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刍议

时间:2022-03-26 11:34:43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刍议

摘要:自然资源机构改革背景下,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格局,需要切实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起能够实现全面覆盖的动态化、精细化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帮助管理机构完成对于自然资源的清查工作,明确资源管理绩效,促进部门监管水平的提高。文章从新时期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出发,就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

2018年3月,党的三中全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自然资源部取代了国土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及生态保护、解决自然资源空间规划重叠问题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土信息资源化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管理。

1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

在政府机构改革前,原国土资源部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基本完成了国土资源云的建设,另外,以“云”为支撑,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得以实现,并实现对全国县市的全覆盖。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自然资源部对国土资源部的取代以及三定方案的实施,并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并强调在生态、规划、管控、监管这四方面加强重视。在政务方面推出了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还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支撑,使云计算、AR、VR以及AI等技术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更好应用。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对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提出三方面新要求:(1)政策方面,以“放管服”为前提,搞好互联网+政务建设,为民众提供便利,提出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目标;(2)业务方面,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应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做好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从原本重审批到重监管的转变;(3)技术方面,建设好自然资源信息化统筹,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功能,实现数据信息的跨部门共享应用。

2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新趋势

2.1适应耕地保护新政策。自然资源部通过与住房建设部的沟通与合作,提出了全新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多规合一,在耕地保护方面同样“动作不小”。例如,2018年下半年,自然资源部加强了与农业部门的配合,在北方地区,针对“大棚房”进行了专项整治。不仅如此,自然资源部还与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互协作,开展了土地整治和土地复垦等耕地保护项目的督查工作,发现了不少潜在问题,如违规将农村土地用于非农建设等,具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如打着发展现代农业的名义,建设一些经营性场所,非法侵占农用土地等。在经过对全国土地实行第三次调查之后,国家对耕地保护制定出了新的政策,并对耕地保护新政策进行了诠释,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智慧耕地”开始受到了社会的关注。2.2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上,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相应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规划提供可参考的底板和底图,以平台为基础,国土空间规划可以说是相应的编撰和修改;二是建立规划实施与评估监测系统,为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可靠支撑,对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情况的有效监管,保障政府部门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因此,要求结合测绘地理、国土资源等现有的空间数据信息资源,做好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健全实施与监测评估体系,服务好国土空间规划和审批等相关工作,促进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3探索统一管理模式。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持续,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的矛盾始终存在,云计算能够进一步加快自然资源信息共享的速度。在实施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共享是目的,信息安全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想要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应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积极探索统一的管理模式,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实现分级分层管理,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同时做好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信息管理要求,对用户职能模式进行映射,有效实现统一管理。

3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3.1明确发展方向。一是应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将平台在管理体制改革中所具备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切实发挥出来,推动存量登记数据的汇交与整合,深化信息平台应用,加快不动产登记信息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共享,对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做好完善;二是落实好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党的相关要求,做好数据基础建设,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工作底图,为相关部门提供共享服务,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构建起全新的国土空间治理机制;三是应努力完善“自然资源云”,推动信息化建设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将现有的数据系统和信息平台全部迁移到云环境中,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面向社会购买云服务,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对一部分外网应用进行迁移。3.2整合信息平台。在对信息平台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参考资源卡片管理所采用的办法,就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完善的信息平台能够为数据信息的自定义分类提供便利,而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无论是私有信息还是公用信息,都应该能够切实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若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信息出现变动,系统会自动显示变动的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出提醒。而在已经填写完自然资源变更报告单的情况下,如果发现自然资源的变更影响了其他文档,可以直接传输到信息平台,作为相应的辅助材料,与报告单共同提交。3.3注重价值核算。应构建相应的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将核算体系的基础设置为自然资源实体层面、经营权层面和开采权层面,同时要构建价值量估值模型,将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和意愿法全部涵盖在内,来完成对自然资源存量、增减量的核算,分析其出现变化的原因。3.4打造监管平台。借助“基层-主管-政管”的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制度,统一完成对政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信息化系统可借助先进的GIS技术、RS技术等,监督自然资源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预警,这里以土地资源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系统能够就耕地、农田以及土地整治等数据进行处理,配合RS影像实施空间叠加分析,能够自动完成对违规用地、耕地占用等情况的分析,并向有关部门发送预警信息。3.5大数据实现全覆盖。借助相应的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够全面覆盖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信息,通过文件管理、分布式云存储等方式,实现对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大数据管理平台本身有着多样化的功能,如成果数据集显示、检索查询、统计分析、原数据管理、数据更新维护等。同时具有基本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集成了大量的数据处理工具,在搭配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功能的情况下,大数据管理平台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管理和交换,完成数据信息与数据服务的集中注册、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分布管理、统一分发数据等相关工作,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和优质的数据支撑服务。3.6完善决策支持。一方面,相关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建立起完善的分析体系,做好自然资源数据以及政府统计数据等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对比,找出自然资源的层次和结构,为管理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部门之间应该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和有效衔接,以政府大数据为基础,做好自然资源的预测预警工作,运用图片+文字的方式,将资源数据更加直观的展示在用户面前,使其能够及时了解资源的最新状况,促进监督管理效率的提高。3.7强调信息共享。自然资源信息平台依照不同要求,自动形成数据共享权限,使得一些终端用户在局域网内,对云数据平台上的有关的法规政策信息、自然资源信息调查数据以及空间矢量信息等可共享使用,保证信息共享使用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的发展环境下,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应借助大数据、GIS、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自然资源信息统一标准,使自然资源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为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提供动态数据和决策依据,全面实现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尹鹏程,陆建波,喻存国,等.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9(05):10-15.

[2]李艳.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信息化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19):130.

[3]俞鹏程.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趋势探究[J].中国房地产,2019(12):36-39.

作者:刘顺凤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