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下的经济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24 10:07:16

成本管理下的经济管理论文

一、医院成本管理的概述

(一)医院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是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医院成本核算是借鉴工业企业的一种经济管理方法。是医疗机构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费用支出的数额,即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耗,分配医疗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3]。(二)医院实行成本管理的目的,医院实行成本管理,其目的是通过对医院和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更新医院经济管理的观念,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减少浪费,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第一加强对医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资产管理是医院经营的前提,对医院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4]。2.第二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的成本费用和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服务项目的效益情况。3.第三提高效率及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改善经济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状况,提高管理水平。为医院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及薪酬制度改革奠定基础。第四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对医疗产业政策及现行价格体系进行评价,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增收节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收益。(三)医院开展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开展成本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医院改革的发展,越来越要求高度的经济管理,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医药分家”将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医院在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对药品收入的依赖,优化调整医院经济收入结构的同时,要加强重支出、重效益、重核算的成本核算管理,对医院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控制,积极探索符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的医院经济运行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运行机制。2.第二控制和审核费用支出,提供经营决策依据: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必须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核算,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在安排支出时,能够保证重点,尤其是要使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支出保持合理的比例,使医院的支出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并可根据全面成本核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使决策者了解到通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3.第三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医疗收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更具有竞争力。患者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医疗收费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

二、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

(一)医院成本的构成医院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是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它由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成本等组成。(二)医院成本费用的分配医院成本费用的分配是指将间接成本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在不同成本单元之间进行分配,以及当成本费用是多科室共同耗费时,在科室之间分摊。及时、全面的将医院成本归集并分配到门诊和临床各科室,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按科室面积比例分摊、按科室人数分摊、按门诊人次分摊、按收入比例分摊、按实际消耗量分摊。采用直接分摊法以及内部转移价格法,对不能进入当期成本的采取分期摊销。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均记入成本,包括工资、夜班费等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等材料费、洗涤费、水电费、电话费、保洁费、办公用品费、管理费、房屋、设备折旧费等。(三)医院成本费用归集医院成本费用归集是按医院不同的业务部门和成本总分类项目归集。如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所发生的直接费用,以及与医疗成本费用项目相关的间接费用,均列入医疗支出科目进行核算。成本项目明细数据进行采集和汇总的方式为:对不同成本项目分别采取手工归集汇总与计算机网络传输相结合的方式,按月、季为成本计算期。建立院级和科室级各类成本总账和分类账目。(四)对不同类型责任单元的管理要求1.对医疗技术类型责任单元的管理要求: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成本核算管理的重点,加强科室内部实物管理;各种仪器设备、医用消耗材料、药品、试剂、卫生被服、营具等实物要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交接班时要清点数量;严格遵循计算机网络操作规程。及时、准确登录或统计医疗信息,保证各项医疗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2.对医疗、后勤实物保障类型责任单元的管理要求:各项实物支出必须符合医院有关规定,严格按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实物购置要按各项事业费年度预算编制采购计划,严格按计划采购;建立健全实物管理制度;健全物资和固定资产实物账,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完善实物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管理子系统,对各实物部门的采购成本、实物消耗成本、人力成本等实行定额管理;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实物消耗成本核算报表。提供的劳务、材料等服务,根据核定的对内服务价格,按项目统计,并实行供需双方签字验收制度;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制度,并设专人负责内部设备、库存维修材料、工时材料消耗统计等实物保管工作,在实物会计的指导监督下,做好实物人、出库的登记统计工作;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消耗统计表。3.对行政管理类型责任单元的要求:年初编制本级经费预算,经批准后,对执行情况进行全程控制;严格控制各项行政管理费用,按审批权限开支;厉行节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规定限期向院主管部门和领导报送成本核算各类报表及有关分析报告。

三、成本管理效果的评价分析

(一)医院概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始建于1960年,注册资本:2768万元。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400张,2013年末从业人数9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11人,离退休407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体检、院前急救八位一体,以心内科、骨科和整形外科为研究重点,内、外、妇、儿、眼、口腔、耳鼻喉、皮肤、中医、针灸、理疗康复医学等并驾齐驱的大型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技术人才密集、临床学科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整体医疗水平较强,在北京西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的现代化医院,是北京市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也是丰台区和房山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承担着丰台区西南区域传染病筛查和所在地航天职工及周边地区二十余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二)医院经营情况(表1)医院近三年经济指标情况,(表2)为七三一医院2013年与2012年1~9月各项效率指标增长情况,以及与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平均效率指标、二级综合医院平均效率指标对比情况,(本院为二级综合医院),(表3)中可以看出医院应缩短平均住院日,增加病床周转次数。(三)成本管理效果医院自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以来,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成本核算的方法,完善成本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合理控制运行成本,并与年度目标责任管理考核相结合,逐步完善考核体系。每月做好科室成本效益分析工作,实时掌握科室成本变动及经济运行情况,对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降低次均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服务总量的增加,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近两年医院先后对放射影像科、中医科、社区中心的针灸按摩组、理疗康复组和口腔组等作为成本控制试点科室,对科室人员进行成本核算培训,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对科室经济管理及成本核算进行全过程的指导、不断强化科室内部管理,加强成本控制,重视经济运行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进一步制定目标管理,定量控制变动成本消耗,增强了科室对水、电、医用材料、一般性物资消耗的节约意识。建立科室库存材料使用台账,鼓励科室加快库存材料周转率,减少科室二级库存,合理控制成本。积极发挥职能科室成本管理导向作用,充分考虑质量—成本—社会效益所占比重,及时通报试点科室成本效益分析工作以及各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收支结构变化情况,使科室管理者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方案,在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降耗节支。1.2013年中医科:实现医疗收入10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5万元,增长47%;成本费用总额9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2万元,增长42%;实现利润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万元,增长287%。利润率由2.2%提高到5.7%,成本费用总额占收入的比例由97.8%降低到94.3%。2.2013年社区中心针灸按摩组:实现医疗收入2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万元,增长35%;成本费用总额1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元,增长32%;实现利润1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万元,增长38%。利润率由47.7%提高到48.8%,成本费用总额占收入的比例由52.3%降低到51.2%。3.2013年社区中心理疗康复组:实现医疗收入2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6万元,增长40%;成本费用总额1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万元,增长30%;实现利润1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万元,增长54%。利润率由41.8%提高到46%,成本费用总额占收入的比例由58.2%降低到53.9%。4.社区中心口腔组:实现医疗收入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万元,增长21%;成本费用总额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万元,增长18%;实现利润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增长24%。利润率由54.8%提高到56%,成本费用总额占收入的比例由45.2%降低到44%。医院将根据科室的专业特点进一步细化核算单元,定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将经济核算工作与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相结合,根据科室的支出及成本费用管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可行的方面和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案。提高医院经济运行的效益。

四、成本管理过程中几点建议

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还应注意加强成本预测与成本考核,优化成本决策,建立成本责任制,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建议如下。(一)医院成本核算应由现在的科室核算向病种核算、医疗项目核算发展[5]1.病种核算:医院的医疗服务是针对每一种病种诊疗的,以每一病种为成本核算单位,建立单病种诊疗的标准成本,能够反映每一病种治疗的效率和费用的高低。将其与不同时期、不同医院对比,能反映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益,与实际病种成本对比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为以单病种费用为基础的付费方提供成本数据,将有利于进行医院成本控制监督,提高医院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服务。2.医疗项目核算:建立主要医疗项目平均社会成本的动态测算制度,直接将成本分摊到具体的单个医疗项目,这样的成本核算更准确,成本核算责任更明确,成本核算管理更具体,是医院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其核算多用于服务定价、投资论证、付费偿还、效益评估等,为新医改方案提供有效的成本核算参考依据。(二)成本核算管理手段由传统手工方式向网络成本管理发展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收集、存储、传输、汇总,分析和共享,提高医疗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医疗成本核算运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进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三)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大型设备核算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探讨的重点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是医院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和利用情况关系到医院经济发展。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测算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每单位(一个检查病历)成本=分类系数×[∑(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变动成本×分类指数)]。除此而外,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参数涉及折旧年限、工作量、人员配备、日检查例数等。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属于医院内部的长期投资,其特点是耗资多,变现能力差。如果事先不经过严格测算而盲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成本管理应从测算水平提高到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水平。同时还应将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折旧率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评价指标与成本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考查投资效益。成本管理必须要经过调研-预算-决策-计划-控制-评价一系列控制反馈活动,才能发挥其管理职能。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投资收益率。对设备进行分类,设备使用科室合理分摊设备折旧,论证设备的成本投资效益,对投入运行的大型设备,定期从效率、效益和质量等层面进行追踪分析和评价,实行动态控制,加强设备的养护,开展设备使用培训,力求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最大限度地提升设备运行效益。

总之,当今的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医疗服务产品质量和成本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重视、了解和探索医院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成本管理计划和措施,总结、分析和预测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对医院的各项业务进行计划管理和监督检查,对医院经济运行进行分析、规划、控制和评估,建立医疗项目测算制度,不断完善优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的成本决策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实践证明,成本管理是医院提高科学管理效益的有力手段,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

作者:李树红单位:航天七三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