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网络安全教育交互性产品研究

时间:2022-08-26 10:45:49

儿童网络安全教育交互性产品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就在人们陶醉于网络科技对于青少年开拓视野、学习成长的好处时,网络的“双刃剑”效应向青少年露出了狰狞的面目。面对缺乏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意识的青少年,网络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正在显露无疑。青少年正在遭受着不良的网络信息文化和网络安全因素潜移默化地侵袭。儿童网络安全教育迫在眉睫,而当下市场缺乏相关的产品设计。希望通过对当前有关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的交互性产品的研究,启发大众设计出更具有吸引力、互动性的产品,帮助儿童辨别网络信息,规避网络风险。

关键词:儿童教育;网络安全;交互产品;界面设计

1研究现状

1.1文献研究。在知网上以“儿童安全教育”为搜索词进行检索,从2005年到2019年共有一百多篇学术文章,主要集中在2015年、2016年和2018年。大部分是以儿童交通安全或是消防安全为研究点,也有少数涉及留守儿童安全的研究,而有关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的检索结果为零,国内没有相关的文献著作,说明大众忽视了对于儿童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1.2线上产品研究。目前市面上关于安全类的教育并不少,主要可分为健康安全、公共安全、日常生活安全、居家安全、灾害避险安全、网络安全,而网络安全教育是市面上比较缺失的。在权威性网上书城“亚马逊”“当当网”等网站搜索关于儿童安全问题的启蒙读物或是幼教类书籍,有7本是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不过销量偏低,这个结果比文献研究稍好,人们只是缺乏更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反观销量较好书目的标题都是类似于“儿童教育”这种宽泛的,家长期待一本书里能够囊括所有知识,不过往往结果都是事与愿违。随着网络低龄化程度加深,网络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要。有关网络安全教育类的APP在中国国内市场呈现空白状态,即便是像“宝宝巴士”这类覆盖面较广的幼儿启蒙类APP,也并没有涉及这一领域。视频案例比较少,普遍问题是多为针对青少年人群。以警察、教师为讲授者,以授课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能干什么,很少涉及这件事情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能规避后果的解决方法。现今许多学龄前儿童也开始使用网络,而这种讲授式教学难以吸引其注意力,需要设计出一款适应低龄人群且具有吸引力、互动性的交互产品。

2儿童教育类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2.1把产品拟人化带入交互界面设计。设计师往往会将一些拟人化元素运用到儿童教育类产品中,它们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在情感方面,拟人化形象更亲近儿童,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及不安情绪。在认知方面,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泛灵论”认知特征,在儿童的世界里,动植物都是拥有生命的,他们很容易对之付出情感。然而,在进行拟人化设计时,应注意与现实场景相符合,尽可能保留原本的特色,以免对孩子的认知造成误解。2.2把生活情景引入交互界面设计。儿童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会放低戒备心,更愿意接触,而对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会产生困惑,因此,在交互界面中设置常见的人物或场景,能让儿童产生共鸣,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将来自儿童现实生活的元素运用到界面设计中,选择孩子经常遇见的人、经常学习的地方,比如教师、学校、父母和家庭等。在场景设计中,可以放入小朋友们熟悉的课堂、操场、图书馆等,模拟课堂场景,在一节课结束之后,进入娱乐环节。采取奖励的方法,在学习任务完成后给予积分奖励。这种做法有益于引导孩子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应用于产品界面的操作中,也有益于提升交互界面的亲近感,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使用交互产品。2.3从儿童角度出发设计交互界面。想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需要人们了解儿童、理解儿童,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模拟儿童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做到“将心比心”。要尽量符合儿童的使用习惯,比如,在产品的音效上使用童声配音。考虑到儿童用户的特殊性,需要了解用户当前的学习状态,可以在进入APP前设置几道小测试,收集用户信息。由于用户的学习进度是根据其所建立的信息库所决定的,因此个性化定制能让用户更有效地使用产品。从儿童的角度思考,意味着设计师要找到儿童所忽略的方面,弥补儿童认知缺失之处。例如,在长时间用眼过程中,儿童会忽略自己的视觉疲劳,因此设计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入转换界面来缓解疲劳。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也是对所创产品高要求的表现。对于孩子而言,衡量一款产品的标准之一是产品是否对其产生了有意义、有价值的影响。设计师应该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将丰富的知识带入到产品中去,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维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责任感的独立人格是一款优秀教育产品的价值取向。

3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类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3.1用户分析。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网过程中大量未成年人遭遇过不良信息的侵害,63.4%的未成年人遇到过广告推销信息,42.2%的未成年人遇到过骚扰信息。病毒、低俗语言和色情图片也侵蚀着未成年人的视界,分别占24.6%,21.3%和21.1%。50%的未成年人认为不良信息主要来源于广告、视频、游戏、搜索以及QQ个人空间,这些都成为了不良信息传播路径,分别占32.9%,30.3%,28.7%和23.0%。另外,网友的网络暴力也成为未成年人的遭遇之一。艾瑞咨询公司在2015年的《中国青少年及儿童互联网使用现状研究报告》指出,多于56%的儿童5岁前开始使用网络,且一线城市的孩子占比多于二线城市。从上网设备来看,孩子最初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伴随成长需求的变化,9岁以后手机使用比例上升,电脑拥有功能丰富的优点,逐渐成为主要上网设备。从设备管理手段看,3~8岁儿童自控力弱,常用家人的设备上网;9~15岁青少年及儿童大多数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从各年龄段孩子需求来看,3~8岁青少年及儿童的上网需求主要是玩游戏和看视频。由于他们使用的上网设备主要是手机或平板电脑,家长们的担忧在于儿童上网内容和控制上网时间;从9岁开始,学习方面的需求增多,如搜索相关功课的资料、做作业等;等到进入初中(12岁开始),社交成为最大的需求。那么在这一阶段,手机、电脑成为主要上网设备,家长的忧虑在于网络交友及网络不良信息。据此,可以得到一个用户模型:男性,12岁儿童,居住在一线城市,拥有自己的手机,上网场所是学校及家里,上网主要原因是学习、玩游戏、聊天。可能接触到的不良信息及其概率由大到小分别为色情淫秽信息、盗号、盗窃密码、消费欺诈、欺凌辱骂,诱拐、暴力信息。接触到这些信息的途径为视频、游戏、搜索、QQ个人空间等。3.2产品分析。目前有关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的产品以视频为主,而视频又分为4种类型,具体如图1~图4所示。真人讲授型。优点:案例式教育。缺点:讲授型,画面简单,真人出现在画面中会给孩子带来正在上课的紧迫感,难以调动兴趣,无法吸引儿童。情景再现型。优点:案例式教育,卡通画面,更能将孩子带入情景,加深记忆。缺点:针对稍微大一点的人群比较有效,因为每一个案例持续时间很长,儿童可能丧失兴趣或难以理解。儿歌演绎型。优点:以歌曲的形式,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缺点:内容过于乐观,坏人的形象也进行了可爱化处理,可能会对儿童的认知造成误解,且没有教导孩子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数据科普型。优点:卡通纸片人使画面形式新颖。缺点:大量数据调查分析,较少篇幅涉及儿童不能做的事情,对儿以上4种视频类型风格都为纯粹的宣传片式,用户被动地用双眼接收信息,儿童很容易走神或失去兴趣。需要引入一种新的视频形式,即交互式视频,将单纯地通过视觉吸纳信息扩展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接收。交互性便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让观众步入到展示的情节里面,调动观众与视频互动的欲望与好奇心,整个交互式视频需要有用户的参与。3.3需求分析及创作要点。根据对用户及儿童使用网络时产生的风险分析,可以总结归纳出需要向儿童传授的有关网络安全四大重点内容,即色情、暴力、欺诈、欺凌,并从“是什么”“怎么做”等方面剖析问题,力图让儿童明白如果遇到此类事件,该如何处理,才能将对自身的伤害降到最低,即该交互式视频的八项功能需求,具体为遇到色情信息怎么办、传播色情信息的后果、遇到暴力不良信息怎么办、长期看暴力不良信息的后果、什么是网络诈骗、遇到网络欺诈的解决方法、什么是网络欺凌、遭遇网络欺凌的解决办法。交互式视频可围绕这八项功能需求展开,以生动的情节告诉孩子网络会带来哪些危害以及解决措施。为增强互动性,可在产品中设置引导性的简单问题,例如,伴随视频情节的展开,在每一个要点安排一两道题目,提供选项让孩子选择,调动孩子的思维能力,自己作出判断寻找答案。此外,由于网络安全教育视频有一定人物情节,又主要以科普宣传为主,所以画面不用过于复杂,以扁平化风格的MG动画为宜。视频类型可定为交互式动画宣传片。

4总结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儿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成为一件越来越重要的事情,研究儿童网络安全教育产品设计类型,从各个方面分析各种设计类型的优缺点与适用性,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网络安全教育产品的表达形式,系统化、科学化地进行产品的创作,并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与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王珺珂.儿童教育类移动应用的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9.

[2]魏钰.学龄前儿童交互产品设计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9(2):151,158.

[3]韩静华,马丽莉.儿童数字读物的界面设计风格探析[J].包装工程,2014(20):83-86.

[4]程冉,聂睿,蒋雯.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交互设计研究[J].设计,2016(5):132-133.

[5]彭琼,张立群.基于幼儿认知风格的移动数字化早教软件交互设计[J].机械设计,2013(4):122-124.

作者:徐颖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