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会计专业创造性教学改革

时间:2022-02-02 06:17:00

大学会计专业创造性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包括我校开始尝试性地开设称为“通识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我校于2009年秋正式在大一学生中开设归纳通识教育课程,以弥补目前的常规课程来解决学生知识体系不足的缺陷,如学习方法的培养、人际交往的礼仪、人生进步的思考等;但教师的言传身教仍停留在三尺讲台,忽视或放弃了课堂教育之外的人才培养的问题。若仅仅是增加几门课程就可以解决学生知识体系的结构问题,似乎就不会延续几十年的通识教育之摇摆的地位了。

基础教育或通识教育,近年来受到高度的重视,说明我们对当今高等教育侧重专业教育、忽略基本素养和广博视野的弊端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教育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本文通过研究合理的教育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内容以及总结一年来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提出适合目前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的构想及建议。

一教材选择与课程设置分析

1教材选择分析

其实目前难有适合通识教育的广、博等要求的教材。基本上是教师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材,但是也是专业教材的入门书,而这种入门级的教材在专业上往往会有后续课程衔接,没有把知识结构的编排拓展到本专业以外以及同其他专业的联系上,如“会计学原理”课在非会计学专业的教学中有必要提示不做账的人该学些什么,但是目前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如管理类、经济类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时依然在学习如何做账,并没有选择非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在教学。相应课程的担当者应对所担任基础课程的大纲和教案重新编写,应有别于目前对专业课学生所使用课程大纲,增加辅助性内容帮助非(全)本专业学生学习,同时建议学校支持、辅助教师编写适用于非本专业的通识教育的教材。

2课程设置分析

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基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还大有可完善的余地。如从2009年开始的通识教育课在会计学系是提供两门课程,会计学基础和理财学基础,分别是会计系的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两门基础导论课。

工商管理系也开设旅游学概论也是旅游系的基础课等。基本上就属于目前的争论比较多的话题内容,即:要不要以概论、导论的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各基础(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本身五花八门,现在的学科非常多。学校安排通识教育课程时希望每个专业学生都有被选择的希望,最终结果是一门通识课程包含了全校的就是全部专业的学生,人多时还会采用抽签的方法选课,对于通识课程没有形成课程板块,东学一点“概论”,西学一点“基础”,几乎就是学了各个星星点点是“点”资源的内容,缺乏整体概念。学校教育依然停留在课堂之上,对于个别热门课程,由于教师开课少,学生也就不得不抽签,运气不好等上几次。

二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1增加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和分量

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显示出本校特色,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从各国的通识教育发展可知都有着本国的目的性。目前的课程结构上存在着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专业课杂、人文课少,课堂内多、课堂外无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果缺乏通识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无完整课程体系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个性,知识结构不合理,也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的需要,必须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扩充选修课的比例。对于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实行奖励制度,鼓励新设课程,改变目前新课老课无区别的现状。

2明确通识课程模块的小线条

前述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分化过细,过份强调课程的专业化,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的培养。许多院校在专业基础改革上都有尝试,比如我校的经管学院的经济系大类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等,增加宽厚的基础课程,在经济大系的各专业范围内扩大了学习内容。但步子仍然太小,基础教育课程中应避免强调过去学科分化的弊端,专业壁垒深不可测的弊端。如日本的大学就把类似于我国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课程合并成一个专业工商管理(日本称“经营学”)专业。在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也要求在高校教学中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实行宽口径教学。

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建议固定模块,在模块设置上要选择性、综合性、系统性。选择性要求开设的课程量要有一定量,并且固定一、二个模块,教师可换模块不变,学生今年选不了,明年还可选;综合性是指课程中所包含内容能够就一定的宽广度;系统性要求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必须有一定的课程相对应或匹配,不能对某类专业课程无原则选择。

建议各院系分别开设小模块构成“小线条”模式,摈弃单一某一课程的“点”的模式,所谓“小线条”模式,如设计“做账系列”开设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2门课;设计“成本管理系列”开设会计学和成本管理会计2门课;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也可设计诸多的“劳务人事管理”、“营销管理”、“旅游管理(水上旅游还是我校的特色)”等小线条,也可以如“物流成本管理”小线条,就有“物流学原理”和“物流成本管理”的2个系别联合开设。这样小线条内设置几门课形成。这样每一模块至少会开设二、三门以上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小线条内的课程全部修完才能算通识教育的某一模块结束。模块内的课程应该形成小体系,各模块之间要能够相对独立。这样“点”、“线”结合,相比只有“点”资源的一门门独立的选修课,小线条有一定的内容导向,这将有别与目前基础教育的做法,形成一定的通识教育特色。

三引入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模块

目前许多本科院校实施基础(通识)教育时,都在1年级或者一、二年级实施的,进入三年级由于专业课程的数量较多,相关课程也就消失了。随着年级的变化在不断增加专业教育课程的比重。

我们认为研究型学习教学实践活动是个融基础(通识)教育内容与能力培养的非常好的模式。本校会计系已从2010年9月开始在二年级实施教改项目“研究型学习教学实践活动”,将直至他们毕业,并且是全系教师参与,纳入学院级别教改尝试。虽说这一模式有类似与在日本的seminar模式,国内也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但都止步与探讨,未进入实践环节。也不同于研究生阶段的小组研讨。

本系会计学专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尝试采用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模式进行学生能力培养,以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由于大二年级本身尚无专业课程或刚刚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展开实质性的研讨,但该模式跳出了一般课堂教育模式,在各指导教师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题学习,目前以二年级学生为主体,每个老师指导的小组人数为8名左右,每二、三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两小节课;地点自由安排在教师的办公室,会议室、其他活动教室等。

一年多下来,会计系各老师根据自身研究细分方向及特点,充分安排了专业课堂教育内容的补充和扩展,特别是某些活动专题基本上是课堂中不可能或者无时间安排的内容,如:系统讲解具体会计准则并展开讨论的;对会计发展历史、会计领域及会计职业资格与职场规划的经验与体会;通过同学去图书馆查阅某个专业方向主题有关的一本专著、一本期刊、一份报纸,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规范的专业文章写作。通过让同学们寻找具体企业分析行业状况及企业自身发展,发现审计线索,也有据此进一步了解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从而了解对宏观经济、公司分析直接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ENDNOTE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及整理;使理论与实际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有小组直接参与教师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及分析;深入了解我国近期的财税问题,交流探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控制问题,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财税问题。从而回避了学完有关课程却完全不能在实际中运用的尴尬窘况。

由于学生是二年级属初入会计之门,所以,初期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会计学方面的主要期刊与网站、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使他们对会计学术研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定期布置他们阅读一些文献,从最简单有趣的文献开始,组织教学活动上由同学主讲,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教师点评和补充,讨论的文献从简单有趣逐渐转向学术性更强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学术演讲的能力。

总的来看,通过会计学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献阅读查找能力、资料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使他们对如何从事会计学术研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相信这一届学生持续开展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将好于以往各届。

把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教改模块引入通识教育体系,进行一定规范,这样通识教育课程就不再仅仅是学点人文知识,而是直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扩展为综合能力的养成。

总之,可以预见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对现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成功的经验一定会发挥其价值导向的功能。通过增加通识教育的比重,促使人们不断反省教育观念;通过适当的知识价值导向,将大学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大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明确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可实现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综合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