

[3]张炼,等.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校企从“合作”走向“融合”———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模式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5(7):92-95.

[4]张耀,倪勇,任聪敏.基于产业聚集区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6-99.

[5]王恒良.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34-139.

作者:杨刚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