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时间:2022-03-27 08:37:22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摘要: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业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以及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三个方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路径,以期对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而农村经济又占据了重要地位。新农村建设给我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使命,这也是时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就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改革。

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历程

从时间轴上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建国初期;另一个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国初期的时候,这一时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最显著的成就即是成立了三个与农村金融相关联的金融部门,分别为农村金融管理部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说,随着这三大部门的建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雏形也就基本出现了。改革开放后,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为: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3年)。具体来说,在这一时期1979年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明确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同时放开了民间信用管制,允许民间自由借贷,成立了许多民间合作金融机构。第二阶段(1994年至1996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构建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框架,提出了要建立兼具商业服务和政策制定功能的农村金融合作体系的想法,加剧了我国农业金融部门的商业化性质。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地位形成。发展了许多中小金融机构,开始打击各种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限制。且随着时间推移,在农村信用合作社方面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国家财政对于合作社不良资产问题加大关注,并限制了合作社贷款利率范围。

2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目前,这个体系的主体是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它们具有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功能。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不断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门槛,同时也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我国上述金融机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仅从农村商业银行来看,2010年全国共有85家,到2018年6月底就增长到了1311家,平均每年增加约150家左右,可谓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迅猛的增长势头和国家的支持力度。同时,从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存量来看,因不同城市吸储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上述机构存款规模较大,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可见,部分地区农业金融机构吸储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这就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困难

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金融体系日趋完善,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尽管如此,农村金融体系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支农资金仍有待加强。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存贷差,且这些机构大多只吸收储蓄、不放出贷款,吸收来的储蓄还被划分到上级银行,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因此,尽管国家也在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政策、自身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部分地区支农资金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2)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中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农民不单单是销售农产品,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部分农民甚至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农产品期货买卖、批发零售等业务。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在涉农金融领域尚无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信贷业务运作,自然也就难以满足农产品市场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需要。(3)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滞后。金融业从其本质上看,属于服务性质的行业。因此,如何契合新时展成为农村金融服务行业应当思索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从上述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更大的需求是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市场信息导向、国家政策分析等方面的服务。但与此形成鲜明落差的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滞后,大多数金融机构尚未完全建立有关服务业务,仍停留在传统业务上,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前进缓慢。

4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继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金融财政支持是世界各国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所普遍运用的手段,因此针对我国支农资金外流、不足等问题,我国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支农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得到稳定资金来源。(2)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强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令金融从业者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提升从业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如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领域,提供信贷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满足农民新的需求。(3)坚持农村金融创新。一是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特别是在农村节能、节水、节材等环保建设项目,以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要给予特定的支持。二是拓展消费类贷款,帮助更多的农民学会运用金融理财,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消费观念。三是创新担保方式,对于那些在地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潜力企业,要加大其与地方担保公司之间的合作力度,使其能够借助于担保公司的能力,加大其自身贷款规模,获得更多更大的资金支持,进而实现业务的拓展。(4)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更是需要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对正规性金融组织的补充和完善。可以从制度层面上,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踏入农村金融行业变得合法化、规范化。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好的后果,及时制定出相应的退出机制,尽可能降低非正规性金融组织破产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为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

5结束语

综上,为了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改革,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创新金融产品,健全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最终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惠青.农村学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刘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8,(23):32-33.

[3]孙布克.新时代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18,(09):61-63.

[4]赵凌.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路径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8,(07):7-8.

作者:张哲宇 单位:淄博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