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10 04:10:16

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基于对《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分析了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在培养目标、培养能力、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改革

纵观我国法学教育发展历程可知,国家对法律人才关注程度较高。各大知名政法院校和重点大学法学院持续地增加法律教育投入,同时,地方高校也加大了对法学专业的投入力度,优化师资配置,持续丰富各类资源。然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滞后性,既不能满足依法治国对法律人才的现实需求,也无法达到法治社会的专业人才标准。数据显示,2017年设立法学专业的高校已超过630所,由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可以发现,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依然处于末端位置。2018年,教育部基于法治社会法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元现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推行《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文统称《国标》),实现了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育与测评标准的统一,确保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特殊性与创新性。高校要遵循《国标》,全面剖析现行的教学过程,适时调整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法,寻求更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

一、《国标》指导下的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截至目前,学界仍未就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与界定达成共识。主流观点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学科教育,除了构架学科概念以外,还包括新知识的创造或者新学说的提出等,在法学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授课达到传授已有知识的目的,又被称为学术型教育;二是职业教育,既包括应用基础研究,也包括基础研究等,在传授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传授法律操作技能达到提升法律职业能力并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又被称为应用型教育。后者更为注重理论运用,力求实现抽象知识向形象产品的转换,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也有部分学者将法学专业教育模式划分为三类,一是大众教育模式,主要针对低层次法学人才展开培育工作,并未达到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化标准;二是精英教育模式,主要针对硕士、博士法学专业人才展开培育工作,完全脱离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育实力;三是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推进法律职业实操,忽略对学生的法律精神、法律观念及思维进行培育。实际上,法学专业人才必须满足以下三项标准:一是立足于理论与实践;二是掌握与法律相关的知识、能力及素养;三是能够探究法学理论。或者说,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在完善高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大力优化该专业本科人才培育机制,全面供给多元性和特色性的法治人才,既要契合《国标》提出的职业型法治人才标准,还要达到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要求。《国标》从制度层面对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提出能力要求,率先提出并强调创新型法学人才培育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既能有效提升法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能强化其社会适应性。

二、当前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的困境

法学类高校是培养法学人才的重要阵地,既要贯彻内涵式发展,又要注重教育教学品质,把职业化作为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结合高校法学专业当下发展实况可以发现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法学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明确定位。教育部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法学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明确阐释,将学生素质和能力作为培育的重点内容。我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也将政府服务作为法学教育的核心,将政治需要视为课程教学与人才培育的重点,这样一来难以有效彰显法律学科特征与职业方向的内在关联。而这一情况贯穿在国内诸多与法律相关职业的各个方面,除了法院、检察院以外,部分法律职业的相关工作者也并非来自法学教育专业。这一点同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别,后者对法律职业从业者提出严格标准与专门要求。[1]目前,学界仍未就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达成统一观点,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中做出选择与界定将是普通高校法律专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问题。从现实层面分析,相较于培育理论研究型人才,法学教育更应将拥有法律信仰的实务者作为最终目标。普通高校开展法学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对学生开拓和发展法学知识结构提供支持;三是鼓励学生结合社会环境与多元文化思考、探索法律问题。然而,现行法学教育体制并未清晰规划相关思路,甚至整体显示出急功近利的特征。国内并未对法学专业提出严格的设置要求是造成当下法学专业人才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堪忧的主要原因,并未由思想层面区分法学专业和人文学科教育的不同,无论是与该专业相关的设置与开展,还是培养法学人才等,均在国家法制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次,法学人才培养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也是推动我国法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当下法学教育发展未能满足社会需求,法律职业要求和法学教学活动并未在制度层面产生关联,各自领域的交集不多,甚至在制度层面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协作与交流。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仅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而且文化与政治水平也存在差异,地区发展失衡成为各地对应用型法律人才要求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以西部地区为例,引进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服务需求,所以更为注重涉及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资源利用以外,还涵盖了土地开发领域;而东部地区引进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东部以及沿海地区的发展服务需求,所以除了金融和海关领域以外,还尤为注重税务以及对外贸易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部地区引进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地区崛起的法律需求,所以除了煤炭和农业领域以外,还尤为注重对冶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2]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急需法律理论人才,而且缺乏法律职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具备较好能力及素质的专业法律工作者尤为短缺。即便国内培养的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却难以广泛且有效地引入相关领域发挥效力。纵观我国基层法律服务领域可以发现,除了审判诉讼以外,多数不具备系统法学教育经历的法律工作者主要聚集在调解等活动中。对于法学毕业生而言,除了基层法律服务领域以外,难以在国家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发挥个人能力。或者说,往上难以达到高标准和高要求,往下不具备发展空间。所以,必须重视并逐步推进实践性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的同时,既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增强创新实力,面对难以快速转变法学教育现状的事实,除了借助学校与教育部门的整体制度性设计标准以外,还要针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育进行考量与调整,以期提升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与契合度。再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不尽人意。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法学教育以外,也不乏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正向推动力量。不过,当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培养输送至社会的学生基本不具备社会要求的法律人能力,加之将传统课堂传授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导致学生仅学习理论,无法进行实践,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实务问题。再从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方面看,仍存在“关门办学”的旧有模式。导致学生只能通过课堂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材与大纲内容持续补充;二是教师课时有限,为了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就无法引入实践案例并展开讲解,导致学生只知理论而不懂实践,既不能独立分析问题,也无法自行推理和演绎,在现实法律问题面前难以下手。而西方国家尤为强调法律职业需求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并将其引入法学教育过程,充分激发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关联性。除了本科、电大、函授以及网络远程教育以外,国内法学教育还涉及专科、自考和民办学校等,[3]不过该类培养方式并不符合科学性与有效性要求。通过法律教育培养的法律职业人才被输送至两大领域,一是法制建设部门,二是实务部门,因此,该类教育应被列入精英教育范畴。上述低教育层次既不能达到法律既定的教学要求,也不能满足相应的学术标准,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符合法律职业人才预期。显而易见,当下培育环境下的法律职业人才的整体素养尚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关系愈加复杂多样,新型法律问题不断涌现,为有效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既需要办案经验的辅助,也需要专业法律知识的支持,更需要重视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并加大培育力度。在强调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所以,高等教育培养机构应在解决该类问题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关注新时代大学精神的同时,还需综合治理结构标准,构建法律职业人才分类培养机制。2012年5月,我国正式推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力图增强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标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性,为探讨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律职业两者间的联系提供了新途径。这一计划为地方高校带来发展契机,应积极遵循宏观引导,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及措施,逐步推进相关计划内容。

三、《国标》指导下的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综合上文关于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困境的论述可知,必须遵循社会实际需求的引导作用,在依照《国标》要求的基础上,除了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以外,还需加大对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构建并优化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多元性供给法治人才的需求,革新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一,明确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所得人才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判定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对地方高校而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关乎诸多方面,不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首要问题。除了选定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以外,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直接影响教学资源的配置与教学方法的选用。在确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除了社会需求以外,还需要综合考量学校现存资源能够提供的培养环境。首先,在学校办学条件上,相较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不仅教育资源与师资配置水平较低,且整体生源质量也处于较低水平。两类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也必然存在不同,地方高校不得直接套用部属高校的培养模式,必须以法学本科教育的划分原则为准,推动分类发展,是学校办学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存在。[4]另外,必须全面整改传统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塑造兼具实践能力、社会责任以及创新精神的新型法治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突破固有的封闭式发展模式,积极推行对外开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鼓励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同时,持续深入校企合作、校所(律师事务所)合作、校检(检察院)合作、校法(法院)合作,达到多元主体培育人才的目的。其次,法学专业应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新观念,既要强调多元性,又要凸显高质性,促使法律专业人才既能适应应用型需求,又能满足复合型标准。提升与各类法律职业标准的匹配性,夯实发展基础,扩大发展路径,重视并增强职业伦理和实务技能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在解决法律问题时引入相关理论,强化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其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专业人才。在确立地方高校发展方向及其定位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要考量服务特定方向,立足于人才结构的多元性与层次性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扩大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学专业人才规模。第一,整改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引导教师制定教学措施,激励高水平教师进行教学;其次,构建长效机制,增强科研创新与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吸引力度,其中,大一新生整体自学能力较差,需要构建学业导师制进行引导;再次,建立评估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这需要充分借鉴法学专业特征,用人单位在评判学生质量的优劣时最具有效性和客观性。第二,需引导用人单位介入相关评估活动,在完善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同时,积极寻找社会参与培养教师的有效方法。首先,在校方现存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达到互通共享,鼓励法学专业学生选修工学、经济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专业课程,拓展法学专业学生知识广度;其次,继续推行“双千计划”,实现高校教师与司法实务部门法律实务专家互聘常规化,有效解决法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的缺陷问题,聘任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除了企业法务部门工作者以外,还包括法律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切实解决校方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短板问题。[5]第三,构建并推行课程建设。经济发展需求应贯穿于高校法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既要设立法学和前沿科技相关的课程,又要广泛汲取新知及成果,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其中,除了“人工智能与法律”课程以外,部分高校的“大数据分析导论”与“互联网法律金融”课程也极具代表性。通过聘任专家进行现场授课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在大数据征信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阐释了区块链内容,讲授金融领域的运用和法律领域的应对,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其三,重视和提升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做出明确规定,即“强调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的重要性与关键性,既要重视品德与本领,又要突出坚定信念和丰富知识,将两类人才作为教育培养目标:一是拔尖创新人才,二是高素质专门人才”。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需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完备的人文知识;二是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三是熟练的法律职业技术;四是一定的社会学科背景;五是夯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六是高超的语言表达。既要具备创新观念与能力,又要身心健康。第一,强化基础素质的培养力度。《教育法》指出,增强国民素质是推行教育的基本宗旨。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培育高素质法律人才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增强学生基础综合素质尤为必要。一般情况下,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一是外语,能够进行日常沟通与阅读,二是计算机,能够把握基础原理并用于现代办公,三是决策应变、组织策划以及协调攻关的能力,既能应对文秘类和经管类工作,也能应对一般的公共事务。第二,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素质。作为法律职业者必须拥有的职业技能素质被称为法律专业素质,主要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夯实宽厚的法律专业知识,既要熟悉并领会法学概念、实体法以及程序法,还要掌握具体的法律条文;二是在一般案件或其他法律问题中引入法理与法律,并以此解决问题;三是除了综合分析能力以外,还需具备法律思维与表达能力,能够正确书写司法文书;四是掌握法学专业发展态势与最新成果,使用法律知识阐释并分析各类法律关系。第三,增强学生实践素质。[6]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理论,也要培养其实践能力,在提升创新性的同时,还要充分增强自学实力,能够在社会服务中应用所学法律知识,自主学习新知,以新观念与法律解决有关案件以及问题。综上,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将培育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主要目标,既充分彰显了法学本科专业质的规定性,又凸显了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宽度。法学本科教育将培育符合法治社会与法律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锐,杨丽艳,薛然巍.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2(1).

[2][4]沈志民.对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2).

[3]倪明.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11).

[5]刘鑫.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2).

[6]孙碧涛.普通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

作者:马柳颖 蹇尚庭 单位: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