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研究

时间:2022-05-04 10:42:4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具有思政属性,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该研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四个自信”的理论关系,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逻辑,主张以“四个自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持续强化课程教学团队的思想政治学习,精心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时更新典型案例,灵活采用体现多样化、动态化、形象化和立体化特征的教学方法手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政属性;课程思政;“四个自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渊源,显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具有思政属性,甚至被直接视作思政类课程,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现实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内容[1]。在思考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时,也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范例的[2]。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经济学学科而不属于其他学科,故而该课程其实是一门经济学理论课程。尽管应积极探索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找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有效融入点[3],但对于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具体实施却鲜有文献详细探讨。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属性的优势,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探讨以“四个自信”为主线进行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尤为及时、尤为必要。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四个自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解“四个自信”提供了经济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产生的年代,是社会矛盾伴随资本主义走向繁荣而不断激化、动荡的年代,而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他们对科学理论的指导就必然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对于如何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不同阶级、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观的人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角度,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后,该理论被列宁在苏联付诸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中国成立之后,必然也面临着道路选择的问题,以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中国的经济指导理论。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实践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经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升华,现在由进一步提出并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4]。显然,它属于经济学而不是其他学科。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思政属性与思政建设——以“四个自信”为主线林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3)130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这就意味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应该有机结合,各尽其职。客观地讲,因为教师们对“思想政治”已经感同身受,思想政治已经融化到我们的具体工作、生活的日常中,成为教师们的一种内在素质和内在修养。但是,在建设课程思政的时候,如果不能清楚地说明白“思想政治课程”这一问题,那恐怕很难说得清楚什么是“课程思政”,更谈不上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思想政治课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6]。对我们中国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国家在教育系统中所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其开设的目的是使我们广大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显然,在逻辑关系上,我们需要先有对思政课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然后才有建设课程思政的底蕴和基础,这二者相互区别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其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立德树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础之一

在“四个自信”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必然涉及新中国70年来对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制度的探索、选择、实践和改革,这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尤其是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发展制度这三者不但分别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一部分,而且成为这三者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道路走对了,说明理论用对了;道路和理论都对了,那么,建立的制度也是对的。这是被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社会实践所证明了的,这是被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社会实践所证明了的。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支撑之下,“四个自信”能够溯本追源,能够找到根基,能够进一步升华,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也相应成为“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础,这二者互相支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必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思路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思政属性,但是在学科分类上它却不是政治学而属于经济学。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政属性就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优势,在理论体系上更容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而且,它能够在经济理论角度有效支撑学生理解并树立“四个自信”。笔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以““四个自信”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

应将坚定“四个自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我们应精心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演化和发展历程,结合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和改革的艰辛历程,落实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在该课程的具体授课中,应以此主线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潜移默化中将之融入经济基础理论的阐述和讲解中。

(二)持续强化课程教学团队的思想政治学习

“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学团队自身首先应对“四个自信”有全面、正确、客观的认识和理解。本课程教学团队不但应关心时事政治,而且还更应关心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同时,拓宽自身认识世界的眼界、心胸和提升相关魄力。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教学团队成员应持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学习,养成学习阅读中央媒体及地方党报党刊的习惯,形成探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机制和氛围,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分析水平、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同时,持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素质。

(三)精心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要以“四个自信”为主线,在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内容要在尊重原创性的同时体现时代性,积极批判性吸收国内外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注重原理的科学性、稳定性和预见性相统一,体现时代性。比如,增加对当代资本原始积累、幸福指数、行政垄断、公平与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经济危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的导入与分析,通过研究型教学,体现新的理论探索精神,并使之潜移默化,融合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同时,认真梳理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导论、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等章节中挖掘思政元素,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辩证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外,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以及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四)及时更新典型的课程教学案例

当今世界经济事件时有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更是不在少数,这就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精彩的典型案例资源,其中的部分典型案例意义重大,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应积极关注、跟踪这样的典型事件,介绍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过程,其涉及的人或物,以及与本课程相关内容的关联、与课程思政的关联,并进行凝练和总结。比如近年来发生的委内瑞拉货币贬值事件适用于第二章“通货膨胀”的相关内容,“委内瑞拉经济危机”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背景下国家经济结构选择的重大失误、货币政策的重大失误;2018年中国版“孟晚舟事件”与早年法国版“阿尔斯通事件”的对比适用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教学内容,证实了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垄断地位,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打压竞争对手;2019年我国猪肉价格暴涨事件适用于价值规律与价格的关系,证明市场经济自主调节具有局限性;2019年10月25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街头大规模游行示威事件适用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这个内容;等等。

(五)课程教学方法手段体现多样化课程教学方法手段体现多样化、动态化、形象化和立体化的特征

政治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部分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课程,而众所周知,理论内容一般比较深奥、限涩,难以轻松理解,难以接受。因此,除了可以采用常规讲授法、案例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还可以灵活采用多样化、动态化、形象化和立体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效延长课程讲授、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避免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般的讲授。

三、结语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它是为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而进行的科学创新,其实施理念为协同育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显著的思政属性,是“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础之一。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就需要高屋建瓴地对该课程进行系统化建设,深入挖掘其思政元素,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落实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而以“四个自信”为主线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就能够有效抓住该课程建设的“牛鼻子”。

作者:林峰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