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0:11:31

教师论文

教师论文范文篇1

各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学校老师:

《中国教师报》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由《中国教师报》举办的“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在各个学校老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年9月10——**年11月20日我们迎来了第三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本次大赛将继续秉承《中国教师报》全心全意为老师服务的宗旨,以纯公益的操作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为教师评职晋级提供帮助。

请各单位给予支持,欢迎各位老师的参与。

中国教师报

二00七年九月

征稿说明

一、征稿对象:(仅限《中国教师报》2008年订阅用户)

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一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

二、征稿内容:

1、有关教育理论、各科教育科学、学法指导、特教幼教职教工作、班主任工作等。

2、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评课稿、多媒体课件等。

三、征稿要求:

1、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每文一般以不超过三千字为宜,尽量用A4纸打印,一式三份,

仔细校对后邮寄,同时将电子稿发至:jslwds@。

2、来稿必复,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并报知作者所在单位。

3、题目下方依次注明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

4、随文附一份5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

5、投稿务必注明单位订户或个人订户。

6、由于前两届有部分教师投稿较迟,论文送审后未能评定,造成了很多不便。故请本次参赛老师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稿。

四、有关事项:

1、本次论文大赛仅面向2008年订阅《中国教师报》的老师,不收取参赛者任何评审费用与证书费用。

2、参赛论文可由当地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负责组织。具体投稿事宜,由当地负责同志通知;个人参赛者也可直接寄交到江苏省记者站。

4、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

5、部分获奖论文经作者同意后结集出版。

五、收稿时间:

**年9月10——**年11月20止

六、联络方式:

教师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形式规范;专业表达

中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管是外在的要求还是内在的需求,经常要接触论文,或者撰写论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论文呢?论文,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它具有科学性、创造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等特征。只有在清晰地了解论文的概念和特征基础上,老师们才能去思考论文、写作论文、。论文是专业技术成果表达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发表实现学术交流是其归宿。中小学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期刊论文的要求和规范,包括内容规范和形式规范。本文主要论述当前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形式规范的重要性,在论文写作的形式规范上有哪些问题,如何来规范论文写作的专业表达。

一、形式规范是论文专业表达的基本要求

如果我们把论文写作的形式规范比作待人接物的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等,最常见的就是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话语。谁不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呢?这就需要通过适宜的礼仪,让别人产生直观的“第一印象”。写论文的道理也是这样。论文的规范形式,可以优化论文内容、提高几率、体现作者自我学术修养。(一)形式规范有利于优化论文内容。论文的形式规范与内容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形式规范固然很重要,如果内容质量不高,终究是“花架子”。但有了内容,也需要一定的形式规范,这是必要的“加分项”。论文的规范形式,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修改论文内容,能够使全文的前一部分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一部分,使论文整体有逻辑、有层次、有结构,优化论文专业表达。(二)形式规范有利于实现学术交流。一篇规范的论文,能够逻辑清晰地表达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研究的结果及结论,有助于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为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累积更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可见,提升一篇文章的“颜值”(形式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第一关通不过编辑的审阅,文章就难以获得发表机会,也阻碍了作者学术观点及思想的表达和传播。所以,不能因为论文的形式不规范,就错失文章发表的机会,阻断新观点、新思想的出现和传播。(三)形式规范是自我学术修养的一种体现。注重论文写作的形式规范,不只是为了取悦编辑、读者,对作者自己也非常必要。强调论文的形式有助于规范作者表达内容的方式,这种形式的规范也是学术修养的一种体现,是作者将研究的成果通过学术界认可的表达方式进行专业表达的一种方式。作者注重论文的形式规范,将进一步提高内容表达的专业性,也利于形成一套对于研究成果进行规范表达的逻辑形式。外显礼仪是内在修养的一种表现,有修养的人更易获得尊敬。所以,注重论文写作的形式规范,是老师们内在专业修养的一种体现,彰显的是老师们的一种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

二、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常见的三种形式不规范

论文写作不同于文学表达、工作报告、工作总结、个人反思等撰写方式,它有自身的学术规范。中小学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撰写较多的是工作报告、工作总结、个人反思,与此也就形成了此类写作的思维惯式、成文体例,写作常常偏离了论文的学术规范。中小学老师在撰写论文时,常见的形式不规范有以下三种:(一)论文写成了说明文。从论文的定义,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讨论”“研究”“学理性”。从语源学上来理解,讨论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研究是探求事物的真相,与“学理性”联合起来,可以发现论文的重心在“论”。因此,可以把论文的体裁理解为议论文。也就是说,论文写作的重点在“论”,有“论”就要有问题、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组织安排论述内容。然而,老师们在论文写作时,受工作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写作习惯影响,在组织安排论文内容时更多地是说明文式的,写出的所谓“论文”也就是工作报告或者总结,还有个人感悟也比较多。论文也不同于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主要的区别在于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应该是聚焦问题而展开的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呈现。因此,论文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始终围绕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证,得出结果和结论。而工作总结强调的是工作如何完成,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老师们很难找到“问题”,有时是一个研究领域,有时是一个研究主题,甚至没有议论文三要素,语言的文学性强于严谨性。(二)论文的形式要素不完整。论文的学术规范,要求论文必须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作者等信息。论文写作并不是老师们的常规工作,因外部要求或内在冲动而不定期的进行论文写作,容易忽略学术论文的要素规范,比如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缺失。老师们也常在参考文献的标注上出现细节问题,比如参考文献未在文后按照文中相应顺序标注,即使在文后有标注但在内文中没有指出哪句话或者哪个观点是出自此文献的,或者不清楚书籍、期刊、学位论文、政策文件等文献的标注码,列出了文献却未注明具体页码等。尤其是论文摘要的撰写,由于不太清楚摘要的作用、内容的表述规范,常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撰写。(三)论文的体例不符合目标期刊要求。撰写论文不是为了“孤芳自赏”,发表交流才是其归宿。论文投稿不能“四处撒网”般地一稿多投。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论文主题和内容,选择适合自己论文的期刊,了解目标期刊的风格和体例要求。期刊的办刊宗旨决定了期刊的学术风格,继而决定了文章选题范围、风格和体例。除了期刊论文“共性”的形式规范,不同的期刊还有各期刊自身的风格和体例。比如,有些期刊论文要求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有些期刊则不需要;有些期刊需要有尾注或脚注,对参考文献的位置也做了具体的要求,等等。

三、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形式规范的建议

为解决老师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下文将在论文的体裁、论文要素(标题、摘要、关键词、结构、语言、图表、参考文献、作者信息等)、目标期刊的体例等方面,论述写作的具体形式规范。(一)聚焦问题:论文内容重在“论”。写作首先要明确选题方向,寻找一个合适的主题,发现一个明确的问题。这三点要在文章的标题上有所体现。因此,初拟的标题重在有无“问题意识”。只有明确了研究问题,写作才能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具体的“论”。论文要聚焦,要像一个布口袋,“口子小,肚子大,做到以小见大。”如“区域教育品质建设中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其缘由是“高新时代中国教育应当更加关注教育品质。当前区域教育品质建设存在意识缺乏、动力不足和制度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必须从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很明显,这些话语产生了“问题性”,围绕问题进行论文写作。所谓“问题性”,是指选题能显示出研究者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和兴趣点,没有理论上或实践中的困惑与认知冲突①。论文的论证逻辑是:一是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二是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三是科学性,而不是文学性;四是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五是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行文内容要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而不是文学想像的天马行空,也不是流水账式的产品说明。(二)规范结构:体现研究的“味道”。论文撰写需要提前构思与谋篇布局,这是非常关键的“蓄势”基础。因为构思一篇文章的结构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标题的选择与凝练到整个文章的框架结构,从重点问题的解答到论证材料的选择,都需要反复思考琢磨,只有思考清楚了,框架结构清晰了,能够列出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和要点提示,写起来才比较顺手②。论文的框架结构,每部分要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一部分,各部分之间要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内在逻辑要素要一致、互为印证。一篇文章设置3~5个一级标题是比较合适的。论文以层级标题的形式来呈现论文的结构,行文中设置一级标题一般不少于3个,如果只有2个一级标题,会丢失论文的“美感”;如果一级标题超过5个,会增加读者的理解负担,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四个部分,首先要说明研究的问题及背景,及明确指出研究问题是什么?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到何种程度了,从而确定本研究的起点。其次是说明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这是体现研究科学性的重要部分,使其他研究者能清楚地了解研究结果和结论是否有可靠的方法与过程做支撑,也有助于其他研究者对本研究结果和结论进行检验。第三是研究结果,即基于研究材料进行的事实判断。第四是研究结论,是研究者基于已有的理论和事实结果做出的推论。一篇形式规范的论文,虽不一定在一级标题上涵盖上述4个方面的全部内容,但在整体结构上应对上述内容都有所体现。(三)注重细节:论文要素要齐全。1.标题:揭示问题,直达主题论文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15~20个汉字。题文内容要相符,避免标题范围过大或拔高,如,“……论\学”“……研究(系统、规律、机理等)”。同时,论文标题的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洁凝练。尤其要注意,论文的标题不能像博客文章或新闻稿的题目一“越耸人听闻越能博得眼球”。一个好的标题,外显的是主题,内隐的是问题,甚至能让读者看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领域。2.摘要:客观陈述,浓缩要点摘要是正文的浓缩,它的结构与正文的结构是一致的。摘要的内容表述,要从第三人称的角度,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来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的具体内容由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组成,不分段、不列图表、不出现公式,也不用参考文献。摘要的字数为正文字数的2%~3%。3.关键词:高频词语,便于检索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一般要求有3~5个全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要有利于展示论文的观点及结论,揭示研究问题。4.文字:文从字顺,客观理性论文一般要保持价值中立,作者要尽量减少修辞,避免使用感情色彩过于强烈的词语或句子,如“强烈反对”“好评如潮”“众多研究表明”等。论文是一种实用文体,与小说和散文不同,论文所使用的语言要朴实简练,通俗易懂③。有些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喜欢使用华丽的辞藻或生僻的字词,这在无形中会增加读者的理解负担。文从字顺的论文,更便于读者理解,具有更强的可读性,让读者体验到“身在此山中”的感觉。5.图表:直观精简,格式规范图表的使用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写作目的,图表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呈现,会让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更清晰,特色更凸显,效果更直观。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图表运用应注意四点:一是要体现自明性,即审稿人和读者无须参照正文就能读懂图表,且正文和图表不应该重复相同的数据内容;二是要尽量避免采用过于复杂或难以读懂的图表,每个表格中最好不要超过200个数据,否则就将其作为附录处理;④三是图表的使用,要有图注和表题,在文字段落中要有具体所指。四是图表的标题有规范的格式,一般而言图的标题放在图的下方,表的标题放在表的上方。6.参考文献:标注恰当,合乎规范论文中所引用的观点,要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在文后用[1][2][3]……排列。凡题引他人的报告、论文、专著等文献,应是最必要、最新的。如果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在文中所引用的观点右上角标注具体页码,在文后只标注一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所用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宜太少,避免使用汇编文献。在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文献类型有: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D]、标准[S]、电子公告[EB],等等。其中,引用专著的观点、数据,要标注具体的出版年份,可不用标注具体页码。引用期刊时要标注观点出自具体年、期、页码。另外,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参考文献和注释之间的区别。注释是指对正文中某一内容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或直接引用的文字,有尾注和脚注两种形式。尾注一般用于文档的末尾,用①②③……排列。脚注一般位于每一页的底部,用①②③……排列,需要注意的是脚注要每页重新排序。7.作者信息:数量适宜,规范信息在正文标题的下面要列出具体的作者名字,一般人文教育类期刊论文的作者不宜超过三个。同时,在文后要写清楚每个作者的单位信息,相应单位所在地的邮编,以及作者的通讯地址和电话,用于期刊编辑与作者及时取得联系。(四)定制式写作:符合目标期刊的体例。不同学术刊物的“口味”往往是不一样的。虽然对学术论文有“共性”要求,但因期刊的办刊宗旨不一样,它们对选题方向、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文章性质和文章写法等要求都可能不一样。期刊各有其独特的发稿倾向和文章风格。老师们在投稿之前要先了解清楚目标期刊的风格、篇幅和体例等要求,让所写的文章符合目标期刊的具体要求,量体裁衣,进行定制式写作。

参考文献:

[1][美]温迪•劳拉•贝尔彻.学术期刊论文写作必修课[M].孙众,温治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美]凯特•L•杜拉宾著,韦恩•C•布恩,格雷戈里•G•卡姆,约瑟夫•M•威廉姆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编辑部修订.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教师论文范文篇3

本文作者:邵百艳工作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新时期,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将我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相融合,形成一种真正的“以人为本”,关怀自我价值,自我发展,追求人生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现代精神。正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办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现代人文精神,才能跟上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民办高校教师的现代人文精神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和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时代接轨的现代意识、创新精神等。具体说来,民办高校教师应该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用高尚的言行关怀、尊重学生,用强大的人格魅力打动、感召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巧教育、启迪学生。而重构民办艺术高校教师人文精神,促进民办艺术高校教育质量发展,必须从创新思维、培养环境、创新制度等方面着手。(一)更新管理理念,“德才兼善”是选才的“基石”艺术专业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成效取决于教师人文素质的水平高低,这就要求民办艺术高校应该拥有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民办艺术高校首先应树立“以德兴校”的管理理念,完善人才招聘的准入机制,在选择人才方面把好关口,聘用教师不仅仅要考量其专业水平,而应把道德素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其次,在教学管理中把道德品质作为考核评价中的重要项目,鼓励教师朝着德艺双馨的目标发展,改变传统的专业技能好的教师就“一好百好”的观念误区。(二)提高人文素质,培训、养成是“充电器”“师者,人之模范也。”民办艺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决定着其教育对象———艺术类大学生未来的人格完善和学业成就。民办艺术高校应该针对教师的实际,把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多途径开展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首先,民办艺术院校可以举办培训班,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和师德培训,组织学习模范教师的先进经验。其次,随着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分流,广大教师应该自主学习,不断“充电”,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三)培养创新精神,融会贯通、终身学习是“催化剂”民办艺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不断创新求变。因此,民办艺术高校应该不断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更新人才选拨模式,聘用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艺术专业人才,把新理念和新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中,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接轨的创新型高等艺术人才。创新精神的形成需要民办艺术高校教师坚持不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创新精神的形成也不是仅凭学校教育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那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四)营造浓厚人文氛围,加强制度建设是“助推器”民办艺术高校应该结合艺术院校的自身特色,加强管理制度和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增加文化品位和艺术内涵,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为教师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必备的平台。首先,民办艺术高校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和关怀。长期以来,民办高校与教师之间的“企业”与“打工者”的关系使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淡化。因此,民办高校应该真正的关心每位教师的情感、心理,未来的发展和幸福,增强教师对学院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教育激情,释放他们的生命活力与创新意识,增强他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自豪感;民办高校应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引导教师学会对常见心理困惑进行调试,增强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等。其次,民办艺术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薪酬结构不合理、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也使民办高校教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从而丧失工作的积极性。要想使教师真正产生“爱校兴校”的使命感,真诚地关心学校的前途命运、建设发展,薪酬待遇、身份地位与公办学校接轨无疑是一剂良药。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民办艺术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等艺术教育创新求变、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民办艺术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文化底蕴,不断修炼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

教师论文范文篇4

高校教师职责视角下的创新能力

现代管理大师彼特•德鲁克指出:知识是今天唯一深远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虽没有消失,但已经变成第二位。假如有知识,就能够容易地得到传统的生产要素。正因为知识如此重要,作为知识载体的教师则必须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高校教师特性自主性高校教师具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某一领域是专家,自主性强,在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不喜欢上级领导的遥控指挥。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全有赖于高校教师发挥自主性,他们容易将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结合起来,注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成就自己的事业。创新性创新是高校教师工作的最重要特征,高校教师所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而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灵感进行的挑战性工作,他们要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知识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流动性高校教师对高校的依赖性低,高校与教师是一种相互需要的关系。高校教师大都清醒的知道他们的专业能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程度取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对专业的忠诚往往多于对高校的忠诚。他们一旦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学校又忽视或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就会跳离原高校。因此只有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下,将高校的发展规划同个人职业发展紧密联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他们对高校的忠诚度。复杂性首先高校教师的工作过程难以观察,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知识创新过程以无形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的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因此对知识创新过程的监督是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其次,知识创新考核复杂,他们的工作牵涉面广,多以团队的形式出现,知识创新成果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使个人成绩难以分割,另外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也有很大差别。第三,知识创新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基于知识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分类高校教师的知识创新能力表现为二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其模型为:创新能力=知识含量×教育质量。也那就是:一个注重教育质量而没有知识的教师对于高校的发展不会发挥什么作用,然而,一个有知识但不注重教育质量的教师对高校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危害,因为他们往往只关注于自身的发展而忽视应该承担的教师职责,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因此,根据高校教师知识含量高低和教育质量高低的不同,可以将高校教师分为不同的种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可以使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分配自己的精力,集中力量去关注那些高校非常需要但教育质量不高的教师,同时充分激发出知识含量高且教育质量高的核心教师的潜能。关键型教师是指知识含量很高,同时教育质量也很高的教师。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高校非常重要,他们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将他们视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并依靠他们来壮大学校实力。骨干型教师是指知识含量较低,但教育质量很高的教师。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高校而言重要性一般,他们的离职不会给高校发展带来重大威胁,当然由于他们教育质量很高,管理者应将他们视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紧密地团结他们并不断提供发展各自能力的机会,以逐步将他们培养成高校的关键型教师。普通型教师是指知识含量较低,同时教育质量也不高的教师。对于这些教师,由于他们的离职并不会给高校的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学校完全有能力迅速补充这些教师。高校的管理者没有必要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大的精力,只要将他们作为学校发展的普通人员对待就可以了。精英型教师是指知识含量很高,但教育质量较低的教师。他们拥有特殊的知识和技能,但他们的自身发展目标和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常常是有矛盾的,而且很难协调一致。他们如同学校中的孤岛在水面上傲视一切,却不愿和学校水乳交融,因而管理者应对他们非常关注,从提高教育质量入手,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精英型教师的身上。

高校教师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教师在高校知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由其教学和科研工作来体现,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德非尔法研究,设计出“高校教师科技工作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并以此来衡量和测评高校教师的知识含量。

教师论文范文篇5

本文作者:侯艳娟工作单位:襄汾县邓庄职业中学校

用“爱屋及乌”、“期待效应”,感染学生。用事业心点燃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具有积极向上的要求,有自我完善的愿望,又渴望得到关注,渴望成功的心理。只是多年来的环境或定式这些心理需求在这些孩子们身上表现的微弱或短暂,针对这样的现状,老师应该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与方法首先让学生们喜欢你,重新建立“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美好的形象。其次交往中,给予他们更多宽容、体贴和关怀,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真心点燃他们心底深处要求进步的火花,为他们插上自信的翅膀,不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老师相信你!”“你能行!”等激励性语言去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伴随他们的学习过程,使他们能快乐的学习自己的专业!在爱的体验中自我肯定,在老师的期待中慢慢进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可以的!我相信这样他们会品尝到上学的快乐!慢慢飞向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老师要勤与家长沟通,做好“粘贴剂”,共为学生成长努力。让学生家长感到贴心,并放心要从根本上真正让一个学生快乐、进步,仅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重点还需要与家长的沟通。我所接触的家长中,有的是推卸型,完全不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甚至孩子上高二了都不知道他是哪年级哪班;有些是无奈型,带孩子来报道就向老师诉苦:孩子在班里只要不惹是生非就行,学多少算多少(这些孩子大多是班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老师会格外注意的);还有一些属忙碌型,可能孩子小时缺乏与父母的接触,在外地打工,见面少自然教育就会有空缺;更有一部分家长属盲目型,他们在观念上就认为学校老师就是教育孩子的,无需与家长共同管理,将来成人靠命运,无需太认真等等。面对五花八门的家长,所以教育其子女也必须从更新家长观念做起,与他们达成共识,一起来寻找补救孩子的办法与措施,齐心协力关注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从而产生责任心,进取心,最终走向光明!莫泊桑说过,“往往一件小事,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要成才先成人,成人先从思想、心理这些小细节入手,这是根本。要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我相信,只要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别用一番心思”,甘愿做学生成长道理上的一块小小的铺路石,坚持不懈,那么将来职业教育的老师会更有魅力,职业教育发展的路会越走越宽!生活在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温暖与实惠!

教师论文范文篇6

本文作者:詹春毅工作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提高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

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可通过以下二种途径。1.校企合作培养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师资力量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因此要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是最有效的途径。具体的措施有:一是派教师下企业锻炼,时间三个月以上,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二是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实现教师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特别是引进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四是落实专业教师的各种培训、进修政策,特别要保证政策的统一和连贯性;五是将实践能力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应占较高的比重,并推出推进“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在收入待遇分配方面适当对“双师型”教师予以倾斜;六是做好下企业锻炼教师的“后勤”工作,比如解决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吃住问题,保证实践期间享受与在校教师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等。2.学校培养学校培养是利用学校本身资源,由学校自行组织培训,教师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一种途径。具体措施有:一是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包括参加各级教师技能比赛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可以引导和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二是学习培训,包括自我学习、校内外集中培训、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会议等;三是参与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

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几点经验

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最经济有效途径,故本文将其作为研究重点。但是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教师本人、企业四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笔者在这里仅对教师个人因素作分析,提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1.选择合适的企业实习选择合适的企业非常重要。首先,该企业所从事工种必须与自己的专业及所教课程直接相关,且最好是本行业里的领军企业。这样才能保证在企业实习时接触到的是行业比较新的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所掌握的技术在5年内不致淘汰。其次,该企业最好是与学校紧密合作类企业。因为企业都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关键岗位和关键技术不愿对教师开放,影响实践的效果,如果与企业关系良好,出现问题时通过协商容易达成共识。第三,选择有一套完整培养机制及工种类别较齐全的企业,个人倾向于合资或外资企业。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管理及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能在多个工种间轮岗,能对整个生产流程有全面认识。2.提前做好工作教师在下企业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提高嫁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另外要妥善处理好学校与企业工作的关系,因为企业的技术工作经常是以项目的形式布置下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教师参与工作时必须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如果多次出现由于学校的工作影响到任务的完成,企业将不再愿意安排工作。所以下企业锻炼最好是完全脱产,且时间在半年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3.发挥优势服务企业应利用学校及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服务,切实注意让企业能有所收获,为争取下一次实践打下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训企业的员工。可在了解企业技能水平、受教育程度、岗位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二是参与技术攻关。依靠自身的科研水平,结合学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改造,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三是推荐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并努力帮助培养其为技术骨干,不但帮助了企业,也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打下基础。

教师论文范文篇7

几个基本类型

里查兹和史密特(Richards和Schmidt,2003)在《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用“教师话语”把教师课堂语言划分为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教师反馈用语,即评价用语。蒋同林、崔达送(2001)在《教师语言纲要》中把教师语言分为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两大类。教学语言依据教学过程,分为开场白、导入语、讲述语、提问语、评价语五种。教育语言按照育人的需要,分为激励语、暗示语、表扬语、批评语、交谈语五种。从简单的比较中,已可以看到里、史的四种教师话语与蒋、崔的教学语言同类,而蒋、崔的教育语言中的表扬语和批评语与里、史的评价用语同类。这个比较显示,类目设立越细,边界越难区别,并暗示类目的设立应该避免重叠或覆盖,尽可能采取二元对立。以此再考察里、史的“师生交流用语”,其排外性势必使“教师反馈用语”具有绝对的单向性,其评价显然专指教学互动协商的氛围。同样,如果用教学典型的问答模式去深究“教师反馈用语”,可以发现这类话语并不只是“评价用语”。如果把回答学生的提问反归到“师生交流用语”的话,那么是否把回答学生请示纪律行为的提问归放到“课堂用语”中去?里、史的划分交叉含糊。我们已经看到蒋、崔的分类中教学语言与教育语言在评价语、表扬语、批评语之间同样交叉含糊。即使在教学语言的开场白、导入语、讲述语、提问语、评价语五种之间,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开场白与导入语之间的困境。如果把开始授课的那些话语定性为“开场白”,那么授课结束时的那些话语又该怎样定性?事实上,无论学生年龄和课程层次怎样不同,作为课堂的群体难免会出现纪律的协调,这个语境下的话语又该怎样定性?再比较蒋、崔的教育语言中激励语、暗示语、表扬语、批评语、交谈语五种。作为某种语类的“暗示语”其分类核心在实施话语的方式,明显有别于关注内容的“激励语”、“表扬语”和“批评语”。虽然“交谈语”以会话参与者数量同样核基在话语方式上,但是在言论比较自由的语境中还是覆盖“表扬语”,即在通常的表扬过程中,施褒者与受褒者经常出现互动,甚至出现超越感谢、实现互相恭维的交流。此外,“激励语”虽然倾向伦理道德教育,不过在学科教学中也需要遵循相关原则,由此及彼,相得益彰。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评价语二元对立的“表扬语”与“批评语”在“教育语言”大类中并不能与“激励语”、“暗示语”和“交谈语”并存。蒋、崔的这些划分还是交叉含糊。为了争取对教师语言有一个比较清晰且比较深入的理解,我们采取二分法对其进行分层认识。首先对教师语言作出“内容语言”与“方式语言”的区分(Cai,2003)。“内容语言”指构成教学内容的语言,是本体性的。“方式语言”指实施教学过程的语言,是辅助性的。我们用图1形示两者的关系:“内容语言”肯定覆盖印刷在册的教科书内容,它因此当然包括源自课文内容和练习内容的“本文内容语言”。显而易见,因为“课文内容语言”和“练习内容语言”是易见的,“本文内容语言”是直接的。相应地,出于对教学效果的追求,“内容语言”自然还会包括有关扩展课文内容的联结性语言和扩展练习内容的巩固性语言。不难区别,“课文联结扩展语言”与“练习巩固扩展语言”是间接的。我们用图2形示其构成的关系:因为“方式语言”并不印刷在册,这类语言肯定是无形的或隐性的。“方式语言”同样可以分成两块:“解释性语言”与“协调性语言”。顺其名,解释的前提是存在疑难,过程是排遣疑难,因此生成“疑难解释语言”。另一方面,解释的过程经历互动式问答,结果达到结论式评价,因此生成“问答解释语言”。同理,“协调性语言”旨在协调教学过程之间的环节转换,例如从课文到练习;协调教学活动的秩序管理,例如课堂纪律,因此分别生成“过程转换协调语言”与“活动管理协调语言”。我们用图3形示构成的关系:通观里、史划分与蒋、崔划分,所及各种语类都可以被置放在“内容语言”与“方式语言”之中。细观之,里、史的“讲授用语”属于“内容语言”,而“课堂用语”、“师生交流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都属于“方式语言”。再看蒋、崔认为是教学语言的“开场白”、“导入语”、“讲述语”、“提问语”、“评价语”和教育语言的“激励语”、“暗示语”、“表扬语”、“批评语”、“交谈语”。其中“讲述语”当然属于“内容语言”。如果不考虑“激励语”启用特色音调,那么它也属于“内容语言”。剩下所有的类别都属于“方式语言”。当我们纳闷为什么里、史划分与蒋、崔划分被归入“内容语言”与“方式语言”后没有被继续细归时,事实上已经再次遭遇并经历了类似“师生交流用语”这样交叉含糊分类的困顿。特征认识是思考属性的基础。

几个基本特征

英国学者奥莱特(Allwright,1988,1991)认为,教师话语是教师向学习者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控制学习者行为的主要方式。因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发生在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话语成为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教师语言基本特征的认识、造就和运用,事实上已经在可观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和教学的成败。如果我们同意语言是知识再现的实体,甚至摆脱工具论同意语言是知识的本体,那么教师语言的优劣势必过半地决定教育和教学的成败。下面,我们从通用与专门、示范与规范、工具与本体来论证外语教师语言特殊的重要性。通用与专门埃利斯(Ellis,1985)认为,为了适应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都作了调整,形成教师话语,主要针对去国外教语言的本族语教师。教师话语是一个语域,具有特定形式和交互特征。延伸埃利斯的认识,教师话语随教学语境的设定而形成,因此我们可以推导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有各自的语言,甚至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师与大学专业英语教师之间也可能存在彼此的语言标记。这种动态语域立场使我们可以方便地以职业特征体验医生针对病人的语言,以地位特征体验家长针对孩子的语言,以时间地点特征体验课内与课外的语言正式程度,以方式特征体验命令与劝导的语言语气。然而,当我们可以轻易接受张锐、朱家钰(1991)的观点“教师语言是一种行业用语”以及张艳丽(2001)的观点“外语教师语言是一种行业用语”时,我们还是进一步追问外语教师语言是否拥有自身固有的、普遍的属性。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经历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论理泛化展开过程。相反,对任何事物的实践都经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功能聚合收缩过程。教师语言与外语教师语言的比对遵循一般通用与特殊专门的语言属性关系,一般用途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比对也重复这个关系,英语教师的一般用途英语语言与专门用途英语语言的比对同样持有这个关系。我们用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2000大纲》)来讨论这个命题。《2000大纲》有这样的总则描述:英语专业的修学人群毕业时已经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交际活动。他们同时是“复合型人才”,“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工作”。《2000大纲》的要求和期望显然是双重的。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都被公认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般通用养成,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被接受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特殊专门造就。但是,当我们用“复合型人才”其中的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的专门用途英语语言去反观英语教师的一般用途英语语言,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复合型人才”的外延已经扩大至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我们甚至在这种窘迫中无法区分一般用途英语语言与专门用途英语语言。我们可能因某个概念给不出英语的说法而尴尬,随即用“专门用途英语语言”一言以释之。遭遇确实是这样的。外语能力问题。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自幼而成日常交际的语言能力。用汉语表达专识,即使对一般教师,还会因专业知识范畴扩大和探究深入而生语言困惑。外语是我们的成年造成。如果用外语表达专识,一般教师与外语教师都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遭遇语言表达的困惑。用汉语表达常识,无论对一般教师还是对外语教师在语言学意义上都不曾有困惑,但是用外语表达常识,无论对一般教师还是对外语教师,都曾经遭遇语言表达的困惑。教育学大家杜威、心理学大家维果斯基、著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著名的格式塔心理理论,这些都可能早已是教师的常识。于一般教师可谓简单,因为纵然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实,汉语的交际依然可以保障举步安全地行进。不幸的是,因为存在英语读音和书写的挑战,于英语教师就有交际风险,纵然知其实却不知其音和形,要实现舒畅的交际还是可能难以启齿动笔。对外语教师而言,他们的外语还是成长中的语言。语义区别问题。循英语专业修业不可或缺的同义辨析和多义甄别去观察,其中不少一般与专门、普遍与特殊的概念思辨和实践应用。凡普遍的通常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和范围、外延伸展及至可能的特殊并在使用频率的庇护下收归为一般的己有。从这个思考出发,任何特殊都是暂时的,任何专门都可能转化为一般。同义词辨析的要害即在一般与专门、普遍与特殊的动态关系之中。例如,英语umbrella最先在1611年的概念是“阳伞”,1634年延用为“雨伞”,后再合二为一普遍成“伞”。可能是用伞遮阳多为贵族与妇人,使用有限,可能是伞的避雨功能比遮阳更重要,也更具有普遍使用价值,该“伞”被通用为“雨伞”。为了避免“雨伞”与“阳伞”的矛盾混用,为了依旧迎合贵族与妇人的“阳伞”专用需要,1660年parasol出现,专门指称制作精致花俏的“阳伞”。知识转换问题。任何知识产生的当初都是专识,任何专识的存在都经历被更替与被发展。时间的延伸使某些专识在一个方向更替为更加专门的新识,在另一个方向遍及为大众熟晓的常识。更令人惊讶的是,各种专识或以专识之魅力或以常识之魄力交叉生成彼此相顾相拥不分一般专门或者叫“跨学科”的通识。在社会的发展中,教育的普及使人知多识广,文明的扩展使人知己知彼,甚至商业推销也自觉地让原来被行业独断的知识为大众共有,防假可以使人成为专家。在这个并不宣传“知识就是力量”的意义上,外语教师的知识构造已经成为像吴一安(2005)对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调查中大多数对象的首要反省和认同———知识是立足社会的力量。另一方面,时间法则还衍生时兴甚至时髦,而时兴时髦则在米姆(meme)法则中不断衍生。一条鲜香的术语可能招引蜂拥,一次大家漫不经心的笔触同样可能招引蜂拥,一场学界刻意的演讲推介不是不可能招引蜂拥。蜂拥以量而至沙尘,蜂拥以质而至圭臬。至少在翻译这个语言被动应用意义上,外语教师的知识不得不在应时的情景中被应景化去熟晓各种时兴时髦的话语。在时间的永恒法则和时兴的游戏规则指挥下,外语教师的知识和语言能力再复合也不为过了。外语教师随知识扩张而生长的语言既是职业的又是学术的,既是专门的又是通用的。示范与规范示范的目的是实现仿效式学习,方式是提供模式,本质是积极的。示范以其内容的适用界限和形态的感召力实现自身。赵晓红(1998)的研究发现,中国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话语占用了70%至90%的课堂时间。胡青球(2007)的研究报告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话语量达到90.3%的课堂时间。无论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几个信息自在: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途径;外语教师看重自己在课堂里的说话时间,外语教师能够在课堂里说上那么多时间。经常被引用的夸美纽斯的美言“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传达的是教师语言固有的信息特征;更多被引用的马卡连柯的名言“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告白的是语言人为的方法特征。这些夸张经哈默(Harmer,2000)素描后,语言就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的讲话方式和变化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外语学习重模仿,有意的和无意的。因此,外语教师的语言重示范,同样是有意的和无意的。纽南(Nunan,1991)认为,教师话语具有目的语的示范作用,也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是目的语输入的直接来源。在课堂教学外籍教师有限和保障本国教师就业的现实客观中,本国外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自然成为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基本语料。在运用外语原声语言材料与运行课堂教学不得不有教师说话的理性分配中,本国外语教师的话语还是以生动的语料充足学生学习。这可以被认为是对克拉申(Krashen,1985)“i+1”输入假设的又一种理解。有效学习输出的前提之一是充足的教学输入。在外语教师自己要说或不得不说的90%的巨大输入量中,另一个保障有效学习输出的对应前提即是外语教师的语言质量。它是可以被模仿的,甚至是值得被模仿的。无论是客观模仿还是理想模仿,前提是外语教师的语言首先应该是正确的,然后应该是流畅的,最后应该是优美的。假借严复的翻译思想用以概观:信、达、雅。我们在此讨论作为基要的第一特征———正确。“正确”的简单解释是规范。就语言分析的两大方面来说,有语言规范和言语规范。就语言构成的四个要素来说,有语音规范、语法规范、语义规范、语用规范。所有这些讨论都围绕一个核心,建立规范所用的参照对象———标准。根据本文第一节的思考,语言是对众多言语既历时又共时地甄选提取后的结晶,因此它具有社会性、稳定性和系统性。也正因为它的社会性,使得语言规范稳定却不失生长的变化,系统却不失自足的充实。周一农(1996)认为语言规范包容的主要是静态的语素、词、短语和句型,言语规范涉及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句子、句群、篇章。尽管两者动静对立,无限句子、句群、篇章的生成自有限语素、词、短语和句型的谷歌式无限组合,形成自下而上的现实支撑与自上而下的事实统领的相互实现关系。同样,格赖斯(Grice,1975)的合作原则可以被认识为指导话语交际十分受用的言语规范。仔细考量其中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至少方式准则的要领“避免晦涩的词语”和“避免歧义”关联的是词的正确使用。再仔细考究四个准则的关系,可以说如果居于第四的方式准则使用不当,所有前面的三个良苦用心都会全功尽弃。周一农在进一步区别语言规范和言语规范时指出,“语言失范主要表现在错别字、破词和病句等,而言语失范则常能对人起到某种误导作用”。对我国成年人的汉语能力来说,语言失范的那些表现确实已经不再成为问题,我们在使用汉语时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谁说?说什么?对谁说?什么时间说?什么地点说?用什么方式说?”并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规避“某种误导作用”。然而外语学习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同于汉语学习。外语学习通常启始于母语已经比较或很成熟的阶段,最终绝大多数的学习者不能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熟练水平(Selinker,1972)。这其中不仅有受母语烙印影响的目标语语音普遍不相似,而且还时常有“错别字、破词和病句”。为此,外语教学领域还专门设立“错误分析”专题,诊断致错原因,寻找纠错方法。纵然认同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能用外语同外籍人士进行交流这样的模糊观点,我们还是应该注意“错别字、破词和病句”不仅损伤信息的正确性,而且还损伤说话者的形象与身份。外语教学的语言规范比言语规范更重要,语言规范是言语规范的基础。语言规范包含语音规范、语法规范、语义规范和语用规范。对外语教师而言,这四个规范中的前三个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更加直接的语言规范性示范意义。语音规范的标准显然简单地针对英国音与美国音。但是复杂的问题是两者取一还是彼此共存?即使选择英国音,或者更进一步的RP(标准发音),在共时的条件下它还是存在区域、人群、环境和方式的区别(Gimson,1972;Wells,1982)。因此,特鲁吉尔(Trudgill,1975:97)把标准英语发音定义为“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使用……它是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使用的语言,也是用于教授国外学生的语言形式”。高一虹(1995)的观点是“在态度上努力提倡对各种英语变体的宽容和承认,在实践中仍应以本族英语变体作为教学规范”。英语教师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发音应该是标准的,或趋向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的,或趋向美国的VOA(美国之音)播音员的,但不应是英美混杂的,也不宜用特色为理由提倡中国英语口音或袒护不思进取的教学。普拉特(Prator,1968)曾经说过:“在一个英语不为母语而广泛应用于其教育领域的国家去建立地方英语,并以此作为语言学习者模仿的最终标准,是彻头彻尾的邪说。”话有过激,然而出于对学生效仿和成长的负责,英语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地去改变自己固有的发音,“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准确,不仅中听,还要动听”(蔡龙权、宋学东,2009),实现给学生规范、理想的英语发音示范。相比发音,语法和词汇没有敏感的地域和社会差异(Hudson,1996)。但是如果说乡音和错音透露可能没有受过良好的语文教育,那么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证明的是语文教育肯定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经常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于大众难忍,于教师更不容。难堪的是,这种难忍和不容在英语教学中正在重新成为普遍现象,而错误又普遍在属于英语学习基础的动词第三人称现在时、动词过去时、名词复数、动词与名词的数一致以及第三人称词的性别等形式中。导致这些错误的症结有多层:英语语言的动词、名词以及形容词曲折变化的底层内容原因,英语学习缺少儿时语言意识积淀的中层过程原因,提倡交际实现、忽视语言打造的上层态度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更加值得英语教师警惕的是第三个人为因素。陈金红(2006)呼吁高校要重新认识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其依据是交际能力似乎提高了,语言质量委实下降了。格林和海希特(Green和Hecht,1992)指出,不能为追求意义的一般传达而忽视外在语法的贡献,因为英语的外在形式可观地体现了内在意义。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外籍人士在课堂和其他交际场合不计较我们的语法错误而以为他们不重视语法,更不能因为外籍人士在非正式场合使用只字片语而认为他们不讲究语法。这样假设外籍人士对待我们的语法错误的几种解释:第一,他们确实认为语法不重要。第二,他们不会说我们的汉语,感到我们能说他们的英语已经很了不起。第三,面对许多错误,他们没有时间纠正。第四,他们认为不应该打断别人的讲话去非礼地纠正语法错误。第五,因为语法好坏反映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待别人的语法错误,只可心知肚明,不宜直面指出。我们注意到,某个语言群体内部的人对外来人使用他们的语言所出现的基础性语言偏误是敏感的。倘若这个群体位居社会上层,或者是从事教育的,甚至是专事语言的,这种不适的敏感变得更加强烈。如此而言,英语教师的语言至少在意图的示范中规范使用英语动词的第三人称现在时和过去时、名词复数、动词与名词的数一致以及第三人称词的性别,在句子结构上能够交叉使用霍恩比(Hornby,1995)于1942年总结发表的25种英语动词句型。英语教师规范的语法是身份的体现。工具与本体语言向来被认为是工具,外语更是,这个观点甚至延及对工具主持人的认识,至少在翻译这份行当中,译者的身份通常被认为是作者与读者的中间人。对语言的这种认识不是不无道理。语言被人类用于表达思想,人是行为执行者、是主体,思想是行为的对象、是客体,语言是行为的途径、是载体。主体、客体、载体的事实关系表明,主体与客体是构成行为的必要构件,载体的可替换性使它担当充分构件。但是向来的可能是片面的、表面的。奥格登和理查兹(Ogden和Richards,1923)在他们创建的意义三角中认为,符号(symbol)通过指示(reference)对应指示物(referent)。之后,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弗雷泽(Frege)和皮尔斯(Peirce)虽然对三者的名称和关系作了各自的视角改变,但是三角的基本关系没有变,关系中符号的基本属性没有变:当指示物不在场时,符号依然具有指示功能,此时符号即是指示物。霍凯特(Hockett,1960)对人类与动物语言比较后得出的13条设计特征中的“移位性”支持这个认识。语言因指示世界而存在,世界在语言认识中再存在,语言不仅是世界存在的一个本体,语言甚至就是世界存在的本体。根据于全有(2012)的研究,两千多年前印度的《奥义书》己有“人从属于语言”、“语言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语言是思想的本体”这样的思考。“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Bacon,1620/1984)在《新工具》中认为,语言不能准确无误地反射客观现实,只能部分地反映自然世界,这其中的曲折使它不再单纯地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它自成一个世界———语言世界。培根的观点来自语词引起的两种理解假象:一是有名称而没有存在的指称对象,另一是存在某一事物却没有指示名称。洛克(1690/1983)在《人类理解论》中的解释是,语词通过观念这个中介同它的指称对象建立联系。因为观念来自个人经验,而个人经验是多样的,那么观念因人而异,语词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洛克因此提醒语言交际既要注意说话者个人的观念一致,还要注意交际双方的观念一致。洪堡特(Hum-boldt)在19世纪前叶对印尼群岛之一爪哇岛上卡维语的研究成就了著名论文《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洪堡特的研究认为,“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2001:29);“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民族语言的语法结构,实际上是民族思维活动形式的凝结”(1999:72)。洪堡特进一步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同上)。所有这些观点指向一个目标———语言作为世界存在的本体属性。片段的观点摘引并不能权充整体认识,然而见全豹允许窥一斑的试图。从培根的语言世界,到洛克的观念一致,再到洪堡特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作为客观世界存在的一部分在被用作工具去认识世界的同时创造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语言之能事中竭尽原来的客观世界,却又在语言之无能和语言使用者之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的主观能动中变异了原来的客观世界。人创造了语言,却又从属于语言;人用语言思想,语言却成为思想本身;语言是人的生存方式,却又是人的精神依托。当人类用语言统领世界时,语言变相地统领了世界,也变相地统领了使用它的人。工具只是现象,思想才是本体。语言在哲学意义上的如此能量并不远离现实生活中的能动使用。对依赖语言实现自身职责的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词不达意言不传情,那么其满腹经纶可能丧失为学生的满腹牢骚,按照奥斯汀(Austin,1962)“以言述事、以言促事、以言成事”的语言功能思想,难以完成通俗的授课任务。我们借此处的“词不达意”来思考上节未讨论的外语教师的语义规范。卡西尔(1944/1985:191)曾经说过:“与概念语言并列的同时还有情感语言,与逻辑的或科学的语言并列的还有诗意想象的语言。语言最初并不是表达思想或观念,而是表达情感和爱慕的。”语义似乎静态在词义,动态在句义。言下之义,词义也可能是动态的、活跃的,因人、事、地、时以及方式变化的。词典提供的语词意义是社会契约化的概念,这些概念一经个人,立即带上他的情感色彩和语词使用的场景装饰。个人有自己对语词的理解观念,他并不一定完全清楚或严格遵守社会契约化的概念,他惟有一个意念———以言述己事、促己事、成己事,这种意念也一定来自他的信念———我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相信这么说能帮助我实现我的意图。对词义的把握因此变得复杂却相当现实。与之对比简单的是语词的掌握数量。按照弗朗西斯和同事(Francis等,1982)对简单的布朗(Brown)英语语料库的推断(参见表1),掌握2000个英语语词几乎胜任80%的日常交际,掌握6000个只存10%的生词困境。因此,研究者提出把5000~6000词作为大学读书的最低要求(Laufer,1987;Laufer和Nation,1995;Hazenberg和换个角度看事情就不再简单。捷克梅斯特及其同事(Zechmeister等,1993)认为,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如果受过良好教育,他们的识读词汇可以达到14000到17000个,这其中不包括数量足以用千计算的专有名词、缩略词和复合词。桑代克和洛奇(Thorndike和Lorge,1944)给美国教师设定的词汇是30000个。爱切生(Aitchison,1997)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起码应该懂得50000个语词。三个估算间差可观,假如用我们习惯的折中法去设定我们的标准,那么30000个语词足以让我们目瞪口呆。人们显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利用塞林克(Selinker,1972)关于中介语的某些观点为掌握不了这么多语词辩护,人们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借用弗朗西斯、库契拉和麦基的分析,声称只要掌握6000个语词早已胜任90%的交际。可是,当我们用教育界衡量师生知识比例的行话“一桶水与一杯水”去反思英语教师被期盼所有的语词数量,那么假如“一杯水”是6000个词,“一桶水”的结果令人惊愕。事实上,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六级词汇数量要求已经达到5500个(黄建滨,1999),并且不包括地名、民族名、语言名。即使“一杯水”是2011年新修订版《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423个核心词(不包括数词、星期词、月份词),“一桶水”对“一杯水”的10倍为4230词,20倍为8460词。如果我们用《英语专业四、八级词汇表》八级13000词的“一杯水”去测算“一桶水”的容量,那么即使3杯,也超过莎士比亚的掌握数量。词汇数量是一回事,因为每个词毕竟以自身概念反映世界的某一个现象。同样做算术运算,词汇量越大,知识面越广;知识面越广,思维空间越大;思维空间越大,认识生成越多。当然,词汇量终究因停留在个体上不能成就语言的全部能事。我们最后该思考教师的语用规范。OK,这是个基于特定语境而不可捉摸的话题。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质准则、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力图的是奥斯汀“以言述事、以言促事、以言成事”的理想。把本来的语言事实功能升格为理想的交际追求,前提是现实的背离。这种背离在语用规范讨论中常常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文化冲突,而讨论文化冲突的永恒方式是以彼之有谈此之无,反之,以己之有谈人之无。讨论有无可能类似请客吃饭先问有无忌口,有意义但不及行筷举杯期间的礼貌。张艳丽(2001)认为,教师语言具有示范性与楷模性、适应性与针对性、准确性与鲜明性、逻辑性与哲理性、以及量力性与启发性等特征。我们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具有礼貌性,我们甚至认为教师的礼貌语言几乎决定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是否知道怎样学习,因为我们注意到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后通常没有可以引发进一步互动的评价反馈。以许多英语教师青睐到成为口头禅的OK为例,缩写意味常用,常用孕育多种功能甚至多种意义,而多种功能和意义一定需要吻合多种语境。用一个OK打发所有学生可能绞尽脑汁、鼓足勇气、甚至还不至于正确的回答可以说不够礼貌。通用一个OK对待学生的不同回答可以说没有针对性。学生振振有辞回答,教师一个OK评价,事实上给人草率的印象。承接前面思考语法规范的信、达、雅,教师课堂语言的语用规范确实更加讲究一个包容所有语言构成的“切”。

教师论文范文篇8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本研究以周星和周韵[14]、李素枝[5]和谢晓燕[22]的3次研究设计为参考,以两所同层次高校内执教交际性口语课程的中外教师为研究对象,拟研究中外教师在EFL课堂话语总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中外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提问的类型及其比例,以及中外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反馈的类型及其比例。(二)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同一城市相邻的两所同层次高校内的4名中国教师(CT)和5名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FT)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国教师都承担着2009级中文专业大学英语口语四级课程,5名外籍教师则承担了2009级英语专业口语四级课程。(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描述国内EFL课堂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话语的特点,而不涉及任何课堂话语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探讨,因而采用以课堂观察为主的自然调查法,并对教师进行了访谈。数据采集共持续两周,其目的是获取不同教师讲授相同课程相同章节时的课堂话语。在未事先通知和不干涉课堂教学的情况下,笔者对9位教师进行跟班听课,对各自讲授的两课时(50分钟/课时)进行了完整录音,在课后与同事一起转写录音,并对音频和文字材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与讨论

教师论文范文篇9

本文作者:潘绍来工作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概念比较

通过这次对加拿大3所社区学院的研究调查,及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在北美的高等教育领域,依据聘任合同、工作量和工作职责的不同,将教师分为“全职教师”(full-timefaculty/teachers)和“非全职教师”(nonfull-timefaculty/teachers或part-timefaculty/teachers)。“全职教师”是指聘任合同基于全职承诺(full-timebasis),并承担全职工作量和其他职责的教师。除教学以外,全职教师还承担学生咨询、课程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工作。“非全职教师”是指其授课时数或学分数低于全职教师的最低标准,聘期一般以学期为单位,薪酬多以授课时数、学分数或课程门数为标准的教师。目前,国外几乎所有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文献资料中并没有“兼职教师”一词。“nonfull-timefaculty/teachers”或“part-timefaculty/teachers”则是两个对等的、常用的专业词汇,可以直译为“非全职教师”“部分时间制教师”或“非专任教师”,与“full-timefaculty/teachers”即“全职教师”或“全时制教师”一词相对应。而“兼职教师”一词则是近十几年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出现的词汇。笔者认为,将“part-timefaculty/teachers”简单地对应于汉语体系中的“兼职教师”欠妥,这两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两者的内涵不同。尽管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相同之处:如与两者相对应的词汇都是“全职教师”或“专任教师”;两者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要求都少于全职教师;两者的薪酬计量标准都与授课时数、学分数或授课门数等有关。然而,这两个概念在表明工作岗位的性质和工作份数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并不能表明其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及拥有工作的份数,即可能有全职工作岗位,也可能没有全职工作岗位;有可能是一份兼职工作,也有可能是多份兼职工作。国外有一部分人员,常年从事多个院校的兼职教学岗位,相对于其中任一所学校而言,他的身份就是一名非全职教师。而后者则清楚地表明其必须除此之外还拥有一份全职工作岗位。简单地说,“非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当然,随着我国兼职教师内外部聘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兼职教师内涵的理解也会逐步扩宽,有可能不久的将来两个概念会趋于一致。第二,国内“兼职教师”与国外“非全职教师”界定的角度不一样。国外全职教师与非全职教师的差异,大都是从教师的聘任合同期限、工作量及工作职责等方面来界定的,如全职教师的聘任合同期一般在一年以上,享受学院为教师提供的所有附加福利;而国内专职(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差异主要是从教师是否具有单位正式编制、人事关系是否在本单位等方面来区别的(当然也有人事的合同制教师)。通常,兼职教师不可能拥有所兼职单位的正式编制,不可能参加所兼职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不能享受到所兼职单位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

对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国外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国外院校能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与其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密切相关。例如,2010年一项对美国高校非全职教师的调查表明:39%的人表示所在学校提供了退休福利方案,26%的人表示所在学校会负担退休养老金的一部分,作为工会会员的非全职教师中更是有57%的人表示学校提供了退休福利方案[3]。而根据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实际情况,近期内是难以对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群体提供如此配套福利的。另一方面,国外高校高比例地聘请非全职教师,其重要的因素是应对教育成本上升的压力[4]。但许多国际高等教育的实践已经表明,“过多的兼职教师会降低大学的教学质量,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何种目标,都必须适当地控制兼职教师的数量”[5],因为,许多教育是在课堂之外通过师生的非正式接触完成的,而兼职教师不可能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接触,同时也很少能够出席改进教学计划的活动,对教学计划的整体把握也不如专职教师。因此,在国情尤其是配套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国外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重新制定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比例标准近几年来,国内对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热情不断高涨,一方面是由于高职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使得“双师型”教师紧缺的矛盾突显;另一方面是欧美职业院校高比例聘用非全职教师的模式对国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对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要求不断严格和具体:2004年重新修订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要求兼职教师数量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课教师数量的10%~20%;2007年,教育部领导指出“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由兼职和专职人员组成的‘双师’队伍,希望兼职专职教师比例要达到1∶1甚至更高”,自此部级示范性建设的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比例就要求在1∶1左右;2010年,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中,要求各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短短几年,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比例要求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数量由10%到50%,直至现在的兼职教师授课量达到50%。笔者认为,国内的制度背景决定了我们难以高比例地聘请企业人员为学校兼课,另外各企业也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到外单位兼职。所以,即使高职院校将薪酬标准提高到相当有吸引力的程度,多数一线的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也不愿顶着“不务正业”的骂名和冒着被解职的风险去兼职。因此,在未能从国家制度层面解决这些矛盾前,要求国内同样高比例地聘请各类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是难以实现的,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大对专职教师“双师”素质的培训力度要全面理解教育部关于加大兼职教师比例要求的本意,创造性地贯彻政策精神。一方面,通过这一手段让专职教师形成竞争上岗压力,促进专职教师尽快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在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师每3年必须返回企业界实践,或定期为工业界解决技术问题或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以防止技术知识老化。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人事制度的不断改进,让行业企业一线的人员能够畅通无忧地进入高职院校任教。此外,要加强政策研究,尽快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新一轮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公办的高职院校作为二类事业单位都要通过公开招聘吸纳社会人才,但各省份对公开招聘人才都设置了最低学历和资历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高职院校招聘行业企业的技术人才更为艰难。因此,必须有实实在在与之配套的改革举措。

教师论文范文篇10

本文作者:黄玉荣工作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外语教学部

两者之间凸显了“主动发展”和“被动发展”的区别。要消除英语教师的角色危机感,首先要完成角色转换。如今,英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和灌输者,不再是传统理解中的“教书匠”,而是教学活动的思考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同时又是研究成果的执行者。除此之外,教师在由旧角色向新角色的转换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有些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缺乏系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有些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职责缺乏系统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有些教师对自己的发展目标不很明确等。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以专业发展为切入点,重视自己的自主专业发展。然而,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激活自主发展的意识,明确自主发展的途径。

英语教师能否正确应对角色危机,关键要看其对自主专业发展的态度和具体的实践情况。态度决定着意识,意识反过来影响着行动。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角色危机,要把危机感当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的动力,而非压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化“危”为“机”,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当然,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取决于其解决途径。解决教师角色危机,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途径很多,如听专家报告或讲座、观摩学习、教学反思、校本培训、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做访问学者等。但笔者认为,成功的自主专业发展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途径:自主学习、职业认同、深入思考和反思、构建学习共同体。(1)自主学习。英语教师要进行自主专业发展,自主学习首当其冲。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王红菊、梁荣芹,2005)首先,教师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个人教学实践知识等,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教授学科或领域出现的创新理论知识,掌握其前沿动态。其次,教师要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科技发展的时代所需要的主要教学辅助手段,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实施能力。如今,多媒体是高校教育教学最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果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会使用word和PPT,而对建立网站、使用BBS论坛、撰写Blog、MicroBlog教学日志、利用AltaVista、Lycos、Excite等网络检索工具等操作技能很生疏或一无所知的话,那么这些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内心也必定会产生紧张、与时代脱节等心理压力,毫无疑问,他们的角色危机感也会接踵而至。笔者认为,这是造成有些教师产生角色危机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已经刻不容缓。(2)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内心深处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获得乐趣(李壮成,2010)。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和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紧密相连。职业认同是角色认知的基础和关键。教师的职业认同高,才会承认自己作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才会对教育职业产生较高的期望值,而角色认知水平也相应提高。当角色危机出现时,也会产生通过激励自己不断进行自主专业发展来应对危机的动力。高校英语教师要提升职业认同,提高角色认知水平,消除角色危机感,首先要强化自己的职业认识。客观正确地认识教师角色在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有角色中的性质、地位、职责和意义。通过职业认同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角色认知水平,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其次,英语教师要强化职业信念。职业信念是教师应对角色危机感,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精神食粮。所谓信念,是指“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刘鑫,2010)。教师的角色危机感和其教育信念息息相关。教育信念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角色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学校、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教育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实现。(3)深入思考和反思。在国内关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大多数教师和学者一致认为,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从定义来看,思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而反思主要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可见,我们可以认为,思考包括反思,反思是思考的一部分。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把英语教师的教育思考分为三种,即,教学前的思考、教学中的思考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思考,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结果等进行的预测、期望和设计,以便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课前的备课,教案的撰写,每课前心理的梳理等都属于教学前的思考。教学中的思考,顾名思义,是指教师一边教学,一边思考,是实践中的思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又具有重复性。有些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可能仅仅凭借以前的经验就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做有意识的思考。这种习惯做法是经验型教师的常规表现,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教师也很难实现自主专业发展。教学后的反思,是教师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对自己先前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诊断、总结,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遗憾之处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有针对性的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效能逐渐趋向于合理,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最好最快地发展。总之,教师的教学思考和反思是教师的研究基础,没有思考和反思,就很难实现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4)构建学习共同体。迈克尔•富兰说:“合作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与人交往,我们能学到多少东西是有局限的。合作的能力不论在小范围还是大范围内,在后现代社会正在成为十分需要的能力之一。只要他思想开放(即提倡探索),个人的力量与有效的合作相结合将变得更为巨大(”迈克尔•富兰,2000)。组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合作的重要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旨在发挥团体力量,使团体效力大于个体总和的效力,加快个人发展速度。在此,笔者把学习共同体分为两类:师—师学习共同体和师—生学习共同体。前者指英语教师之间组成的学习团队,而后者指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组成的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使教学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商讨,通过共享他们的教学资源、教学技巧等达到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效果。除了教学实践的互助,教师学习共同体还会兼顾教师的心理成长,有角色危机感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共同体释放自己的压力,解放自己的封闭思维,使自己的心理发展“豁然开朗”,最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也是完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关键。师生学习共同体则以师生合作为核心。“自主学习”一词是近几年教育领域尤其讨论的热点。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英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构建学习共同体,这样教师就可以第一时间获悉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是什么,了解到他们的学习现状、学习阶段,然后教师才可以调整和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法。当然,师生通过相互沟通,双方在心理上会共同进步,逐渐从挫折感、危机感中走出来。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共同体的创建途径上,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师生学习共同体首先可以在学校或课堂上直接创建,即,教师之间直接组建学习团队,师生之间直接组成课堂学习组织。这种共同体的组建方式可以使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实现直接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其次,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依托校园网和局域网等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QQ、MSN、E-mail、MicroBlog、Blog等网络交流方式的功能,实现彼此之间及时、便利、自由、开放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