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几点思考

时间:2022-11-06 09:46:05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多元思想的冲撞,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越显重要和紧迫。高等学校,是进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责任主体的作用。本文认为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来入手:面向时代,积极探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旋律;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构建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明确。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直接影响这个根本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一直以来,如何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是学界长久以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但不管通过何种途径,都有一定的原则可循。

一、面向时代,积极探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外环境也随之变化。不仅学生个体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的教育社会环境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也需要随之进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改变。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程,是针对大学生所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最主要途径。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采用大课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基本上是4-5个班级集中授课,教师往往采取一对多的单向讲授。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个体情况,很难对课堂内容当中的某些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精准的解读,从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积极进行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探索。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结合时代热点,适应时代要求,把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融入新的社会热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大力提倡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所在。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展现者,其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两者是高度统一的。因此,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学校在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时展特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与大学生本身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地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内化于心,升华思想,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佳,流于表面的问题由来已久。而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和宣讲为契机,面向时代积极探索,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作为自己的行动遵循,真正的做到入脑入心,并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的去践行,为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爱国主义教育,永恒的主旋律

张俊、邓会君、李辉源在《从互联网看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现状》一文中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最关注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关注民主自由的学生占22.18%,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学生21.11%,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学生为15.36%,关注社会伦理道德的学生为14.75%,关注社会道路和社会制度等的学生占13.84%,关注爱国主义的学生为10.22%,其他为2.54%。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议题最为关注,而爱国主义却排名靠后,关注甚少。这一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论讲解,同时关注薄弱环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增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家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他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旋律,不管在什么时代,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常会骄傲地说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为祖国做贡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大学阶段,再说爱国学生反会觉得过于矫情。鉴于此,爱国主义意识反而慢慢被淡化。同时,在当前高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教育方法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爱国教育内容缺乏时代特征,教育的效果不理想,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因此,在高等学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需要。当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涵是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梦为基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校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紧跟时展,不断更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只有反映时代特色的内容,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拉近爱国主义与大学生的距离,使他们主动接受爱国主义传承。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创新教育途径,通过组织多种形式不一样的活动,围绕学生主体来开展自己的实际教学实践,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三者之间共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特别是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展现新时代特征以及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隐性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大学生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就要注重加强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校园报刊的建设,围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具有学校优良传统和独特办学特色的校园环境。具有思想内涵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活动,严谨的学术研究氛围等等,都对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融入校园人文环境,实际上就是营造良好的整体人文氛围,形成隐性教育合力的过程。我们在这里强调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整体文化氛围,实际上就是使各具特色的学生个体,包括教师,让他们置身于处处蕴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大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深切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从而自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饱含正能量的文化氛围的构建,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架构下,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目标。

四、结语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开展,在内容的选择上,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在当前,就是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时代内涵。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注重营造良好的高校人文环境,发挥老师和学生主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中,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姗姗,李志平,陈绩馨,周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武夷学院学报,2013.03.99-101.

[2]蒋桂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理论课着力点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7.97-99.

[3]何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8.164-165.

[4]张俊、邓会君、李辉源.从互联网看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现状[J].红旗文稿,2016(22)30-32.

作者:陈为化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