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时间:2022-02-25 04:19:36

核心素养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育部门提倡素质教育,而这也意味着素质教育时代到来了,在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核心素养,这对于教师和学校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在实际的地理学科教学中,要想符合当地社会的教育要求,就必须对地理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并在目标的引导下一步步践行。本文就对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以及实现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教学目标;达成措施

教育部门在新课改中明确指明,要全面深化教育事业,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而地理教学改革则是该工作的重点。地理学科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将地理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还必须将核心素养和地理知识进行融合,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

一、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依据。在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依据。第一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在教育的时候包含了很多的素养,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实践能力等,在这些能力当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少,也正是因为这些素养的存在,使得地理体系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应用进这种教学理念,会渐渐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转变对于地理的认识和认知,甚至还会在品德道德放方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地理学科本身的核心素养,并在之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融入进去,真正落实到要点处。第二是地理课程标准。任何教学目标的设计都应当是和课程标准相匹配的。首先,教师必须要将新课程标准内涵实施落实。其次,按照有关的内容标准对目标进行设计,并且把内容标准进行适当程度上的分化,再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构建成为全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整体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来进行实施,这是实现地理教学高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三是地理教材内容。不管是语文教学目标还是数学教学目标,都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实现,教师需要按照不一样的课本和辅助资源以及教学设施来重新定义教学目标,因为地理学科都是接触的各个国家及各个地点地理知识,有着比较强的实时性和变化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该根据社会当前的趋势进行设计,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教学目标设计的注意事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有两点注意事项,第一,要将地理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体现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思想贯彻到底,久而久之,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这一思想灌输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地理学科教学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在传统的地理学科“三维目标”当中,很多目标都是缺乏一定协调性的,地理是一个整体,很多环节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如果教学目标之间彼此脱节,就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也变得零散起来,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并且,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太过于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以至于和教学目标不符合,总之,导致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割裂。在地理学科当中,其核心素养对于三维目标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这一形势下,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必须要深入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作用等相关知识。在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时,也应当尽量满足协调性和整体性特征,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经途径。第二,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尽可能将地理核心素养体现出来,地理核心素养一共包括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念、实践能力以及区域认知能力四个方面,在每一个内容当中又可以分成几个水平。通常情况下,这几个方面强调的是学生的基础性认知性,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可以对一些简单的地理现象有所认知,并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分析给出初步的地理信息,如在观察完之后可以说出是盆地,还是丘陵等。三级水平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简单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解释,来提升学生的基础解析能力。二级水平要求学生可以和一些较为复杂的地理现象进行结合,并对现象进行充足的说明,并举例说出类似的地理现象。一级水平要求学生可以和实际的城市区域地理知识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创造,养成创造性思维,而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照这几个级别来进行定义。

二、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目标实现措施

(一)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思维及方法。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必须要重视四大体系的建成,首先,人地协调观这一块,人地协调观就是指的对人和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的学科,在这一板块中,教师要将重心放在地理知识的开发和延伸上,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进行调整,可以和谐相处。其次,是区域认知性和综合思维这两方面,这两个方面其实就是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地方,而这两个特征也是地理学科久存的。区域性就是代表的两个地区之间有着差异,而综合性则反复强调了地理的整体性。另外,实践能力是指的地理教学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地理也是如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地理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尽可能制造实践机会,这是验证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在考察的时候,学生可以将自己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地中,而这也是核心素养的体现。比如,教师组织学生一同前往学校周围的观光农业区,让学生进入实地调查农业区的变化条件,一般来说,农业区的变化条件包含了市场、交通、技术等。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进去,对农业区的变化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将变化可能造成的后果写下来,并做到举一反一。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到了相关的地理知识,还懂得了如何对实地进行调研,在将来的就业上也有一定的帮助。(二)重视问题式教学。在我国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脱离实践的,问题式教学旨在把课堂内容糅合在一起,并从中发现问题,该教学模式可以分成四个步骤,先整合知识,再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将课本上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整合起来,再给学生制造足够的时间使其自己思索,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共同完成。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在问题得到认可之后,再让学生从中寻找答案,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地理是来源于生活的,也是服务于生活的,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地理现象,在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实时图片或视频给学生看,当学生进入解决问题这一阶段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渐渐得到了升华。比如,教师将“德国某矿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当学生在综合学习了矿产资源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德国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矿产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为该问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德国矿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问题上,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于这一类型的知识基础认识有多少,对于学生对于该问题可能存在的疑惑要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要设计一个问题链条,站在自然地理的角度上对德国的地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大致的阐述。比如,德国某矿区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今年经济发展态势如何,将来发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等。这些问题之间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细分化,而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遥远的事物有所了解,并且,这一过程是全班一起参与进来的,有着较强的覆盖性。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尽可能防止一个学生只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只会导致事倍功半。(三)在教学中应用进现代信息技术。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也带来了很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实施地理教学,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正确且适宜地使用信息技术,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既不能过度地使用也不能不使用,3S技术和谷歌地球等技术的出现,的确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有的教师使用不恰当,导致过度使用,而将传统的地球仪和挂图遗忘了。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球仪、板图、标本等都是经常用到的教学工具,在今日,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效率教学手段之后,也不能忘本,没有一件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信息技术有优势也有劣势,如果教师在使用的时候没有掌握好方法和尺度,就会导致物极必反的负面结果。在教学时,不能过度崇拜高新科技,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将传统教学工具和现代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互补,提升我国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三、结语

在核心素养教育形势下,地理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地理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学目标的好坏,因此,为了全方位促进我国地理教学的质量体系保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素质人才,在设计目标时,教师必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思维及方法,重视问题式教学,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此同时,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当关注教学目标设计的几大设计依据和需注意事项,这是保障地理教学高效率落实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沈慈勇.重构富有地理思辨的课堂教学———以初中地理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学看地形图”为例[J].地理教学,2019(11).

[2]田肖肖.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衔接研究[D].2017.

[3]张铁牛,朱锦伟,黄嘉永,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校园活动课教学与评价[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

[4]雷寿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5).

作者:贺金龙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开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