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时间:2022-03-05 09:08:07

食品质量安全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在保证农业和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考虑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上海理工大学食品质量安全专业为例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因此,加大培养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安全食品且具有食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提高我国食品及相关产业的质量与安全水平,提升我国农产品、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形象,保持农业和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在教育部批准设立及备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等学校也已超过350所,但由于学校背景不一,专业建设基础及来源存在差异,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各具特点,存在课程重点不突出、专业特点不明显等问题,而且教学目标也有一定差异,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充分;同时由于该专业衍生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专业课程体系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相比,大多缺少区别度[1-4]。因此,有必要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从而培养出既具有食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控能力的合格人才,又凸显各自学校特色,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1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明确学校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不仅仅包含具体课程的设置,还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创新优化以及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内容[1,5-6]。然而,以上这些工作的开展首先该由其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立足地方,结合社会需求进行。上海理工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4年获批,2005年秋季正式招生,经过几年建设后,于2009年又获批上海市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教育高地,迄今已培养本科生457名。这十几年来,本专业立足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根据上海食品大多来源于外地,大都市生活节奏快,生鲜冷藏食品需求大、质量安全监控难度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贯彻“产(监)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按“厚基础、重技能、宽视野、能发展”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已形成了以“食品基础知识”、“分析检测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核心的三大专业课程体系,并分别从课程实验技能、专业综合实验、专业能力训练和专业实践大平台建设等4个方面入手设置了相应的实践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特点,以学生培养为核心,着重培养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突出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食品储运、流通和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突出食品冷藏链中的质控技术;以及相应的监控方法标准和相应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技术等。其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上海大都市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食品安全创新应用人才。同时,在此基础上,本专业除了传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外,还着重筛选了食品检测机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食品安全信息化公司、检测仪器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作为我们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教学实践基地。并与这些食品安全工程、服务及监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一起,通过探索产(监)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科研合作机制,培养市场和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带动师生研发以市场为导向的食品安全检测控制仪器、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技术等,力争将本专业建成上海乃至全国食品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食品安全监控技术的产(监)学研结合搭建一个公共平台,给学校、企业和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内一流的专业。

2统一协调,凸显特色,构建具有上理工特色的食品课程体系

截止当前,教育部批准设立及备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超过350所,其中大部分为农业类、轻工、理工、科技类及综合性高校[3]。如何在众多的高校中,依托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学科特长发挥优势开办出具有上理工特色和学科优势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直是我们在努力思考的问题。由于我们是理工科院校,工程的大背景较强;同时在专业研究方面,我们是国内较早开始冷链食品质量控制系统研究和较早开始食品安全检测用生物传感器开发的高校,并已经取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此外,本专业所属学院———医疗与食品学院,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衍生发展而来的,有着较深厚的行业优势。这些都为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我校依托自身学科背景,凝炼出与他校明显不同的“精、准、快的关键检测技术和应用仪器技术及其监测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平台技术”的培养特色。在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我们以冷链食品生产流通中关键环节的控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为特点,并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过程中努力体现。同时从师资人员的引进、培训,课程体系的规划、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的筛选以及教改项目的投入等多方面入手,统一协调,保证了这一特色的形成和持续稳定的发展。例如,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加强了检测仪器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教学的比重;在引进师资方面,引进了微流控生物传感检测见长的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的袁敏博士,引进了在进出口检验检疫实验室工作多年的刘菁博士,同时他也是2010年国家入选者;在教改项目的投入中,我们增加了实验课程教改项目的资助力度,这也提高了课程建设当中的实践环节的比重。现以我校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计划为例,介绍我们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该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总学分为164,包含通识课程(45.5)、学科基础课程(57.5)、专业课程(57)和任选课程(4)四大课程群,其中实践类课程学分占23.8%,学时数占比达到38.4%。根据课程性质及其对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的贡献,通识课程分为6个课程模块,即思政类、英语类、军体类、计算机基础类、人文素养类及创新创业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医疗器械与食品类)分为10个课程模块,涵盖主要学科导论、数学与统计分析、物理及电工技术、化学及仪器分析、毒理学及免疫、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工程测控技术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专业课程分为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短学期课程及实习与毕业设计等5大课程模块,涵盖了以“食品基础知识”、“分析检测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核心的三大专业课程体系。图1为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三大专业课程体系图。从图1中可看出,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体系中,我们适当弱化了食品加工的课程,增加了食品冷链贮存和流通这门课,同时在食品化学以及营养等课程内容中融入了食品原料学、食品分析以及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的交叉内容;分析检测技术课程体系中,我们囊括了食品分析可能涉及的主要课程,与原有专业相比,适当增加了相配套的分析实践环节学分,并突出了快速检测技术;科学管理课程体系中,我们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常开设的选修课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及法律法规转为了专业核心,同时增设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信息化管理等食品监管部门急需的技术管理类课程。

3卓越培养,国际接轨,创建食品人才全球视野的培养平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食品质量与安全已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如何创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国际化教育。同时结合教育部2010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新与实践具有全球视野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7-9]。然而,国外高校并没有专门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而是将该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分散在毒理学、食品科学、化学分析、流行病学、农艺学、营养学、食品法典等学科领域中进行。同时还通过举办暑期班、短期课程班等方式,面向有需求的学生或在职人员,开设良好操作规范(GMP)、操作程序卫生标准(SSOP)和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训练课程,由此来培养该专业领域的人才。国外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性[10]。因此,我们在培养过程中特意聘请了优质食品检测机构、大型食品企业、安全信息化公司和检测分析仪器公司等多家跨国公司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度参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同时,结合我校学科背景,借鉴国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参考IFT(InstituteofFoodTechnologists)食品专业认证要求及其相关培养理念[8,11-13],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已初步形成了食品冷链与保鲜、食品质量与安全快速检测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等具有明显学科交叉的特色专业课程。此外,在师资、教材等教学资源方面也进一步地进行挖掘、整合和拓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强化该专业师生的国内外交流。例如,按照“引进一批、培养一批、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建设方针,已形成一支海外经历高达65%、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同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授课外,还通过讲座方式,邀请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外籍专业教师直接授课,实施专业的国际化课程教学,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结语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其不仅应包含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课程,还应在保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紧跟时代,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学习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拓展需求等进行微调,最终凝练形成自己的特色。

作者:徐 斐 袁 敏 曹 慧 叶 泰 周化岚 于劲松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