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饮用水保护调查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17 04:33:09

城市饮用水保护调查及策略研究

水源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饮用水水源环境发展形势要求相比较,辽宁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着运行机制不顺畅、监测网络不完善、技术资金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普遍存在工业污水不达标排放、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面源污染等问题。大部分水库型水源地总氮和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受水库上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和农药流失等的影响。2011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有所改善,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整治率提高了5.4%。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不足,全省各市监测能力差异较大,仅有部分城市可以做水质全指标分析,水质监测自动化程度较低,调查评估的58个水源地中仅有6个实现水质自动化监测。按照评估标准和指标类型的要求,现有监测能力已不能满足国家要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勘界和标志设置工作是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全省58个评估水源中共有51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标志设置,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为87.9%,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勘界及标志设置工作还需加大力度。城市饮用水源风险管理状况用风险源名录完成率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立率2项定量指标表示,目的在于评估水源保护区外一定范围内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高风险行业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对饮用水水源可能造成污染风险的管理措施及技术储备情况。2011年全省建立风险源名录的水源数量有所提高,但水源地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需进一步完善,风险源名录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等风险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强化。

水源地保护对策及建议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1)提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从排污总量上进行控制。(2)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特别是在冬季地表水流量小,自净能力低的条件下,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会有效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3)加强河道治理,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水体污染。(4)增设事故贮存池,防止事故对水环境造成污染,降低水源地受污染的风险。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1)限制在湖库上游和周边地区开垦农田,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湖库周围建立有效的生态防护屏障,防止水土流失。(2)控制湖库周围农药、化肥施用量,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对湖库水质的影响。(3)坚决拆除或搬迁湖库周围的排污口,禁止向湖库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减少对湖库水质的污染。(4)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保障饮用水安全。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1)加强对地下水水质监测能力和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和应急方案。(2)控制地下水水源地周围农业面源污染,提倡使用低毒高效的有机肥,严格限制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场的建设。(3)禁止在地下水水源地周围建设加油站,禁止在地下水水源地上游建立垃圾填埋场,防止油类物质和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4)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开采法律、法规和地下水管理体制,建立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保障机制。根据不同饮用水水源地类型和保护工作要求,重点建立和完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水质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技术保障体系。开展水质、水量、水土流失及相应面污染源的长期监测[3],要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多组分、高灵敏度、快速检测技术方法,以及应急快速检测技术、在线检测仪、急性生物毒性检测方法与仪器等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项目和频次提出差异化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保障体系。开展对饮用水水源地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总结不同类型水源地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要点,并组织推广应用。研究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探索符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要求的生态种养殖模式。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保障体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陆地生态系统、水库水陆交错区、水体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尾矿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研究,开展湖库型水源地底泥疏浚技术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保障体系。提出饮用水水源地可能发生的化工危险品泄漏、藻类爆发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路线。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潜在的事故源的调查工作,形成重点事故源信息数据库。

本文概述了辽宁省58个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和环境管理现状,提出了不同类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对策。同时,从水源地监测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以及监控预警技术等几个方面去建立并完善水源地技术保障体系,切实有效地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为保一方百姓的饮水安全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

本文作者:郝晓雯工作单位: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