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探索

时间:2022-12-05 10:59:38

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探索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与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载体。学校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卫生类高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探索实践,建立以“未病先防”为特色的教育机制,进行“三因制宜”为核心的育人实践,建立“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班主任工作机制,进行“五行理论”为核心的中医药特色德育教育,将中医药文化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创新探索卫生类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文化;班级管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培养传承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等医药专业人才,传承、创新、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要严格遵循我国国情和教育的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药知识的传承规律,研究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职卫生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卫生类高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可行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是医学文化的一部分,医学文化沉淀的人道主义、仁爱精神、公益思想、博容理念,中医药文化也深刻体现。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这是中华医道的本质所在。当前,我国进入文化多元时期,各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政治观、思想观和价值观。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管理又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建设项目,它涉及到学生思想教育、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组织、就业指导、人际关系协调,以及班风、学风建设等问题。班级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与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载体。因此,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文化的优秀资源,正确引导当代卫生高职学生树立符合其职业特点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中医药文化蕴含着极具价值的人文知识和哲学思想,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资源。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以人为本,相关基本理论有五行学说、经络、病因病机等,将中医药学这些理论和方法与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值得很好地研究与运用。

二、建立以“未病先防”为特色的教育机制

中医有“治未病”理论,即在疾病未发前做好预防工作,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与转变。把此观点应用于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尝试以“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为指导思想,开展校园内外系列安全教育工作。如,加强班集体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班级应急预案的建设工作,促进班集体的安全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重视进行宿舍和教室消防疏散演习;每班设置安全员,平时注意收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做好“防患于未燃”;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着眼于预防,以“治未病”思想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修生养性之道,要注重平时的生活作息、饮食营养,调节情志,让学生明白中医理论中的病因病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医认为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发生盛衰变化决定着人们身体的病症轻重表现;如果由于致病因素影响,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就会形成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关注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学会重视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指导学生有健康的心态,采用各种体育锻炼形式增强人的正气,如太极拳、太极扇、跑步等。根据自然界气候变化不同,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起居有常、饮食节制、劳逸结合,引导班级学生相互监督、相互影响。

三、进行“三因制宜”为核心的育人实践

中医理论“三因制宜”的主要内容是,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个性体质、以及病人生活所处环境、季节气候等不同情况,制定与病人相适宜的个性治疗方法。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面对不同的学生或同一学生的不同阶段,也要因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相适宜的方法,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行为习惯等不同特点,全面观察学生的整体情况。如建立特殊学生档案,由班主任和班干部进行一对一的持续帮助,并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成立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都建立家长QQ群。学校设有“心灵氧吧”,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单独帮助。应当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活动。在春夏时期,气温由温渐热,阳气升发,学生宜动不宜静,此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广播操比赛、趣味运动会、参观药用植物园、去药品相关企业社会实践等。在此时期,学生行为较活泼,易冲动发脾气,因此在班级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校规校纪法制教育,做好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和预防工作。在秋冬时期,气候干燥,人体腠理致密,活动宜静不宜动,此时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如文艺演出、诗歌朗诵、书法绘画展览、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在此时期,学生行为内敛,易懒散抑郁,因此在班级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动态。

四、建立“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班主任工作机制

“四诊”望、闻、问、切是中医了解疾病的四种诊断方法,根据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运用四诊诊法进行“辨证论治”,全面深入分析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进行全面掌握,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望”清其各方面的表现,“闻”透班级同学的评价,“问”明其所需,“切”准其思想脉搏,做到“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其行为动机,进而制定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教育措施,并根据处理效果随时修正,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和谐的班集体。“整体辨证,审查内外”,把重视整体病情与局部病变的这种相互关系,对应于班级管理中,即重视整个班级的风气与重点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从而达到对整个班级管理的效果。

五、进行“五行理论”为核心的中医药特色德育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已成为国人的人生信条。中医理论中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脏为“肺、肝、肾、心、脾”,我校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对应的德育教育“义、仁、智、礼、信”,由中医理论引申而出,不仅具有我校中医药特色,学生也易于理解和实践。金-肺-义,金象征着信念坚定,“义”提倡在学习实践中敢于追求真理;木-肝-仁,木象征着通达仁德,“仁”提倡学生时刻怀有同情心,以德服人;水-肾-智,肾五行属水,肾为先天之本,“智”提倡专业技术为本;火-心-礼,心五行属火,“礼”提倡从心而发,讲究礼仪;土-脾-信,脾五行属土,脾为后天之本,“信”提倡诚实可信为做人之本。总体形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你追我赶的评优活动,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卫生类高职学校班级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利用中医药文化加强卫生类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班级管理,不仅让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加强的了解,还增加了对中医药学相关知识系统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班主任老师通过将中医药文化和班级管理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与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紧密衔接,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医德伦理,培养学生传统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这种创新探索卫生类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让卫生类高职学生全面感受和实践应用中医药知识,提高了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更能在中医药文化环境中建立起来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熏陶中,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心理都得到健康成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敏,徐明元.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629-630.

[2]张继伟.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9):1192-1195.

[3]艾瑛,洪标祥,龚玉秀.浅谈中医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4):144.

[4]李秀杰.谈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8(16):22.

[5]李隽.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5(2):49-50.

作者:蒋 燕 周伟军 胡 晶 单位: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