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期刊自媒体平台建设探究

时间:2022-03-10 03:43:20

高校学术期刊自媒体平台建设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双一流”大学学术期刊持续探索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视听化表达,在强化视听表达意识,创新视听表现形式,加大视听策划力度,深化社交平台视听内容影响力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文章以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研、文献调研、邮件核查等方法对其视听内容建设现状与优势进行实证研究,建议我国同类期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增强视听内容传播力,以分类可见为原则增强视听内容引导力,以跨界协同为手段增强视听内容生产力来加强视听内容建设力度。

【关键词】学术期刊;微信订阅号;自媒体;视听内容;C9联盟

高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8亿人,接近网民总数的3/4,网络视频及以视听化内容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在社会信息传播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2019年微信数据报告》指出,2019年微信月平均活动用户达到11.5亿,每日音视频通话5.2亿次[2]。基于自媒体平台的视听化表达方式在客观描述科学实验、展现学术成果、传递科技思想等方面已显示出独特优势,因此国际期刊出版商及高校学术期刊纷纷加快了自媒体平台视听内容建设力度。2010年,著名科技期刊Nature、ScienceCell均在YouTube、HuluHulu、MetaCafe等短视频社交平台开设频道专区,通过视频、音频和动图等视听化传播手段为用户推送前沿科技情报。我国亦对科技期刊视听化发展动向保持敏锐嗅觉:C9联盟、G7联盟、长安联盟、Z14联盟成员高校学术期刊已经开始利用视听方式进行学术传播与科技探索,在视频型期刊、视频摘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高校学术期刊自媒体公众平台视听内容建设相关问题[3]:一是微信订阅号的内容建设,重点针对视听内容服务策略、与期刊关联的视听专题设置等重点难点进行探索;二是学术期刊视听化转型路径,主要分析学术期刊可视化价值与基础、学术期刊视听内容选题策划的具体方法等实践问题,鲜有深入探讨期刊自媒体视听传播类型、渠道与影响力以及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动态视听内容建设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国内具有较强科技视听表达意识,且较早利用自媒体公众平台开展科技视听传播活动的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为研究对象,对其视听内容建设经验进行全景式考察,以期为同类期刊视听内容建设提供参考。

一、研究思路

C9联盟由我国9所首批985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大学组成,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高校新媒体观察报告》显示,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视听内容的学术声誉、研究引用率、文献影响力、H指数均高于年度平均值,科研人员对其表现出较强的持续使用意愿[4]。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邮件核查、问卷调研方法对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的视听内容建设、运营、服务进行实证考察。

二、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视听内容建设经验分析

1.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视听文本。实证发现,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已将短视频、长视频、H5、GIF动图等动态视听形态作为常态化的视听文本表现形式,灵活运用画面、拍摄角度、镜头运动等来丰富视听语言,极大增强了视听内容的生动性与感染力。(1)运用融媒体技术来创作个性化的视听内容。如《材料科学与工艺》微信公众号的《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大揭秘》推文,不仅采用VR技术真实还原TCR-CD3复合物的整体结构图,还基于“5G+8K”超高清摄像技术、4D全息投影裸眼技术直观形象地介绍了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并辅以黄志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科技攻关过程的短视频,给读者带来知识性、增值性的沉浸式阅读体验。(2)利用期刊门户主页中的影音数据进行自媒体平台视听内容改造。即将期刊网站中现有的视频论文、视频摘要等视听资源迁移至微信订阅号,以实现期刊不同传播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如《科技与法律》微信公众号时常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的MOOP(多媒体在线开放文章)视频资源进行视听内容,不仅提高了学报学术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增强了刊物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3)持续创新视听文本形态。虽然当前国内高校学报经常转载其他媒体的视听内容,但绝非僵化的“拿来主义”,而是对其进行增值化深加工。如《复旦学报(医学版)》微信订阅号经常转载《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官方网站中的视频内容时,并根据视频内容制作核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波成像的4D动图,大大提高了视频内容的可见性。2.策划结构化内容,增强视听感知。自媒体时代,用户信息接受习惯、兴趣偏好均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高校学术期刊只有强化视听内容建设的系统性、可见性与适应力才能获得用户的关注。实证结果表明,当前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基本能做到周详策划视听内容,采用结构化方式对视听内容进行标记和推荐,有利于受众有效识别和形成用户期待。《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微信订阅号的《五分钟量子震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微信订阅号的《锂动力电池知识》、《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微信订阅号的《管窥固体微结构》视听内容策划做法就较具代表性。(1)对视听栏目进行模块化细分,使视听内容系统可见。模块化栏目设计风格不仅优化了视听内容编排和推送的层次性、结构性,还通过统一的后期包装、标题标记、卡片大图等方式,增强了视听栏目的显示度,产生了稳定持续的规模化效应。(2)推出层次化的视听内容。为了扩大视听内容的社会影响,兼顾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素养用户的知识需求,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不仅针对专业科技工作者制定了视听内容,也为普通学生及其他社会受众推送常识性科普视听文章,并致力于建设科学教育视频库,帮助社会大众理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3)借助校内顶尖学者增强视听内容的权威性与贴近性。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的关注用户大多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学科领域泰斗的成果、思想与意见对其科研活动具有引导作用。在实证调查期间,上述3个微信订阅号的视听栏目共邀请到9位两院院士、25位长江学者与“国家杰青”做客微信直播间,自带流量的专家提升了自媒体视听内容的吸引力与影响力。3.聚合第三方力量,扩大视听规模。“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指出,视听内容作为科技期刊高价值信息的延伸与扩展,其数量与质量将成为衡量科技期刊及其自媒体公众平台内容建设优劣的重要标准[5]。可见,提高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视听内容的推送规模与使用频率,不仅能有效增强刊物自媒体平台的富文本特征,而且对用户的信息接收能力产生影响。当前,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视听内容的推送频率约3—5次/天,高于同时期微信公众平台单日平均推送次数。通过邮件核查可发现,这与它们借助第三方力量有密切关系。(1)善于选择和利用第三方媒介视听资源来扩大视听内容推送规模。如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微信公众号推送的52个视频中,36个转自医景网、Discovery探索频道和国内外其他媒体资源。(2)善于借助用户力量来拓宽视听内容生产主体及资源范围,即通过激发用户视听创作潜能,让用户成为视听内容的供应商。如浙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开设的“有声叙事”短视频栏目内容,均是用户自行拍摄上传的原创学术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期刊视听生产力不足的短板。

三、基于实证结果的高校学术期刊自媒体平台视听内容建设深化路径

1.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增强视听内容传播力。鉴于高校学术期刊自媒体公众平台在学科领域、受众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采用技术创新手段提高自身视听表达力,对视听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化改造,成为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异质性预期的应有之义。(1)持续更新视听制作技术,切实增强编辑人员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如建立专业视听制作团队,为作者制作视听材料提供技术支持,并综合利用短视频、超链接、4D动图、微信语音、二维码等新媒体技术来丰富视听文本的表现形式,使用户能够一站式获取目标资源。(2)联合移动聚合类新媒体,拓展视听内容分享渠道。C9联盟高校学报均实现了微信公众号相关视频后,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百家号配合式跟发,有效提高了视听文本的渗透性。学术期刊应建立视听内容传播体系,鼓励作者在期刊微信订阅号相关视频,通过抖音、西瓜、火山等短视频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并结合视听内容的学科门类与受众对象制定具体的推广方案,为作者提供兼具可操作性与时效性的分享路径。(3)加快推进期刊视听内容数据库建设。学术期刊应从视听表达的广泛性、可见度与影响力出发,为平台积累丰富的视频内容资源,并持续丰富以经过标引的文件与元数据为核心的视频资源储备,建立基于学科特点与研究方向的专题数据库,使之成为视听内容推送的原动力。2.以分类可见为原则,增强视听内容引导力。如何在海量、碎片化的自媒体视频中脱颖而出,为用户带来衍生性价值,是高校学术期刊增强自媒体平台视听资源内容引导力的重要前提。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深化视听内容策划实践表明,只有以分类可见为原则完善学术期刊视听化类型,以兼顾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为导向来优化视听内容结构,才能增强视听内容的可见性,提高用户使用黏性。(1)创建可生动揭示论文细节,描述实验过程,呈现研究结果的视听内容矩阵,结合样本所采用的视听内容策划方案,建立以“论文增强型”“内容联播型”“专家讲授型”“活动相关型”为主要类型的视听内容框架。“论文增强型”视听内容以视频表达为载体,对论文中实验操作流程、实验结果进行视听化补充。“内容联播型”视听内容以音视频摘要播报方式,引导受众提纲挈领地把握最新科技动态。“专家讲授型”视听内容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翘楚的新思想、新成果。“活动相关型”视听内容以报道某项学术活动为主,采用嵌入式web视频点播等方式记录活动实况。(2)平衡视听内容的专业价值与普惠价值。学术期刊自媒体平台推送视频内容的目的,不仅在于满足细分领域用户群体的个性化科研需求,还在于向普通受众传播基础科学知识。因此,学术期刊应制作层次化的科学视听内容,如分别针对专业受众与非专业受众推送视频摘要与短视频两种形式:视频摘要时长为1—2分钟,主要面向专业受众解释科研技术路线与主要结论;短视频时长应控制在1分钟内,主要面向非专业受众概述科研项目的预期社会效益。3.以跨界协同为手段,增强视听内容生产力。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陈浩元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期刊普遍存在视听内容颗粒度过大、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原因在于欠缺科技视听意识、视听内容产能不足。因此,破解高校学术期刊视听内容生产力“阿喀琉斯之踵”的关键是跨界协同,即以开放的视野广泛利用内外部资源,借助不同主体的比较优势促进视听内容生产实现规模经济。(1)有效利用其他机构的视听资源,探索引入视频技术服务商。学术期刊可借鉴C9联盟高校学报微信订阅号授权转载第三方视听资源的做法,采取HTML超链接、网页自动跳转、场景化智能推送等技术让用户合法合规地获取专业媒体和机构媒体制作的优质视听内容。考虑到视频制作质量直接关乎用户视听体验,且刊物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转向自媒体平台视听内容生产方式,因此可尝试引入服务商进行合作。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微信公众平台便联手阿里云短视频,借助服务商开发的支持断点录制、本地视频导入、实时剪辑等功能来优化学术视听内容的摄制剪辑质量。(2)增强平台用户资源集聚力,释放用户视听表达力量。学术期刊可通过多种方式来挖掘用户生产视听内容的内生性潜力,如开辟用户反馈专区、举办在线竞争活动等来广泛征集用户生产的视听内容,在得到用户使用授权后,利用自媒体渠道进行传播。随着视听化表达方式在科研资源传递方面的媒介优势被出版界认可,加之视听制作技术逐渐朝智能化与人性化方向发展,视听内容建设必将成为高校学术期刊打造自媒体运营优势的重要抓手。我国高校学术期刊自媒体视听化服务才刚起步,在深度与广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学术期刊应以5G、AI等新技术应用为契机,促使高校学术期刊及其自媒体运营团队探索科学合理的视听表达机制,增强视听文本制作、内容策划等方面的供给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传播科学方法、科技知识与学术成果的重要介质。

作者:张家瑞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