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5-13 04:39:40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三全育人”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意味着专业课程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文章阐释了“三全育人”的内涵,以及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同类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三全育人”与课程教学改革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具体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意味着专业课程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文艺工作者。正如指出的,“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引领大众的审美取向,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首先要提升创作者的思想水平。因此,在艺术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重视价值塑造。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急需发挥学科优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政治意识不强,理论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在以理论为主的专业课程中,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在实验、实践类课程中,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质。

三、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以艺术为主、技术为辅,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该专业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各个环节,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度,努力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设置多元目标,开展全面育人

传统课程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我们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外,增设了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明确每门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艺术类专业课程往往离不开艺术鉴赏,可以通过对各类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深挖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以“课程思政”为魂,突出“两性一度”特征。在注重学生知识培养和能力培养的同时,适度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实现德育、智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观。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刻意加入思政内容,而是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盐在水”,有机融合。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深入发掘和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载体,在知识学习中融入价值引领。通过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彰显课程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前沿性。在案例分析、课堂演讲、小组任务等教学设计中巧妙融入思政内容,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能

充分发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平台优势,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因“课”制宜,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探索“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新形态,通过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政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赋予思政内容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

(四)打通教学环节,实现全程思政

打破课程思政常规,使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竞赛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三全育人”。例如,在理论教学为主的专业课中,以“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并以课堂演讲的方式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内容;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课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特定主题任务驱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其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在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科学研究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等。

(五)多维考核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从偏重知识考核转变为知识和能力考核并重,从偏重结果考核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程考核评价上,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心,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采用探究式、论文式等作业评价方式;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如加入同组学生互评、异组学生互评等评价形式。以《中外电视剧比较》课程教学为例,在讲授家族剧这一电视剧类型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家族剧的类型界定、叙事特点及审美意蕴外,还要实现价值塑造目标,即通过饱含家国情怀的家族剧力作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学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前组织学生线上观看部分家族剧,并分组汇报学习体会。课中,从“家族”的概念和学生耳熟能详的家族剧作品导入,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家族”叙事。选取家族剧代表作品《四世同堂》《闯关东》《人间正道是沧桑》《乔家大院》等为教学案例,并将这些作品置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育的体系中予以观照,在分析作品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同时,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思政元素形象生动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模式上,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定期布置线上预习、复习任务,增强师生互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围绕不同电视剧类型进行初步研究,并以专题汇报的方式在课堂上分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解过程中,尽可能选择近期热播或影响力较大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为案例,并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借助作品的视听特点和艺术魅力,营造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在课程评价方式上,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线上学习、专题研究、作业完成等情况,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考核内容上,通过课程论文的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价值取向。

四、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一)完善思政教育体制机制

根据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构建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改变课程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将“立德树人”纳入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价值体系中。在此过程中,强调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专业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专业教师要明确育人职责,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扎实的学习和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活学活用,将艺术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联系起来,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践行好教书育人的岗位初心,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在课程思政中,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定期开展理论学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课程思政经验分享等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

(三)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优势,打破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好每名教师的育人职责,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管向群.高等艺术教育:涵养崇艺尚美的诗意,瞻望民族复兴的远方[J].中国高等教育,2019,(2).

[2]李向东.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导[J].中国高等教育,2019,(9).

[3]田洪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

[4]魏亮,张艳丽,唐楚虹.艺术课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J].德育研究,2018,(2).

[5]韦超现.“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9,(10).

作者:张盼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