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配置效率

时间:2022-05-18 10:32:35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配置效率

摘要:基于重叠代际模型,结合干中学理论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间配置效率的作用,推导出配置效率对于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如果配置效率大于生产率提升效率,民营企业本身的财富会受到损失,企业创新的动力也会减弱。只有一个足够大的超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间配置率的生产率差异才是引发企业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也意味着在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生产率之后的配套专利保护措施对于激发社会创新潜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配置效率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创新。技术进步的一种可能来源于研发部门的研究开发,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在不断试错中摸索出经验规律,进而对技术进行修正改良。在这种情形下,技术变革是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无意为之,但行之有效,这也就是干中学的理论。本文基于重叠代际模型,结合干中学理论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间配置效率的作用,推导出配置效率对于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如果配置效率大于生产率提升效率,那么民营企业本身的财富会受到损失,企业创新的动力也会减弱,只有一个足够大的超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间配置率的生产率差异才是引发企业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也意味着在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生产率之后的配套专利保护措施对于激发社会创新潜力至关重要。

二、文献综述

陈昆亭等(2012)[1]指出社会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对长期经济平均增长率有显著的影响,如果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接受教育等主动方式形成,那么长期平均经济增长受到其波动的影响就越小,相反,如果教育投入有限,干中学成为人力资本改进的主要途径,那么生产效率的波动性就越大,长期的经济增长水平就越低。李尚骜等(2011)[2]通过提出一个同时内生化了人力资本投入和R&D的一般均衡模型后研究发现,R&D过程需要人力资本投入和新技术的研发是在干中学的基础上获得的,其对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通过它的两种特征发挥作用。物质资本投入越多,人力就会在更为先进和丰富的机器设备中摸索经验,这也更有利于技术创新,但与此同时干中学难度的上升也要求更多的人力资本,这就会加速技术进步并阻碍人力资本积累。ZhengSongetal.(2011)[6]提出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平均较低,而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率较高,私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国有企业是因为选择了委托,从而与保留中央权力的国有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授权机构可以为每个工人获得额外的效率单位。而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能来源于企业本身的成长,还可能来源于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杨汝岱等(2015)[3]通过对1998—2007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整体效率变化的来源进行分解之后发现,企业自身成长是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贡献份额为56.4%,企业间配置效应贡献份额为31%,企业进入退出效应贡献份额为12.6%,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企业本身的成长,企业间配置效应的作用越来越小。企业自身效率的提升当然值得提倡和鼓励,但对于全国整体而言,企业本身的成长是要消耗大量资源的,而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的提升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模式。基于已有研究,本文接下来试图基于干中学的视角,来研究在制造业效率动态变化中,企业成长和配置效率改进各自贡献的份额有多少?

三、模型推导

模型假设是由两代人重叠组成的,他们在第一个时期工作,在第二个时期靠储蓄为生。效用函数形式如下:(1)式中,β是贴现系数,θ是消费ct的跨期替代弹性。本文关注的是当人的储蓄收益率不降低时的情况,即当θ≥1时。假定χ为与国有企业(F企业)相比,私营企业(E企业)的授权机构可以为每个工人获得的额外的效率单位(χ>1),ψ为私营公司管理者从产出中窃取的部分(ψ<1)。两类企业的生产函数表示如下:由李玄煜(2015)[4]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检验可知α=0.257。可以看出相较growinglikeChina中的E公司价值,在引进E企业向F企业配置的效率ω后:如果χω>1,即由E公司企业家为每个工人获得的额外的效率单位χ大于技术从E企业向F企业配置的效率ω,此时E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会增加E企业的价值;如果χω<1,也就是说E企业所获得的额外生产效率小于技术从E企业向F企业配置的效率,此时E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反而会减少E企业的价值。也就是说当E企业自身技术进步的速度小于技术传递给F企业的速度时,E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反而对自己公司不利,会导致在与F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愈发处于被动状态。这与现实常识也相吻合:当一些资金规模比较小的私营企业研发出较为先进的技术时,如果不提供技术专利保护形成技术垄断,那么在这些技术流向资本雄厚的大公司之后,初始研发出这项技术的小规模私营企业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也可以想象,在无法形成技术垄断的情况下,资本薄弱的私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会很小。且式中,ρE是企业资本回报率。为了确保ρE>Rl,作假设1:χ>χ≡ω11-()ψ11-α(11)如果假设1不满足,就不会有E公司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一个足够大的超过私营企业向国有企业技术配置率的生产率差异是引发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

四、小结

本文基于重叠代际模型,结合干中学理论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间配置效率的作用,推导出配置效率对于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如果配置效率大于生产率提升效率,那么民营企业本身的财富会受到损失,企业创新的动力也会减弱,只有一个足够大的超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间配置率的生产率差异才是引发企业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也意味着在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生产率之后的配套专利保护措施对于激发社会创新潜力至关重要。本文提供的政策建议如下:对于拥有创新潜力、生产率提升迅速的新兴产业,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当加强,避免其最终为他人做嫁衣,损伤其创新活力。此外,对于创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政府应当提供平台以及制定合理谈判规则,以支持资本薄弱的私营企业在谈判中合理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昆亭,周炎,龚六堂.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趋势?[J].经济研究,2012,47(01):42-53+79.

[2]李尚骜,陈继勇,李卓.干中学、过度投资和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J].经济研究,2011,46(06):57-67.

[3]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50(02):61-74.

作者:戚家华