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本核算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论文

时间:2022-05-11 11:39:00

导语:教育成本核算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成本核算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教育公平的概念;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核算教育成本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过程不平等、精英主义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单位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国家缺少宏观政策决策的依据、教育成本的概念、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因、实现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及途径、通过设置账户进行核算,以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等,具体请详见。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有效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以美国经济署为代表的团体倡导在全国范围实行“补偿教育”政策。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对弱势群体教育进行经济补偿。反观我国的教育状况,则是另一番景象。传统的重点学校仍然不断得到政府的倾斜性投资,以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全省唯一的一所省级师范性高中贵阳一中修建的金阳新校区,占地面积440亩,投资竟高达4亿元。而当年整个贵州省的农村教育经费不过才4.5亿元。这种强烈反差,使我们不得不关注我国教育生活中存在的差距和不公平的现实,思考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探讨实现教育公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

一般认为,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在此我们引用学者杨东平的界定来加以阐述。他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方面。”

由于事实上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和个体差异,“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主要是为了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它“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平等”两部分。“歧视”系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观点、民族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家庭背景之上的任何差别、排斥、限制或给予某些人以优越权,其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养中的均等对待。”而“不均等”是指:在某些地区之间和团体之间存在的、不是故意造成的也不是因偏见形成的差别对待。

通常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即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

起点平等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入学机会均等,与学业成就平等相比,这是一种最低纲领的公平诉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我国起点平等已基本实现。

过程平等或参与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和质量,过程平等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果平等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平等,在研究中,接受大学教育经常被视为结果平等的目标。当然更进一步地,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平等才是真正实质性的。

以上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大致反映了教育平等所经历的不同的阶段。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过程不平等。教育公平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化逐渐扩大和深入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问题和重心各不相同。随着我国不断地普及和扩大教育的数量,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强调入学条件的公平客观,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已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对孩子“能够上学”发展成“能够上好学校”,从过去的“有教师任教”发展成“择教师任教”。

二、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众所周知,教育制度既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制度化基础,也是教育公平实现的载体。同样教育公平在现实中的偏差,也主要是由于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和政策而导致的。

(一)精英主义教育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是一种过度关注“精英”的教育,正是这种精英教育制度的存在,使得许多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都只能是“精英”学生才能享受,而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公众。而且,为培养少数尖子学生为精英,我国长期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加剧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扩大,认为地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垃圾学校”。教育政策倾向弱势群体。在目前我国教育资源还相对稀缺的情况下,许多教育政策的指定和执行常常渗透许多非公平的认为因素,而这种人为力量往往又向强势群体倾斜,造成“强者欲强,弱者欲弱”的情况,即造成或加剧教育不公平。

(二)教育单位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国家缺少宏观政策决策的依据

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分享相等的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分配公不公平唯一可准确衡量的标准即是各教育单位所核算出来的教育成本。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教育会计制度,各教育单位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也不能正确合理地反映培养成本。导致国家在投入时缺少决策依据,进而导致城乡、区域、重点非重点二元结构资源投入方面的巨大鸿沟,同时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如越好的学校投入越多,越差的学校投入越少。根据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市及各区县2003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沈阳市2003年对各校的投入情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最高的学生公用经费达到580元,而最低的学校每位孩子头上只能分到8.8元,高低之间相差近70倍。另外根据一个特大城市的调查显示:1994、1995年,分别拨给一所重点中学1亿远设备费,拨给另2所重点中学5000万元设备费,相当于常年教育经费的20倍以上。这种分配不公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育成本核算必要性的思考。各教育单位年生均教育成本是多少?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又是多少?怎样据此去改变对学校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及其监控管理?这些都是国家在投入教育资源进行宏观政策决策过程中,必须切实研究并明确的问题。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核算教育成本

如上所述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成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有必要将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在各教育单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一)教育成本的概念

教育成本是教育投入的一部分,它是从另一个角度阐明投资问题。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并不完全相同。教育经费一般是指国家、政府或社会所支付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这是教育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不是教育成本的全部内容。教育成本只指培养每个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因

1.教育成本是衡量教育培养各类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消耗的尺度。它对核算各类教育人才所需要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现行体制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非重点之间师资水平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教育资源分配不同,那么如何确定和计量它们不同的消耗标准以寻求教育资源投入的公平呢?要靠教育成本核算才能完成。

2.教育成本也是国家进行教育宏观调控,即规划、管理、监督和决策的依据。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使教育规划具有可行性,教育管理逐步科学化,教育监督有效性和教育决策正确性,都必须考虑教育成本。因为办教育、管教育都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必须涉及对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分配和管理,所以必须进行各种教育成本核算,才能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公平地分配,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实现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及途径

教育单位如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对每期发生的教育费用必然产生一个合理负担期间的问题。为了能正确核算会计期间负担的教育费用,必然要求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其基本思路是: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设计会计科目,制定合理的费用分配率,通过设置账户进行核算,以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收付实现制”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是否实际受到或付出作为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的权责关系为标准来确认和计量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凡是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已经确认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支出,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是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实际收到或支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其最大特点是会计上应考虑跨期摊提,跨期收支的调整问题。由于这一要求,它能够合理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也能合理地确认本期教育成本。

综上所述,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可以为国家实现对教育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但是这一思路的实施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通力支持和积极配合,需要教育经济专家的理论支持,需要学校财会人员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华桦、蒋瑾:《教育公平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郭磊、陈建成、刘成:《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中国林业教育》2006年2月。

[5]冯晓华:《对我国高校会计核算改革的探讨》,《会计之友》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