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时间:2022-04-25 03:35: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其结论未必正确,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我们一些研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远远不够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2017年江苏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表了一批挖掘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学术论文,为我们“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真懂真信”作出了努力。《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刊发的近20篇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研究

马克思以感性活动为基点,终止了一切游离于现实的感性生活世界之外的旧哲学,激活了遍及现实的感性生活世界之中的关于人的新哲学;以感性活动为基点,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超越了近代以来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变革;通过对历史的深刻领悟、对历史原则的深刻把握,揭开了以历史为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篇章。《哲学“立脚点”的位移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认为,“立脚点”意味着“起点”和“归宿”,意味着对于哲学的逻辑基石和价值支点的设定和自觉,不同哲学思想境界的高下、所呈现的思想视域的宽窄和思想穿透力的强弱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影响等,都与哲学的“立脚点”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哲学的变革往往发生在哲学“立脚点”的转换之中。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正体现在它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作为自身的哲学“立脚点”,比“意识”“语言”等更为深刻地确立了哲学的存在根基,并有力地克服了以往哲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矛盾和困境,在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视野中,为理解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关系等哲学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理论主题》(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认为,随着马克思完成从“体系哲学”向“问题哲学”的哲学观转变,其哲学研究的课题也就不再是纯粹哲学内部的问题,而是现实历史之中生成的时代课题:“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或“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自由解放何以可能”这一需要从世界观层面加以回答的问题。所以,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理论主题必须从马克思哲学观变革的层面来把握和理解,其理论主题一是形而上学现代性批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从把不断从事思想颠覆的抽象哲学演绎看作人最高或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转到把“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抽象哲学演绎活动的现实基础,用以“改变世界”为前提的“新唯物主义”来取代那种以解释世界的“普遍理论”自居的形而上学。二是“资本现代性”批判。马克思历史哲学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一般规律和趋势的概括,始终是以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独特社会形态的系统解剖为中介的,通过分析和批判资本的总体性逻辑及其对人类历史的支配作用而对“资本现代性”作“实然”层面的历史批判,并由此来提炼和概括社会发展的“应然”方向,即从“是”到“应该”。三是现代社会的历史生成性总体批判。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并不只是为了描述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现实,而是为了探寻现代无产阶级和人类自由解放的现实道路,即要对现代社会作一种历史生成性总体批判。在2011年5月14日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哲学创新、发展的思想历程和所作出的贡献,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理论体系;从分析“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汲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的优良学风,正如强调的,“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研究

《自由个性的实现——<资本论>的自由观》(《江海学刊》2017年第3期)认为,在三大卷的《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以及经济体系的根本矛盾,但他尤为感兴趣的却是自由在现代社会中的真正可能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注和追求的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问题。因此,《资本论》决不仅仅是一部劳动价值理论的著作,也不仅仅是一部预言经济崩溃的著作,更不仅仅是一部价格决定理论的著作,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其说是一门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不如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资本到自由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与此相连的要求社会变革的政治实践命令,《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自由观的革命。《<资本论>中价值量范畴质的规定及其权力批判意涵》(《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指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多抓住“量”的问题而忽略对“质”的思考,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之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却又只专注于价值在复杂的社会历史关系中质的方面研究,而价值量问题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是一个经济学范畴中的数量比例关系。作者分析了《资本论》中价值量范畴质的规定及其权力批判意涵,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价值量范畴不仅有其“量的”表达还有其“质的”规定,这种“质的”规定就是要看到其背后所隐藏的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关系,即一种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建构出来的、对劳动生产过程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强制性规范和权力统治。马克思对于价值和价值量范畴的阐述主要集中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但其对这一对范畴的研究并未于此结束,在《资本论》第二、三卷中,他又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和再生产过程对价值和价值量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揭示,以说明作为历史性存在的价值和价值量范畴不仅与生产和交换过程发生作用,而且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世界的内在矛盾性:马克思的视角及其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指出,近十多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对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所谓“新”解读中,没能看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具体”不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具体”,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具有内在矛盾性的“具体”。作者认为,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具体”既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数量化“具体”,也不只是文化批判性层面上的抽象化“具体”,而是体现了私有制社会内在矛盾之彻底表现形式的、具有颠倒性的,从而也是被一般利润率不断下降规律所支配的那种“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在揭示资本内在矛盾运动中,马克思关注个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现实发展过程,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具有不断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剩余劳动时间的倾向,为社会成员未来的自由发展创造了可能性。《唯物主义、辩证法、政治经济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新发现》(《江海学刊》2017年第3期)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近年来似乎淡出了学术讨论的中心,但有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本质的思考和《资本论》中的哲学问题的探讨,为开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的理解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基于思想史回顾和原始文本分析,在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发现:《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私有财产(地产)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推进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重要依据;在以异化劳动理论完成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和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谓颠倒过程中,马克思所持的人本主义逻辑同时开始遭遇自身的解体;从资本论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反观这一过程,它不仅是理论视域从哲学向政治经济学的转移,而且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结构性剖析的方法论路径的重新制订。文章重新解读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形成中的地位。《货币与自由的辩证关系探微——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观点看》(《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指出,与资本的哲学研究相比,关于货币的哲学研究无论从文献数量还是从深刻层次上都显得有点薄弱。作者认为,从哲学视角研究货币问题,就会发现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在直接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直接体现在货币这一最重要的财富形态上,就会发现货币与人的自由、平等和交往等具有深层关联。马克思从经济哲学角度探讨货币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商品经济时代中性的货币消解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人身依附关系,使人在形式上获得了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张扬和解放了人性;另一方面,货币经济带来自由的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给人带上了枷锁,在货币强大的经济功能面前,本应作为工具的货币却反过来成为人的目的,自由的不是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货币和资本。马克思不仅尖锐地批判了资本所引发的诸多社会矛盾,而且肯定了资本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合理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并强调从交换的自由发展到每一个个性全面发展的自由,一是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从而不再为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发愁,只有此时人才可能拥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而资本作为一种截至目前为止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它极大地缩短了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从而大大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自由时间,这是建立自由王国的一个必要前提。二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控制生产资料,从而共同控制生产过程,共享全体社会成员创造的社会财富,人才能彻底摆脱经济的奴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要真正学懂弄通,就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回到经典作家的文本中去,从整体上去把握。恩格斯指出:“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最忠实的载体,为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根本依据。我们只有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思想的实践意义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思维方法论》(《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指出,重视思维方式与方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本品格。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即从人的现实的本性出发,用实践的观点去思考、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使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最具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并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创新思维的本质是服从、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要运用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具有了开放性、实践性、通透性和适应性。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批判与建构相衔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辉映、科学与价值相一致等创新思维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创新思维本质是服从、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思维方法论,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更好地推进“四个全面”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观》(《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为社会主义共享观确立了科学内涵和理论框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占据着价值的高位,为中国特色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和发展提供重要启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理念包括:共享的核心内容是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平等共享,无产阶级共同享有胜利的果实是他们革命的根本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阶级利益、社会主义的公共利益等超过了历史上的一切形式和内涵的公共利益,是共产主义共享的基本内容;共享既是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及其满足,政治生活领域的共享也是共享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生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共享实现的前提;财富的恰当分配是实现共享的基本途径;共享实现需要新社会制度的保障;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的有力领导是实现共享的根本保障。我们党把共享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同作为新发展理念,以及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等对共享理念的概括,集中体现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共享观发展的新高度。《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海学刊》2017年第3期)指出,二战至今再次兴起的全球化浪潮,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极大地提升了各国的经济效益,使人类生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全球化并没有能够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问题消失,而是由一国内扩散到世界。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和新的生长点的关键。其一,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因各种问题的累积以及内在矛盾而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我们应当继承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意识革命精神,探讨是什么样的一些结构和制度上的问题导致这些现象的出现;世界发展到全球化阶段,各国的相互依存度急剧增大,出现大量民族国家单独无力解决的问题,“全球治理”所涉及的跨国或适用于全球范围的条约协定,以及超越国界的制度化的解决问题的机制等,都需要我们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去构思和解决。其二,面对全球化带来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问题由一国内扩散到世界的局面,应如何仍然坚持马克思提出的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压迫和剥削、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以集体的发展为前提)等至今仍是我们需要在世界上去努力实现的理想,在对全球化现实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同时,并使之获得改善。《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绿色发展意蕴》(《江海学刊》2017年第3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启示是:1.自然是“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存在意义上的“自在自然”是人类之母,实践视野中的“人化自然人类发展之源,要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态理念;2.社会是人化自然的阵地和组织形式,劳动实践是人化自然的基本形式,社会生产方式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因素,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作为绿色发展实践的基本抓手;3.人是自然性存在、能动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统一体,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也是绿色发展的主体,人既是绿色发展的利益主体,更是绿色发展的责任主体。《马克思的话语革命与当代中国话语的建构》(《江海学刊》2017年第5期)指出,话语是系统化、理论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的一套语言系统,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词句、概念、范畴范式和思维方式等工具。伴随着马克思实现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马克思的话语也实现了从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的转向。实践话语的特点表现为:话语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话语是现实的而不是思辨的;话语建构是过程的而不是既成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中国话语建构上,应该遵循马克思话语建构的逻辑。首先,面向中国现实,建构中国话语;其次,从问题出发,实现话语与现实的互动;再次,兼容并包,交流互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研究要在寻找“本真的马克思”的基础上,秉持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寻找回答当代社会实践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们期望社科期刊进一步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推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水平和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沈建国 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