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消费的影响

时间:2022-10-28 09:21:22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消费的影响

摘要: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出发,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实现过程,但是理论界常常对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个人消费行为价值有所忽视。本文从价值是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现的角度,重新回顾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个人消费行为是社会劳动,其产生的劳动成果———社会个人消费行为数据具有商品的特性,消费者应该获得社会消费行为价值的补偿。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社会消费行为价值;劳动价值;社会消费创新循环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的人的劳动价值及实现方式

1.商品的二重性及劳动力商品的形成简述。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这与劳动的二重性相对应。在《资本论》第1卷第1章中,马克思从商品的二重性出发,表明价值只是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关系。商品作为特定技术关系和特定社会关系的集合体,获得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表现形式的功能。在简单商品生产中,每个生产者均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劳动,按照自己的生产意愿进行生产,按照马克思的简单商品流通公式:C—M—C,实现商品流通,通过自己的劳动技术优势来交换其他商品,不存在雇佣劳动者关系,是“为买而卖”,生产者靠自己的劳动技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积累财富。马克思认为“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权形成不变资本,生产中的劳动量形成可变资本,即资本家凭借所有权控制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必须向资本家出售劳动力,按照资本家的指令进行生产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流通公式:M—C—M’,实现货币增殖,劳动者通过出卖“特定”的劳动力获得工资部分货币,资本家获得生产资料补偿及剩余价值部分的货币。这一过程完成了劳动者特定部分的劳动力商品化,劳动者获得了工资补偿,损失了剩余价值部分的劳动价值,同时也损失了生产自主性。资本家承担了决策生产的风险,换取了获得超额利润的权利;承担了生产资料的投入风险,换取了获得剩余价值的权利。2.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实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商品与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生产该商品的特定社会关系,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他的价值符合商品价值生产一般规律,但是他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是能生产价值的使用价值,承载劳动力的人是价值的起点也是终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付出工资交换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使用劳动力商品的特定部分使用价值而获得按劳动时间计算的剩余价值,工人获得工资养活自己,实现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但是,劳动力商品还有另外一部分价值,即人作为个体消费者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载体———人,也是所有商品的最终消费者,商品的消费过程同样是劳动过程,是决定商品是否应该被生产出来的关键因素,也是剩余价值实现的最后一个步骤,但它虽然在最后,却一直牢牢控制着商品的一生。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揭示的商品的价值及实现方式

1.商品的价值规律揭示社会生产中人之间的关系规律。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中,定义商品的价值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计量方式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商品交易双方通过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实行在价值基础上的“等价交换”。根据这一观点,在一次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商品交易双方同时完成了使用价值交换和价值交换。价值量的计量是社会劳动时间,价值交换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交换,商品的价值必须在进行交换后才能实现,即一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须经过和另外一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交换才能实现。显然,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定义了商品交换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作出如下发现:如果两份不同性质,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凝结了相同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它们可以“等价交换”。这个伟大的发现揭示“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关系规律,明确产品转变为商品并且可以互相交换的关键因素,以及奠定社会化生产中可以实现公平和正义的坚实基础。与此概念对应的概念,在奴隶社会是“奴隶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是“土地面前人人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货币面前人人平等”。2.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流通公式:M—C—M’,可以判断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资本家消费而是为资本的利润和积累,而这个目标的载体最终是货币。马克思认为,如果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能作为货币来实现,那么它们对资本就毫无价值。假设资本家投入100元生产某种商品,通过艰苦努力,最终获得50件商品,卖掉其中30件商品用以支付不变成本(机器、原料消耗等),卖掉其中10件商品用以支付可变成本(工资),剩余10件商品和100元,生产过程很成功,但资本家绝不会感觉成功,他投入100元绝不是需要获得剩余的10件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些使用价值对他毫无用处,他也不需要保存这10件商品中的价值量,他需要把这些价值量交换成他需要用的种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此之前他需要把这10件商品卖掉换成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购买他需要的其他商品,货币在这里充当交换媒介。推动资本家投资和生产的目的不是追求用价值表达的财富,而是追求以货币价值表达的整体社会劳动时间的支配权。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实质是占有了这部分价值量表征的社会劳动时间(即社会权力),并通过“等价交换”社会关系,支配资本家需要使用的其他社会劳动时间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简而言之,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时,占有商品可以占用它的价值量所代表的社会劳动时间支配权,而在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条件时,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是为了支配更多的社会权力,然后扩大再生产,占有更多剩余价值,支配更多社会权力……;而货币是支配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的凭据。3.剩余价值的实现依赖社会消费行为。资本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增殖,但是在生产领域,它得到的是剩余价值,那么它将不可避免的将商品投入流通领域以换取货币,最终剩余价值则必须通过社会消费行为转换为现实的社会劳动时间,让这部分货币变成可兑付的凭据。马克思认为劳动消费有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两种形式:“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做活的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做劳动即活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因此,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结果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这一区分并不是基于产品的使用价值特性,而是基于产品的价值不同的流动目的。马克思为阐述商品的流通,将资本主义生产分为两个部门:生产资料部门(Ⅰ部门)和生活资料部门(Ⅱ部门)。可以粗略的认为,生产资料部门(重工业部门、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为资本服务的部门,而生活资料部门是为人服务的部门,主要是生产各种产品用于维持人的生存所需,这一做法有助于理清剩余价值的流动路径,发现它实现的最终步骤。假设Ⅰ部门的剩余产品X1全部是生产资料,价值为V1,必定由Ⅱ部门的资本购买成为Ⅱ部门生产过程中的不变资本部分;Ⅱ部门的剩余产品全部是生活资料X2,价值为V2,必须由社会成员用于消费(C)而使用。这里为了叙述方便,引入资本家消费和工人阶级消费两个概念,用以区分商品中工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两种价值的不同流向。令资本家消费部分为Cb,价值为Vb,令工人阶级消费部分为Cw,价值为Vw,那么剩余价值的流动路径为:V1→V2→Vb+Vw,并且下式成立:V2=Vb+Vw(1)而剩余商品将全部转化为生活资料X2,则有:X2=Cb+Cw,(Cb≈0)(2)由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目标是货币增殖,那么资本家自己购买剩余产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Cb≈0。那么只有想办法让工人阶级来购买消费品,但是工人阶级的工资价值在生产阶段已经获得产品分配,绝对不可能有多余的货币购买X2产品,社会购买力不足问题一定会出现。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将不可能实现,社会呈现通货紧缩状态,而且剩余价值量越大,通货紧缩程度越深。唯一的方案是,资本家发行V2价值的货币,出借给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用于购买X2的消费品消耗(不考虑储蓄情况),向资本家支付r的利息,V2价值的货币回流到资本家手中,工人在未来向资本家支付(1+r)V2的货币清偿债务。这样的结果是工人阶级扩大了X2数量的消费能力,承担了(1+r)V2的债务,资本家获得(1+r)V2的债权。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社会劳动时间不会凭空产生,如果工人阶级的总社会劳动时间价值得不到提升,那么工人阶级永远还不起这笔债务。而下一轮的社会生产将产生新的剩余价值,工人阶级如果仍然不得不“协助”资本家实现这些剩余价值,那么工人阶级的债务必然再次加深。工人阶级是“生产中的奴隶”,也是“消费中的上帝”,而资本则在这一过程中,变成一个不断增殖的怪兽,绞尽脑汁的编织着各种虚假繁荣的谎言,用以充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4.资本主义生产商品流通和消耗过程的特殊结果。资本主义流通的形态最终实现了货币增殖,商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补偿生产成本的,另一部分是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这部分我们称为“剩余商品”。补偿生产成本的商品,在流通中自动补偿消耗完毕,而剩余商品部分将用于扩大再生产时消耗。但是,我们应当关注这个循环的一个附带转化过程:“U(使用价值)—C(消耗)—U’(新使用价值)”,这个循环可以看作是社会创新循环,它体现社会产品消耗的同时可能会附带产生创新知识和技术的结果,并且它也是产生社会消费行为价值的标志循环过程,它包含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最终实现统一的基础要素和全部秘密。从社会化大生产过程,总是能看到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身影,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下,均有不同的驱动因素表现,但是其中一个因素一直伴随所有的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产品的消耗过程。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在公元前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会因困扰于家用电器遥控器种类太多难以寻找,而萌发需要发明万能遥控器的想法;我们当代人也难以想象100年后的人会因面临什么生活不便,而萌发什么惊天动地的创新思路。原因很简单,没有使用体验,怎能有思路对其进行创新改良?只有对某种使用价值有了解,才能对它的缺陷有感触,才能萌发对它改良的思路,才能发现新知识技术,才能生产出更好更多的有需求的使用价值。无论什么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的流通消耗过程必然会带来一个完全有益的特殊结果,即知识的积累和技术进步。

三、社会消费行为价值探究

1.获取知识和技术进步是人的劳动成果。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而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它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18世纪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G.巴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中提出他的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存在即是被感知;人类知识的对象是人心中的观念,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本身就是真实的存在;人们所能感知的东西除了观念或感觉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很显然,在目前以及之前的社会条件下,不管是客观唯物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都承认:获取知识和技术进步必定与人直接相关;不管知识和技术是客观存在还是存在于上帝的感知,人类获取的途径必定是来源于人的感知或者人的劳动。如果我们抛开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直接审视知识与技术和人产生联系的桥梁———人的某种行为,就会得出如下结论:获取知识与技术进步都依赖于人的行为。因此,无论知识与技术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获取知识与技术进步必定来源于人的劳动行为,是人的劳动行为的成果。2.社会个人消费行为可实现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统一。(1)社会个人消费行为是一种客观规律。J•凯恩斯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消费函数是关于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种表述,即: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函数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显然,消费函数是社会消费行为客观规律的表现,它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可以观测个人消费行为规律在整个社会的视角下统计后的整体表现,而人们在消费时,会不断的在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进行权衡,作出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决策。(2)人的消费行为是人的劳动行为。人的消费行为的选择、交易、使用、清偿四个阶段都是人的劳动过程。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Parasuraman和Grewal(2000)将感知价值划分为:获取价值、交易价值、使用中价值、赎回价值等四种类型的价值。这其中每种价值的实现都是通过人的劳动行为完成,并且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的定义。Sh-eth,Newman和Gross的消费者价值构成论确认了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的五种价值: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知识价值、情境价值,并认为价值是其选择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显然,五种价值的选择应该完全是消费者的劳动行为结果。KotIer(2000)将顾客价值又称之为顾客让渡价值,定义为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顾客总价值是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四个方面;顾客总成本则是顾客在评价、获取和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总体付出,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心理成本四个方面,上述的顾客价值实现过程完全基于顾客在消费过程中的劳动行为。(3)对社会消费行为规律的研究可以推动知识发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近代以来,对社会消费行为规律的研究推动了经济学的每一个进步。19世纪70年代,边际理论兴起,通过研究人在交换商品过程的行为,提出著名的“戈森定律”,认为价值是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20世纪初庞巴维克系统全面论述边际效用理论,假设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从而奠定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基础。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基础———消费函数的提出,确认社会消费行为是一种客观规律,是对社会消费行为规律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近现代研究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成果层出不穷,譬如马歇尔需求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一系列微观经济学的重大成果。而在生产领域,通过对消费者消费需求和体验的研究,而改良产品和创新产品的实例更是不胜枚举。(4)人的消费行为数据可做为商品,是有价值的社会劳动成果,它产生的过程实现了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统一。社会消费行为是人在消费过程中的整体行为,具有客观规律性,同时对它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知识新技术,那么作为研究它的基础———个人的消费行为数据早已变成商品。个人消费行为数据是指个人在进行选择、交易、使用、清偿商品的全过程所形成的全部信息收集数据、决策数据、使用数据、改良建议数据等有利于社会发现新知识新技术的数据。个人消费行为数据拥有商品的二重性特征: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消费行为数据的使用价值是作为分析社会消费行为规律的基础数据,而它的价值是个人进行选择、交易、使用、清偿商品的全过程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时间,劳动的成果是产生这些过程的个人消费行为数据。显然,在形成个人消费行为数据的劳动过程中,实现了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统一,是生产消费目的与生活消费过程的统一。这一过程中,个人既完成了把产品消费用于生活,生产了消费者本身,也完成了个人发挥劳动力作用,生产了个人消费行为数据———这一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

四、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消费行为价值的关系论述

1.马克思社会简单再生产理论中剩余价值的实质。(1)社会简单再生产与总社会劳动时间不变所引发的问题。如前文所述,马克思社会简单再生产模型中,商品的流动符合以下路径:生产资料商品→生活资料商品→社会生活消费(3)同理,在假设社会不允许浪费的情况下,价值补偿的顺序为:消费后再生产社会劳动时间生产消费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品的社会劳动时间(4)根据社会总人口的结构稳定性和人口增长周期的长期性,可以观察到在一个任意指定的社会生产周期内,社会的总人口是近似恒定的,其中社会总劳动力的数目及劳动生产技能基本不变。在指定的某个社会生产周期内,我们令社会总劳动时间为Tt,令社会生产的总消费品可补偿的社会劳动时间为TC,令社会的总工资可购买的消费品能补偿的社会劳动时间为TY,令社会总剩余消费品能补偿的社会劳动时间为Ts。根据(3)的流动路径,可以看到社会生产的全部商品最终将变成消费品,然后用于消费,整个过程符合瓦尔拉斯生产消费静态均衡,那么从社会劳动时间补偿的角度,根据式(4),有下式成立:Tt=TC=TYTC=TY+Ts,Ts=0(5)式(5)成立的条件是不生产剩余消费品,这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必然有TS>0,而社会需要用于生产领域的社会劳动时间TY用于补偿Tt时间必须保持不变,由于产生了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所以TC必然增大。于是,式(5)变化成下式:TC=TY+TsTt=T{Y合并后得:TC-Tt=Ts,Ts>0(6)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使商品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商品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根据式(6),可以发现社会生产消费均衡被破坏,消费品能补偿的社会劳动时间TC大于了需要补偿的总社会劳动时间Tt,TS在社会生产领域中没有价值与之进行交换,其价值不能通过交换流动和实现,成为面临被浪费的社会劳动时间(劳动量),其使用价值也就无法流动到需要使用的地方,成为面临被浪费的产品。简而言之,TS没有对应的货币可供交换。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在生产领域必然产生剩余价值没有货币可供交换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即是马克思发现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剩余价值必将用于社会福利改善。前文已经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实现依赖社会消费行为,根据式(1)和式(2)得出资本家必然让工人阶级购买消费品,工人承担向资本家支付(1+r)V2货币债务的义务。整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工人阶级在获得工资用于保障正常生活的同时,获得了额外X2产品的消费能力。虽然它是建立在“透支”工人阶级或整个社会未来收入的基础上的,但这一结果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福利投入,推动了社会生活环境改善,实现了社会文明进步。2.企业的研发活动是社会消费行为。前文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商品流通的结果时得出了:资本主义流通的形态最终实现了货币增殖,和这个循环的一个附带转化过程:“U(使用价值)—C(消耗)—U’(新使用价值)”的结论。其中,“U—C—U’”的循环过程是社会创新循环,它的特征是商品在使用和消耗中,引起了知识发现和技术进步的结果。在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时,是完全按照社会创新循环的规律进行的,唯一区别只是它从开始就确立以创新为目的而已。企业投入资金购买各种社会消费行为数据,观察产品需求变化,用以确定技术升级的方向和新产品的使用价值;企业投入资金购买各种研发材料,购买科研人员的劳动时间,用以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使用价值的测试及改良;研发成功后,企业投入资金申请专利和技术升级改造。整个过程完全符合“U—C—U’”循环的过程。如表所示,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引进技术经费,投入技术改造经费等,最后获得了专利技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没有明确列出支出购买社会消费行为数据的经费,它被隐藏了。3.个体消费者应该获得社会消费行为价值补偿企业应当补偿个体消费者的社会消费行为价值。有价值的社会劳动应该获得价值补偿,并且应该按照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前文论述了获取知识和技术进步是人的劳表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统计表动成果,社会消费行为是人的劳动过程,而人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消费行为数据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商品的特征。企业在自己的研发活动中,通过“U—C—U’”循环过程获得专利后,一定会在新产品成本中摊销“研发费用”,补偿投入的研发费用及期望的超额利润。这一过程其实质就是要求市场对其付出的社会消费行为价值进行价值补偿,补偿的最低限度至少等于研发成本,在这里“等价交换”仅仅是价值补偿的“底线”而已。那么企业在利用社会消费行为数据为基础,进行新知识和技术研发时,最低应当对消费者进行“等价交换”原则的价值补偿。

五、结论

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回顾,并研究了社会消费行为价值。通过考察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消费行为价值的关系,发现马克思社会简单再生产理论中剩余价值的实质是没有对应的货币可供交换的价值,最终归宿是通过社会消费行为用于社会福利改善,社会最终因此向资本家举债。同时,本文通过社会消费行为价值的研究,发现社会消费行为价值生产的特征是“U—C—U’”循环过程,并论述了社会消费行为是社会劳动行为,具有价值特性,并论述了社会消费行为的劳动成果———社会消费行为数据,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商品的一般特性。最后本文提出,消费者应该获得社会消费行为价值的劳动补偿。

参考文献:

[1]杨圣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中国化问题[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

[2]郎咸平.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第1版)[M].人民出版社,2018.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编写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第1版)[M].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李徽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