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农村法律问题分析

时间:2022-11-25 09:52:58

新农村建设下农村法律问题分析

[摘要]新农村建设活动如火如荼得开展,其中,农村法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快了我国新农村法治进程,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推动力。本文介绍农村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客观分析当前农村法律问题,探究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法律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法律;问题;对策

我国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工作备受关注,深入分析农村法律问题,并制定可行性解决对策,以此充实新农村建设内容,并提高农村法律实用性,从而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深入分析农村法律问题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1农村法律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法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法治化国家常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农村法律问题得以处理,能够最大化维护法律的公平性,同时,捍卫法律法规权威性。对于农民来说,会在合法权益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拥护、大力支持农村法律建设,并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逐步深化我国新农村改革,保证新农村的和谐与稳定。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角度来看,法律建设内容必不可少,无论是家庭纠纷,还是民众矛盾,均能参照健全的农村法律得以解决,避免事态严重化,真正创设浓厚的农村法律氛围,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跟进法律建设,能为土地问题、金融财政问题、生态保护问题、农民工问题的处理提供依据,由于这类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问题合规化、合理化处理直接影响农村文明程度及和谐进程,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2农村法律问题分析

新农村建设趋势不可阻挡,随着新内容出现、新方法运用,原有农村法律的不适性逐渐显现,这无疑会影响农业发展进程,不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长此以往,会增加农村法律建设阻力。客观总结农村法律的现实问题,据此了解农村执法现状,进而为日后法律问题处理提供方向,推动农村法律工作有效开展。

2.1农业法律不够完善

新农村发展动态变化,并且新农村形势良好,对此,应及时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顺应时代趋势,迎合和谐农村建设需要。农业法律法规更新速度落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农村建设、农业管理中存在无据可依现象,这不同程度上阻碍农业进程,不利于农村常态化建设,极易引发纠纷或矛盾。新法律法规颁布后,应与原有法律法规妥善衔接,否则,会影响法律法规实效性,难以全面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2法律保障机制单一

农村法律问题处理时,提供法律援助的团队力量不够雄厚,从法律人才缺失、资金匮乏等方面能够看出。如果法律保障工作不到位,那么农村法治化进程趋缓,进而影响新农村建设效果,难以全面捍卫农村法律建设成效。此外,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效果会与预期要求存在差距,使得农村法律建设工作举步维艰。

2.3法制建设相对缓慢

从农村法律建设意义中可以看出,农村法律建设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法律建设实践应有步骤地进行。但实际上,部分农村地区法律建设不够全面,导致整体建设进程缓慢,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工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相应增多,最终制约农村法治化进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

2.4法律援助组织缺失

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的法律援助团队缺失,现有援助中心联动工作站、联络点形同虚设,这无疑会削弱农村法律队伍力量,不利于农村法律问题高效解决。新农村视域下,务必加快法律援助组织建设进程,使法律援助团队与法律队伍协同配合,真正强化农村法律工作有效性。

2.5农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效果与预期要求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部分农民的法律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当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未能在第一时间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长此以往,会助长侵权者的嚣张气焰,导致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工作低效推进。因为农民是农村法律建设者和使用者,如果农民法律素质居低不高,那么日后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会遇到瓶颈,不利于农村法治建设与发展。

3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法律问题解决对策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有效解决农村法律问题,从而净化农村网络环境。然而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需要一段过程,因此,应制定可行性问题解决对策,使农村法律建设效果达到预期,从而激励农村法律问题处理经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动力。

3.1修订法律法规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要求逐渐提高,对此应适当法律法规,以便为法律问题解决提供依据,尽可能避免法律纠纷。为了提高法律法规实效性,相关部门实地考察、细致调研农村法律建设需求,进而针对性增加法律、修订法律,以期扩大法律覆盖面,确保农村法制建设工作合规化推进。农村法律机制完善的过程中,立足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法治化要求,从立法体系优化、监督机制改进等工作入手,真正提高农村法律成效,全面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2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在农村法律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务必构建专业化执法队伍及援助团队,通过人才保障顺利解决法律问题,进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尽可能清除新农村建设阻力。人才培养时,面向执法人员、法律援助者进行思政教育,逐渐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政水平,并强化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在农村法律问题分析中提出新思路,确保法律问题合规化解决,为农村法律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完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法律学习者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锻炼机会,真正为法律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全面提高农村法律建设水平。除此之外,健全经费保障机制,逐项细化经费预算模式,并完善资金分配模式,以此提高资金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法治建设。在经费保障的过程中,适当提高政府拨款额度,并优化财政管理体系,维护农村法律建设效果。

3.3稳步落实法制建设

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刻不容缓,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更要加快农村法制建设步伐,有计划、有侧重地推进法制建设,真正为财政管理、生态保护、农民利益维护提供依据,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从而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法制建设期间,应科学制定长期建设方案,并细化法制建设目标,有条不紊地完成法制建设任务,使农村法律问题得到有效处理,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迈向新台阶。对于法制建设人员来说,应冷静思考、认真对待,为农村法律体系完善、法制常态化建设提供可行性意见,促进我国法律事业繁荣发展。

3.4构建法律援助组织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法律建设质量,务必组建法律援助团队,并调整网格化服务管理结构,全面保证法律援助质量。具体来说,建立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并实施岗位责任制,尽可能扩大农村法律覆盖范围,将原有法律延伸到点、覆盖到面,一定程度上提高律援助中心价值及作用。现今,我国不同农村地区设立援助中心联动工作站、联络点,同时,配备全覆盖、全天候联动机制,目的是提高农村法律工作有效性,并循序式提高农村法制建设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不仅如此,设立法律援助机构,通过服务于民众来提升民众对于法律援助的认可度,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顺利进行。法律援助组织成立后,配备基层法律援助制度,对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来说,能够无偿运用这项制度维护合法权益。该项制度由政府部门主导,借助志愿团队力量或专门机构来实施,真正为农村法律问题处理提供推动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取得公民权益维护的良好效果。此外,从农村法律现状出发,适当改基层法律援助制度,确保法律问题的处理有据可依,推动农村及全国稳定发展。

3.5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农村法律问题解决的措施之一,即利用新旧媒体结合的方式向民众普及法律,潜移默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引导农民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维权,避免侵权行为肆意妄为。新农村视域下,组织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借助培训机会传递法律知识、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同时,贯彻农业政策、法律政策,鼓励农民勇于借助法律维权。对于司法部门来说,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给与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丰富农民救济渠道,大大减少侵权现象。为确保普法工作在农村村民中有效进行,事先以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村群众懂法、用法需求,进而针对性宣传法律知识,如农民工运用法律武器讨要工资的流程以及要求,大大减少工地的工资拖欠现象,真正让农民群众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从而激发农民学法、用法的欲望,真正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除此之外,增强农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依法提出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能力,这技能强化农民法律素质,又能加快我国依法治国进程。

4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法律问题的处理迫在眉睫,为了提高农村法律问题处理效率,应及时修订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保障机制、稳步落实法制建设、构建法律援助组织、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真正加快农村法制建设速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具体落实。从长远角度来看,农村法律问题妥善解决,能为日后农村法律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农村法制建设水平能够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晓芹.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7(07).

[2]陈琛.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的分析及研究[J].公关世界,2021(04).

[3]吴春晓.新农村发展中农民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0(08).

[4]丁珊.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法律问题探究[J].农业经济,2014(08).

作者:周宇航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