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解析

时间:2022-10-29 08:43:32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解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但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影响,全球需求紧缩。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6年我国GDP增速低于7%。在这种背景下,扩大内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投资是中间需求,消费和出口是最终需求,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于投资、出口。农村经济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363元,相比2004年的2936.4元,增长了321.10%。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占我国总人口的42.65%,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因此本文首先对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其消费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农村居民收入现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保持稳步的增长。在2013年至2016年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从9430元上升至12363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稳定的具体数据参见表1。王茉(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西安710054)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近些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更为多元化,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农村居民低收入户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993.4元,农村居民中等偏下户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053.7元,农村居民中等收入户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3196.4元,农村居民中等偏上户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4789.2元,农村居民高收入户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8109.6元。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上也会存在差异。对于低收入的农村家庭而言,依然以满足家庭的生存型需求为主,而对于高收入的农村家庭,他们的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接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这些高收入农村家庭的消费习惯会受到城镇居民的影响。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产生“示范效应”,促使农村居民逐步改变自身的消费习惯。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以后,他们在进行消费时会受到同等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高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也会冲击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同时,由于城市相比农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领先水平,文化层次越高的阶层在文化教育等精神层面消费更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文化元素也会影响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从而改变他们原先的消费方式,农村居民会提升在发展和享受环节的支出。虽然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少部分的农村居民在获得较高的收入之后,受制于自身文化程度,并未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容易产生一些过度消费行为。改善农村的消费不仅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且要让农村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收入因素是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无论是传统消费理论还是现代消费理论,其理论核心都指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取得进步的同时,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农村居民的收入仍然较低、收入结构不合理,这是阻碍农村消费市场活跃发展的重要原因。近2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其消费水平有着决定性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大小决定着他们用于消费的支出额。一直以来,农村经济水平明显低于城市经济水平,同时国家的发展政策更倾向于城市,造成农村发展与城镇相比差距不断拉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4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96.2元,农村居民是1221元,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86倍;2004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21.6元,农村居民是2936.4元,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21倍;2013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6965.1元,农村居民达到8896.9元,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03倍。在1994至2013年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数值上呈现扩大的趋势。截至2016年底,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城镇居民人均支出17111元,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支出额。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导致农村居民即使将自身所有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用来消费,也难以赶上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这是阻碍农村消费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统计局在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进行统计时,并未包括其可能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和政策福利,比如教育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在这些保障福利方面,城乡差距明显,如果将这些福利收入纳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范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将会更加明显。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原因。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一)农村居民支出现状。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能够反映居民的生活状态,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居民收入越高消费支出就越大,两者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可知,在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的支出水平也会相应提升。据表2可知:2013年至2016年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从2013年7485元上升到2016年的10130元,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稳步增长,2016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相比2013年增长了35.34%。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都在不断增加,但消费的数值明显低于收入。(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是指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费的不同类型的消费品和劳务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的方向、生活消费水平以及市场的变动情况。本文根据我国统计年鉴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分类,来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食品支出的降幅较大,但所占份额仍然最大。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由1994年的58.86%降至2015年的26.69%,农村居民的食物结构也有了很大改变。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在1994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为256.6公斤;了2012年,这一数值下降到了164.3公斤,同时人均肉类消费量由1990年的12.0公斤达到2012年的16.4公斤。这些数据都进一步说明,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重下降的同时,膳食结构也有所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食品结构也更为合理。衣着和家庭设备所占比重上下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在衣着方面的支出占农村居民总支出的比例比较稳定,呈现小幅波动,1994年是6.91%,2013年达到6.62%,2015年下滑至4.81%。这期间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也有所增加,衣着支出随之增长,同时农村居民开始注重衣物的舒适性,而不再局限于衣物的实用性。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方面的支出占农村居民全部支出的比重基本稳定在5.00%,从1994年的5.46%到2015年的4.78%,这22年之间波动幅度并不大。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通过农业生产获得劳动报酬使得收入增加也十分缓慢,必然会制约消费。21世纪以来,国家通过对农村的政策性倾斜,使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同时随着2007年开始的家电下乡活动,农村居民能够在购买电器的同时享受国家的补贴,这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消费积极性,使家庭设备支出的比重有所回升。居住支出及医疗支出所占比重逐步提升。在1994至2015年间,农村居民在居住环节的消费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由13.99%增长到16.86%,农村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也明显增加,这说明农村居民的居住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面积大幅增加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农业方面的投资较少,农民收入增加缺乏出路,加之农村的土地管理政策极其不科学,居民甚至占用耕地来建设住房,加剧了农村环境的破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于自身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农村居民在医疗环节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由1994年的3.16%上升至2015年的7.41%,医疗支出有了大幅提高。这些也有赖于国家政策对居民医疗卫生方面的扶持,农村医疗卫生所的开办方便居民及时看病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是解决了农村居民看大病的问题。交通、文娱以及其他部分支出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居民从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的过程中,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占比逐步上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转变,这说明农村居民在满足自身基本物质消费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以后,有效减轻了农村父母的负担,从而使得文教娱乐方面支出有所降低。整体而言,农村居民的生活丰富了起来,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再教育和孩子的基础教育,农村居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

(一)消费层次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过渡。生存型消费是指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必不可少的消费;发展型消费是指为提高人口综合素质进行的消费;享受型消费是为达到人们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外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消费。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食品、衣着和居住上的消费划分为生存型的消费,将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划分为发展型及享受型的消费。农村居民的生存型消费正在逐年降低,而满足人们发展和享受的消费却稳步增加。1994年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额占全部支出额的79.76%,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额占全部支出额的20.24%;到了2015年,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额占全部消费额的比例下降至59.89%,而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额占全部支出额的40.11%。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明显,农村居民的生存型消费支出不断下降,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快速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的收入提高使得居民开始追求更深层的消费,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正在变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支出结构。(二)消费结构由劳务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转变。实物消费是指消费具体的产品;劳务消费是对人们提供的劳动服务进行的消费;精神消费是为了精神层面的需要,保持个人身心健康,陶冶自身的情操而进行的消费。本文将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划分为实物型消费,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方面的消费归类劳务型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划为精神型消费。实物型消费虽然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必须品,但整体比例呈下降趋势。1994年,农村居民的实物型消费占全部支出的比例为85.22%,到了2015年这一数值下降至65.81%,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劳务型消费包括交通和医疗,这两个方面逐步受到居民的关注,农村居民的劳务型消费额占全部支出的比例大幅上涨,从1994的5.52%上升至2013年的21.78%,涨幅超过15%。精神型消费是居民的文娱教育支出,包括自身的文化娱乐消费和子女的教育费用,农村居民的精神性消费占全部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说明农村居民更加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也逐渐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居民对于消费的认识。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下,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更加意识到知识、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决定性作用,因而投入到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逐步增多,不断提升自身以及后代的文化水平。

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消费增速低。根据国家统计资料,总体来看农村消费增速过低,不能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达到动态平衡。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虽然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是落后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两者之间的差距将会更大。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拉大的原因并非是收入增加过快,而是由于农村消费潜力未被挖掘出来而造成的消费水平过低。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扩大内需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农村消费过低无疑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并没有让居民消费生活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究其原因是由于居民的消费观念并没有因为收入增多而得到相应的改变,且农村各种基础设施及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居民出于预防心理不敢进行较多的消费。(二)消费盲目且层次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然而农村的消费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其重心仍然放在日常的吃穿等物质方面,对文化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消费不够重视,使得农村的精神文化性消费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且很难得到提高和改善。农村居民集中性生活消费主要因为受祖辈传统习惯的影响,非常注重传统节日,形成了典型了“节日型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农村居民普遍比较节俭,甚至很多有需要的消费品也都尽量不置备,到了重大节日时,例如春节、元宵节,再集中进行商品的购买,这就形成了农村居民在平时生活中过于节俭,然而在节日时又大肆铺张浪费这样一个比较畸形的消费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比较严重,并没有形成合理的消费习惯,从而造成了消费结构的极度不合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依旧不高,相比城镇更是有着巨大差距,这成为制约农村消费最根本的因素。因而,国家必须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扩大农村的有效消费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居民农业收入。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是提升农业收入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农业结构适应需求和消费的变化,才能真正使农产品适销对路,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首先,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是指集中投入生产要素,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通过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发展。通过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降低农业生产的人均成本,另外一方面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和科学的生产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增加经营收入。现代农业的推广和发展,是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农业结构基础,真正意义上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其次,调整农产品结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是市场经济对于产品的基本要求,只有生产市场需要的商品才可能在商品市场中获取应有的回收。农业生产也是如此,农产品的结构要根据市场需要、区域差异、运输问题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造成农产品的积压和销售困难,从而使农村居民获取相应的劳动收益。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通过上文的分析,农村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逐步由家庭经营收入向工资性收入过渡,非农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因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需要从增加工资性收入入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保障居民得到相应的报酬。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拉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给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不用背井离乡地外出打工。国家和各地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另外,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增加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力度,帮助企业引进新型技术,并在政策上为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到乡镇企业就业提供引导和支持。第二,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分化严重,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生计转移到城市。然而近些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农民工没有相应的五险一金,他们一旦生病、受伤,公司并不承担责任,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居住问题、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对他们外出打工造成很多不便和阻碍。国家在立法方面要重视农民工的问题,制定相应法规并严格贯彻实施,确保农民工的辛苦劳动能够换取合理的回报。同时对工程质量及安全性进行严格审查,保障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另外,开展一些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农民工掌握生存发展技能。

参考文献:

1.田艺,张育洁.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

2.王攀娜.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地区差异实证研究支出关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3(36)

3.王保花,鹿方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6(1)

4.王小华,温涛,朱炯.习惯形成、收入结构失衡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研究[J].经济动态研究,2016(10)

5.谭洪业,徐会奇.短视特征下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管理,2015(4)

作者:王茉 单位:中共西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