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教学理念研究

时间:2022-09-03 10:18:21

中医院校教学理念研究

1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行被动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教”、忽略了“学”,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只满足于死记硬背知识,使学生不能对知识灵活的运用。“教”的结果评价不以“学”的效果为标准,只求完成任务,不求学会弄懂,教与学严重脱节。虽然此种情况在现代高校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PBL、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适当改观了,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高校学生人数较多,某些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仍以传统的大班教学为主,若想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太现实,这也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窠臼。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专业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差,于是造成了重传授而轻方法、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学习误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课程教学以渔”强调的就是方法的重要性,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尤为如此。

2“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教”与“学”是矛盾关系。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充分通过外因调动内因的话,都无法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教”与“学”是统一关系。合适的“教”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的状态,良好的“学”的状态也可以提高“教”的水平及方式等,两者互为促进,共同提高,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学相长”。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充分利用“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探索出适合高校课堂教学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呢?首先,高校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以我为主”的授课方式,所有授课方式均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其次,转变角色,转变教学作风,改“教”为“导”。积极探索各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并且着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比如,近些年比较风靡各个高校的“PBL学习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并做好导师角色。最后,好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来检验。建立适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科、专业思想掌握情况的方法和体系,可以有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形成性评价的项目设置要根据本专业、本学科的特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所掌握知识是否成体系的情况,使得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可以对后续所学起到基石的作用,强化思维方式的培养;终结性评价重点要考查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点、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技”的重要性。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巧

3.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影像诊断学”在中医院校课程体系当中的定位一般都是选修课,虽然近些年来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学生本身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均在提高,但是对于中医各专业学生来说,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的过程中往往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处下手,惟其如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要高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所以,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指明方向、理顺思路、点出重点、强调思维方法和观察习惯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教学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2)对常见病、多发病影像学表现的精讲。教师讲解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精讲,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当、简捷、明了,其作用应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3)培养专业的思维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培养“影像诊断”的思维方式、方法,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力争做到“授之以渔”。举例:在讲授“各论”内容时,上课之前介绍本节课要达到的目的,比如学会“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课堂教授过程中罗列各种类型结核的影像学图片,指出各种结核的图像特征以及观察技巧,培养影像学思维习惯。3.2培养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多少年的教学方式一朝改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他们也需要适应,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逐步引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学。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已解决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其次,组织以小组讨论为主的课堂学习形式。布置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各个小组轮流上台陈述,让学生们上讲台,让他们充分的意识到课堂这个舞台是他们的,逐步培养他们的教学主体意识。举例:在学习“总论”章节时,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各种检查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能够想到各种检查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各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疾病的适应症等,以小论文的形式在课后上交,任课教师给予点评,让学生在总体上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3.3建立反馈机制、评价体系。再好的方法,没有效果的反馈也不从知晓是否能达到预期水平,所以良好的教学方法应当配合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映,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例如,我们在“影像诊断学”的授课过程中设置了形成性考核环节,虽然这是一个客观要求,也是学生成绩构成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以前的考核流于形式,一般就点两次名、交一两次作业就完成了,这样的考核难度较低,学生也是疏于应付,既不能起到客观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作用也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更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真正的形成性考核必须能让每一名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同学之间的探讨、向老师的请教等方式使对知识体系有整体的认识,并能通过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设置考核内容时我们就着重在考核项目内容上下功夫,如我们设置了“重要知识点日常考核”,学生需要按照考核表口头回答相关概念、定义及常见病的相关病理变化等,既能让老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随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能了解到学生对于本门课程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让考核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通过一切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都要研究的课题,只要是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我们都要勇于尝试并且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高校课堂教学保持活力、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最大助力,我们的高等医学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和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永夫,徐秋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107-108.

[2]张文燕.高效课堂提问主题的转变:从教师到学生[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5):18-22.课程教学

作者:吴云虎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