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

时间:2022-05-09 03:52:0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

【摘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教育为例,互联网思维就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之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难题。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思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应注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作为新媒体,不仅是实现了信息技术的传播,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也都产生很大影响,以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来举例,从政治导向、道德思想、行为管理等方面均有引领作用。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渠道,也使思想理论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客观分析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研究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六大特征为大数椐、零距离、趋透明、慧分享、便操作、惠众生。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企业价值观的重新审视,主要表现在组织、业务、战略方面。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它不属于一类人。

2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理论教育所展现的特点

第一,实践性强。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被教育者实践的。所以,实践性是现代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属性。高校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理论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三观得到全面化和正确导向。第二,技术性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本质是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思想理论教育主要包括各种信息资源渠道的交流和沟通,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载体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加强及技术的进步而进行着发展变化。怎样实现,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第三,互动性强。现实中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与网络中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紧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所需要的。如何将网络上的虚拟教育和现实中的课堂教育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使师生的思想有效的、准备的、良性的、有针对性的互动。

3互联网思维下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施策略

3.1组建丰富的信息渠道。为减少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的困难,应建立全新的互联网载体,利用QQ、微信、微博、MSN等新媒体,将互联网和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建立健全的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信息网站和网页,组建丰富的互联网信息渠道,树立正确的观念思想,扩大覆盖面积,组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性强、思想性高、适应性广的丰富的信息渠道,依托朋友圈、贴吧、QQ空间、博客等进行广泛传播和宣传,创造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将教育从单一逐渐走向多方面教育。3.2组建高素质师资力量。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新的挑战,主要是对师资力量的挑战。重点表现为须建立一只具有更高素质,更高文化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做好指明灯的作用。还应具备超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能,不断充实自己,理性分析互联网只是,使其不断创新,同时组建新的教育模式体系,使师资力量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全全面发展的队伍。3.3加强监督大学生心理健康。由于互联网世界信息量大,覆盖面积广,并且还拥有淫秽、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长期沉溺于互联网,会导致大学生心理产生畸形。由此就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当实时监控互联网,随时关注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座谈、讲座、心理辅导、沙盘教育等方式,使其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锻炼坚强的意志。3.4注重大学生互联网甄别力。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会让大学生对生活拥有感官上美好的生活体验,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地生活态度。使其消除负面的影响和信息,让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境界的提升,培养大学生完善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识别力,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良的学风,培养学生逐渐的会甄别垃圾信息,培养大学生价值和观念。3.5规范大学生互联网行为。为了减少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的不好影响,要随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身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甄别能力,还需要培养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同时,还需要时刻宣传法律基础教育,通过互联网伦理和法律基础教育的宣传,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法制和道德观念,用自律的方式来约束和管理互联网道德。在根本上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展开工作,可建立互联网信息渠道的防火墙等内容,从根本上净化互联网的设置,提供绿色的互联网环境。作者简介:徐晓歌,1988年生,女,沈阳建筑大学助教。

参考文献

[1]米建军.充分利用网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4):21.

[2]李雪松.试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5):192.

[3]何云飞,刘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5):136.

[4]高旭.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J].龙岩学院学报,2013,(3):21.

作者:徐晓歌 孙睿 张徽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