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法治精神培育的意义

时间:2022-11-02 04:06:12

当代社会法治精神培育的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律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学说,是人类社会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哲学指导和作用于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理论基础。”[1]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人文性征为基本理论指引,通过事物发展根本的、内在的理论建构,实现当代社会法治精神培育的固有价值,力争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提供基础的理论思维和理论指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法治精神;培育

法治精神的培育是极富学术价值和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法治精神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良性法治氛围的重要举措。加强全民法治精神培育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全民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因此本文在探求实际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人文性特征与法治精神培育有机结合,进而深刻阐释二者内在关联,力求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提供基础的理论思维和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人文性”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重要特征,是指关注人的发展,将人作为发展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注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将现实的人的发展作为研究的核心内涵。“法治精神”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使用的宣传概念,“倡导国民坚持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社会和谐等价值追求的总和,法律至上是法治精神的第一要义。”[2]

一、马克思法哲学的人文性是当代法治精神培育的理论来源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宣法治传教育,强化法治精神培育是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法治”,党的十七大正式将“法治精神”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至此,法治精神培育问题逐渐引人思考。“法治精神”并非凭空而出,马克思法哲学的人文性是当代法治精神培育内涵的理论来源。(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精华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思想,结合现实国情,做出的科学论述,“法治精神”作为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论述之一,同样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二)法治精神内涵彰显“人文性”特征。法治精神培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伟大的教育实践活动,法治精神培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性结合的产物,其中自然科学指法治精神培育的科学理论;人文性内涵则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的并难以指陈的概念,人文性与人的特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属性等一切与人有关的概念密不可分。对于广大社会个体而言,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科学的理想等均属于人文性范畴,而本文的人文性多指“人文”视域下的人文关怀,即法治精神培育内涵中所蕴含的“社会个体所需要的精神状态、内在需求以及社会个体自身发展等”。当代社会法治精神内涵则是马克思法哲学人文性特征的现代彰显,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法治精神”内涵概念界定尚未统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张文显教授认为,“法治精神是民主精神、善治、人权、正义精神、理想精神、和谐精神、科学主张和综合性这一精神价值综合取向的阐释。”[3]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教授认为:法治精神体现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与心理状态,使得其在法制环境下形成的一股社会活力。”[4]武汉大学法学院周叶中教授指出“法治精神是由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综合形成的复合体,是人们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等法治价值的主观把握。”[5]尽管国内“法治精神”概念尚未统一,但其内涵来看存在统一共性,首先是都强调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建构完善。例如,强调社会个体应树立法律意识、法律信仰等精神层面需求。其次是强调社会个体个人需求建构。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强调社会个体应增加法治意识,依法支持配合防疫工作。在肺炎疫情肆虐背景下,社会个体拥有法治精神依法配合防疫工作是迫切的现实需要。最后是完善自我品质的必然选择。法治精神培育是人的意识层面教育活动,将现实的人作为主要培育目标,而非抽象人,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行为均需要以“法”为准绳,因此社会个体拥有良好的法治精神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的人文性是当代法治精神培育的前提基础

人文关怀促成了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实现,其核心内容则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人民利益、人民发展作为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精神培育”实践活动,其主要培育对象是“现实的人”,主要目的是对现实的人进行法治思想塑造,法治精神培育并非强制性教育,而是充分尊重个体发展规律,充分尊重教育学规律进而进行的培育塑造。如,当代法治精神培育路径主要集中在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环境中进行,学校、家庭等,培育的路径载体都是保证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实环境,都将人性发展放在首位。当代法治精神培育载体多为学校、家庭、自媒体,其中占据主要教育力量的则为学校。社会个体接受法治精神培育多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家庭教育则主要以“人文性”为培育前提,关注教育客体人性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本质上一致,目的是促进培育对象综合发展,树立法治精神,在培育活动中实现教育客体的良性发展。由此可见,学校和家庭两种培育场域、培育主体均坚持以“人文性”为法治精神培育前提,以牢固树立法治信仰为最终目的。

三、当代法治精神培育是马克思法哲学人文性的现实彰显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法治精神培育研究大体分为三个模块,培育内涵、培育原则、培育方法,不同专家学者侧重点,研究方法各具特色,但追其根本其共性则是实现现实人的发展,以认为中心,即“人文性”彰显。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人文性”主要是指注重发挥现实人的主体性,将人性作为事物发展核心内涵。(一)法治精神培育原则的人文性彰。法治精神培育原则是指,教育主体在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坚持的是:法治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核心动力,新时代背景下党情、国情不断发展下,法治精神培育原则不断适时转变,但始终围绕“人文性”核心发展演变。针对法治精神培育原则问题,学界尚未给出一致回答,部分学者认为,“法治精神培育应注重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原则”,也有部分认为,“法治精神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法治精神培育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原则本质上相同”。(二)法治精神培育方法的人文性彰显。纵观古今中外,法治精神培育从未中断,不同国家、地域培育方法不尽相同,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课堂灌输理论知识,该种方法被普遍使用,并为主要途径。二是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传播引导,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受众群体多元,时效性较强。三是实践运用,该种方法主要是将理论进行现实应用。1.传统课堂的理论引领。传统课堂的理论引领是指,在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中,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理论讲解与运用。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教育客体人格,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育人才为目标。社会成员法治知识多源于课堂的教师的理论指引,传统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师生互动,在互动中认知法治理论,升华法治情感,内化法治信仰。2.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传播引导。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传播引导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在自媒体等平台传播法治相关信息。社会成员法治意识培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选择,其本真价值是社会成员科学意识形态构建。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作为当前时代新兴网络技术媒介和重要交互途径,自媒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传播引导过程中,社会成员话语主体地位不断上升,话语主体是指:“意识形态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社会成员法治意识培育话语主体是在法治意识培育过程中,与法治意识构建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制定者与实施者。其主体地位的提升是其人文性的现实彰显,在自媒体等网络平台运用过程中社会成员可发表自身法治认知,传播自身法治意识,进而引导其他网络运用者法治观。3.在实践中树立法治信仰。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不仅构成了现有世界的本体,而且构成了人的生存的本体和存在方式。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创立了实践本体论的法律观。马克思将法律的基础从概念天国拉回到人类生活,从社会意识拉回到社会实践。”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法治信仰树立途径逐渐趋向多元化,在多元化背景下,实践育人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实践是人的参与,是人的社会生活本质的彰显,突出强调人文性地位,在实践中树立社会成员法治信仰有助于提升培育主体认同感、参与感,增强教育活动人文性进而达到理想实效。

参考文献:

[1]邱邵继.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主要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15.

[2]孟德楷,高振强.法治精神要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周叶中.将法治精神融入公民生活[N].人民日报,2008-01-02.

作者:温馨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