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10 05:48:04

新媒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社会生活和学习都有着新媒体的影子,高校也在积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凸显。本文围绕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国内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开展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分析这些教育方法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新媒体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契合

(一)新媒体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辟有效的传播平台当前国内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采用的教育途径还是传统的“人待人”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有许多局限性。一方面,师资力量、传播面和受用性都有限,另一方面缺乏本土化课程,宣讲知识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人力传播的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需要。将新媒体与高校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符合时展潮流,在相应的传播平台,如微信、微博、知乎等平台上进行有效传播,有助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促进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巩固。(二)新媒体消费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无数新媒体消费平台相继涌现,美团、百度糯米、淘宝天猫等热门app,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周边甚至异乡的美食、美景、趣玩等,购物也能够送货上门。有数据显示,当前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已经超过7亿,每年天猫平台的“双十一”购物节总能掀起购物狂欢,2019年其销售额超过2684亿元,这个数字再次创下新的记录。这些都反应出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智能手机下的互联网功能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全面的获取信息,互联网消费市场已经逐步形成。伴随着新媒体消费平台的不断扩大,传统行业被融入其中,新兴行业蓄势待发,各行各业开发潜力巨大,大学生将自身的创新创业行为融入进去,能够获得新媒体消费平台所带来的红利和效益,从而得到充分发展。(三)新媒体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辟创新模式“创新是教育的灵魂”,近年来国家越发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高校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教育的发展,尝试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在过去传统的授课方式下,场地和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面对有限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传授知识和经验,互动沟通较少。而在新媒体背景下,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新的生机,高校可以利用“慕课”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形式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和平台,将更多成功案例、政策信息、创新创业资源等放入平台与学生共享。同时,学生也并非只是接收信息,也可以通过不同模块来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同时,慕课形式也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参与课程研发和交流,与同学老师及时分享和交流不同观点与思考,集思广益、教学相长。在高校中,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教育与改革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建立师生有效联系,开辟了新的教育模式,促进了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有偏差。创新创业教育属于顺应时展而新筹建的新的教育课程,与传统的传授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明显不同,也很难将其进行明确划分。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高校及社会各界对于其的认识一般就是顾名思义的拆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不仅仅是创业,甚至包括社交、自我规划以及管理都十分重要。但当前其定位存在一定偏差,往往是如何引导学生毕业后进行企业公司的创立发展,而缺乏对于创新精神、创业理念以及个人发展、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二)不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弱实践性。空有教育理念和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有配套的客户层体系以及制度才能真正将想法落地,使其产生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从几方面开展客户层建设,分别是:培养意识、熏陶品质、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指导方法、实践教育以及法德知识。从课程体系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知识与科学课程、活动与实践课程、环境与隐性课程。国内高校虽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肯定其重要地位,也进行了许多尝试,但仍然存在许多局限性。一方面,相关教育教学内容没有理清思路和框架,存在内容混乱陈旧,形式化严重,教学方法落后,与实践课程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另一方面,相关教育教学多为理论教育,缺乏实践锻炼的结合,重理论而轻实践。尽管有许多创新创业相关的竞赛、论坛、组织活动等,但是仍存在实践性和科学性不足问题。(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局限性。想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一线教学的教师力量不可忽视。无论是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还是相关活动的组织筹办,亦或是为学生答疑解惑、传授经验,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力量,他们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践和推动者。但是当前各高校往往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创新创业课程没有专任教师,大多是由思政老师兼职授课,但这样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真正需求,一方面思政教师一般并没有创新创业经历,无法真正具体准确地进行传授和引导;另一方面,兼职老师在课堂教学、自我知识学习提升上也缺乏积极性。因而当前国内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整体教学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新媒体下高校创新创业模式优化对策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其所学专业和本身知识技能都是选择之本,因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为继,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依托学生专业发展,成为具体的、形象的、客观的选择,而非脱离专业的抽象的“假大空”一般的存在。这就需要高校充分挖掘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升级,通过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结合专业前沿与热点,找到兴趣所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二)利用新媒体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当前大学生们往往都喜爱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以及获取信息,例如用户众多,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微信、微博、抖音等。学校应当认识到这一途径,将学校官方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充分利用起来,不定期在这些官方号平台上对创新创业政策、经典案例、师兄师姐创业故事等进行整理,使得课上课下相结合,让学生们随时了解到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分为。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官方号的推文和制作时需要考虑到面向群体是年轻的大学生们,因而一定要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和纯理论传输,而是要更加鲜活生动,增加吸引力,例如可以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学生们喜爱的视频、图片、表情包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乐于了解推文内容。同时新媒体平台的互动留言功能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可以通过热点话题、答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乃至教师、企业家共同参与和探讨。(三)构建新媒体技术实践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高校教育教学开拓了新思路、新途径。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更加灵活便利地推动课程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平台。高校应该积极把握新的机会和方法,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完全便利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平台。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普遍更喜爱搜索迅速、信息丰富、知识范围广的平台,而移动互联网平台显然就是不二之选。通过构建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学生能够足不出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获取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并且可以针对性的自我学习,满足个性化的用户需求,灵活便利地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同时,在平台进行实名制管理,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创新创业的咨询,同时也能够保证平台的有序性和安全性,大家平等公开的进行交流和指导。综上可以了解到,相较于传统的教育平台,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学习习惯,实现高效、便捷、综合全面地信息共享,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帮助大学生在有限时间空间内获得最需要最全面的咨询知识,最大化实现平台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信息传播的日新月异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下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期待,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人才。而高校需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创新创业教育开拓新的方向和平台,构建更加完善健全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俞菁菁.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J].新闻研究导刊,2017,8(4):34.

[2]翁志积.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9):184-186.

[3]李彦杰.新媒体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析[J].智库时代,2019(14):33-34.

[4]姚秀琦,庄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9):16-17.

[5]陈影,景秀眉.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7):79-81.

作者:李少华 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