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发展碳金融考究

时间:2022-11-06 11:44:00

国内发展碳金融考究

一、国外碳金融发展历程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此外,《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开创性突破,是建立让市场发挥作用的“合作机制”。由于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人类应该把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安排在减排成本最低的地方。因此,《京都议定书》纳入了三个基于市场的机制,即IET(国际排放贸易)、JI(联合履行机制)和cDM(清洁发展机制)。其中,CDM是唯一在附件I国家和非附件I国家之间进行的互利机制,该机制允许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协助发展中86国家减排温室气体,换取“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以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CDM是一种双赢机制,对发达国家而言,可以通过CDM以远低于其国内所需的成本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指标,节约大量的资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实现节能减排的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碳金融”就是与碳有关系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碳融资,大体上可以说是环保项目投融资的代名词,也可以简单地把碳金融看成对碳物质的买卖。也可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碳物质主要是与上述清洁发展机制中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环境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可以在上述机制中进行买卖交易、投资或投机,所筹集的资金可用来投资于减少C02等排放的环境保护项目。

一个被公约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国家,凡是超标排放就要进行经济补偿,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出钱购买”排放权。有买就会有卖,由此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国际贸易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金融市场。

发达国家在本土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非常困难,以日本为例,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4亿吨,按《京都议定书》规定,日本2008年排放量应减为11.6亿吨,但其2002年的排放量已达13.3{L吨,不仅没有减少,与基准年相比反倒增加了7.6.=:)。具有主动权的发达国家希望可以通过实施减排指标的国际合作机制将自己的排放“合法化”,因此碳金融的前景可想而知。

自1O年前第一宗碳减排交易成交以来,碳金融的承诺总量和总金额增长都十分迅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自1996年至今已累计成交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原因当然是越来越严重的世界环境污染、核准《京都议定书》的各个国家努力实现其减排承诺、部级和地区级的碳交易市场(如加拿大和欧盟2005年1月开始运行的排放交易市场)不断涌现。可以预见,作为一项既履行国际义务也有利可图的交易,全球碳交易量将持续增长,碳金融业也会蓬勃发展。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发达国家将有约5oo{L美元的投资通过CDM渠道资助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设立碳基金,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截至2005年底,投入碳基金的资金已达30{Z欧元,其中的2/3作为政府的采购工具,另外的1/3是私营碳基金。私营公司的介入是一个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和贸易公司,对CERS本身以及相关的项目融资感兴趣。在这个特殊市场上,风险管理也变得更加专业化。

致力于全球发展的世界银行专门成立了碳金融业务部门(CarbonFjnanceBusJhessUnit),还设立了总额达lO亿美元的8个碳基金,用于全球环境保护项目。排放大国日本也成立了日本碳金融机构(dCF),前不久该机构从保加利亚的一个风电Jl项目购买了2008~2012年期65万吨cERS。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lC)将为相关项目提供贷款,而三菱重工(MHI)则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JBIC还向世界银行原型碳基金承诺了1.8亿美元。

设于美国的一个“自愿性”温室气体减排额交易87市场一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也不甘示弱,其月份C02成交量高达13万吨,交易对象大多是2006年的排放许可权,近期的交易价格在每吨O.9美元左右。

伦敦也是正在迅速崛起的一个碳金融中心。它是气候变化资本”的发祥地,出现过第一家专门办理与碳有关业务的银行。“碳托拉斯”也起源于伦敦。

此外,挪威碳点公司、欧洲碳基金、亚洲碳交易所,甚至非洲、印度等的碳金融交易也都非常活跃。

荷兰银行在可持续金融实践中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新的商机,其“碳金融”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碳交易业务。在碳交易领域,荷兰银行已是排名世界前十位的交易商,凭借其广泛的全球性客户基础,为碳交易备方牵线搭桥,提供服务,获取中间业务收入,随着交易业务的增长和交易经验的积累,荷兰银行在业务外又做起了自营业务,利润额大幅提高。二是环保概念理财产品。通过对各类上市公司股价表现的研究,荷兰银行发现近年来开展环保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远好于股市综合指数,于是选择这些公司为样本股,设计了气候指数和水资源指数,并推出收益与上述指数挂钩的气候和水资源环保理财产品。这两个产品推出后深受欢迎,仅通过欧洲一家大型超市就卖了3000万瑞士法郎。荷兰银行还将一部分理财产品以奖金方式分发给员工,既加强了员工的环保意识,又提高了员工对银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同时由于理财产品有较长的期限,对稳定员工队伍也有积极作用。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oo~L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英国新能源金融公司预测,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额将达N3.5万亿美元,全球银行业仅从碳交易、基础设施融资和咨询业务中一小部分业务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就可能高达15o~L美元。2009年的G8会议上,发达国家承诺愿与其他国家一起~2o5o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预计未来5年将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真正蓬勃发展的开端。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障碍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资源国,截至2009年7月6日,中国在联合国已注册的项目年平均减排量总和达1.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已获签发减排量1.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已注册项目数及签发的减排量均为全球第一。国际能源署和国际排放贸易协会指出,2010年中国占世界总CDM潜力的35%-''''~45%,相当于拉美、非洲和中东的潜力总和。一是政府、企业和交易所方面。2005年底,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签署了《建立清洁发展基金谅解备忘录》。2005年12月19日,江苏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江苏梅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世界银行签署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购买协议》,合同金额达7.75/L欧元,年交易量为1900万吨CERS,这是世界银行在中国实施的第一批cDM项目,也是世界银行新型碳金融机制一一伞型碳基金下的第-tLt项目。2008年,宝钢以1O欧元/吨的价格向英国瑞碳公司、瑞士信贷集团出售碳排放量。2009年12月16日,北京环交所在哥本哈根正式了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一一熊猫标准V1.0版。2009年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以试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温室气体测量、报告、核实体系,减排和交易体系等。二是商业银行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展了碳金融有关业务,推出了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等业务。如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针对中国在节能技术运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推出以CDM机制项下,碳核定减排收入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一一“碳金融”模式,支持“轻资产”型的科技服务公司。截至2009年3月,该行34家分行全部发放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共支持全国91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35.34{L元。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

哥本哈根会议后,我国作为减排大国面临的挑战可能远大于机遇。我国碳金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障碍,一是不少企业对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进入我国的,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二是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全国性的碳交易所。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全为发达国家所主导。2008年成立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我国最早的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2009年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和武汉、杭州、昆明等交88易所相继成立,我国碳交易体系雏型初现。但目前国内碳交易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制定的规则而进行的一些买卖行为,真正的国内碳交易市场尚未出现,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所尚未建立。三是目前我国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CDM机制项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项目。另外,目前我国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四是国内商业银行对碳金融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目前关注碳金融的商业银行只有极少数几家。

三、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对策建议

1.加快发展节奏,认清我国在全球碳金融交易圈所处的地位,重视制定游戏规则,争取在碳金融价值链中处于上游。尽管“碳排放权”是一种新商品,但这一商品隶属的市场属性、基本结构和运行法则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并无不同。主游戏规则和其他附加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技术领先者、熟练使用金融工具者、占据主流供给通道的垄断者是该市场的最大获益者。欧美各国已在碳金融领域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布局: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排放交易所,争夺国际碳交易规则制定的主导地位,谋求碳交易定价权;提高碳测量科技水平,完善碳标准的各种核定规则,掌握碳核定的裁判权;推出碳金融产品,发展复杂的碳交易衍生市场,影响碳交易实体市场;发展各种减碳技术,同时从技术转让中获利。因此,我国亟需抓紧研发国内自愿减排市场,加快自主减排标准制定及完善并争取得到国内外认可。

2.提高价值认识,开展通力合作。首先在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对碳资源的认识,了解碳资源的重要性;开展相关宣传和培训教育,努力进行能力建设,各~gl''''q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政府部门应培育国内碳交易市场,在新能源利用方面采取“低碳优先”原则(如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降低新能源使用成本;还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减排技术革新,鼓励国内企业的减排交易行为。企业应积极研发并改善减排工艺和流程,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可参与国内碳交易。

3.搭建交易平台,培育中介市场。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有限的环境资源,也是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国发展碳金融要学习借鉴国际上碳交易机制,进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中介市场是开展CDM机制的关键,中介机构应抓紧制定减排标准、增强减排认证和评估能力;政府应鼓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进入,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允许金融中介购买或者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M项目。在商业银行层面上,一方面需要转变观念,认识碳金融的发展意义,另一方面亟需进行能力建设,包括积极拓展碳金融业务模式、培育人才等,同时,需要控制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

4.开展金融创新,完善市场体系。碳金融大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尽管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却仍不是定价方。由于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突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因此,我国应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改变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