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文化哲学研究

时间:2022-03-13 03:35:37

艺术教育文化哲学研究

我国的艺术教育自20世纪初酝酿发展起来,其内涵在文化冲击和文化自觉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拓展,由“审美教育”到强调传统文化背景下民族艺术教育的回归,反映了我国对艺术教育规律的探索以及对艺术教育目标的艰难定位,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国由文化殖民心态向文化自信心态的转向,这是由于艺术教育本身的学科价值决定了其在塑造民族心理、缔造民族之魂方面的巨大作用。新时期的中华民族正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艺术教育必将形成新的力量之源,为民族复兴增添新的动力,要承担此项重任,艺术教育也要不断提炼学科方向,扩充内涵,在文化哲学维度上准确定位。综观中外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从希腊时期的“以美辅德”到欧洲古典时期塑造理性的人,从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在塑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品行过程中琴、棋、书、画的艺术价值体现来看,艺术教育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中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现状来看,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当在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展现文化实力上着力,但从施教方式、施教内容到施教效果来看,艺术教育显得无所适从、不得要旨,艺术教育的现状堪忧。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文化哲学参照系的缺失

艺术教育的文化哲学参照系指的是用文化和哲学的视角来认真思考高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即在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指向下,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内涵的重新发现。从文化哲学角度来研究我国现阶段艺术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暴露出以下几个缺陷。(一)教育目标窄化。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根据国情与时代要求而设定,我国现阶段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就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媒介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感、有担当的社会建设者。艺术教育的目标体系中不仅包括审美能力的提升,更有文化层面的传递与创新,不仅有艺术技能层面的知识传递,也有文化品味、文化内涵等维度的认同。反观当下,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窄化为审美教育,缺失人文素养培育以及缺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认同。1.审美教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是席勒在总结康德美学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强调逻辑前提是人要由感性走向理性,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审视、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美育充当了主体对客体作用的手段与媒介。在资本主义文化的扩张与冲击下,19世纪的中国也开始接受了美育的观念和内涵。美育一直伴随着中国对科学与民主的追求。但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再次回过头来审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时,中国需要的是传统哲学与美学观的回归,即回归中国传统的生态美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追求艺术意境、不同民族间的“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些伟大的艺术文化思想对于培养文明、民主、和谐、道德的中国人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更体现中国人高超的治理社会和国家的智慧。显然,这些传统的艺术文化思想应该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主体对客体审视的审美教育,而是真善美相互融合的整体教育。2.人文素养的缺失。从现在的艺术教育即美育的手段来看,强调以培养鉴赏能力为主、创作能力为辅,使教育对象在优秀作品的实践中学习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具体由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组成: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1]。在当下的艺术教育领域,对青年学生的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甚至有“不突出审美本质的艺术教育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2]之论。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不论是音乐教育还是美术教育都强调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境界”[3]。毫无疑问,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品判断、欣赏、甚至创造的理性思维能力,但审美教育只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还应该有对文化素养的培育,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认同的养成及对民族文化有继承、传播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层面的培养等。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艺术教育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当下。3.情感认同的缺乏。艺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艺术并不打算在深度和广度上效仿自然,它坚持于自然现象的表面……通过在这些表面现象中发现合乎规律性的特征、完美和谐的比例、美的极致、庄重和气概、最高程度的激情,把这些现象的最强烈瞬间具体化”[4]。从柏拉图的“痛苦和快乐的混合情感”到贝多芬根据席勒《欢乐颂》所作乐曲表达出来的人类情感,都说明了情感性是艺术的核心特性之一。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因为艺术教育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有真切的情感体验,产生强大的精神内驱力,驱动受教育者身心发生变化,行动产生改变。这里的艺术教育活动当然不仅仅是对艺术品、艺术活动进行审视、欣赏、评价等所谓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而且还应该包括艺术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认同、传递和深化。(二)艺术教育取向的功利性。对艺术教育起源及其文化特质的梳理和考察,是为了回答艺术教育“为什么”的问题,回答艺术教育的价值何在;为了回答艺术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即在当下艺术教育是否是国民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从历史角度看,艺术教育自从诞生之日起,就直接指向人生命存在的优化,以及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善。这也可以看做艺术教育作为引导和规范而存在的功利性与工具性价值诉求,在艺术教育走向民主化与大众化的当下,接受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生活选择和基本权利,所以艺术教育必然成为惠及国家公民的教育类型。其次,艺术教育独特的认知规律和创造品性,使得受教育的青年学子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最高的力量和生命价值,追求着自我实现,这就是艺术教育作为认知和创造而存在的人文价值。在艺术教育中,认知取向与功利取向是相互关联、彼此渗透的[5],共同实现人的认识与精神上的整体优化。但若从当下艺术教育尤其是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看,艺术教育的人文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是割裂的,甚至只有工具性价值在起作用,表现在以下三点。1.缺失生命关怀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培养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和灵魂,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题、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体现、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则和原理”[6]。艺术教育就是要通过人文情感、人文情怀的教育,使青年学子对20世纪以来科学理性的飞速发展带来人类生存危机有着更为深切的认识与体会,使得大学艺术教育在人文危机中不至于滑落得太深。“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7]在功利价值的影响与冲击下,人们把技术和技术理性当做追求功利的手段,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表现为:注重艺术知识的灌输而没有情感的传递;只注重艺术技能共性化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个性生命的价值体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功利化学习目的而缺乏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度思考。如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计逻辑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艺术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配以艺术技能的教习和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丰富学生的艺术理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必备的工具性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竞争,而不去问在艺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个人获得何种生命体验,也不关心艺术教育是什么和为什么等深层次触及人类灵魂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艺术教育浅层目的驱动下,大学的艺术教育只能是舍本逐末,乱象丛生。“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8]教育尚如此,何况艺术教育呢?2.缺乏生活关照的艺术教育。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开篇就开宗明义:“教育是生活的需要”[9]。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仅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的、思辨的生活是人生的辉煌乐章”的思想,还发展了卢梭的对人尊重的“自然人”教育观。“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在杜威对教育的论证中得到充分的阐述,它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生长,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结论直接教给学生,强调探究生活的意义,并把探究精神视为教育内在的目的和其知识论的核心[10]。既然儿童教育中强调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是重视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自我创造,那么同样在高校艺术教育场合,在强调自我创造、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当下,生活的教育意义就不能被掩盖。让大学生在生活中接受艺术教育,强调艺术教育的生活内涵就是迫在眉睫的改革方向。当下艺术教育中呈现出来一幅幅失去生活意义的图景发人深省:学生们被淹没在艺术的书本知识中,把来源于多样化生活的、鲜活的教育资源用固定的符号加以固化,并通过训练式、背诵式的考试和教学加以灌输,从而剥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对未来生活的建构[11]。3.缺失文化自信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要回归对生命意义的诉求,要复苏生活意义的求索,这是艺术教育价值体系的两个重要参照源。作为中国新时期大力弘扬文化自信的助推器,艺术教育应当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增加文化自信。因为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艺术文化犹如明珠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对这些文化艺术珍品的解释、传承、传播正是大学生增加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这其中既包括建筑、雕塑、绘画、诗歌等有形的文化遗产,又包含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而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传承与传播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是缺失的,就其比例与教育来说,远远不能与西方艺术文化的教学相提并论,中国艺术教育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一种“无根”的教育。看艺术教育文本,西方美学史、西方艺术史、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素描、油画、和声、钢琴、视唱练耳、作曲技法等等,这些介绍和宣传西方艺术的文本占据艺术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介绍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艺术美学的文本只是偏居一隅,而且其核心内容已被西方艺术的标准格式化了。再看艺术教育的方法,中国民族艺术讲究韵味,追求艺术的境界和心理的感受。西方艺术追求形象设计,追求艺术表现力。不同的艺术哲学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艺术风格孕育出不同的艺术教育规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对艺术的体验而领悟中国人独特的系统性、整体性的诗意艺术思维,通过对艺术教育而感受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体会到中华民族艺术规律“术与道”的分野。西方的艺术则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在对西方艺术的教育中,侧重于艺术知识体系的建立感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对人性、理性的歌颂与认同感,但同时也造成了重技术而忽视伦理的弊端,只重视人的需求而忽视自然环境,从而形成“单面人”的畸形化培养路径。

二、文化哲学参照下艺术教育人文价值的回归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与课程运动在“2061计划”和“普及科学”的声浪中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介绍、引进和借鉴西方科学发展的知识与技术也成为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内容,于是中国的教育改革开启了时代篇章,但是从中国艺术教育运行30年现状看,情况却不容乐观。在追求科学技术的工具性思维指引下的艺术教育貌似轰轰烈烈,表面看成就斐然,但是其造成的民族文化自信的失落、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的淡漠已经使得中国艺术教育的取得的成就大打折扣。如何走出困境?论者认为,根本任务是价值观的反思和重塑。(一)生命意识中艺术教育内涵的充盈。“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如何充分生成。”[12]艺术教育就是运用聆听、欣赏、体验、表演、创造等手段,把沉睡在生命深处的自我意识唤醒,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鉴赏力、艺术表现力复苏与回归。1.艺术教育应当引导生命发展的方向。艺术教育应当在引领人类后天发展方向上起着巨大作用。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高度评价了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后天发展定位上的功用,古希腊的“七艺”中就有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七门功课,注重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塑造完人的教育作用。可见艺术教育在引导人类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审美与非审美的统一,丰富人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能力,同时在道德上获得提升,思想上受到教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用,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还要考虑到艺术鉴赏、艺术创造、艺术表现的价值。因为在引导生活发展方向上,只有艺术鉴赏力的不断提升、艺术表现力不断拓展、艺术创造力不断激发,才能鉴别出艺术的真伪,具备了鉴别的能力,才能树立正确的艺术方向,才能进一步激发艺术创造力,激发创造灵感,从而创造出具有真善美相融合的艺术精品。而这一切仅靠审美欣赏是万万做不到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艺术鉴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价值的合法性,以其自由、超越的艺术旨趣使青年学生的情感得到规范、节制和净化,从而塑造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赋予一种超脱的人文精神和旷达的人生态度。并且通过个性素质的全面协调而自由的发展,实现青年学生群体素质的建构,成为一个和谐有序而自由发展的群体[13]。2.艺术教育应当张扬生命之个性。艺术教育不仅仅培养社会需求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完人,而且要在充分展现个体化生命面相过程中起到独特作用。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整体上都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艺术教育就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个性一个施展和张扬的空间和机会,而在张扬个性与生命的舞台上,艺术教育发挥着独特作用。因为艺术品是艺术家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中创造出来的,从时空维度来看,它具有不可复制性,从创作情感上看,也不可复现,而且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极具个性化,每件艺术品都有着极富个性的风格特色,因此艺术教育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培养出千差万别、鲜活灵动的艺术人才,而这些个性张扬的艺术人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成果,“各美其美,人合美之,美美与共”,才构成人类文明之美景。因此艺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西方艺术中那些具有强烈生命冲击力的艺术精神,也要引导学生体验到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生命力量,让学生的心灵敏感起来、活泼起来,能够体悟到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情结与文化品格。(二)生活世界语境中艺术教育本源追溯。生活世界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对“现象学”的哲学命题,他针对欧洲自然科学走入“死的世界”的死胡同,而提出自然科学要走向属于人的“活的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其后的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则更深化了对生活世界中人的交互主体性的认识。在教育领域,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信条,实际上指出了时下的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弊端。现在看来,当下的艺术教育同样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鲜活的艺术形式、富情的艺术作品、激情荡漾的艺术创作过程应该为青年学子打开通往多姿多彩生活世界的大门,通过人与人、人与艺术之间交互主体活动而获得丰富的艺术知识和艺术创造力,从而塑造“完人”。1.有温度的艺术教育。生活世界语境下的艺术教育,不仅关注教育对象艺术能力的形成,更是一种以艺术实践活动和美感体验为手段的综合育人活动,是对人的道德水平、精神境界、意志品质、创造能力的整体性提升,关注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提高和人格完善。在艺术教育中,让广大青年学子投身艺术实践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美,积极创造健康的生活。在艺术创作课程中,学生在优秀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感召下,积极探索艺术创作规律,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活动中,完成阳光向上、向善的作品,并且获得知识与心灵的双重提升,让艺术教育犹如和煦春风吹拂着青年学子追求艺术境界的心田,带着温度,带着生活的气息。2.品味生活情趣。有“品味”就是指艺术教育有着自己的学科品性,至善尚美。在科学世界中,充斥着主客二分思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支配权,因此征服与被征服在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世界里成为主题。自然界被看做是被使用的世界,把世界上一切都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而艺术世界则追求诗意人生,在艺术世界里人类能够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体二分的狭隘世界观,用非功利眼光和审美的胸怀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精神家园”[14]。艺术教育应当引导青年学生在对艺术的学习中,追求和谐、至善、尚美的艺术精神。在生活世界中提取艺术基因,锻造艺术品质,升华艺术境界,从而自觉拒绝异化,将生活世界与美学境界打通,达到个体心灵最高境界。(三)文化自信心态下艺术教育回归传统之路。在党的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新时期站在历史高度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尊重,它在对新时期艺术教育指出了更为清晰的发展方向。作为艺术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造性发展是艺术教育所应承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它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树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的价值方面是不可代替的。1.文化自觉心态下艺术教育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文化自信心态下要重视传统艺术品的赏析、传统艺术创作过程的体验、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感悟。要通过对传统艺术史的介绍,了解民族精神的源泉,对传统艺术品的赏析增加民族情感的认同;对传统艺术创作过程的教育教学,体验民族鲜活的精神面貌;对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教学与传递,让青年学生感悟到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层“意境”,深刻认识到中国生态文化观在解决环境危机、人类精神危机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在提升文化自信层面有着重大意义。2.文化自信心态下艺术教育发挥民族传统艺术的教育价值。在高度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立场上,才能获得广泛而意义深远的文化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比肩全人类伟大的文明成果,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沉积下来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强大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创造出许多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在艺术教育课堂上,就可以出土文物为线索,介绍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课上,我不讲一句爱国主义,就讲我们古代音乐、古代建筑……同学们无不赞叹于中华文明的优秀与伟大,大家内心的温情和敬意自然就有了”[15]。笔者认为,文化自信心态下的艺术教育应当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艺术的教育价值,让底蕴厚重的文化告诉青年学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自觉与警醒,在此基础上产生对民族文化高度的认同感与复兴民族文化使命感,进而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升腾而带来的民族自豪之情。

作者:李劲松 焦杰洁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