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07-24 03:29:40

农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操作技能;考核方法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高职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为利用现代检测仪器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成分进行分析检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掌握典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够对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添加剂进行检测,为其后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监督等方面实习、工作提供知识与技能支持。教学内容与农产品企业或农产品安全监督部门的检测岗位工作内容紧密衔接,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1-2]。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更加强调动手能力,另外,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相对较少。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种类农产品采样及样品前处理任务,农产品外观质量检测、内在营养成分检测、有害有毒成分检测与质量评价任务,检测数据分析,完成检测报告。主要讲授农产品检测程序、检测方法、检测标准等基础知识,农产品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有机酸、还原糖等营养成分检测,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使学生搭建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验知识体系,近年来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革。将介绍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就课程的实训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新方法和新思路。

1认识“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首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指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总理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3]。因此,农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对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进行全程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而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则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农产品污染问题突出,主要为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各种食物中毒,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和政府,都对农产品质量检验给予极大的重视[4-5]。其次,专业开设前后通过开展行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调查、实习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确定农产品质量检测岗位是本专业就业的主要岗位之一,而掌握好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胜任检测工作的基础。最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之一。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认真学习,解决学生方向性问题,带动学生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2重视农产品质量检测具体操作能力的细微要求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实训一般按照国标方法进行检验,步骤繁琐,需要学生严谨细致。如果没有做到细致操作,农产品检测的结果就会存在误差性,如样品稀释、农产品样品预处理、药品配置等,这些具体的操作要求非常重要,关系到结果的误差。如刚接触农产品检测,往往缺乏细致意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规范操作。如不遵守检测检验要求,在操作中不带手套,产生二次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样品检测的分析误差较大。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严谨细致的职业素质就很难形成。另外,在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尤其是农药残留检测实训中,经常检验到相关的农药超标现象,如果学生操作细致意识不强,也可能引起农药残留超标。当然,对于实训所用的相关玻璃器皿、溶液等,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农产品样品前处理的细致问题,应该怎么详细操作处理。对此,在理论课上放多媒体视频、教师亲自操作示范等来提醒学生要注意这些细微的地方,并讲解其重要性。在学生真正开始实验时,教师和实训教师巡回检查,亲自监督,力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形成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实训结束,教师会根据课堂上学生操作错误比较多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对该操作有进一步了解,加深记忆。

3小组制安排实战化实训信息化教学

采用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讲授、示范和讨论等环节可采用班级授课,而实训等环节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每个项目按照“检测流程”具体操作步骤执行设计学习过程,即每个项目都包含:①接受任务,确定检测方案;②准备仪器,配制试剂;③样品预处理;④上机(仪器)检测;⑤数据处理、出具报告等。按照此过程开展每个项目。为达到教学效果,可以利用微课(慕课)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组织形式,即知识讲授、技能传授、自主测试等内容采用线上教学(微课、慕课),而课堂讨论、实操练习、仿真练习等采用线下教学等。

4教学实习真实环境历练

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学生毕业后迅速上岗,在实践教学中,每学期抽1周作为教学实训周,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黔东南州的全州资源,将学生输送到州县农检中心,利用真实环境的历练。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州、县农检中心签订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机制,全面依靠行业技术和设备优势和适应真实环境,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学习操作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教学实习采取每组3~5名学生分配到各县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一对一师带徒方式,完成实训周的教学实习任务。在行业真实历练中,学生积极性高涨,工作积极,接受能力强,上手快,有责任心和进取心,职业素质提升很快,工作精益求精,所在单位对学生评价非常满意,为学生下一步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学科发展新动态

学习了解我国当前最新的关于农产品的文件和政策,例如2016年2月5日农业部《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不断完善基层监管体系,2017年3月8日农业部《“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通过具体的文件和方针政策学习,使学生认识专业的发展趋势、国家的重视程度、专业的发展前景等热点,强化学生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加深对该课程重要性认识。此外还要有计划的聘请专家进行专场报告,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国际先进设备,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适应真实环境的能力。学生认识到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国家的重视程度、检测的最新设备方法后增长了见识,对专业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喜欢专业,对就业前景也更有信心。

6改革课程考核

过去单纯通过实验报告和笔试成绩来评定农产品质量检验课程的方法,脱离了农产品检测操作性强的特点,也使学生养成了重报告、轻操作的不良习惯。通过探讨,把成绩考核分为实训准备、课堂操作、实验报告、综合教学实训和笔试5个部分,分别占20%,期中综合教学实训分数由企业师父打分。这样既督促每个小组要做好每次实训准备,做好预习,课堂实训上注意操作,形成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实训过程和结果,对实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解决问题;在综合实训中利用好综合教学实训周的时间,完成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任务,保证学生懂理论、有能力、会应用。此外,这样的考核方式也检查了学生对农产品检验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7结语

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持续以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为载体,依据农产品检测用人单位的需要,把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能力考核并重、突出操作能力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以职业素养为根本,以企业行业操作能力为中心的新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6],使2个学期120学时的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培养人才的作用,受到了高职生的欢迎,使学生真正成为农产品质量检测领域里懂理论、精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 睿 莘海亮 吴荣华 常青馨 赵令江 杨梅花 单位:1.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2.贵州省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