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探究

时间:2022-06-04 02:25:40

大学生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探究

摘要:民族音乐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必要载体,更是中国具有繁荣的文化素质的保障。因此,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群体,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有效解决路径,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现状;传承方法;当代大学

生我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悠久的传统文化为生长独特的民族音乐提供了土壤。据统计,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至今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30万首,民族民间乐器200余种,曲艺200多种,戏曲约有300多个剧种。然而,当代民族音乐的传承状况不容乐观。笔者主要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以及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1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认知情况现状分析

当代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令人欣慰的地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音乐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创作方面,文金的《长城随想》《秋韵》,陈耀显的《陕北抒怀》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演奏方面,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结合西方演奏技巧,民族乐器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除此之外,西方音乐的一些新观念,新元素引进中国,对中国民族音乐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2]”但是不得不承认,民族音乐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逐年走下坡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有人呼吁振兴我国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危机论’成了一部分人对民族音乐现状的比较一致的认识[3]。”甚至于有一些研究者以较为悲观的口吻描述民族音乐的现状:“纵观如今的民族音乐,已经逐渐被冷落到一边,甚至一些传统音乐的存在已经被冠以‘博物馆艺术’的名号,这种存在方式还真的让人们感到心酸。[4]”可见,大多数当代学者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均抱有不太乐观的态度。这一点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这个群体的成员大多为“90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对于外来音乐如迪斯科、爵士、摇滚等的旋律十分痴迷,可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如民歌、曲艺、戏曲等却敬谢不敏。这个问题在初期可能还不那么明显,若任其发展,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都将是灭顶之灾。

2大学生在传承中国民族音乐过程中的瓶颈分析

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在传承中国民族音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1西方音乐文化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文明流入中国,作为深受改革开放雨露滋润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审美眼光也越来越放到外来文化上面,在世界音乐文化的洗礼和学术思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逐渐让外来文化取代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位置。虽然,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同,并在民族音乐中大量运用,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也的确促进了民族音乐向更高层次发展,但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之间的差别也导致这种运用对民族音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代民族音乐的理论以及创作都是以西方音乐为标准,而在情感上也带有西方色彩。例如有研究者以民族声乐为着眼点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受西方音乐歌唱技艺和方法的影响,当代民族声乐出现了创作风格单一、演唱技法缺乏民族性、时代性不强等问题,中国民族声乐呈现出‘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态势。[5]”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本无可厚非,当代民族管弦乐、民族声乐等民族音乐形态也都一定程度上借鉴或引入了一些西方音乐元素,然而“各种音乐文化都有其平等、独立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不能把西方某特定的音乐及音乐理论、技法看得高于一切,并作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衡量标准[6]。”一味地西化将使得民族音乐的民族风格逐渐流失,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2.2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存在问题

2.2.1“重技轻论”的教育思想

“国外音乐教育界已经将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界定。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比较注重技能的学习而忽视音乐文化的传承,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传统的音乐文化知之甚少,这不利于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7]”由此可见,在国外音乐教育界已经将音乐教育的目标着眼于文化及人的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当代的音乐教育多年以来始终沿着一条技术教育的道路而发展,未曾重视音乐教育下文化传承。这使得当代大学生中即便有学习比如民族乐器之类的,也多注重技术的磨练而并非将重点放在其背后蕴涵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上。

2.2.2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在音乐教育中的普遍使用

由于中国在近一个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所用的主要是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故而导致当代大学生“在理论上,以西方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西方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乐思维上也是西化的[8]”,更有甚者,在价值取向和感情上也有人重西轻中,将中国民族音乐放到了从属的位置,有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从专业到非专业,均照搬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9]”,这对于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并将严重影响今后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2.2.3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

作为一步步经历过中考、高考的当代大学生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应对考试基本上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而应试教育长期不重视音乐教育,初高中的音乐课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陈旧,不能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加重了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反感。

2.3流行音乐的冲击

2.3.1流行音乐挤占市场

有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根据对300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喜欢音乐的占90%,其中喜欢中国民族音乐的占10%,会唱民歌的占5%,喜欢通俗歌曲的占80%,喜欢中国歌唱家的占15%,喜欢通俗歌星的占85%。”可见流行音乐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造成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而流行音乐作为时代的产物,更能满足大众的新鲜感。新鲜事物产生伊始总会对人们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大众对流行音乐的追捧可以用狂热来形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族音乐被挤压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鲜为人知,因此一些民族音乐继承人难以依靠民族音乐维系生存,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愿意学习民族音乐的人并专业从事的人急剧减少,久而久之,一些高深的音乐精华就因为缺少传承而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研究者认为,会有这样的结果是由于人们都忽视了民族音乐本身的特色,不明白“民族的就是流行的”。

2.3.2流行音乐的宣传远超民族音乐

“随着艺术的市场化,音乐也走上了市场竞争的道路,音乐的发展不仅仅要保持一定的特色,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宣传,以便于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同时,信息时代下,大学生这类年轻群体多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然而,民族音乐多于农业发达地区发展,或是产生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那里的人们并不具备推广民族音乐的能力,并且如今民族音乐也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有专门的娱乐公司进行包装和宣传,互联网上难寻其踪迹,其发展前景着实令人堪忧。

3大学生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3.1把握好“洋为中用”的内涵

“如果说‘学堂乐歌’作为一种方式,让我们的人民通过了解西方文化来救国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学习西方音乐的目的则是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从而为我们民族音乐所用。学习外国的音乐创作方法,为的是在创作我国的民族音乐时拓展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的是使我们的民族音乐保存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被世界音乐所接受和认可。”有研究者认为,民族音乐需要转变,但是必须以保持它优秀的传统为前提,在汲取它的精华的同时结合西方音乐的手法进行乐曲的再创作,让民族音乐走出去。有很多学者在文中提到了“新民乐”一词,认为新民乐的出现是西方先进思想与传统思维的碰撞与融合,是对民族音乐中一部分演奏形式的再创作,是我国传统民乐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虽然现如今发展得还不是十分成熟,但也不失为一种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传播方式。

3.2调整我国音乐教育方式

“在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大学生群体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民族音乐教育。所以从教育思想上做出改变是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3.2.1建立与完善民族音乐的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民族音乐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现有音乐的教育模式大多照搬西方音乐的教学模式。目前的大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仍然以西方音乐相关的鉴赏及实践为主,而民族音乐则只是穿插其中作为点缀,很少开设单独的课程。而这又导致目前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教材、资料乃至师资等资源少之又少。更何况,中国民族音乐尚且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这给民族音乐教育造成了更大的阻碍。而要改变这一点,首先需要先建立完善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并编写民族音乐教材。同时在师资、授课方式等方面多做文章。“应该大胆放弃照抄照搬西方民族音乐的教育模式,建立并完善属于我国自主的,符合我国实际要求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3.2.2营造校园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笔者派发的“古韵悠扬———关于大学生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问卷”中显示,个人爱好是驱使在校大学生学习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原因。从改变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未来制定促进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发展的对策时,考虑对大学生个人爱好进行激励不失为一个好的路径。曾经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的大学生会更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民族音乐。曾经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学习会影响大学生群体未来接触中国民族音乐的态度。学习接触过中国民族乐器的经验或者生活在民族音乐传承浓厚的环境中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此成长的大学生会更倾向接触、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因为初高中以应试教育为主,对音乐教育有所忽视,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没有深厚感情。因此在大学阶段可以在校内组织设置中国民族音乐兴趣小组,开展日常对民族音乐的浸入式体验和观摩,以激发曾被应试教育压抑的兴趣。

3.3政府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扶持力度

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助推力。如今民族音乐处于偏远地区,交通闭塞,难以向外传播,同时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又面临着难以凭借演奏民族音乐维持生计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民族音乐的扶持力度,积极培养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积极宣传民族音乐。尤其是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政府的扶持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4总结

民族音乐是中华先民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前辈祖先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诞生于华夏大陆的本土艺术。而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是这个时代承上启下的关键力量。如今,民族音乐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期,当代大学生作为传承民族音乐的中坚力量,其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情况应当受到重视,有关方面应着力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接触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环境,大力支持大学生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的传承,加强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有利于营造未来一代学习传承环境,通过人口再生产实现对传统民族音乐传承的良性循环。

作者:金佳益 沈悦媛 朱文昊 孙丽娜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