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经济增长点抉择

时间:2022-08-23 08:23:27

地方新经济增长点抉择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GDP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于2009年突破万亿大关,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实力、地区财富以及对周边的影响力跃升至一个新阶段。然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原有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一些不能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要求,也不能有效化解各种新矛盾、新制约。站在新的发展平台、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因势利导,寻找“十二五”安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根据资源稀缺性的原理,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地区同时实现,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少数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优先发展这些地区来更好地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因此这些地区的选择与培育将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意义上即指增长极,选择并培育增长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省总面积为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2009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为6795万人,居全国第8位。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安徽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00公里;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安徽邮电通讯发达,是全国第三个实现所有市县通讯数字化的省份。在确定安徽省地市新经济增长点时,必然要结合不同地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资源优势,使新经济增长点合理有效地利用存量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使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需求与社会有限的资源供给相一致,从而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增长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增长极的确定不仅涉及城市的经济指标,还应考虑到经济和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等经济以外的综合因素,所以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城市的增长潜力,就必须从各个侧面选取确定增长极的多种评价指标,组成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分析、评价的综合尺度。[1]本文参照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概念,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力及其在国内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安徽统计年鉴》[2]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尽可能多的使用复合量纲指标,使评价指标多样化,并力求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从而选取了19个指标X1~X19,建立增长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限制并结合安徽省各方面具体情况,选取安徽省下辖的十七个地级市的十九项指标作为样本,利用《安徽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资料,建立原始数据库。

三、选择的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得出对该事物的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本文选择的因子分析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保证了客观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因子分析法是从多个变量(指标)中选择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公因子)的一种降维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此达到数据简化的目的。因子分析法以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为基础,根据主因子贡献率确定相关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使评价结果更切合实际,且易与客观经济现象挂钩,从而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更好地结合。因此,本文将选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新经济增长点进行选择。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指标量纲及数量级影响;(2)求标准化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4)确定公共因子个数: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的准则确定;(5)对因子分析法得出的主因子值进行聚类分析;(6)依据聚类结果对各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类和排序。我们将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整个过程进行运算,以简化运算工作。

四、安徽省17个地市新经济增长极因子分析

由于可持续发展指标通常都是有度量单位的,由这些指标的观测数据所计算的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必然要受到指标量纲的影响,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将得到不同的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所以,为了避免计算结果受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保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进行其他运算之前,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计算公式为:xij=Xij-XjSj;式中,xij是标准化后的数据,Xij是原始数据,Xj是第j个指标的平均数,Sj是第j个数据的标准差。接下来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由上可知,前5个指标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88.64%,足以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故我们选用前五个因子,经计算得安徽省17个地市的主因子得分值。[3]为了确定增长极,我们对因子分析法得出的主因子值进行聚类分析。[4]本文采用模糊C聚类方法,经过软件计算,得出聚类结果和排名(表2),以及树形聚类图(图1)。根据树形聚类图可将样本分为四类:①合肥市为一类;②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归为一类;③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安庆市、池州市、巢湖市归为一类;④阜阳市、六安市、宣城市、黄山市归为一类。第一类地市为合肥市,该地人才密集,科技教育实力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很高,城市综合实力强,潜力巨大。第二类地市包括3个: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这三个地市综合实力较强,但在个别方面存在短板,需要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有所侧重和加强。第三类地市包括9个:安庆市、蚌埠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滁州市、池州市、巢湖市。这9个地市的综合实力处于中间水平,在部分方面存在缺陷,需要挖掘潜力,寻找突破口,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提高综合实力。第四类地市包括4个:阜阳市、六安市、宣城市、黄山市。这些地市城市综合实力较弱,发展存在明显缺陷,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解决问题,扬长避短。

五、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与增长极的选择

在确定区域增长极时,还需考虑到安徽省主导产业与其联系。主导产业是指能够对其他产业产生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增长极是指能够对其他地区产生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点,两者应该相互促进。当增长极的选择与主导产业选择相适应时,增长极会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反过来也会促进增长极的成长。通过主导产业与增长极的相互促进,更快的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安徽省的区域增长极的选择就必须考虑到主导产业,将两者综合分析。根据主导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安徽省的自然条件,主导产业是成线形布局的。从经济发展特色看,安徽分为四块,第一块是北部的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第二块是与合肥接壤的六安、滁州、蚌埠、淮南、巢湖五市。第三块是长江以南具有较强工业基础的铜陵、芜湖、马鞍山三市。第四块是南部的安庆、池州、黄山、宣城四市。南部的池州、黄山、宣城三市处于皖南山区,主要发展旅游和农业,有著名的黄山和九华山,适宜发展生态产业,且它们的自然条件相似,大部分都是山区,与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联系较少。而安庆市的经济总量较好,且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是其支柱产业,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一致,因此选为我省的增长极之一。长江以南的铜陵、芜湖、马鞍山三市,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拥有铜陵有色、奇瑞汽车、马钢集团等众多特大型工业企业,近年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指标均位于安徽省前列,是安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环合肥的六个城市中,蚌埠、淮南两市经济基础较好,拥有特色的工业基础,与主导产业布局一致。而六安、滁州、巢湖三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发展平台尚未形成,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的成长能力。目前,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环省会及部分地区近邻长江的地位较不相称。北部四市处于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带,特别是受惠于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较少,区际经济已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倾向,成为全省经济区域名符其实的“地区拖累”。此外,合肥作为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应是最重要的增长极。从以上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条件来看,在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蚌埠、淮南的主导产业集中度比较高,且处于“高区位”的平原和沿江地区,区际经济特色格局逐步形成,其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七位,是目前我省重要的经济区域和“隆起带”,因此,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蚌埠、安庆、淮南最有可能成为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的增长极。

六、区域政策扶持分析及结论

(一)“合芜蚌新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合芜蚌新区”。合肥、芜湖、蚌埠三市集中了我省大部分的创新资源,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三市共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6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芜蚌新区”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除北京外国家科学大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蚌埠是沿淮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及周边的几家大企业,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中西部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有“增长极”,而“增长极”的作用需要“增长核”来激活。在安徽,合芜蚌三点串一线,是三个最大的“增长核”。2007年,合芜蚌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之和为2342亿元,占安徽全省的31.8%。合肥是省会,是安徽最大的中心城市,芜湖是皖江经济带的龙头,蚌埠是淮河经济带的龙头。合芜蚌三市就把整个安徽省统领起来,形成安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二)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66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3.2%。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综合以上政策和地市综合实力排名,列表4如下。

(三)增长极的确定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特别是联系到和主导产业的联系,以及政府政策扶持,我们将安徽省17个地市的增长极确定如下: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蚌埠市、淮南市、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