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优化研究

时间:2022-06-02 09:43:10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优化研究

摘要: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较少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行互动。本文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2017级音乐舞蹈专业108名学生的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发现导致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有不善于课堂表达的习惯、不充分的课堂发言准备、不善于调动和创造课堂的教师以及没有引起学生兴趣的课堂等原因。基于此调查结果结合日益深化的互联网+教育背景,可构建优化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模型。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课堂沉默;优化

教育部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出四个维度,即从知识、能力、文化、艺术四个角度来构建学习内容,注重语言知识、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搭建校园到职场的桥梁,为教师教学改革和科研提供机遇和空间。能流利的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课堂本应该是一个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然而在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上,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与教师互动,这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为什么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寂静的可怕?除却本身专业的特殊性外,有的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教育要尊师重道,对教师提问被认为是挑战权威的表现,是不提倡和认可的。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早在《问说》中就有“君之好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一说,故从文化角度是不足以解释课堂沉默行为的。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释,他们认为学生保持课堂沉默主要是焦虑所致,从自我倾向、习惯倾向和利他倾向三种心理成分进行分析。诚然这是一方面原因,然而他们忽视了在大环境———课堂情境因素。还有学者认为,学生保持课堂沉默是因为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够等。现阶段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在通过文本研究导致课程沉默的原因,而很少结合现阶段的教育现状通过访谈等深入研究将量化数据和质性资料结合起来,在研究领域方面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教育,很少将研究视角集中到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本文正是基于此采用数据分析和深入访谈相结合,剖析艺术类学生大学课堂沉默的原因,并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试图构建出激发学生课堂发言、优化课堂沉默现象的模型。

一、研究过程及结果

课堂沉默是广义的语言学研究对象,广义上包含课堂教学中的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指的是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刘向前把学生沉默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当学生思想高度集中,无声的将教师讲授的内容消化吸收的过程被称之为积极的课堂沉默;相反,当学生思想不集中或者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听不懂的时候,以沉默来反馈教师的提问被称之为消极沉默。在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或者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反应或者不予回答,不发言、不提问、不回答。本文主要关注的就是这种典型的消极课堂沉默现象。本次研究选取了艺术专业大一108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教学模式有所了解,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活动参与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次调查问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问卷的制定以A.W.Astin的“I-E-O”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导向,确立了问卷调查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为94.44%。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是否有课堂沉默行为选项的得分率为86%,其中的分项选择中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和主动回答问题的得分率最低,就此我们在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回答。学生和教师是课堂上的两大主体,探讨导致课堂沉默的原因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和学生的深度访谈采用集体访谈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随机将学生分为10个组,每组10个人进行集体访谈,本次集体访谈除却个别学生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参加外,能最大限度地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在访谈中提到为什么会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学生指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英语基础薄弱,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参与不到课堂活动中;(2)教学内容与专业无关,没有学习兴趣;(3)课前准备不充分,不敢发言;(4)教师讲课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不习惯在课堂上发言,出风头。我们就这些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在每组中随机抽取一人,共10个学生进行个体访谈。在选取本轮受访者外,除了方便抽样,研究者还进行了强度抽样,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受访者。就本研究而言,班委对学生接触多,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因此可将每组中的班委强制挑选出来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就学生提出的原因进一步细化,同时我们还对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师(共3名)就该专业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进行了探讨。3名教师统一认为这样的课堂环境是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同时也没有教学的成就感。就此教师提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差,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2)艺术类专业学生性格活泼,集中力差,不能很好地投入英语教学课堂中;(3)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完成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结合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导致课堂沉默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统一反映出导致课堂沉默的原因是学生不配合教师,教师调动不起学生,如下图所示。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以及任课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导致课堂沉默的两大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从上图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关系,任何一方行动力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另一方的课堂表现,因此学生应该和教师相互合作,改善课堂沉默,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成就。

二、优化课堂沉默的措施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课堂派、蓝墨云课堂、赛课平台等相继产生并被应用到大学课堂中,我们的学习材料不再局限于学习手册、参考用书等文本材料,更多的是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如微信客户端、手机APP、二维码等获得更有效、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也迎来了改革的契机,如何有效的趁着这股东风提高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沉默现象成为了改革之重。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ThetheoryofMasteryLearning)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能够达到掌握的程度,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只能决定将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对该内容的掌握程度。这个理论给我们的教学启发是教学中应当经常考虑如何给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如何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维度,如下图所示。课前的基础性目标是学生自学可以获得的,高级目标是我们的教育短板,也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就是说在课堂学习中我们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创新的能力,而不是传统的教会学生识记、理解的能力,这就启发教师要转变课堂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在上文我们探讨的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中提到了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跟不上大学英语教学的进程,同时也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适合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然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需要转变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的课堂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加学生实际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的教学环节仍然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下三个部分。课前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者手机客户端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料,监督课前学习,搜集反馈并答疑,学生通过学习终端接受学习任务,完成课前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在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务必要加强对课前学习的指导和监督,原因如下:(1)万事开头难,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2)课前学习的完成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3)课前学习任务简单易行,不要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中教师首先要检测课前学习,其次要通过创设情景、问题或者任务深化和应用学习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和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的核心使命是进行“基于设计的教学”,多样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关键。我们可以将课中环节分解为五步进行:第一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微视频的形式检测课前学习效果,检测方式最好为小组抢答;第二步按照班级分组情况来分解课文,如本班共有8个学习小组,则将课文分解为4个模块,通过抽签的方式会有两个小组抽到同样的学习任务,那么这两个小组就形成了PK组合;第三步,4个PK组合分别完成学习任务的读、讲、译,PK小组中的一组在讲解过程中,另外几组需进行质疑和提问。任务结束后,其他小组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评价;第四步,教师针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和阐述,师生从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共同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第五步,教师组织学生完成组内评价和自我评价,根据课堂观察形成教师评价。在课中环节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课上不再重复课前的学习内容,但是课上的第一项任务务必与课前学习有关,做好前后衔接,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趣有益,吸引学生参与。为保证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要与学习目标高度契合。课后学生需要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形式可以是作文、报告等形式,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检测反馈。我们可以通过上图展示出本文所提出的优化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课堂的措施和步骤。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学习中成为紧密合作的整体,参与到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彼此之间互动交流成为常态,教师通过各种互联网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通过制作微课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做好参与课堂活动的准备,在课中设计丰富、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参与组内互动、组间较量以及班级交流,这是课中环节的重点。教师们一定不要忽视自己的导师职责,要在聆听学生的见解时给予适当点评,在学生发生分歧时正确引导,在学生头脑风暴训练时开阔视野。课后教师要及时的要求学生完成对教师的评价、对同学的评价以及自己在本次课堂上表现的评价。评价是学生自己认识、自我激励的过程,对于基础薄弱的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三、结语

对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来讲,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词汇语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进行艺术交流,然而沉默的课堂环境显然是不利于语言学习的。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将线下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融合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如此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水到渠成,大大改善课堂沉默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雷洪德.课堂发言的障碍———对本科生课堂沉默现象的访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81-87.

[2]唐秋艳.地方高校英语猪呢也课堂沉默现象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64-166.

[3]刘娟.“情感+基础+专业”三维交互模式的构建研究———独立院校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2017,(4):22-26.

[4]赵瑞.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关键因素分析[J].教育艺术,2017,(4):11.

[5]刘芳.浅谈互联网+时代微课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鄂州大学学报,2018,(3):61-63.

作者:贾慧敏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