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2-09-21 03:50:0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摘要:由于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而多元化的教学法能活跃教学的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主要概述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并对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多元化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方法也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教学不怎么感兴趣。然而,由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我国语言的发展。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概述

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个体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自主、探究型教学法。1.个体化教学法个体化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的意志动向、情感差别、认知能力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特有的生理或心理特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性格,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2.情境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任务和内容。通过模拟课程内容描述的情境或语言情境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触景生情,更好地理解情境中传递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3.探究、合作、自主型教学法它主要是指从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三个层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使学生自学、自主交流、自主探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最后矫正反馈,实现迁移运用。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课程中的《心声》为例,说明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情境教学法首先,在上一节课教师就将班上的学生以课程内容中涉及的人物为根据分为若干组,课程中的主要人物有李京京和程老师,可以按照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进行分组,并做好顺序排列,并对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所扮演的角色事先做好规定,在课前角色的扮演者应事先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并深入研究这篇文章的背景。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事先规定好的组序和每组成员扮演的角色,按照从第一组到最后一组的顺序将文章的情境演绎出来。例如学生A和学生B为一组,A扮演李京京,B扮演程老师,按照文章当中的具体情境,以戏剧或是电影的方式演绎出来。通过情境化的演绎,使学生扮演文章当中的主要人物,学生通过事前对主要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的深入了解,以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使学生的心理和文章的主要人物的心理产生共鸣,学生触景生情,更容易理解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文章中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表达出主要人物思想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2.个体化教学法由上文所述的个体化教学法的概念可知,个体化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性格,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心声》为例,首先,教师通过和每个同学进行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每个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案例。例如有三个学生,分别为A、B、C,A学习积极,阳光向上,学习能力强;B学习积极,个性阳光向上,学习能力属于班级中等水平;C性格阳光向上,学习不积极,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在了解这三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分别制定了A、B、C三种方案,A方案针对学生A,要求该学生课前自学,上课回答相关提问,理清《心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主要情节,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进行叙述,并描述该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等;对于学生B,教师要求该学生课前自学,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写作背景;对于学生C,教师要求其课前自学,理清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在课后利用视频教学法,给学生B、C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布置好相应程度的作业。运用个体化教学法,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3.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应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中插入三个层次的学生,以相应比例进行分配。之后,教师根据《心声》一课的内容,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交流任务、互动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先考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精心的讲解,之后收集反馈,教师再布置小组课余作业,并做好检查。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情境教学法、个体化教学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并针对这三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探讨,以供其他研究者参考。

作者:刘金池 单位:安徽省天长市十八集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于淑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

[2]高秀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