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对策论文

时间:2022-07-29 11:34:00

导语: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对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对策论文

【内容提要】工业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造业的结构水平低,企业数量多但经济规模小以及设备陈旧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等。加快工业发展就必须对其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根据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在保持基础工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重点加快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调整、改造和提高轻纺工业等。调整工业结构需要有政策措施提供保证,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对策

【正文】

【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01)02-0088-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的实力和规模迅速扩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已居世界前列,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基本上走出了短缺经济的困境。但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工业增长速度持续回落,工业品供大于求的状况加剧,多数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亏损不断增加,工业的投资机会明显减少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工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说明我国工业在高速增长之后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结构调整和升级阶段。

一、工业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制造业的结构水平低,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国际比较来看,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的结构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中国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同日本制造业的结构状况进行比较,就可看出我国的差距。日本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制造业结构先后经历了重化学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三个阶段。从1973年开始,制造业结构开始出现技术集约化特征。1975-1989年,日本制造业结构中比重明显上升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和运输机械,比重下降最大的行业是钢铁和纤维,这种结构变化正好反映了日本制造业的重心从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到1989年,日本制造业结构中比重最大的前10位行业依次是电气机械、运输机械、食品、一般机械、化工、钢铁、石油、煤炭制品、印刷和出版、陶瓷、纸和纸浆等,其中技术依赖程度较高的电气机械和运输机械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达到31.2%。与此相比,1996年我国制造业结构中比重最大的前10个行业是机械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工业、黑色金属冶冻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6.14%,只有日本相应行业比重的51.73%。很明显,从前10倍行业所具有技术含量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来看,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水平较大程度地低于日本制造业的结构水平。我国制造业较低的结构水平还可以从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异中得到说明。1996年我国工业成品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杂项制品和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等占65.68%,而在进口结构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等两项重化工产品占64.27%,这说明我国制造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仍不足以支持整个经济的需要,对国外技术产品的依赖性还很强。

2.工业企业数量多,但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工业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与国外大企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的主要表现是:一是产业集中度低,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远不如发达国家那么显著;二是专业化水平低,尤其是钢铁、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这些宜于发挥规模效益的产业,大多数企业没有达到应有经济规模的要求。机械工业的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也很低。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机械工业,但地区优势特色不明显,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现象普遍存在,许多适合大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长期达不到规模标准,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我国钢铁工业的经济规模状况相对要好一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90年代中期,我国有钢铁企业1000多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钢产量只有世界钢产量的1/10。在石油化学工业中,世界上炼油工业生产规模平均为年产500万吨,最大炼油厂为3000万吨,而我国的炼油厂平均只有198万吨,最大炼油厂规模为700万吨,34个地方炼油厂平均规模为8.5万吨;乙烯的经济规模应在年产量30万吨以上,国际上乙烯的最大规模已达年产100万吨,而我国乙烯的生产规模明显偏小,大部分乙烯生产装置只有年产十几万吨的生产能力。由于工业企业长期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不但严重制约了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3.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根据国家经贸委的调查资料反映,1993年末全国县及县以上82631户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中,国际先进水平的只占3%,国内先进水平的占13%,国内一般水平的69%,国内落后水平的达15%,即国内工业企业当前装备是国内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的装备,共占总量的84%。由于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使得单位产品生产的能耗高,产品质量差。从能耗物或物耗来看,炼油的单位能耗国际先进水平为19千克标准煤/吨,我国为22千克标准煤/吨,每吨乙烯消耗原料世界先进水平为3吨以下,能耗600万千卡以下,我国分别为3.4吨和895万千卡。我国吨钢综合能耗为1.52吨标准煤,比美国高1倍,比日本高1.5倍。全国水泥综合能耗为每公斤熟料1245千卡,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我国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417克标准,比美国、日本高23-30%。我国虽是能源大国,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能源耗费又十分严重,长此以往,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必然越来越强烈。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是影响工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近年来产品大量积压,企业效益低的直接原因。

4.城乡工业结构高度趋同,城乡分工混乱,影响了我国工业的正常发展。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工业缺乏明确的分工。许多乡镇企业的产品与城市工业产品并不是互补,而是一种竞争性替代,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工业的结构复制。目前,城乡工业结构冲突的明显表现是:(1)是城乡工业之间分工不明确,结构高度相似,农村工业与农村市场和农村资源脱节。(2)是农村重化工业具有相当比重,但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物耗大,能耗高,与重工业的规模经济要求相背。(3)是城市工业结构调整滞后,由于区位条件的差异,城市工业没有及时退出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如加工程度较低的纺织业还大量分布在城市,这既使这些城市工业陷入困境,也使乡镇工业的发展缺乏市场空间。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趋同性,加剧了工业品的过度竞争,影响了我国工业的正常发展。

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走了一条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在50-70年代末的相当长时期内,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判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80年代为解决消费品市场短缺问题,重点发展了轻纺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目前工业部门提供的各种消费品95%以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90年代后,又重新开始加速发展重化工业,以解决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目前基础工业中的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发电量、水泥等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至90年代中期,我们面对的产业格局为基础工业和消费品产量扩张的空间日益缩小,增长率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而处于基础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之间的加工工业则相对滞后。根据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应当是:一是在保持基础工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重点加快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二是根据农村需求结构的新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三是调整、改造和提高轻纺工业;限于篇幅,下面只论述前两个方面:

1.大力振兴支柱产业。早在90年代初,我国政府就提出将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筑业作为跨世纪的支柱产业,重点加以扶持。之所以将上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是因为:(1)我国经济建设新阶段的要求。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就工业内部结构来看,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经过“六五”至“八五”期间快速发展,现已成长为较成熟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而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体的基础产业,在“八五”期间已初步缓解了“瓶颈”制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代表工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机械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出现了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钱纳里工业化标准模型的第二阶段,工业内部的高级化过程远未完成。要实现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就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由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的阶段向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业为主的阶段转变。(2)这些产业都是产业关联度较大、收入弹性较强、生产率上升较高的产业。首先就产业关联度而言,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均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根据1990年投入产出延伸表的资料,机械工业每产出1亿元产值中,需要直接消耗有关部门的产值和劳务7380多万元。汽车工业的发展,则能带动机械制造、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十几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则消耗大量的钢材、木材、水泥等几十个部门的产品。其次就产业、职工、资本及生产率上升率也是排在前列的,如1988-1992年期间,我国生产率上升率的排序依次是重加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料工业、采掘业等。(3)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要求。我国需求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客观上要求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首先是改进生产技术装备的需求。虽然我国已经建成了庞大的工业体系,但工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我国面临着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任务,从而要求机械、电子工业部门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产品。其次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同时,要求交通运输设备也要加速增长。再次,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也不断上升。(4)改善贸易结构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随着科学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产品结构、产业组织方式和科学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水平。目前的国际市场竞争已出现新的特点,竞争主体以跨国公司为主,竞争客体以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品为主。因此,要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然加快技术密集和附加值高的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产品生产与交换中的分工由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机械、电子、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支柱产业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还不相称,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没有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因此,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支柱产业重要性的认识,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使其尽快成长和发展起来。

2.面向农村市场调整工业结构。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的需求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工业生产应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农民的需求变化,研制和生产满足农民需要的产品。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重点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产品。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农业对工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依赖工业不断向农业投入更多的拖拉机、各类机械设备、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不仅对工业品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对生产资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农用车、农用机械和农用化工生产资料不但生产和供应不足,而且产品品种、质量和价格也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一是要增加产量,为农业提供更多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小型拖拉机,渔用机动船及小机动喷雾器等小型农机具,近几年,农业对这些农机具的需求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二是要强化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竞争力,适应农民生产的需要。在化肥、农药生产方面,要重点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耐用消费品方面,要根据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特点,开发满足农民需要的适销对路的产品。目前,我国农民的消费结构已进入新阶段,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十分明显。我国家电产业在城市市场相对饱和,而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的情况下,应当适时调整战略,在瞄准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引进或开发高性能,高品质的新型家用电器的同时,要面向农村市场,重点开发功能简单,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家用电器,使产业保持一个正常的增长过程。海尔集团和高路华彩电面向农村市场开发产品的成功经验,已证明了这一点。

三、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螫的几点对策建议

根据我国工业结构的现状和工业结构调整目标的要求,为了有效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1.拓宽资金和融资渠道,支持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如前所述的支柱产业都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而且对起点投资强度要求高。在我国投资体制已发生变化,国家预算内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到10%,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集中资金加强对支柱产业的投资是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为此我们认为,应通过以下途径解决支柱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1)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实行流动式发展;(2)赋予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权利,如实行股份制改造,重点企业设立财务公司等,并允许具备条件的企业的股票上市,或者发行企业债券;(3)通过组织企业集团或兼并途径,进行资产重组,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的资产存量;(4)银行对支柱产业领域中的骨干企业实行资金扶持政策,支持其发展。(5)积极利用外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促进重点骨干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因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而导致的企业规模小型化,是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技术设备更新,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不可能有较大提高。因此,(1)国家要制定规模性很强的产业规模政策,并辅以必要的行政协调措施。(2)通过产业间的资本流动与重组,引导资本流向重点产业部门,以增大重点产业的整体规模。(3)通过企业联合,在重点产业中建立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重点企业群体。

3.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竞争。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加快科技进步。尤其是支柱产业,本身就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支柱产业的发展更应以不断增强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1)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建立重点产业快速折旧制度,实现技术开发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2)改革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切有条件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应建立自己的科技开发中心,同时要调整科技人员的分布结构,逐步使企业的科技人员占主体。(3)制定引进政策,把重点放在软技术的引进上;同时要加强引导,减少重复和低水平引进,要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良。(4)是建立技术介绍,评估的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分析技术的水平和潜力。(5)是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攻关的能力,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同时组织对重点技术的消化、改良和重点设备的国产化。

4.在充分发挥城乡工业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分工,协调发展。要以城市龙头企业为中心,在城市周围建立与之分工协作的大量农村工业企业,塑造与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相适应,与比较优势相一致的新型城乡分工体系。具体来说,城乡工业的分工应在四个方面得到调整:(1)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纺织初步加工业和其他一些在布局上具有原料地指向特征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如加工较简单的食品加工制造、饲料工业和造纸工业应向城郊和农村转移;(2)将一些零部件工业和部分占地大、污染也较大的重化工业工艺向城郊和农村转移;(3)尽快对农村大量的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等进行整顿、改组、改造。如对那些技术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可通过股份股、合作制改造,促使其进行设备改造,走规模经济和分工协作之路;对那些污染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必须清理和整顿,对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要依法“关、停、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